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7月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南省剪紙研究會授予劉偉南先生等六位八十高齡的老藝術家“湖湘剪紙卓越貢獻獎”。</p> <p> 劉偉南先生1935年出生在湖南省衡東縣大橋鎮將軍山村一個農民家庭,著名皮影藝人、會武術、氣功,會打山歌。湖南省剪紙研究會會員、衡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2000年獲“湖南省剪紙藝術家”殊榮,2010年5月,被認定為大橋剪紙市級代表性傳承人。</p> <p> 劉偉南先生出生于剪紙世家、書香門第,其曾祖母謝安人1895年曾被時任湖南學政江標授匾一一“令女比烈”。</p><p> 劉偉南先生天資聰穎,悟性極高,8歲隨母學習民間剪紙,為當地婚喪壽慶等民俗服務,深受群眾喜愛。他不但精通傳統剪紙,而且能嫻熟地駕馭、運用于不同的場合,服務于不同的對象。在剪紙題材、形式上不斷創新,擅長運用系列剪紙形式將事物刻畫得淋漓盡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曾祖母的“令女比烈”牌匾</b></p> <p>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受聘到大橋鄉中、小學傳授剪紙技藝,培育了一大批剪紙新苗。歷年來帶有徒弟多人,其中部分成為省剪紙研究會會員。劉偉南先生從藝70多年,傾注心血,執著追求,如癡如醉,作為“大橋剪紙”的領軍人,為創建級“剪紙藝術之鄉”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歷年創作剪紙上千件,參加國家級、省級展覽,大賽作品近百件均獲獎,舉辦個人剪紙展覽4次,省、市電視臺為其拍攝專題片,到省城現場剪紙表演,在湖南省剪紙界頗具影響力、代表性。</p> <p> 劉偉南先生是湖南省級非遺項目衡東「大橋剪紙」的代表性人物。他在剪紙中融入書法、戲曲等多種元素,在傳承的同時不斷創新,大大豐富了「大橋剪紙」的表現形式與文化內涵。</p> <p> 劉偉南先生保持古樸的技法,將剪紙和刻紙相結合,刀剪并用。在古樸的技法中創意卻很時尚,不僅剪傳統窗花,更多的是用剪紙記錄民風民俗、美人美景,還將新時代習近平主席的反腐倡廉的精神融入剪紙之中,跟上時代的步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皮影人物</b></p> <p> 作為一位將剪紙藝術當做畢生追求的老藝術家,劉偉南先生在剪紙時,根據各種器物的長短、大小、形態,隨物而剪,不論是方形、菱形、圓形、扇形或是不規則形,均可一氣呵成。在構圖上,更是千變萬化。一件器物,一種花樣,一幅剪紙,滿溢著劉老先生對作品和剪紙藝術的熱愛。</p> <p> 大橋剪紙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如大橋剪紙領軍人劉偉南先生創作的《衝州八景》和《瀟湘八景》兩個系列,將家鄉的風光,借剪紙藝術的形式再現于尺幅之中,技法是傳統的,題材和形式卻是新穎的,令人耳目一新,也給人啟迪。那就是民間剪紙在題材和形式上完全可以突破與創新,這就需要我們的剪紙藝術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超越傳統,學習和借鑒其他姊妹藝術的長處,并與時代接軌,時刻關注當下的民俗演變以及時代勿匆的腳步,用手中的剪刀剪出新時代的金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衡州八景</b></p> <p><b> 作品《瀟湘八景》和《衡州八景》等被人們譽為剪紙藝術中的上乘之作。</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瀟湘八景</b></p> <p> 劉偉南先生把他的技藝傳授給了徒弟們,希望剪紙藝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在未來得到傳承和延續。</p> <p> 現在還在堅持剪紙的劉偉南不僅自己在剪紙中創新發展,還和其傳承人女兒劉詠將剪紙帶進現代課堂,把剪紙教授給孩子們,讓剪紙一直傳承下去。</p> <p> 劉老先生的字畫剪紙技法也嫻熟老道,紙藝直觀簡練,線條勁健爽利。不僅刀法穩、準、巧,造型剛柔并濟,構圖更是豐富飽滿,形象也極富韻律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劉偉南先生的十八般武藝</b></p> <p> 劉偉南老先生說:“一個人要活得有高度和深度,那必須得努力呀,剪紙剛好是我的拿手戲。”</p><p> 我們欽佩這位奇才鄉翁,他老人家身上所有亮點都值得晚輩們學之不盡,但愿您成為永遠的不倒翁,健康長壽,樂享晚年。</p> <p>頒獎后與劉偉南先生合影2020.7.26</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玉门市|
称多县|
岑溪市|
秀山|
社旗县|
文登市|
昭苏县|
福贡县|
平陆县|
阳山县|
顺昌县|
宣恩县|
扎兰屯市|
丰县|
连州市|
蓝山县|
丰县|
吴川市|
长海县|
和顺县|
玛纳斯县|
南汇区|
宽甸|
南召县|
汽车|
寻乌县|
集贤县|
建湖县|
闽清县|
中方县|
三台县|
满洲里市|
定边县|
平武县|
榆中县|
宣化县|
铁力市|
马关县|
陆良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