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又一次擊碎了烏魯木齊人過正常生活的夢想,從烏魯木齊傷痕累累的歷史上看,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磨難,烏魯木齊不會倒下,她早已習慣做夢,也習慣早晨總會夢醒,笑著面對冰冷的現實,晚上繼續會又有一個新的美夢,這是一個夢想之城。</p> <p>烏魯木齊,簡稱烏市,舊稱迪化,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亞西亞的國際商貿中心。總面積1421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0.58萬人,城鎮人口261.57萬人,城鎮化率74.61%。烏魯木齊地處中國西北地區、新疆中部、亞歐大陸中心、天山山脈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有“亞心之都”的稱呼,是世界上最內陸、距離海洋最遠的大型城市(2500千米)。</p> <p>烏魯木齊最早建城來源于唐朝人的西域之夢,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這一帶被稱為輪臺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古城遺址,疑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輪臺縣城。</p><p><br></p><p><br></p> <p>在烽火戰亂的歷史長河里,烏魯木齊(唐朝時的輪臺)是與草原民族的反復爭奪的軍事政治堡壘,也是無數征戰戍邊將士的夢想家園,邊塞詩人岑參曾在輪臺生活過三年,寫下了“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的詩句。烏魯木齊周邊的昌吉米泉阜康都有漢唐駐軍要塞和屯墾的古城遺址,最早的烏魯木齊人應該是屯墾戍邊的軍人后代。</p> <p>烏魯木齊的大規模開發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成為“繁華富庶,甲于關外”的地方。清軍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門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就是如今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乾隆賜名“迪化”。清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政府設在新疆的軍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轉到迪化,迪化成為省會。</p> <p>才子紀曉嵐為亁隆的大臣,因幫親家獲罪發配烏魯木齊,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現烏市西公園還保留重建了紀曉嵐的故居閱微草堂。烏魯木齊是清朝發配犯人和貶官的地方,也是中原逃荒避難經商的樂園,這些人給烏魯木齊人血脈里加入了堅強勇敢叛逆的基因。</p> <p>1842年,林則徐因嚴禁鴉片得罪英國而遣戍新疆。此時,清廷正在籌劃擴大伊犁的屯田,林則徐踴躍參加,力肩重任,今天這條寬廣的渠道仍滋潤著西部土地,當地人民稱之為“林公渠”。林則徐發配新疆三年,走遍天山南北,對南北疆引渠開荒,東疆坎兒井的興修都做了大量貢獻,烏魯木齊的標志紅山嘴上,修建了林則徐的雕像詩詞。</p> <p>左宗棠是晚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太平天國運動后,新疆被中亞浩罕國阿古柏侵占,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主張放棄新疆,左宗棠力排眾議,堅持海防塞防并重,一定要收復新疆。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開始著手收復新疆事宜。