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湛湛波涌來,冥冥雨不歇。這個梅雨季,好冗長。與此關聯的場景人物,借機窗外飄來。</p><p>于是,檐下有雨,只當是你。</p> <p>先是文史學者錢聽濤老人去世消息。一直記得與他對話的有趣情景:我問東,他兀自答西,且伴著生動的面容手勢。</p><p>一路聊下來,所欲求教者,于其娓娓道來中皆已豁然。</p> <p>幾乎就在差不多時候,蔣亦元院士的親友給我發來其離逝的噩耗。</p><p>蔣先生少年時曾在滆湖邊的厚余鄉村,目睹田野里農夫的辛勞,這促成他最終成為中國聯合收割機之父。</p><p>東北農業大學校園內,院士案頭擺放著母校覓渡橋小學贈送的畫冊:江南的杏花春雨,總是飄落在我心頭……</p> <p>(上圖為蔣亦元院士)</p><p><br></p><p>小河上有橋,往東是顧塘橋,北面是前北岸,小河沿往北是北直街。我的家,就在千秋坊……</p><p>在北京的寓所,沈克琦生命最后幾年幾乎每天都會向訪客們重復著這樣的場景:拿細長的手指蘸些水,在茶幾上描畫出一幅干濕參差的地圖。</p><p>舊宅周遭的街市圖景,在他心里默畫過千萬遍。</p> <p>(上圖為沈克琦先生)</p><p><br></p><p>彼時正是北方的夏季,廊外蟬鳴、窗前飛絮,窗外池塘里,稀疏立著的,還是前一個秋冬殘剩的荷梗。</p><p>流水的影子也見著了,水面上,野鴨正在酣游嬉戲。沈先生笑著問我:這景色,跟我們老家相像的吧?這里的人兒,也到底是一直惦著江南了。</p><p>其后不久,這位最早在中國提出設立博士后制度的著名教育家,終于魂歸千里之外的齊梁故園。</p> <p>離時花似雪,明夜雪如花。</p> <p>一生盡瘁,國士無雙。</p><p>他們都走了,好在花兒還在。花兒謝了,家還在。汪曾祺說,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家門口的花兒多呆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日子了。</p><p><br></p><p>鄉下池塘的青草,迫不及待浮出來。無論深淺濃淡,絢爛又燦然。</p><p><br></p><p><br></p><p><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唐海县|
济源市|
吉隆县|
峨边|
稷山县|
门头沟区|
玉门市|
射洪县|
清镇市|
乐业县|
呼玛县|
桃园市|
芜湖市|
临桂县|
礼泉县|
包头市|
阳西县|
稷山县|
台南市|
饶阳县|
北安市|
桐庐县|
内乡县|
广宁县|
石渠县|
弥渡县|
渭源县|
竹山县|
海门市|
桦南县|
交口县|
龙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通化市|
肇东市|
沧州市|
宁夏|
台东县|
湾仔区|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