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文從一個油茶種植者的視角帶大家了解油茶產業及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在此也不詳細介紹茶油的好處和發展油茶產業的必要性。可以參考圖書《茶油的背后》或者網絡。</h3></br><h3> <h3>黃鐵鷹編著《茶油的背后》</h3></br><h3>首先要明確的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這可能連許多從事油茶產業的人都不知道。世界上大多數被子植物都是異花授粉植物,茶油也是。異花授粉是指:一朵花,要想授精長成果實必須要另外一個株樹的花粉才行。如是自花授粉,那結果就是無法授精成長,或者這種幾率很低。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互相授粉,或者同一株樹的花朵互相授粉。油茶異花授粉這種現象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是為了阻止近親繁殖,保持植物多樣性。想了解更詳細,可以參考以下論文 《油茶自交不親和性的解剖特征》《油茶自交不親和性初步研究》《油茶后期自交不親和性的細胞學研究》</h3></br><h3> <h3>現在介紹一下油茶的產業的現狀和種植管理及投資回報。</h3></br><h3>2006以前油茶樹幾乎是野生存在,沒有人規模化種植。隨著產量降低,價格上漲,油脂需求增加,我國每年要進口許多大豆(大豆壓榨 成 大豆油)和棕櫚油(具體可查海關數據)。為了糧油安全,政府大力發展不占用耕地的油茶產業,以實現食用油自給自足。政府大力補貼油茶產業,建立良種高產示范基地,推廣油茶無性系新品種(長林 湘林 軟枝 三華 等等)。到2018年總種植面積6700萬畝,油茶產量60萬噸,產值1024億元。全國參與油茶產業企業已達到2523家、油茶專業合作社5400個、大戶1.88萬個,建立茶油系列品牌700多個(以上數據來源網絡)。但是平均畝產茶油9公斤,平均單價170元/公斤,那畝產值是1530元。這似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h3></br><h3>油茶造林一般是3米乘2米,每畝111株。油茶果一般霜降后(10月24號)采收,采收后堆放7天等果殼裂開,曬干去殼取其中茶籽即可,茶籽曬干到含水率8%以內 即可儲存或榨油,種仁含油率35%到45%(茶籽含油率23%到30%)。根據實測,良種油茶果平均單果重20到25克重(即每斤20到25個果),鮮油茶果出籽率為25%(4斤鮮果出一斤 干籽),茶籽實際出油率20%左右(即5斤茶籽出1斤油),平均鮮茶果出油率為5%左右(即20斤左右茶果出1斤油),具體含油率和出油率因天氣和降雨決定。這里補充一下油茶鮮果含油率 會高一些 在6%到7%左右,但同為木本油料作物 油橄欖果含油率12%到16%,油棕櫚果含油率13%到16%,它們是果肉含油(用果肉榨油),但油茶是果仁油(用果仁 即茶籽榨油),油茶果肉即油茶殼 是木質化的 不含任何油脂。</h3></br><h3>良種油茶種植第3到4年開掛果,但沒什么產量。第5年果樹地徑可達3到4厘米,可形成產量,平均株產量4斤鮮果左右,畝產量400斤左右。理論上以后每年產量翻倍,直到每株產量40斤到50斤鮮果為止(畝產4400斤到5500斤),產量不再翻倍,達到目標產量。那么第6年產量就是800斤每畝,第7年產量1600斤每畝,第8年產量3200斤每畝,那么第9年就達到目標了。那么以畝產量4000斤鮮果算,20斤鮮果出一斤茶油,即畝產油200斤(棕櫚油畝產量可達400斤,是茶油畝產的2倍),以80元一斤算,那畝產值16000元。但是我們忽略了一點,每畝4000斤鮮果,如果種植20畝,那鮮果就是8萬斤了,這么多鮮果要完成堆放、晾曬、去殼、去雜、曬籽、存儲、榨油、煉油、分裝、倉儲、運輸、批發零售、營銷推廣、商標、生產許可證等等,這幾乎完成不了。