1876年六月初,左宗棠部下劉錦棠率部抵古城(今奇臺)左宗棠從蘭州移駐肅州(今甘肅酒泉),制定“緩進速戰”、“先北后南”的作戰方針,確定收復新疆必先收復烏魯木齊。他命道員劉錦棠總理行營營務,率湘軍25營主攻烏魯木齊。</p> <p> 1876年6月,劉錦棠率部抵古城(今奇臺),會合烏魯木齊都統金順部,于八日進扎阜康。劉錦棠、金順軍在大路佯動,二十一日夜沿小路偷襲黃田,二十四日進圍古牧地。二十八日晨,清軍轟坍城墻,突入城內,全殲守軍數千人。翌日晨,清軍向烏魯木齊疾進,在六道灣山梁架起大炮,一炮轟塌城門,阿古柏軍白彥虎等棄城南逃,清軍順利占領烏魯木齊,此地就是現在的一炮成功舊址。烏魯木齊成了左宗棠及瀟湘子弟兵國家統一完整夢開始的地方。</p> <p>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斗中,除陜西商人、山西商人外,天津、北京、山東等地商人加入,這就叫趕大營。最為有名的就是天津楊柳青商人,現在烏魯木齊還有很多他們的后裔。</p> <p>烏魯木齊的地標紅山,下面是烏魯木齊河(現在已改造成和平渠和縱貫全市的河灘快速路)當時出北城后必過的就是這座木橋,也就是如今的西大橋。傳說遠古時代從博格達山上的天池里跑出來一條赤色巨龍,在這里被王母娘娘追上后攔腰一劍砍斷,后來,在被砍斷的兩段紅色巨龍處,各形成了一座山,西邊的那一座被稱為雅瑪里克山(又稱妖魔山),東邊的就是紅山,寶劍變成了烏魯木齊河。</p> <p>1785年和1786年,烏魯木齊河連續兩年洪水成災,紅山附近的居民損失慘重,因此謠言四起:說紅山和對面的雅瑪里克山正在相互靠攏,一旦兩山銜接,滾滾北去的烏魯木齊河就會被堵塞,迪化城就會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因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迪化最高軍政長官尚安在紅山和雅瑪里克山的頂端各建了一座高約10.5米的青磚實心塔,名為“鎮龍寶塔”。</p> <p>烏魯木齊南門外是少數民族和俄英等外國人聚居區,從迪化建城起就規定漢蒙滿之外的少數民族(除了官員)不得入城居住,經商只能在南門外,也就是現在的少數民族聚居的繁華商區二道橋。北門外建有滿族駐軍的小城,人稱老滿城(現八農南昌路一帶)</p> <p>這是南關的文昌閣,晚清迪化最有名的地標建筑。文昌閣是紀曉嵐亡故后,由民間籌資修建,主殿高約16米的三層重檐建筑,1878年,新疆巡撫劉錦棠將其改名為文昌閣,作為道教的寺廟。</p> <p>這是四川會館。迪化城內有很多內地來新疆做生意的人,號稱八大幫。清末新疆商業行幫,主要集中在南門內大小十字附近,有津(天津)、燕(北京)、晉(山西)、鄂(湖北)、湘(湖南)、豫(河南)、秦(陜西)、蜀(四川)各幫。津、燕兩幫主要是隨清軍“趕大營”入新。湘、鄂兩幫多近年隨湘軍征討阿古柏入侵者而來,其余各幫多同鄉聚集而成。此外,南門外多為少數民族商鋪和俄國英國洋行。</p> <p>清泉寺位于烏魯木齊水磨溝公園清泉山中部的山腰處,傳說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清朝時香火最盛,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1989年重新修建,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新疆佛教界最大的佛教勝地,也是烏魯木齊佛教協會所在地。在大雄寶殿內,分別有觀音菩薩、文殊和普賢菩薩的塑像像及九座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塑像。每逢正月初一、二月初八、三月十六和七月三十、九月二十九等廟會期間,前來燒香,拜佛的游人們絡繹不絕,高峰期一天可達數千人。</p> <p>紅廟子。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為征討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清廷派定西將軍永常率兵5000名,進駐迪化并在駐地西九家灣地帶修筑土壘,在北面平頂山頭修筑廟宇,因其墻壁為紅色,故有紅廟子之稱,廟內正殿是關王殿,內有關帝塑像,現已成為道觀。1989年,烏魯木齊道教協會籌集資金,紅廟子基本恢復廟宇原貌。