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一路向北</p><p>圖片/來自網絡</p> <p> 1977年9月,我不到6歲,高考恢復,這是國家做出的正確抉擇。</p><p>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恢復高考第二年,那年我7歲。本該是“朱砂開智”的年齡,因為小手從頭上繞過去不能摸到自己的耳朵(我們鄉下的入學標準之一)學校不讓入學,于是我再次成為放牛娃。那一年,國家做出了關鍵抉擇,我也由別人幫我進行了也許是開始記事以來的第一次選擇。</p><p>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那時我不到8歲,更不知道入學還有“八歲八糊涂”的說法,八月暑退,蟬鳴依舊無休止的撕扯著燥熱,我懵懵懂懂的開啟了“破蒙”之旅。那一年,一個偉大的人物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做出了偉大抉擇,于我,依然收獲的是不需要自己做出決定的選擇。</p><p> 選擇與抉擇,通常都是挑選的意思,不同的是,選擇是做出了決定,而抉擇是對重要重大事項或前進方向做出了決定,如我們做有幾個選項的題,就只能叫選擇而不能叫抉擇,對關乎前途命運或生死攸關的,則可謂之抉擇。也有人說,抉擇是“對錯題”,選擇是“擇優題”。還有人說,選擇是挑選,而抉擇是決定選擇。</p><p> 我們無法選擇的是命,如我們的出生,那些我們能選擇的,就是運,命運就是在選擇與不能選擇之間不斷完善自己。</p> <p> 1980年,我在達木小學的教室里循規蹈矩地打發時間,村里將集體土地承包到戶,我家7口人都分到了兩挑半(六分多)田和肥瘦不一的耕地,從此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天地之間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一隅,生活也仿佛擁有了新的希望,那一年,我家院壩邊的雞血李仿佛格外火紅和香甜。</p><p> 日子被我們的光腳踩在身后,物質的貧乏促使我向知識的海洋汲取營養,1984年,13歲的我小學畢業,考上了縣級重點中學--貴州省綏陽中學,那也是不需要我做出決定的選擇--不用填志愿,不用找關系,完全由成績來決定。</p><p> 那一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延長土地承包期15年;國務院發出《關于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支持有經營能力和有技術專長的農民進入集鎮經營工商業并放寬其落戶政策,我作為住校生也進入了縣城。</p><p> 縣城的生活與農村完全不同。熙熙攘攘中仿佛那是別人的城市,大街小巷,沒有屬于我的地方,我只是一只畏畏縮縮的寄居蟹,瞭望每一次潮落潮漲。物質生活依然貧乏,貧瘠的土地往往滋生出對物質極端向往的孩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反之,在電影院門口撿到2元錢足以興奮一周,當然,拾金不昧的美德不小心就被甩在了腦后。</p><p> 三年,我沒有機會選擇的搬了三次寢室,沒有選擇的從學校到家里每周兩次跋涉,而串連起那些日子的,是那條好像永遠走不完的黃泥巴路。</p><p> 終于,可以選擇的機會來了!1987年,我的初中學習結束了,我們那一屆的初中畢業生可以有三個選擇:中技、中專、高中,中技需要居民戶口,中專需要很高的分數,兩者都讓我望塵莫及,歷史給我的選擇其實只有一個。那一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事關全局的基本國情加以把握,我的求學之路也行將由中學的初級階段(初中)走向高級階段--高中。</p><p> 這一次,依然是沒有選擇的選擇,日出而學日落繼續學,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夢想,還需要三年的時間浸潤和釀造。