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為配合廣州市地鐵工程11號線的建設,大學與地鐵公司達成協議,在三元里校區東北角設置出入口,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三元里校園將重新規劃,由地鐵公司協助拆除部分老建筑并新建相當面積的學生宿舍和附屬設施。</p> <p class="ql-block">三元里校園教學區部分建筑物。</p><p class="ql-block">聽說拆除工作將在7月18日開始,趕緊委托在一院內科大樓15樓上班的護士長拍下了這張照片,留下永久的紀念。</p><p class="ql-block">在這里學習工作幾十年,對這片土地充滿著感情和留戀。一幢幢樓房、一棵棵樹木花草,都有它的故事,一幕幕浮現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學生飯堂</p> <p class="ql-block">學生飯堂為三層建筑。1990年初落成。由花都建筑工程隊承建。</p><p class="ql-block">此時,我剛剛接任總務處處長,作為使用方代表,參與了竣工驗收工作。工程質量存在不少問題,還沒移交,便有三十多面窗戶的玻璃破裂。</p><p class="ql-block">三層樓房分布為:一層學生飯堂;二層杏林歺廳,用作經營活動;三層為學生俱樂部。</p><p class="ql-block"> 1991年11月,校慶35周年,校長安排我擔任接待組長,負責校友住宿和校慶日中午的膳食工作。作為七個用歺場所之一(計劃總共安排五千人就歺),這里擬安排一千人的自助午餐。工人師傳加班至深夜方回去休息。第二天一早,膳食科長向我報告,懷疑下半夜有人進過廚房!這可不得了,有人投毒怎么辦?!經過與保衛處、衛生所負責人共同研究,決定釆取如下措施:一是廚具、青菜全部重新清洗(肉食全部由外面供應送達);二是調味品全部停用;三是已經送達的旦糕不能吃用;四是請求附屬醫院做好急救準備;五是由丘和明副校長帶領的工作人員全部不參與用歺,密切注意用歺人員的動態。所幸有驚無險,安全度關!</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向校長匯報:“我不敢當即向你報告,否則你在主席臺上坐著也不安心!”</p> <p class="ql-block">學生飯堂附屬用房:廚房工人宿舍;鍋爐房,學生宿舍的熱水由這里生產。</p> <p class="ql-block">鍋爐房停止使用后,這里改為大學衛生所。</p> <p class="ql-block">在學生飯堂與學生宿舍九號樓之間連廊的首層,即現在的風味餐廳,92/93年間,曾作為專供學校處以上干部和副高以上的教師用歺的地方。這項特殊的服務沒有維持多久。</p> <p>九十年代投入使用的學生宿舍九號樓也將拆除</p> <p>第一臨床醫學院曾在這里辦公。</p> <p class="ql-block">曾經的留學生、研究生宿舍樓也將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禮堂</p><p class="ql-block">1978年之前,這里曾是會堂與學生食堂共用的場所。場內沒有固定的座椅。舉行文藝演出,我們和電工師傅用兩架長梯接駁爬上十多米高的墻上,打釘拉繩懸掛橫幅;舉辦合唱比賽,隊伍要分四排站立,第二三四排分別用方櫈、長椅和吃飯的四方桌搭建;開大會了,事先要用粉筆在地板上劃分位置。</p><p class="ql-block">1978年前后,在分管后勤工作的李英杰副院長的主持下,對禮堂進行改造,按規定,不能改變框架,加深擴大了舞臺;重新置換了屋頂;在兩側加建了二樓走廊,用作閱覽室,開大會增加聽眾席,七八級進校初期還曾經作為過渡性宿舍使用;禮堂前門之上加建了小二層,作為學校的廣播站;加裝了固定座椅,共有970多個座位。</p><p class="ql-block">大約二十年前,禮堂被鑒定為危房,停止使用。</p><p class="ql-block">禮堂也該拆了!</p> <p class="ql-block">老學生宿舍一幢。這是建校時期最早的學生宿舍。三元里校區的老房子,大多是蘇聯建筑風格,如工字樓式的教學樓。一幢是雙合面的三層樓房,每層有30多個房子,南面的房子大通風好,可住7 人,北面房子小通風差,可住4人。記得讀書時,有一天晩上實在太熱了,我三次起來沖涼、最后還把濕毛巾鋪在床上、才勉強迷糊到天亮!</p><p class="ql-block">我在這里度過了11年的學習工作時光。