現在紅廟子的廟會遠近聞名,每年農歷四月初八、七月七、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是紅廟子的廟會。</p> <p>文廟,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前進路15號。最早的文廟修建于清朝,是以前用以紀念忠烈的忠烈祠,在民國時期,新疆的領導人楊增新就把圣人孔子的牌位移到了這里,忠烈們慢慢的都被請了出去,這個地方就讓給了我們的圣人-孔子,隨后也就改名為文廟,從此這里也就成為祭奠孔圣人的地方,現在也成了高考學子們祈愿的圣地。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p> <p>民國新疆穩定的功臣楊增新,入疆后先后任阿克蘇、鎮迪兩道道臺。民國元年(1912年)被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任命為新疆督軍、省長。楊增新主政新疆先用以柔克剛的“和平談判”手段,取消在辛亥革命中成立的伊犁臨時革命政府,嗣后派兵擊敗沙俄侵略軍,平息亂事,改阿勒泰特區為阿山道,完成了新疆的統一。楊增新在新疆十七年,奉行“無為而治”的統治政策,整頓吏治以“消患未萌”,裁減兵員,獎勵墾荒,“紛爭莫問中原事”、“渾噩長為太古民”,對于不時覬覦邊陲的外國侵略勢力,力求自保,維護了邊疆的和平。對中央實行認廟不認和尚政策,對內地軍閥混戰不聞不問,民國十四年(1928年),楊增新通電擁護南京國民政府,7月1日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職。同年7月7日被政敵刺殺。</p> <p>大佛寺。原古廟群沿紅山腳下,東端是大佛寺,中間是玉皇廟,西端是地臧廟。清朝和民國初期的紅山古廟群曾是迪化古典建筑的薈萃,也是廟會游覽的勝地。“九一八”事變后,3萬東北抗日義勇軍因彈盡援絕,于1933年分批假道蘇聯進入新疆。他們策動聯合俄羅斯“歸化軍”發動了“四一二政變”,靠平叛刺殺楊增新事件上臺的省主席金樹仁偕眷倉惶出逃,當時就寄居在紅山頂上的“玉皇廟”內,他命令手握兵權的盛世才出兵平叛,但盛世才卻按兵不動,金樹仁在玉皇廟內題詩罵盛世才是望恩負義的中山狼后逃亡塔城。盛世才憑軍事勢力上臺后,聽說金樹仁在玉皇廟內題詩罵他,借口“破除迷信”,把這里的廟宇全都拆毀了,僅剩一座山門。1989年擴建紅山公園時,因古廟山門年久失修,瀕臨倒塌,遂將大佛寺山門按原樣搬遷至山頂,并復建了大佛寺大殿、廂房、藏經閣。</p> <p>這是民國時期的烏魯木齊解放路小十字,周邊的亨得利眼鏡店,三星照像館,興盛泉澡堂,鴻春園飯店,百花村飯店那時不知存不存在?</p><p><br></p> <p>解放路的大銀行。1939年新疆省銀行改組為新疆商業銀行,毛澤民出任第—屆理事長。1943年至1945年間,省商業銀行在此建成斯拉夫風格建筑,并以其樸實親民的經營風格在廣大民眾中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大銀行”的美名不脛而走。1950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新疆省分行遷址于此,并以1949年12月18日彭德懷、張治中、王震、包爾漢等在此閱兵的輝煌而永遠彪炳于新疆革命史冊。2003年4月,“大銀行”被定為烏魯木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水磨溝風景區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東郊,面積達36平方公里,由“五山一河”組成(清泉山、虹橋山、溫泉山、水塔山、雪蓮山和水磨河),集冰雪風情與山水秀色于一體,又有民清時期文人墨客留下的詩篇遺跡。水磨溝是一條長達1公里多的狹長峽谷山澗,溝內有大小涌泉數十處,積流成溪,自南向北奔騰而下,終年不竭。早在1733年,清政府為解決駐軍面粉及糧食加工,用240兩銀子購買水磨兩盤,在此處磨面,水磨溝由此而得名,自此時起水磨溝成為迪化人休閑避暑的勝地。</p> <p>新兵營。紅軍長征取得勝利后,紅軍西路軍兩萬二千多人(以張國濤的紅四方面軍為主)奉中央命令著手打通河西走廊經新疆到蘇聯的國際通道。