<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出版日期:2020年9月16日</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出 版:《旅瓊攝影》編輯部</p><p class="ql-block">主 編: 李小光</p><p class="ql-block">副 主 編: 林 紅</p><p class="ql-block">編 委:王孟偉 于喜峰 </p><p class="ql-block"> 孫久革 馮雪梅</p><p class="ql-block"> 梁 靜 張 慧 </p><p class="ql-block"> 付金城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期圖片編輯:梁 靜</p><p class="ql-block">本期文字編輯:馮雪梅 付金城</p> <p><br></p> <h3><p> </p><p> </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會是由旅居海南的全國各地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自愿組成,并正式注冊的專業性群眾組織。</span><br></p><p> 目前,協會有850余名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其中有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省級攝影家協會會員180余名。定期開展創作采風,專題講座,作品展覽,專題賽事,藝術沙龍等一系列攝影活動,助力三亞市乃至海南省的文藝繁榮和經濟發展,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做出我們的貢獻。</p><p> 由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會主辦的《旅瓊攝影》電子期刊,每月1日、16日發表。不定期發表專題集錦增刊,敬請關注。</p><p><br></p></h3> <h5><br></h5><h1><b style="color: inherit;"><i>一、優秀作品點評</i></b></h1><h1><b><i>二、榜上有名</i></b></h1><h1><b><i>三、作品展示</i></b></h1><h1><b><i>四、照片背后的故事</i></b></h1><h1><b><i>五、我們的攝影師</i></b></h1><p><br></p> <h1><br></h1><p> “優秀作品”是在每一期《旅瓊攝影》電子期刊“作品展示”欄目中,按照不同類別的作品,通過期刊網絡投票、編輯部全體編委提名、專家評選三種不同形式選出的。被選出的優秀作品,請協會資深專家進行點評,并在下一期《旅瓊攝影》電子期刊的頭版頭條“優秀作品點評”欄目刊出,頒發電子證書。</p><p> 《優秀作品點評》欄目目前已刊登11幅優秀作品,他們是:</p><p> 1、作者:金起農《潑水節》</p><p> 2、作者:史廣濱《乞力馬扎羅的雪》</p><p> 3、作者:王和峰《踏雪邊關》</p><p> 4、作者:祁廣杰《勞動最光榮》</p><p> 5、作者:張 慧《決賽瞬間》</p><p> 6、作者:關秀峰《屯》</p><p> 7、作者:李德玉《趕海》</p><p> 8、作者:張萬和《油畫》</p><p> 9、作者:趙 波《遐想》</p><p> 10、作者:戴 軍《栗喉蜂虎》</p><p> 11、 作者:曹乃儒《草原牧羊》</p><p><br></p><p> 本期優秀作品獎是:<b>李瑞芝</b>的作品</p> <p>▲《童年的記憶》 作者:李瑞芝</p> <p><b>點評人:李景勝</b>(協會副主席、中攝協會員、哈報集團廣告管理部主任、總監)</p><p><br></p><p> 作者通過拍攝作品的地點和人物講述了一個故事。畫面中的人物也許是兄妹四人,也許是巷內鄰居,也許是結伴而來的旅游者……無論是一種什么關系把他(她)們聯系在一起,都否定不了他(她)們還是童年。童年時期的孩子觸景會有很多理想,科甲巷是歷史朝代學子科考住過的街巷,科甲巷又是一個經歷了百年以上滄桑歷史歲月的古巷。