</p> <p> “沿著校園熟悉的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朝陽與晚霞,記錄下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三年時間,我依舊沒有其它的選擇,除了選擇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明確了前進方向,心中夢想逐漸清朗,但是夢想與現實之間,還隔著通往高考戰場的曲廊----高考預選。</p><p> 從1980年試點開始,要想參加高考,還必須通過預選這個特殊的考場,經過預選每年約有50-60%的考生因此被高考大門拒之于外,很多人十年寒窗,最終沒有見到高考的陽光,曾經日漸清晰的希望卻因此漸行漸遠,那些蓬勃豐腴的理想,從此變了方向。</p><p>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庚午年7月,經過7、8、9號三天的高考,我的高中生涯劃上了句號,那一年,全國283萬人參加高考,61萬人從千軍萬馬中最終經過了蘊含無限希望的獨木橋,而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模糊的身影,草魚躍農門,想象著四年后即將揣入懷中的鐵飯碗,再多的辛苦也值得欣慰,因為那也是我們無法挑選的選擇。</p><p> 1990年,國務院發出《關于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通知》,我的父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向綏陽縣直屬倉庫交了300斤糧食,把我推向了城市。那一年,分裂45年的德國重新統一,在東方,我們的農村和城市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當我在綠樹成蔭的貴陽河濱公園旁貴州財經學院寬敞明亮的禮堂觀看中國健兒在北京一次次瞻宮折桂,賽場上一次次吹起亞洲雄風,一次次心潮澎湃,心底里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p><p> 如果說選擇,那是人生中第一次由我自己做出的選擇,今天想起依然無比清晰。那時高考前就要填報志愿,學校張貼的充滿誘惑的彩印招生海報和《招生考試報》是我們不多的參考,記得好像本科、大專和中專可以各填三個志愿,我的三個志愿的第一志愿分別是貴州財經學院、貴州商專和省財校,本科第二志愿是合肥經濟技術學院,其它的早已忘掉了。父親知道后,要求我把第一志愿改成貴州師大,因為那時農醫師類是冷門但補貼多而財經類是熱門,這一次我堅持了自己的選擇--父親回鄉下后我又改回了貴財會計學專業,好久都不敢給他講。</p> <p> 時過境遷,貴州的高考預選于1992年取消,2002年,高考時間也從7月改到了6月,可是誰又能想到18年后,高考又實現了回歸。這些年,我們經歷了多少選擇,又有多少往事可堪回首!就如那本該五彩繽紛的大學四年,仿佛轉瞬即逝又仿佛漫長難耐,至今思之又有多少往事值得回憶?</p><p> 不知不覺中畢業季到了,大家好像沒有那么憂傷,也許是渴求參加工作吧。那時大中專畢業生不愁分配,很多單位會到學校要人,但也開始實行雙向選擇,我自己聯系的和可以去的單位有貴陽汽車配件廠、中建四局三公司(需離遵工作)、061集團、遵義醫學院等,前兩個單位離家太遠,第三個單位不知道會分到哪個縣,醫學院感覺浪費自己的專業,所以當我在上海路兩排茂密蔥郁的法國梧桐下穿行,盛夏的風輕盈的在水泥路上隨意流淌,透過橫過馬路的條條暖氣管道,我依然能夠看見燦爛的藍天,我知道,我的命運將和60年代從上海內遷的三線建設企業--長征電器公司連在一起,這是我人生中做出的第二次重要選擇,事隔多年,每每憶起,千情萬緒卻一言難盡!</p><p> 人生有很多選擇,可是生活中的重要時刻,其實沒有多少是自己能夠選擇的,就像我從1994年-2000年沒有選擇的每天穿過上海路條件反射般到對面長征電氣控制設備廠財務科,一頭扎進會計憑證、帳薄和報表為框架的數字世界。1994年6月,國務院批轉國家體改委《關于1994年經濟體制改革實施要點》,提出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那一年一個小彗星闖入了太陽系,被木星的引力撕成了20塊碎片。而我就像闖入這座城市的無名小彗星,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感到無所適從,那年我虛歲23。