因國民黨軍馬步芳、馬步青的騎兵部隊圍追“兜剿”, 西路軍孤立無援、寡不敵眾,兵敗祁連山下,只有西路軍左支隊余部四五百人在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領下,于1937年4月陸續抵達星星峽,在中共駐新疆代表陳云接應下到達迪化,后來遷入小東門外的西后街。時值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合作,西路軍左支隊整編為西路軍總支隊,下設干部隊和四個大隊,對外稱“新兵營”,隸屬盛世才部隊編制。1940年1月奉黨中央指示,大部分人員分批返回延安,奔赴抗日前線。剩下的一部分人員參加新疆政府部門工作,后來被盛世才投入監獄,1946 年中共黨員131 名(途中病逝2 名)集體返回延安。</p> <p>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新疆民眾抗日救國的辦事機構所在地。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處于最艱難時期,盟軍在歐洲戰場進退維谷,蘇聯面臨德寇重大壓力。新疆主政的盛世才看到蘇聯處境十分危險,開始檢討原先完全對蘇“一邊倒”的政策,1942年9月,下令逮捕了共產黨員陳潭秋(時任辦事處主任)、毛澤民、林基路等131人。1943年,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杜重遠等10位優秀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慘遭殺害。</p> <p>1949年,王震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1949年9月25日,國民黨駐疆7萬官兵在陶峙岳帶領下宣布起義,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12月7日,中央軍委批準將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p> <p>12月29日,新疆軍區在迪化召開二十二兵團成立大會。1953年5月,新疆軍區將駐新疆部隊分別整編為國防軍和生產軍。其中,第二十二兵團全部編入生產部隊,擔負屯墾戍邊任務,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p> <p>1952年2月,毛澤東向駐疆將士發布命令:“你們現在可以把戰斗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斗的武器,捍衛祖國。”圖為1953年迪化電廠(今烏市葦湖梁電廠)投產發電。部隊修建,后無償轉給地方政府。</p> <p>二十萬軍人鑄劍為犁,建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解決兵團屯墾安家扎根的問題,王震提議動員湖南女青年參軍入疆,加入兵團屯墾戍邊的事業,后稱之為八千湘女上天山。之后又有山東河南等地的女青年進疆參加了兵困建設。</p> <p>1952年10月1日,蘭州到迪化的蘭新鐵路在蘭州破土動工,于1958年12月鋪軌越過甘、新交界的紅柳河,從此結束了新疆沒有鐵路的歷史。1962年,烏魯木齊火車站投入使用。從此,烏魯木齊迎來一批又一批支邊熱血青年。</p> <p>全國各地的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支邊事業,我的父母就是六十年代初從四川來到新疆,因父親是重慶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分配到了烏魯木齊青年路的兵團后勤部汽車大修廠。廠里職工來自河南,四川,陜西,甘肅,山東,廣東,江蘇,湖南,湖北,上海等,基本包涵了大半個中國。</p> <p>新疆人民劇場,位于烏魯木齊市南門,是一座電影院及劇場,現也成為烏魯木齊地標建筑。 人民劇場自1955年8月動工修建至1956年12月中旬完工,于1957年元月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典禮。照片中的人就是剛來烏魯木齊的我父母,與所有來新疆來烏魯木齊的人一樣,他們都懷揣著對國家對民族奉獻一切的夢想,也有著對美好生活和做一番事業的期昐。