</p><p> 作者使用了準確的曝光技能,用相機把大光比環境下的畫面明暗控制的比較到位,在高光區域里,即能把高光下的各個主體人物沒有過曝且能夠把孩子的面部表情瞬間抓拍到位。孩子在有故事的科甲巷里拍照留念的表情使觀眾對他(她)產生無限的遐想……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后也會追憶起在這里的時光。在弱光區域內沒有欠曝,暗部層次和細節都能夠體現出科甲巷經歷了滄桑歷史,尤其在暗部表現出來的科甲巷12號門牌,讓觀眾會聯想感受到科甲巷的歷史,也會搜索科甲巷的歷史故事。</p><p> 畫面中的的鮮艷對聯稍稍淡化點或許主體表現會更好一些。</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榜上有名》欄目征稿啟事</b></p><p><br></p><p>全體會員、影友:</p><p> 凡2020年在國際、全國、省級以上的出版物、報刊、雜志、賽事、展覽等,發表、入選、獲獎的攝影作品,請與《旅瓊攝影編輯部》微信聯系,我們將把您的作品刊登在《旅瓊攝影》電子期刊《榜上有名》欄目,表示祝賀并與大家交流、學習、分享。</p> <p>▲ 協會主席馬彬等十位攝影師的鳥類作品,在黑龍江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光影新視覺”六月期刊發表。</p><p><br></p><p><b>?編者按:</b>由《旅瓊攝影》編輯部發表的2020年第7期《鳥語花香》生態鳥圖視頻集錦專輯,點擊量已達2.5萬余次,目前仍在廣泛傳播中。“光影新視覺”編輯部在我協會《鳥語花香》集錦專輯發表的148張作品中,選登了10幅鳥類作品發表。</p> <p>▲ 馬彬、王偉剛、王一號、李小光、王利 的攝影作品展示。</p> <p>▲ 岳長利、沙君厚、王茂和、陳維東、王和峰的攝影作品展示。</p> <p>▲ 付金城老師的《竹筒飯》作品刊登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20第一期第86頁。</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編者按:</b>《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與付金城老師約稿“獨到美食-原味真味海南味”的菜肴,付老師曾參加過五指山市旅游美食大賽拍攝,他將88張五指山黎族苗族的特色菜和長桌宴作品,發給《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他們選用了其中“黎族的竹筒飯”作品發表。</p> <p>▲ 《竹筒飯》 作者:付金城</p> <p>▲ 張朝陽老師的《苗繡扶貧成效顯》組照作品,在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的“全國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征集活動”中入選。</p> <p>▲《苗繡扶貧成效顯》組照 作者:張朝陽</p><p><br></p> <p>▲《大地狂草》 王偉剛</p> <p>▲《光》 鐘慶賓</p> <p>▲《白樺晨霧》 王倫利</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秋色》 賈維遠</span></p> <p>▲《東寧老木營溝 》 馬 彬</p> <p>▲《構成》 全俊子</p> <p>▲《江邊晚霞》 姜 萍 </p> <p>▲《金色牧場》 宗玉敏</p> <p>▲《色彩斑瀾》 彭代勁</p> <p>▲《春天》 李為國</p> <p>▲《街景一瞥》 李 豐</p> <p>▲《鳳凰機場的落日余暉》 李小光</p> <p>▲《陵水疍家漁排》 王 利</p> <p>▲《湄公河畔夜色美》 岳長利</p> <p>▲《萬馬奔騰踏秋塵》 楊亞娟</p> <p>▲《重慶夜色》 陳慶華</p> <p>▲《悠然島的晚霞》 方仁彬</p> <p>▲《雨中的朗木寺》 梁 靜</p> <p>▲《多彩的布達拉宮》 王茂和</p> <p>▲《羊湖》 殷美玲</p> <p>▲《青海戈壁攤上的野駱駝》汪利寧</p> <p>▲《伏爾加莊園》 