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 中士</p><p><br></p> <p>在翻閱煙波浩渺的歷史資料時,我被一張發黃的照片吸引住了。這是清末民初拍的照片,照片中是一座磚砌的照壁。用一塊塊青磚砌成構圖復雜精致充滿韻味的藝術品,令人贊嘆。也引起我對照壁文化,作一番探索的愿望。</p> <p>照片雖然是清末民初所拍,但照壁制作時間應該在清代初、中期。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精湛藝術品誕生所必備的外部環境,古今中外無一例外。</p><p>下圖也是磚砌照壁,壁心上的磚都與水平線構成45度角。既樸實又雅致,巧妙的構思足見建造者的匠心獨運。</p> <p>著名的照壁有:</p><p>故宮九龍璧,象征封建時代的又一個盛世。</p> <p>中南海新華門內“為人民服務”照壁,象征一個新時代的到來。</p> <p>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p> <p>山西大同明代王府九龍壁。當年乾隆皇帝非常欣賞該壁,下旨在紫禁城以此為藍本建造九龍壁。</p> <p>照壁是中國古代傳統中特有的建筑物。照壁文化源于西周而盛于明清時期。</p><p>明代照壁:</p> <p>照壁古代稱為蕭墻,成語“禍起蕭墻”即源于此。照壁由壁座、壁心、壁頂構成。一般有一字壁和八字壁兩種結構。</p><p>清代照壁:</p> <p>從風水學來說,住宅的吉運來源于氣,氣必須通暢但又得防備邪氣妖風直沖廳堂,故必須修建一堵獨立的墻。這堵墻稱為照壁,俗稱風水墻。</p> <p>從建筑學的角度來說,空氣流通才能保持空氣清新有利家人健康,故房屋以坐北向南為最佳朝向。但又不能讓突然刮來的狂風直沖廳堂。照壁還起到增強氣勢和層次感的作用。照壁的建造足見古人在建筑上的智慧。</p><p>云南大理照壁:</p> <p>大戶人家建造的照壁,還是防止外人對門內窺探的遮避物。也是一道屏蔽正堂遮風擋塵的屏障,故亦稱屏風。</p><p>山西晉商大院照壁:</p> <p>照壁出現后,人們很快把它變成了爭奇斗艷的工藝品。使用的材料五花八門,藝術型式五彩繽紛。常見的有:磚砌、磚貼、磚雕、木雕、粉墻書畫等百姓常用的照壁,還有浮雕、石雕、琉璃等皇宮、寺廟常用的照壁。從一開始,照壁就是一座可供欣賞的藝術品。也是一個蘊含政治和文化意義的符號。</p><p>琉璃照壁:</p> <p>磚貼照壁:</p> <p>磚雕照壁:</p> <p>書法照壁:</p> <p>繪畫照壁:</p> <p>沈陽故宮浮雕照壁:</p> <p>廣東花都圓玄道觀石雕照壁:</p> <p>河南洛陽呂祖廟琉璃照壁:</p> <p>山西榆次常家莊園磚雕照壁:</p> <p>廣西玉林蔣氏宗祠木雕照壁。</p> <p>云南麗江粉墻照壁:</p> <p>照壁分為外照壁和內照壁。建立在大門外的稱為外照壁。</p><p>開門見璧:</p> <p>江西景德鎮外照壁:</p> <p>江蘇昆山外照壁:</p> <p>廣西玉林吳屋寨外照壁:</p> <p>元代戲曲家、詩人馬遠致故居的外照壁。一曲“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悠然響在耳邊,令人不由肝腸寸斷!</p> <p>建造在大門內的稱為內照壁。</p><p>進門見璧:</p> <p>明清皇宮的內照壁:</p> <p>杭州岳王廟內照壁:</p> <p>北京茶樓內照壁:</p> <p>新疆巴里坤市松峰書院內照壁:</p> <p>遼寧鞍山市千山中會寺內照壁:</p> <p>西安清真寺內照壁:</p> <p>山西永濟市普救寺內照壁。</p><p>一曲崔鶯鶯的《答張生》:</p><p>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p><p>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p><p>令人千回百轉。