</p> <p>父親抱著不滿周歲的我,我就出生在旁邊的土房里,做飯要生爐子,冬天取暖靠火墻,吃水要去供水點挑水,倒入自家水缸備用,前面有專門放煤的小土房,還有自己挖的菜窖,用來貯存過冬的大白菜土豆蘿卜</p> <p>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創辦于1891年,學校坐落于烏魯木齊市北門,是新疆成立最早的中學。1953年被國家確定為重點中學,1982年被列為國家首批“辦得好”的重點中學,是新疆首批自治區級示范校。現在是新疆最牛的高中。一中也是我初中高中的母校。</p> <p>六七十年代的的人民廣場,游行集會,紅旗招展,鑼鼓喧天。</p> <p>這是八十年代裝修后的八樓,真名是昆侖賓館,五六十年代烏魯木齊最高建筑,有八層高俗稱八樓,因刀郞的一首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歌詞聞名全國。</p> <p>人民電影院附近一直是烏魯木齊人的娛樂中心,從以前的迪化電影院到如今的人民電影院,它已經陪伴了烏魯木齊人60多年的娛樂文化生活,幾代烏魯木齊人都在這里,觀看了人生的第一部影視劇。</p> <p>紅旗路市場曾是一座露天農貿市場,里面各式小商小販云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里面的三涼燒烤店,羊肉串只要一毛錢。現在是新疆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的集散中心。</p> <p>八九十年代各單位學校,在紅山妖魔山鯉魚山紅光山水塔山進行大規模約植樹造林,圓烏魯木齊一個綠色的夢。</p> <p>八九十年代的紅山長橋飲馬雕塑,背后是老市政府,紅色小夏利是那時的記憶。</p> <p>中山路附近商圈一直以來都是烏魯木齊最繁華的幾片區域之一。就是現在,烏魯木齊人逛街的首選地兒依舊在這里,烏魯木齊最古老的商業街是北門到南門的解放路,南門外的解放路就是二道橋大巴扎。解放路與中山路交叉處就是大十字,最近這座大十字人行天橋也被改造了。</p> <p>天山百貨大樓從六十年代起就是烏魯木齊零售業老大,現屬友好集團,以高端品牌高端超市為主。</p> <p>改革開放以來,烏魯木齊大部分人買服裝都要去小西門,這是一個幅射到中亞俄羅斯的大型批發服裝的市場,中年以上美女很少沒有在小西門擠疙瘩的經歷。</p> <p>2009年7月5日烏魯木齊市發生打砸搶燒殺嚴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造成眾多無辜群眾和一名武警被殺害,大量群眾和武警受傷,許多車輛被燒毀,多家商店被砸被燒。烏魯木齊人從惡夢中驚醒,從此開啟了全民反恐模式,在隨后的七七和八九月的針扎事件中,烏魯木齊人對恐怖分子進行了英勇反擊,當然,其中有極少數人對無辜少數民族民眾進行報復,挑起民族仇殺的人也受到法律的懲罰。</p> <p>2009年 7 月,為了反恐需要,新疆開始實施網絡管制。2010年 5 月,新疆全面恢復互聯網業務。疆內的 625 萬網民(2009 年 1 月《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CNNIC),經歷了長達 312 天的斷網生活。相對應對新冠的居家隔離,斷網生活可能更加讓信息手機時代的人難過。</p> <p>這是烏魯木齊新市政府對面的南湖廣場。烏魯木齊75以來一直是反恐維穩的前沿,近年來各項安保措施逐步健全,可能己成為全中國治安最好的城市(沒統計數據),盡管生活上帶來一定麻煩,我們沒有報怨,這次新冠病毒的卷土重來,我們更不會害怕,烏魯木齊人什么沒見過,“兒子娃娃”(真男人)不會退縮,因為我們對明天仍舊有著夢想。烏魯木齊,加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普兰店市|
上高县|
沂源县|
东丰县|
霸州市|
巴南区|
金坛市|
江都市|
资溪县|
乾安县|
汪清县|
章丘市|
江山市|
永新县|
资溪县|
丰都县|
彭山县|
武强县|
南安市|
江阴市|
故城县|
峨眉山市|
子长县|
达尔|
桑日县|
双流县|
龙井市|
佛学|
石河子市|
麻阳|
赞皇县|
澜沧|
甘孜县|
苍溪县|
洛浦县|
彭州市|
高清|
惠州市|
渭南市|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