</p><p> 其間正是推行市場經濟后國企實現轉變的關鍵期,為了實現三年脫困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長征公司的改革如火如荼,我所在廠子作為長征電器的一部分上市又從股份公司中被剔出來,我也娶妻生女有了自己的家庭,從5平米的單身房住進30多平的小套間到二室一廳的套房,生活發生了很多轉變,而我們單位卻像那些老舊發紅的紅磚建筑一樣老模舊樣的枯坐在鳳凰山下,難以看到盈利的曙光。</p><p> 光陰的輪子好像永遠比我的思維轉得更快,轉眼,我們已經完成了從20-21兩個世紀的跨越,千禧年,國家宣布國企改革與三年脫困目標基本實現,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脫困,很遺憾長征公司不屬于那些“大多數”,那年,我在長征公司的起起伏伏中平平淡淡的圓滿了第29個年輪。</p> <p> 又一個四年,上海路的梧桐綠了又黃黃了又綠,而我的青春卻像離弦之箭再也回不來了,其間我從群眾變成了黨員,也有錯過的選擇,卻沒有光陰讓人后悔。從陳科長把我要到電控廠財務科,從進入長征股份公司到被拽回長征集團公司,從集團公司資產管理科科長助理到長征制造公司財務科長,中間還兩次失去到股份公司下屬企業任財務科長機會,沒有哪種選擇是絕對的,有些時候,我們有很多選擇,卻只能選擇去還是不去,卻不能選擇去向哪里。如今上海路已被拓寬,那些承載著三線人夢想和血汗的法國梧桐已被更小的梧桐替代,就像我們這一代正在被80、90后甩在身后,而我們終將成為別人的歷史。</p><p> 每一種選擇,都是對自己的一次評估和考驗,每一次選擇,卻也都是一種失去。選擇千萬條,適合自己的才是屬于你的那一條。</p><p> </p> <p> 2004年,中國在雅典奧運會金牌榜上名列第二,實現歷史性突破。這一年,33歲的我選擇報考公務員并最終被錄取,又進入了被選擇的序列。很多時候,被選擇不是被迫選擇,也不是沒有選擇,而是無法拒絕選擇,因為這是組織的安排和選擇。從科員到副科,從紀委到城管和林業,13年的時間,我為了自己的選擇和被選擇,兢兢業業的做著最本職的工作,沒有鮮花和掌聲,有怨言和沮喪,但位卑也始終不敢稍有松懈,只為了不愧對自己那些質樸的初心。</p><p><br></p><p> 人生短暫,仍可回首。余自幼家貧,衣僅能蔽體,食不足果腹,屋尚能存身,足無法適履,生活不謂不苦焉。是故少勵志,啟蒙即好學。雖無稟異天賦,然學業尚可,諸事皆宜。覓營生,入組織,考職稱,躍農門,皆水到渠成。細思之,非己之力,實乃托國之福沐黨之恩。故常懷感恩之心,竭力報國為民。及至紀檢監察,學黨紀,睦同僚,一顆紅心護紀律;斗心思,展技巧,三尺龍泉斬奸佞。歲月交替,又入林家鋪子,嚴執法,崇正氣,四載光陰尚稱勤;上攀山,下附地,九度寒暑愧為民。幾番滾打頹銳氣,數縷青絲換華發。時移世易,面對新常態,仍存舊思維,上不能分領導之憂,下不能解群眾之愁,實碌碌無為也!</p> <p class="ql-block"> 微風不燥,陽光正燦。半百之軀,心缺體殘。忝列林亭,尸位素餐。黃粱逝夢南山遠,白駒過隙故園殘,韶華負流年。</p><p class="ql-block"> 時光深處,光陰虛度。歲月入舊圖,前塵恍無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庭前海棠今依舊,笑迎風雨暮歸人。</p><p class="ql-block"> 無人生不選擇,無選擇能對錯;無選擇不遺憾,無選擇可完美,我們的每一次選擇,其實也是對另一個機遇的放棄。但是無論什么時候,個人的選擇只有同黨和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才會具有真正的意義,才是真正正確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 2020年7月15-17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葵青区|
商丘市|
定州市|
西乌|
蒙山县|
伊金霍洛旗|
达尔|
汤原县|
青海省|
浏阳市|
高淳县|
合江县|
深泽县|
方城县|
甘谷县|
阳城县|
黎川县|
西昌市|
土默特左旗|
临夏县|
新沂市|
龙南县|
池州市|
雷州市|
普兰县|
融水|
盘山县|
博爱县|
扶绥县|
三穗县|
昂仁县|
琼中|
嘉黎县|
定日县|
民乐县|
阳春市|
百色市|
巢湖市|
洮南市|
忻州市|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