</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末,學生搬進了新樓,這里改作青年教工宿舍。教工要煮飯菜,于是紛紛在樓道里擺放書桌以作灶臺,底下放置煤氣瓶,火災隱患嚴重,危機四伏。有一天,我專門請校長李任先前去了解情況,我說要是發生火災,你我都跑不了!于是決定全部清理木器家具,改建水泥預制板灶臺。</p> <p class="ql-block"> 一幢東邊有座“廁所樓”。</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末,學校的用房非常緊張,又面臨七九級學生進校。有一天,時任學校黨委副書記的李才,帶我到一幢調研。一幢每層的東西兩側,各有兩個沖涼房和廁所。他提出,在東面空地上加建三層“廁所樓”代替原來的沖涼房和廁所,這樣就可以增加12個宿舍。</p><p class="ql-block">這就是“廁所樓”的來歷。現在連同一幢都要完成歷史使命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位于教工宿舍21幢東面的“青工樓”。</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末,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吸收了不少青年教師,由于房改政策的終結和政府投資建設教工宿舍也已終止。青年教師的安置就成了大問題。副校長馮新送主管后勤,他主持在學校北面的空地上蓋起幾排青工樓。</p><p class="ql-block">由于此地塊按規劃是附設小學的用地,學校認為大學不能承擔過多的社會責任,且辦小學沒有經濟效益,只是增加大學的負擔。從學校角度出發,是不想用這塊地建小學的。</p><p class="ql-block"> 市區政府規劃部門對這塊地的使用存在異議,影響了教職工子女讀書入學問題。時至今日、“青工樓”終將移為平地,結束使命。</p> <p class="ql-block">學生宿舍二幢,也稱女生宿舍樓。這里歷來是女生集中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83年,國家啟動“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給高校一批低息貸款、無息貸款,用于引進國外先進儀器設備,改善教學科硏條件。這就需要保證用房。學校決定辦公部門全部遷出教學樓,搬遷至女生宿舍樓集中辦公。</p> <p class="ql-block">三元里校區運動場。</p><p class="ql-block">歷史上這里叫白米崗,曾經是三元里抗英的戰場之一!</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之前,這里是一個不太標準的運動場,足球場上不長草,沙石嶙露,一不小心就會踢傷腿腳。</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中期,“備戰備荒為人民”,到處挖地道、筑戰壕。足球場沿跑道一圈全部挖空,并用灰渣磚修建了幾個地下課室,其中現在的外事樓東側和“廁所樓”南側分別有兩個出入口。現在,地道里全是積水,下大雨時,地道里還游出了不少肥大的埃及塘虱,有興趣的可以去“守株待兔”喔!</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末,關浩本老師從華中農學院調來學校任體育教研室主任,在他的主持下,修建起標準的運動場。學校的體育運動水平異軍突起,屢屢在衛生部和廣東高校大學生運動會上取得佳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1956建校以來,六十余年彈指一揮間,隨著國家的繁榮富強,我們有了美麗嶄新的大學城校區,三元里老校區也將舊貌換新顏!</p><p class="ql-block">新建的學生宿舍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东安县|
菏泽市|
若尔盖县|
稷山县|
北流市|
梅州市|
富顺县|
革吉县|
读书|
施秉县|
浦东新区|
延安市|
廊坊市|
涟水县|
平度市|
成武县|
高密市|
马龙县|
襄垣县|
新巴尔虎右旗|
西藏|
江都市|
始兴县|
惠东县|
通许县|
阜宁县|
霍州市|
扎赉特旗|
闵行区|
鱼台县|
凤山县|
荃湾区|
桑日县|
商洛市|
普安县|
孟州市|
靖安县|
仁寿县|
德庆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