那就只能賣給大的油茶加工企業(如 大三湘),種植戶只做好生產(第一產業),讓大企業加工銷售(第二三產業,如同甘蔗白糖產業)。那么油茶鮮果的價格就是1.6到1.8元每斤,以1.7元每斤算,畝產值6800元,這還是可以接受的。</h3></br><h3> <h3>那么投資油茶種植前景如何?實際情況如下(以目標畝產鮮果4000斤計算),在不計算政府補貼情況下。流轉山地30年,租金5年一付,100元一畝每年,即5年租金500元每畝。挖機全部、清表、整地、修路500元每畝。油茶苗1.5元一株,每畝111株,即166元每畝。人工(挖坑,種樹苗,工價10每小時,80元每天)50元畝。以上是第一年造林費用 共1216元每畝。隨后是每年維護管理費用,油茶葉片有厚蠟質,幾乎不需要打殺蟲殺菌的農藥,只要除草(油茶樹高抗草甘膦異丙銨鹽,打除草劑即可)和施肥即可,每畝每年240元即可,5年共1200元。油茶林每年花一個月時間完成除草施肥工作,其它時間不需要任何人工,不像柑橘那樣費人工。5年總投資2416元,那么到第5年的10月底就有收益,400斤,每1.7元算,其實不對,實測良種油茶果采摘裝車成本0.2元每斤,每個人工每天可采摘400到600斤鮮果(油茶果不會自己跑到車上去,得要人工摘下來,自己忙不過來就得請人工)。除去采摘費就剩1.5元每斤。第5年收益600元,那么之后每年翻倍,第6年1600元,但是要減去后5年租金500元和管理費240元,實際得860元。第7年2900元(以后每年減300元管理費)。第8年4500元,第9年5700元,第10年5700元,以后每年都是5000以上的收益。這樣理解,種植一畝油茶,投資2400元,第5年資金回正,第6年繼續回正,第7年回本2400,并小賺1960,第8年賺4500元,第9年賺5700元,第10年5700元,以后每年賺5000以上。但這有一個條件,每年要花一個月時間管理(5月份施肥除草,10月24號采摘,自己的人工投入不計入成本)。7年回本才小賺,確實比投資其它水果回報慢,但前景好,風險小。那么種幾畝油茶肯定是不行的,那么8年后的收入還不如外出打工。那種植一百畝(拿一畝收益乘以100),投入24萬,第7年回本并小賺19萬,第8年賺45萬,以后每年收入50萬以上,以十年一個周期看,第一個十年回本,并賺的170萬,以后每個十年賺500萬(每年還是花一個月時間管理,年收入56萬),這樣的投資回報都超過房產了(房產10年漲10倍,可后10年回報遠超房產,房產是賬面上的收益,油茶是持續的現金流)。那如果種1000畝或者更多呢?也許大家要懷疑了,這能實現嗎?</h3></br><h3> <h3>之前經常聽長輩說一顆老油茶樹(野生的)能摘一擔鮮茶果(一擔是一百斤),家家戶戶都能打300到400斤茶油,全年都是吃茶油(那時也窮,沒錢買其它的油吃),現在老茶林都拋荒了。那么良種油茶實現40斤的株產量好像沒太大問題(同是果樹的柑橘和柚子都能實現200斤一株了,但密度在50多株)。因為油茶單果重較小(20到25克),要想達到40斤株產量,油茶苗數量要達到900個(以單果重22.5克算)。根據實測 第7年平均花量可達1500朵左右,第八年平均花量在2000朵,往后每年花量都可達到2000朵到2500朵以上。油茶樹花期為11月份,果實成熟采摘在下一年10月下旬。要想達到目標產量座果率必須在50%左右。油茶樹是異花授粉的,也是蟲媒花(因為油茶花 花蜜量大,花粉又粘又重,所以無法通過風力傳播),必須要昆蟲完成授粉。油茶花含有木棉糖、半乳糖和生物堿成分,蜜蜂采集后易產生死脾、爛仔,人工馴養的中蜂和意蜂是不采油茶花的。油茶授粉昆蟲只有本地野生的土棲蜜蜂(土棲蜜蜂一年絕大多數時間生活在地下,只等油茶開花才出來采蜜)、大舌蜂和紋地蜂。但是土棲蜜蜂無法人工馴養,野生數量極少,因為新造油茶林全部整地,再加前4年沒有茶花,所以新造油茶林幾乎沒有土棲蜜蜂。