馮桂君</p> <p>▲《光影龍頭山》 石玉海</p> <p>▲《云南印象》 王一號</p> <p>▲《現代都市》 周文偉</p> <p>▲《茫崖愛肯泉—惡魔之眼》 楊孟一</p> <p>▲《秋色風光》 勞慧根</p> <p>▲《丹霞小息》 佟祥林</p> <p>▲《庫車大峽谷》 白建國</p> <p>▲《晨霧迷山鄉》 于 斌</p> <p>▲《晚霞》 羅長林</p> <p>▲《畫中有畫》 公國維</p> <p>▲《林都風光》 李高峰</p> <p>▲《透過濃霧的光》 趙 波</p> <p>▲《精彩時分》 華 平</p> <p>▲《奮進》 齊玉祥</p> <p>▲《美麗梯田》 拓成祥</p> <p>▲《秋意漸濃》 張 慧</p> <p>▲《風云異彩》 胡傳蘭</p> <p>▲《大漠靚影》 崔鵬飛</p> <p>▲《永不褪色的紅旗—1205鉆井隊》安國慶</p> <p>▲《沙漠之舟》 常鳳華</p> <p>▲ 《水天一色》 侯培學</p> <p>▲《山鄉金秋》 彭慶輝</p> <p>▲《航標》 付金誠</p> <p>▲《自然風光》 于 江</p> <p>▲《霞光映輝》 孫久革</p> <p>▲《石城景觀橋》 袁洪兵</p> <p>▲《挪威阿雷遜的傍晚時分》 張 元</p> <p>▲《大興安嶺呼中四季冰河》 張萬和</p> <p>▲《哈爾濱松江濕地》 汪金銘</p> <p>▲《一帆風順》 姜云峰</p> <p>▲《寧靜的清晨》 龍友松</p> <p>▲《異國風光》 鄧萬莉</p> <p>▲《仙境》 肖百榮</p> <p>▲《雪山腳下的藏家》 夏貴錄</p> <p>▲《風情萬種的伏爾加莊園》 聶 磊</p> <p>▲《彩繪農業園區》 王業安</p> <p>▲ 《牧 歸》 甄新梅</p> <p>▲《早 春》 畢耀東</p> <p>▲《美麗的夜色》 王桂玲</p> <p>▲《晨 曦》 徐淑君</p> <p>▲《云 海》 李福和</p> <p>▲《與月爭輝》 劉文忻 </p> <p>▲《晨霧小舟》 范國文</p> <p>▲《佛光駐留》 李自新</p> <p>▲《東方紅 太陽升》 由書群</p> <p>▲《山村晨霧》 王雪蓮</p> <p>▲《花 海》 李建進</p> <p>▲《燕大百年華誕》 段英賢</p> <p>▲《怪柳》 李德玉</p> <p>▲《大海激浪》 李慶富</p> <p>▲《孤舟》 宋志強</p> <p>▲《天路七十二拐》 溫彩鳳</p> <p>▲《大地調色板》 呂彭澤</p> <p>▲《金光普照入海口》 郭玉才</p> <p>▲《太行山大峽谷》 任厚盛</p> <p>▲《馴鹿》 高東波</p> <p>▲《北大荒風光》 劉景森</p> <p>▲《人民衛士》 李 瑩</p> <p>▲《希望》 孟大宇</p> <p>▲《大涼山的老人》 文亞娟</p> <p>▲《老茶館的小老板》 明 楊</p> <p>▲《天山粹煉》 李夏冰</p> <p>▲《百歲老人》 邵曉川</p> <p>▲《秋天來了》 黃傳貴</p> <p>▲《美人魚》 于喜峰</p> <p>《期 盼》 孫敦福</p> <p>▲《寶貝》 孫寶玉</p> <p>▲《藏家女孩》 吳太永</p> <p>▲《川劇傳承》 李 惠</p> <p>▲《漁家女》 祖 利</p> <p>▲《思》 李起福</p> <p>▲《織 布》 李偉軍</p> <p>▲《票友》 羅長林</p> <p>▲《麻豆》 周一</p> <p>▲《新嫁娘》 馬國江</p> <p>▲《我很美麗》 孫宏普</p> <p>▲《色達情緣》 王東輝</p> <p>▲《古鎮九兒》 何晨光</p> <p>▲《海風》 孫 毅</p> <p>▲《白蛇傳》 黃西良</p> <p>▲《春天來了》 金起農</p> <p>▲《美麗的倒影》 尹建昌</p> <p>▲《海闊天空》 黃 卓</p> <p>▲《聽 瀑》 馬 勇</p> <p>▲《新疆的風景醉人心》 曹乃儒</p> <p>▲《舞者》 姜永剛</p> <p>▲《滿載而歸》 張朝陽</p> <p>▲《我在這里留個影》 周文利</p> <p>▲《老宅作坊》 嚴躍新</p> <p>▲《草原兒女》 李瑞芝</p> <p>▲《雨中行》 王孟偉</p> <p>▲《等 待》 林 紅</p> <p>▲《本來我是第一》 呂洪達</p> <p>▲《古鎮印象》 傅 葦</p> <p>▲《牡蠣苗》 吳艷萍</p> <p>▲《生 活》 楊偉義</p> <p>▲《橫道掠影》 胡秉富</p> <p>▲《冬鋪》 