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題記:</b></p><p> 喀什中國版圖最西邊的城市,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維吾爾族風情濃郁,素有“沒到過喀什,等于沒到過新疆”。</p><p> 除了艾提尕爾清真寺,香妃墓,大巴扎,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城區的老街,也就是現在被稱為AAAAA級景區的喀什古城。</p><p> 當時的老街,風塵仆仆,原汁原味,現在的古城,干凈整潔,鮮活靚麗。兩相比較,時過境遷,萬千變化,各有滋味。</p><p> 正如一位詩人所說”你可以一眼望穿烏魯木齊的五臟六腑,但你永遠無法看透喀什那雙迷蒙的眼晴?!?lt;/p><p> 現將16年前珍藏的照片和當時刊發的《封存喀什老街的記憶》部分文字分享給大家。 </p> <p> 2004年8月炎炎夏日里,從烏魯木齊到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阿克蘇,一路驅車到達了喀什。</p><p> 接待我們的導游是一位名叫艾拉奴爾艾力的維族姑娘,大大的眼睛,潔白的牙齒,一說話就是一臉的燦爛的微笑。</p><p> 游覽了艾提尕爾清真寺、香妃墓、大巴扎等喀什的著名景點。</p> <p> 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喀什老街。</p><p> 喀什市中心有個老城區,它建在緩緩的山坡和土堆上,密密麻麻,土黃色,遠遠望去顯得有點破敗,但也顯得有點神秘,仿佛阿里巴巴里的阿拉伯世界。</p><p> 里面是泥土、磚塊和木頭堆切而成的老街。</p><p> 老街里小巷首尾相連,縱橫交錯,四通八達。</p><p> 整個老街土屋櫛比,古樸幽深,猶如迷宮,至今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p> <p> 老街的主路鋪著瀝青,上面是細細的黃土塵,不寬,能交錯過兩臺汽車,路肩有簡單的磚塊。</p><p> </p> <p> 盡管四周有土塵,但沒有果皮和紙屑,雖沒有大城市的光亮和氣派,但卻讓人感覺整潔、實在和舒坦。</p><p> </p> <p> 老街的入口多為住宅,臨街面的少,一般是一條長長的小巷通往里面,民居的門對著巷子,沿著小巷能看見孩子們在自家門口玩耍。</p> <p> 艾拉奴爾艾力帶我們去了一家維吾爾族家做家訪。</p> <p> 陳舊的木門,紅色的油漆已剝離,門上裝飾著植物狀的金屬條;由門往里經過一個小園才是正房,園里有個葡萄架,架子下是一個大大的塌鋪,上面鋪著紅毛毯,放著白瓷茶具和水果;接著院子的是兩層樓的正房,樓梯和回廊的柱子做得很精致,屋檐也做了裝飾,裝飾著各種植物圖案,正房的門都掛著門簾,我們沒進去。</p><p> 在好客的維族大爺的盛情邀請下品嘗了家庭茶果點心。</p> <p> 往里走,出現了買蔬菜的小店,蔬菜種類不多,但擺放整齊。</p><p> 烤馕店很有特色,小門店前支一個布涼棚,下面是一烤馕的馕炕,店主在門里面將和好的面,夾上餡,壓模成型,然后拿到外面放進爐子烤,熟了用鉤子鉤出來,馕炕旁案板上放著一摞摞、大大小小的馕,老遠路過就能聞到馕餅香。</p> <p> 牛肉店很有意思,兩個師傅帶著兩個小徒弟,旁邊坐著看熱鬧的老人,徒弟幫著卸肉,師傅拿著一把兩指寬半尺長的小刀,整半邊的牛肉竟然能三下五除二就把骨頭給剔除下來,這可是真正的庖丁解牛,讓你目瞪口呆,單從師傅身上和鞋上足有一厘米厚的油上,你就能看出功夫來之不易。</p> <p> 維族人很友善,在老街無論是老人、婦女、姑娘、小伙子和孩子,看見遠方來的游客都會主動打招呼,盡管語言不通,但一個眼神、一個笑容和一個手勢已足以表達。</p><p> 一個穿著紅色維吾爾民族服裝的小男孩,剛從店子里買了一個馕回家,與我們擦肩而過,他用他黑白分明的眼睛和燦爛的笑容與我們打招呼,孩子怡然自得的神情讓我們的心情也頓時明亮起來;</p> <p> 一對小姐弟倆正在爭持,姐姐努力勸貪玩的弟弟回家,見到我們,他們放下爭持,姐姐拉著弟弟與我們打招呼,姐姐那天真無邪的大眼睛,文雅端莊的笑容,襯著弟弟楞楞的神情,構成了一幅讓人一輩子都無法忘懷的畫面;</p> <p> 在拐彎處,一位買布的老奶奶,盡管牙齒都掉了,她極力抿著嘴,用慈祥的微笑跟我們打招呼。</p><p> 這些畫面在老街你時時刻刻都能遇到,在老街你能處處受到禮遇,友善和溫暖時時刻刻包圍著你,這是一個自古崇尚禮儀的地方,我想,這也許就是喀什能成為絲綢之路重鎮的原因之一吧。</p> <p> 在老街,你能從那些做事的師傅和徒弟的膚色、笑容和笑聲中感覺到身體和精神的健康,對工作和生活的知足,怡然自得不僅寫在了臉上,也洋溢在老街的空氣中。