再因為油茶主花期在11月,已是立冬節氣,溫度低,其它授粉昆蟲幾乎沒有,所以絕大多數油茶花朵沒有昆蟲授粉,也沒能完成異花授粉。那么油茶只能自花授粉,跟據本文開頭參考的三篇論文自花授粉座果率極低,且在單果重量、出籽率和種仁含油率異花授粉果實有明顯區別。根據實測 良種油茶規模種植基地自然授粉平均坐果率不足3%。以每株2000朵花算,平均坐果數量不足60個,每株產量不足3斤。現實情況更糟糕,絕大多數每株僅有十幾個油茶果,平均每株產量不足1斤的多的是。每畝才一百多元的產值還不夠每年接近300管理費,更別說自己每年要一個月的人工費。試想一下 你拿24萬投資種植100畝油茶,到第5年以后,因為低迷的產量,往后你每年還要再虧損1萬多,你是繼續堅持還是放棄,就算你想堅持,產量上不去,每年還要虧錢,你又拿什么去堅持?就算有政府補貼 那也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相比較柑橘產業 崛起的新品種 砂糖橘和沃柑,驚人的產量 平均5000到8000斤每畝,如同現代化植物工廠般 生產著,早期(2017年前)5到6元的收購價,畝產值3到4萬(每畝成本2000到5000元,第4年回本賺錢)。驚人的賺錢效應,大面積擴種,資本大量進入,經過10多年發展硬是把一個朝陽產業做成了產能過剩。油茶大面積 低迷的產量,大面積的虧損,更沒有賺錢效應,那油茶產業怎么發展起來?</h3></br><h3>最后總結,本人2010年種的油茶樹,最高產量時平均3斤一株,之后就維持在1斤多每株。如果大家對真實產量有疑問,可以去油茶主產區做盡職調查。當然本人為了提高產量也嘗試了許多辦法,但都失敗了。當然還是有其它辦法改變的,重點在于培育新品種上,比如 培育自交親和性高的品種,培育無融合生殖的品種。目前油茶產業需要一個新的油茶品種來改變現狀,只需要一個自然座果率到50%的品種就好了,就能達到目標產量(40斤每株),有了賺錢效應,資本就會涌入,加上山茶油本身過硬的品質,前景無限。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要解決油茶樹自交敗育的問題不會太難。雖然現實很無情(低迷的產量),但仍然堅信茶油美好的未來,這只是時間的問題。</h3></br><h3>文/王玉林</h3></br><h3>這位王玉林先生用親身經歷,擺事實,講道理,我認為很有價值!油茶種植不賺錢,產業就沒有發展基礎。這些年我們都吃了同樣的苦頭。目前從政府到企業都已經認識到油茶良種良法的關鍵性+重要性,也已經有了措施和樣板,如優良品系持續改良,大苗上山,適度規模莊園化經營等。加工技術已取得突破,大三湘實現了鮮果直接上線到出油(鮮榨油或濃香油二條線)三小時連續工藝,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能耗,深加工應用也已取得相當進展,生物技術應用已有初步成果,前景廣闊。油茶產業在同仁們繼續努力奮斗下,一定會苦盡甘來!</h3></br><h3>冬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遠嗎?</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ZQyjbDD-kMs_yC5e9D_0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崇仁县|
峨眉山市|
泰来县|
绵竹市|
渝中区|
广东省|
顺平县|
拉孜县|
潜江市|
西畴县|
公主岭市|
乃东县|
大田县|
夏河县|
醴陵市|
加查县|
墨玉县|
安图县|
响水县|
罗山县|
五指山市|
桐梓县|
昂仁县|
靖边县|
孟村|
金坛市|
建瓯市|
宜都市|
邹平县|
赤壁市|
咸宁市|
丰城市|
绍兴县|
龙岩市|
偏关县|
承德市|
石林|
波密县|
南部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