張志波 </p> <p>▲《爺孫倆》 王仁偉</p> <p>▲《平常的崗位》 蔡 鳳</p> <p>▲《城市美容師的晚餐》 祁廣杰</p> <p>▲《海南民風》 高 燕</p> <p>▲《老巷》 張大悟</p> <p>▲《老兵您好》 王銀榜</p> <p>▲《等 待》 于德福</p> <p>▲《文須雀》 李世全</p> <p>▲《紅梅花雀》 齊化一</p> <p>▲《小 翠》 景桂杰</p> <p>▲《黃腹花蜜鳥》 宮希良</p> <p>▲《紅翅數鹛》 安豐生</p> <p>▲《紅耳鵯》 白國華</p> <p>▲《皇冠啄木鳥》 傅 斌</p> <p>▲《赤腹鷹》 于振海</p> <p>▲《嗷嗷待哺》 王 英</p> <p>▲ 《白頭鵙(ju)鹛》 周長喜</p> <p>▲《烏林鸮》 劉文禮</p> <p>▲《回不去的從前》 李 緣</p> <p>▲《展示自我》 吳鐘群</p> <p>▲《河邊的白鷺》 解愛英</p> <p>▲《漂亮的水母》 朱鳳山</p> <p>▲《花栗鼠》 王繼先</p> <p>▲《呼 喚》 趙景軍</p> <p>▲《荷》 郭春雨</p> <p>▲《荷香圖》 朱 靜</p> <h3> 《照片背后的故事》欄目已刊登13期,故事講述人是:<br> 1:陳安全《蹲守》<br> 2:陳維東《愛的路上》</h3><h3> 3:馬 彬《鴛鴦跳巢》(視頻組圖)</h3><h3> 4:黃西良《南松河歷險記》<br> 5:李方豫《失落的美餐》<br> 6:文亞娟《大涼山的娃》<br> 7:段英賢《驚魂》<br> 8:白國華《亞歷山大鸚鵡》<br> 9:祁廣杰《 來自人民大會堂的請柬》<br> 10:王偉剛《俠骨柔情白樺林》</h3><h3> 11:李 瑩《歷史的天空》</h3><h3> 12:黃傳貴《畫意攝影》<br> 13:邵曉川《疍家漁人》</h3> <p><br></p><p><b>本期故事:</b></p><p><b><br></b></p><p><b> </b><b style="font-size: 20px;"> 《航拍神秘的納斯卡大地畫》</b></p><p><br></p><p><b> —— 故事講述人:李小光</b></p> <p> 從秘魯首都利馬出發,經過顛簸的沙漠公路行車近8小時路程,到達納斯卡小鎮,小鎮從20世紀中葉熱鬧起來,原因是科考人員在納斯卡荒原上,發現了很多奇怪的大地畫,追根尋緣,追尋到了2000多年前古印加時期,成為世界十大謎團之一的——納斯卡大地畫。<br></p> (點擊看看大圖,可以看到許多繪畫) 一片綿延幾公里的線條,構成各種生動的圖案,鑲刻在大地之上,有數以百計的簡單線條,以復雜排列構成的圖案,包括幾何學圖形、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鷺、手、樹木、蜂鳥、猴子、蜥蜴和人形生物鑲刻在沙漠荒原大地之上,風吹不散,也不會被塵土覆蓋和湮滅,這種神奇令人難解。 <p> 我們搭乘單發螺旋槳小飛機,飛行在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的上空,目睹納斯卡大地畫的神秘。飛機按照飛行路線圖在天空盤旋50分鐘。由于你所坐的座位在飛機的左舷窗或右舷窗,你只能看到飛機一側的大地畫。</p> 為了便于游客從飛機舷窗觀看大地畫,駕駛員將飛機時而向右或向左傾斜接近45度角,副駕駛則用英語解說在飛機的左舷窗或右舷窗下看到了什么圖案的大地畫。<div> 下面圖片顯示飛機傾斜角度很大,因此,幾乎90%的人很快出現眩暈、頭脹、惡心、欲吐的暈機癥狀。同行的一位來自西安的攝影師甚至發生了心絞痛癥狀,呼吸急促、胸痛、出汗、臉色蒼白、半躺在座位上,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拍攝到,下機趕快休息服藥,保命要緊。另一位同行的年輕小伙兒,由于暈機,干脆把手機設置在視頻模式,把手機緊貼在飛機舷窗上,閉著眼睛錄制視頻,下了飛機后回放視頻,焦點沒對上,亂糟糟的什么也沒拍到!</div><div><br></div> (點擊看看大圖,可以看到許多繪畫) 我是個暈車、暈船很厲害的人,登機前加量服用了自帶的抗眩暈藥,在飛機上全神貫注的拍攝,竟然清晰的航拍了270多張納斯卡大地畫。這是其中幾張。也許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也是抗眩暈的一種方法,就像開車人不暈車,坐車人暈車道理一樣。 