</p> <p>南方的大門內,常建造木制照壁,亦稱屏風。它充分顯示了這座建筑的內涵。</p><p>云南麗江高中的屏風:</p> <p>廣州陳氏書院屏風:</p> <p>廣西玉林陳氏宗祠屏風:</p> <p>玉林市攀龍里譚家大院屏風:</p> <p>在房間內,側裝實用裝飾兼備的屏風。隔出一個空間以增加房間的層次感,這個空間稱為玄關。也是照壁的一種應用。</p> <p>在庭院的一面墻,塑造充滿藝術情調的影象,使庭院更顯憂雅別致。這種照壁亦稱影壁。</p> <p>山水影壁:</p> <p>福字影壁:</p> <p>魚躍龍門:</p> <p>麒麟獻瑞:</p> <p>隨著旅游業發展,景點內紛紛建造地方特色的照壁。成了景區內一道靚麗的風景。</p><p>廣州番禺寶墨園照壁:</p> <p>南京江南貢院照壁:</p><p>康熙御書“人才當義取”。</p> <p>河南開封天波府照壁:</p> <p>浙江義烏“徐僑故里”照壁。</p><p><br></p> <p>江蘇蘇州“唐伯虎故居”照壁:</p> <p>廣西玉林“云天宮”照壁:</p> <p>云南麗江“四方街”照壁:</p> <p>步步蓮花:</p> <p>最后我們欣賞一下,別具特色的云南大理白族、麗江納西族的粉墻照壁。</p> <p>云南白族和納西族崇尚和繼承了中原文化的傳統,並加以發揚光大。通過照壁,可以欣賞到白族和納西族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和人文情懷。</p> <p>白族照壁素稱:“畫在民居上的藝術,寫在照壁上的家風。”</p><p>“彩云南現”,典出《滇略》:“漢武元狩年間,彩云現于南中,遣使跡之。云南之名始此。”</p> <p>從大理白族的外照壁,可以知道主人的姓氏及淵源。</p><p>“清白傳家”,這家主人姓揚。典源自《后漢書.楊震傳》,名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說無人知?”便出于此。楊震留言:我要使后世人稱我家為“清白吏”之家。</p> <p>“富春家聲”,主人姓嚴。典出毛澤東詩云:“莫道昆明池水淺,釣魚勝過富春江”。家族源自隱居富春江的先祖嚴子陵。</p> <p>“直筆修書”,主人姓董。典出成語“董狐直筆”。《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春秋時晉國史官董狐不畏強權,秉筆直書史事。開創了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孔子譽為“古之良史”。</p> <p>紫氣東來。表明房屋坐西朝東。</p> <p>麗江納西族的迎賓照壁。江澤民總書記題字:“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p> <p>麗江木府的外照壁。照壁上有徐霞客眺望木府時留下的文字:“宮室之麗,勝擬王者”。</p> <p>麗江納西族福字內照壁:</p> <p>“鐘靈毓秀”,昆明民族村照壁。</p> <p>云南省別具特色的傳統建筑和人文景觀,是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到云南觀光旅游的重要原因。</p> <p> </p><p> 2020年7月22日</p><p><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大庆市|
东海县|
界首市|
大宁县|
永丰县|
剑阁县|
乌拉特中旗|
襄垣县|
新竹市|
美姑县|
安阳县|
平舆县|
柳林县|
肥东县|
文登市|
宾阳县|
正镶白旗|
青铜峡市|
额敏县|
久治县|
宝山区|
崇文区|
宽城|
余江县|
孝感市|
开封县|
民乐县|
临颍县|
都匀市|
广宁县|
贺州市|
五河县|
诸城市|
溆浦县|
新津县|
西华县|
内江市|
商水县|
称多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