</p> <p> 在一家縫紉店,一位40歲左右的女師傅帶著六個徒弟,清一色小女孩,工作在8平方米的小店內,這情形有點象七十年代的南方城市。</p><p> 我好奇地走進去,引來了她們銀鈴般的笑聲,我要給她們照相,除了師傅鎮定自如外,六個小姑娘象受驚的小鹿紛紛把臉藏了起來,艾拉奴爾艾力解釋后,她們才靦腆地配合照了一張像。</p> <p> 路過一家理發店,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一位十歲的維族小男孩正拿著明晃晃的剃須刀給客人剃胡須,不僅如此,他還與旁邊的小伙伴們有一句沒一句的鬧著玩耍呢。</p><p> 艾拉奴爾艾力告訴我,在這里孩子們很早就學手藝了,手藝是他們成家立業、養家糊口的工具。</p> <p> 老街最里面是手工作坊一條街了。</p><p> 每間作坊都不大,只有5、6平方米,陳設簡單,來客了,可以提供坐的是店里唯一的一條長凳。</p><p> 艾拉奴爾艾力告訴我,一個作坊一般只有一個師傅和一個徒弟,他們都住在家里,早上來開門,算是上班,作坊就是一個典型的工作間。</p><p> 這讓我想起南方的小店,在南方店就是家,家就是店,吃住行全在店里。</p> <p> 手工作坊以木匠、鐵匠和樂器制作為主,店主們往往把制成品要么壘在房間一角,要么一排懸在門上,要么掛在墻上,要么攤在店前地上。</p><p> 鐵器有鍋瓢碗勺、刀錐斧鏟、門環鐵鏈、釘鉚錘鉗;</p><p> 木器有扎馕模子、帽子模子、搟面杖、搟面錘、屋檐窗子裝飾木花、樓梯回廊木柱、桌椅凳腿;</p><p> 樂器有熱瓦普、都塔爾、冬不拉、艾介克、手鼓等。</p> <p> 店主們非常敬業,工作勤苦而專致,絕不會因談話而誤工,即使談生意的也是一邊做事一邊談,如是游客要照相,他們會很配合地抬頭友善地沖你一笑。</p><p> 維族人談生意都是輕聲細語,神情和善,決不勉強,正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整個街聽不到高聲叫買聲,當然更聽不到現代文明城市震耳欲聾的高音喇叭和跳樓價大甩賣的歇斯底里叫賣聲。</p> <p> 還有老街那簡陋的柜子店、路邊的小吃和路邊攤檔。</p> <p> 還有那老街慈祥的老人、可愛的孩子和美麗的姑娘 ,讓人難以忘懷。</p> <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慈祥的老人??</b></p> <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可愛的孩子??</b></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美麗的姑娘??</b></p> <p> 千年的歲月,靜靜地從老街身邊流淌,她不停地蕩滌著人們的心靈,讓老街始終保持著寧靜祥和、友善和質樸,賦予了老街不朽的生命。</p><p> 老街寧靜祥和,充滿友善和溫馨,讓我閑定悠然,心境知足豁達。</p><p> 總有一些東西只能靠照片和文字來記載保留。</p><p> 等我老了,走不動了,我會坐在屋檐下,心存感激和知足,打開相冊慢慢回憶這段封存的記憶。</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37i563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草原情懷</a></p><p><a href="http://www.xsjgww.com/1mighx0o?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紹興,劍膽琴心</a></p><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vhqgug?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瀘沽湖,上帝的眼淚</a></p><p><a href="http://www.xsjgww.com/30u8xmlw?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走進十五年前的云南騰沖</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称多县|
达拉特旗|
德庆县|
太和县|
乌海市|
长春市|
龙山县|
蒙城县|
高要市|
商河县|
泗水县|
沧州市|
镇康县|
潜江市|
肇东市|
云南省|
武鸣县|
海宁市|
南陵县|
永清县|
南宫市|
宜州市|
汉沽区|
五峰|
彭山县|
班玛县|
广安市|
玉溪市|
淳安县|
文山县|
莎车县|
江孜县|
眉山市|
黄大仙区|
蒙城县|
嵊州市|
临安市|
宿迁市|
望奎县|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