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攝影中的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集中在同一畫面中進行比較,讓觀者在比較中首先加深印象,進而感悟、思考、分析、辨別、獲得啟示。攝影創作中恰當地運用對比手法,能使作品主題鮮明生動,意境深遠,更具有藝術感染力。</p><p> 本次上海現代攝影沙龍舉辦的“對比”主題攝影活動,旨在讓會員們加深了解在攝影藝術中應用非常廣泛的各種對比手法。根據大家投稿的作品,歸納總結出8種對比手法,雖然不能包括全部的對比手法,但對攝影創作來說,有著直接的指導參考意義,從而避免在拍攝時,畫面太直截了當,照片表達太直白,缺少元素之間關系的表現,以便讓作品更具魅力。</p> <p>1)大小對比</p><p> 如果要表現一個宏大的場景,首先要想明白的是,沒有小,就很難烘托一個大的場景。大小對比就是將場景中大小不同的元素集中于同一個畫面中,或利用鏡頭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直接來實現大小對比。如周燕棣《西沙坡落霞》,通過山坡上行走的一個渺小的人物,烘托出天空的壯闊和震撼,又如周震南的《石近峰遠》,通過鏡頭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實現大小對比。大小,并不單純是一種形式,同時也是一種相互襯托,相互影響,或“以大襯小”或“以小襯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燕棣《西沙坡落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湯惠平《葉落歸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黃秀芳《 修船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俞躍春《草原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蔡華林《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穎楠《大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金生《 足球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沈建明《無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震南 《石近峰遠》</p> <p>2)明暗對比</p><p> 明暗對比是表現主題的一種常用方式,通過用光,想方設法控制畫面中各部分的明暗,從而分出畫面中的主次,使主體得到突出。最常用的方式是“亮主體,暗背景”和“暗主體,亮背景”。如何志揚的《親親我的寶貝》,背景是紅色透亮的燈籠,主體母女倆成為剪影,又如姚婕的《貓咪愛時尚》,在暗背景下,主體貓就非常突出。</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志揚《 親親我的寶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暉《街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劉宗明《夜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黎達《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蔣汶《看報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吳弋 《360度的嚴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建平《苗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姚婕《貓咪愛時尚》</p> <p>3)黑白對比</p><p> 黑白對比是最簡單的對比手法,正因為簡單只有黑和白,所以比色彩對比更強烈。但黑白對比也是最難掌握的對比手法,遠不是把彩色照片轉成黑白就是黑白對比。攝影理論中有一句名言“全白非為白,有黑方有白”,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黑白影調一般分為軟調和硬調,軟調講究細節過度,對比不是很強烈,硬調要求黑白反差明顯,細節不必豐富,對比強烈。如郭黎達的《跳躍》,主體成為剪影,畫面幾乎沒有細節,再如梁慶平的《比對》,人物在低角度的光照下,與其投影和暗的環境形成強烈的黑白對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黎達《跳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慶平《比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鳳娣 《忙碌的攝影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芝萍《各看各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云《空靈對話》</p> <p>4)虛實對比</p><p> 實中見虛、虛中見實,虛實相生,這是虛實對比中畫面所要營造的效果。虛實可以拉開空間層次,讓觀者的感受更加立體;其次突出重點,主次分明。虛實對比通常采用以下的技法來實現:1.控制景深,讓主體實、陪體虛;2.采用慢門,使畫面的主體清楚,環境模糊;3.采用多重曝光讓畫面產生虛實效果;4.采用追隨搖拍等拍攝方法,使畫面主體局部是實影,環境全是虛影;5.利用環境中的煙霧制造虛實。如高紅的《拆》,利用多重曝光疊影的技法,讓畫面產生虛實對比效果;又如劉榮虎的《 霧中過橋》,借助于自然界的云霧的遮擋,形成虛實對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紅 《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國良《上海櫥窗里的風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玉根 《觸摸夢幻世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擁軍 《戰爭與和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紅 《烏鎮定升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鄔愛華 《馬踏水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燕棣 《石塘魅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劉榮虎《 霧中過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顧宇新 《紅與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金妹《荷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福宇 《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顧康《德天之水》</p> <p>5)動靜對比</p><p> 原本是靜止的畫面,由于動態的事物加入,畫面立刻變得活躍。動靜對比適合的題材比較廣泛,如風光,人物,舞臺表演,體育運動等均可以運用動靜對比來表現。對于風光和人文來說,要讓畫面達到有靜有動的效果,快門速度控制至關重要,對于有人流的場合,根據被拍攝對象的運動速度,通常快門設置在1/8~2秒之間。如孫玉紅的《求財神》,1.3秒的快門速度,使人流與環境形成美妙的動靜對比,又如陳均良的《櫥窗內外》,1/8的快門速度,讓背景與行人呈現出動靜效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孫玉紅《求財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前敬《趕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宏《地鐵節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孫綺華《上班路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謝小妹《疫情中的開工人群》</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福宇《憶童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祁建輝《時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茂潘《上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顧明華《廣場上的人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均良《櫥窗內外》</p> <p>6)新舊對比(老與小)</p><p> 因投稿作品數量的原因,我們把新與舊和老與小的對比放在一起來說明。這二種對比其實都是反應因時間的變化,使周圍的環境或人們的生活等,所發生的改變。如李康的《新舊對比》,遠處的高樓與近處的老房形成鮮明的對比,反應出一個城市正在快速的改變之中,再如王林根的《無題》,一個身穿新潮裙子的年輕時尚女子與頭戴老式圍巾、身穿老式衣服的婦女形成新舊(或老小)對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康《新舊對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暉《共享新居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穎《我和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林根《無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吳奇創 《顧炎武與攝影師》</p> <p>7)形狀對比</p><p> 形狀對比是利用對象的外觀形態特點進行造型對比,以達到揭示畫面內容的目的。形狀對比包括方與圓,曲與直,粗與細,長與短等對比。如吳斌華的《規矩》,將方和圓二種形狀的對象置于同一畫面,產生形狀對比,隱喻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道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吳斌華《規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劉榮虎 《天人合一》</p> <p>8)內容對比</p><p> 內容對比是比較深入,融入到內容之中的一種對比手法,往往超越形式,畫面中蘊含著作者的觀念,引發人們的思考。如吳奇創《士兵與女孩》,畫面中天真爛漫的小女孩與士兵背后冰冷的槍,無法不讓觀者聯想生命與死亡,戰爭與和平這些殘酷又嚴肅的話題,又如姜永勝的《圍欄內外》,將圍欄上大幅的城市新景觀廣告,與正在建設中的工地置于同一畫面,美好的未來浮現在人們的腦海里。</p><p> 內容對比的作品看起來會少些匠氣,多些渾然天成和心靈上的感觸,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表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姜永勝 《圍欄內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曹娟 《童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國良《櫥窗里的風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吳奇創 《士兵與女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巴彦淖尔市|
湘潭市|
怀宁县|
柳河县|
从江县|
曲周县|
镇赉县|
团风县|
叙永县|
于都县|
安国市|
大理市|
上蔡县|
淮安市|
扎兰屯市|
邢台县|
余姚市|
清镇市|
光泽县|
屯门区|
汉阴县|
建瓯市|
巨鹿县|
嘉鱼县|
牟定县|
安达市|
全州县|
台东县|
塔城市|
祁门县|
盱眙县|
汤原县|
宁海县|
讷河市|
冷水江市|
边坝县|
阿拉善右旗|
扬中市|
稻城县|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