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天祝,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部落。天祝藏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區,屬甘肅省武威市;</b></p><p class="ql-block"><b> 天祝境內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夏商周時屬雍州,為戎、羌駐牧之地;秦為月氏地;漢初被匈奴所據。漢武帝時建河西四郡,今天祝地區納入西漢版圖。從此時起至西晉時分屬武威郡和金城郡;東晉十六國時分屬武威、昌松、廣武3郡;至隋代,為涼州武威郡所轄;唐屬隴右道涼州武威郡;五代時屬涼州,由吐蕃折逋氏家族統治;北宋屬西涼府;公元1036年后為西夏屬地;元代設永昌路,分屬西涼州和莊浪縣;明代設陜西行都司,先后屬莊浪衛、涼州衛和古浪守御千戶所;清代屬涼州府,由武威、平番、古浪3縣轄之;乾隆十八年(1753)設莊浪茶馬理番同知,管轄3縣所屬的今天祝藏族部落;民國初屬甘涼道,由平番縣轄;民國三年(1914)裁莊浪茶馬同知,設莊浪茶馬廳理番委員,由平番縣長兼任;民國十六年(1927)改平番縣為永登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取境內天堂、祝貢二寺之首字為名設天祝鄉,屬永登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天祝鄉改為永登縣第四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復設天祝鄉;民國三十三年(1944)廢莊浪茶馬廳。1949年9月3日,永登縣解放,同年成立永登縣天祝區。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自治區(縣級),屬武威專區;根據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指示,于1953年10月22日改稱天祝藏族自治區,1955年7月19日,更名為天祝藏族自治縣,屬武威專區;1955年10月,撤銷武威、酒泉兩專區,其轄區并入張掖專區,天祝藏族自治縣屬張掖專區;1961年11月,恢復武威專區,天祝縣劃歸武威專區管轄。</b></p><p class="ql-block"><b>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三日,經國務院批準天祝藏族自治縣的縣址從安遠鎮遷移至華藏寺鎮。法定縣慶日為8月1日,每逢節慶都要舉辦大型賽馬及鍋莊舞等文藝類活動。</b></p> <p>縣慶吉祥物“天天”和“祝祝”</p> <p>節慶吉祥,花蕊芬芳。</p> <p>青藏之眼,綠色天祝,工礦奇跡,紫荊花海!</p> <p>千人鍋莊舞。</p> <p>賽馬大會</p> <p class="ql-block"><b> 天祝美</b></p><p class="ql-block"><b>馬牙山上金光照,烏鞘嶺下經幡飄;</b></p><p class="ql-block"><b>天祝風云七十載,緊跟時代輝??造。</b></p><p class="ql-block"><b>八景八俗八珍藝,盡顯華銳物華寶;</b></p><p class="ql-block"><b>酥油糌粑手抓肉,藏鄉美酒迎您來!</b></p> <p> 文/葉丹 圖/肇弘</p> <p class="ql-block"><b> 配樂《千年華銳》</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海市|
方正县|
平塘县|
五峰|
保靖县|
沙河市|
林甸县|
平江县|
小金县|
永德县|
太白县|
中卫市|
甘德县|
麻阳|
砚山县|
蓬安县|
萨嘎县|
边坝县|
剑川县|
富顺县|
永川市|
南雄市|
鲁山县|
于都县|
涡阳县|
二连浩特市|
隆德县|
那曲县|
修水县|
灯塔市|
平陆县|
共和县|
怀集县|
凤阳县|
平顺县|
康马县|
慈溪市|
乳源|
青岛市|
温宿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