關于納斯卡線條是如何出現的?至今人類的研究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但是,人類探索的熱情依然沒有止步,迷底終將揭開……。 <p><b>編后語</b>:感謝李小光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故事!一幅存在于2000多年前的大地畫,依然清晰可見,不被變遷的地質環境毀壞和掩埋!由于作者有備無患,預防了暈機,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飛機大幅度搖擺不定的情形下,拍攝出一幅幅清晰而精美的大地畫作!足見良好的體能和非常過硬的攝影技能!<br></p> <p><br></p><p> 本欄目已推出我協會27位攝影師, 他們是:馬彬、王建男、陳維東、朱乃華、程幸福、王利、鄧萬莉、祁廣杰、甄新梅、關秀峰、徐淑君、王一號、王孟偉、王偉剛、李福和、王茂和、黃西良、耿文志、王和峰、岳長利、常鳳華、周確、段英賢、趙波、于喜峰、李為國、王桂玲</p><p><br></p><p><b> 本期推出的攝影師是:孫繼平</b></p><p><br></p><p><br></p> <div>孫繼平:(網名:老黃牛)哈爾濱人,曾參軍在鐵道兵部隊任新聞干事。用相機報道部隊生活,其作品在《解放軍報》、《前進報》、《鐵道兵報》及地方報紙多次采用。退休后又拿起相機,與影友們投身到學習、創作中。<br></div> 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會理事。<div><div> 攝影感悟:攝影是對人生的感悟,是對生活的提煉。鏡頭里的影像,是你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攝影充實我的晚年生活,開始了我的第二次創作激情。我愿意用鏡頭記錄生活,留住美好時光。<br></div></div> <h3><b><i><br></i></b></h3><h3><b><i>一、膠片時代 昨天的故事</i></b></h3> ▲大遼河特大橋勝利通車,列車通過典禮現場的彩門 ▲鐵道兵部隊修建的遼西線鋪軌合攏現場。 ▲1970年7月,時任沈陽軍區政委曾紹山在鐵道兵部隊修建的溝海線大遼河特大橋通車典禮上在剪裁。 ▲鐵道兵部隊修建的溝海線大遼河特大橋勝利通車。 ▲部隊在修建赤峰火車站 ▲部隊的架橋工地現場。 ▲鐵道兵部隊修建的沙通線老哈河特大橋勝利通車。 ▲鐵路施工的劈山開路現場 ▲部隊在安裝橋墩模型板。 ▲部隊戰士在抬鋼軌。 ▲部隊在鐵路施工—撥軌 ▲部隊的拔河比賽 <div><b><i><br></i></b></div><b><i>二、 數碼時代 今天的見聞</i></b> <p>▲ 《 生命的堅強》</p> <p>▲ 《木棉紅》</p> <p>▲ 《講 述》</p> ▲ 海浪作畫 <p>▲ 《素 描》</p> <p>▲ 《 延 伸》</p> <p>▲ 《欣 賞》</p> <p>▲ 《日出東方》</p> <p>▲ 《游艇女神》</p> <p>▲ 《三亞河夜色》</p> <p><br></p><p><br></p><p> 歡迎來自全國各地旅居海南的候鳥型攝影家、攝影愛好者,長按下圖二維碼,加《旅瓊攝影》好友,加入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會群,借助協會微信平臺,把你的大片曬出來,與大家相互學習、提高、展示、分享您的攝影作品。</p> <p>▲掃二維碼加好友入協會影友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原县|
凤台县|
广宗县|
千阳县|
汉中市|
淮阳县|
斗六市|
沂南县|
谷城县|
卫辉市|
香格里拉县|
湖州市|
鲁山县|
施甸县|
葫芦岛市|
同心县|
绍兴县|
成都市|
宜川县|
民乐县|
财经|
浮山县|
海伦市|
郯城县|
苏尼特右旗|
大宁县|
深水埗区|
正镶白旗|
大连市|
九寨沟县|
小金县|
沂南县|
油尖旺区|
合川市|
郑州市|
仪征市|
栾城县|
佛冈县|
岳西县|
大姚县|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