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倏忽之間,沒有在美篇中編寫自己的文字竟然已達半年之久,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和不可接受的。進入公元2020年,尤其是進入農歷庚子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完全攪渾了世間原本還算平靜的生態之水。如今,放眼全世界,不知道還有誰能完全躲開這場疫情的影響,以至于在網絡上和朋友圈中時不時就能看到‘2020的首要目標是活著’這樣萬般無奈的感嘆。</p><p> 牢騷也好,悲觀也罷,作為一個普通人,為了活著,當下首先還是要做好自身對疫情的防控。在這個基礎上,環視周邊地區,疫情風險等級低的城市或鄉村,人們還是要做點什么的。比如,揀起自己曾經的愛好,走進久違的大自然中,抑或不妨以重生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一下身邊的河流、土地、海浪、沙灘、天空、云影、花草、魚蟲,如果能夠以欣賞音樂的聽覺靜靜地感受一下眼前的流水和不遠處枝頭的鳥鳴,說不定會對生命有一番全新的認識呢。</p><p> 基于此,最近一周來,我坐在電腦前仔細翻看、梳理了一下一年來所拍攝、記錄到的各種鳥的照片。記得在去年6月下旬,我第一次以《我的百鳥圖》為題,把百余種鳴禽和涉禽分兩個部分做成了美篇,分享給了朋友們。當時就想,《百鳥圖》不能限于一百種鳥類,更不能滿足于僅僅觀察記錄到更多的鳥種。我所居住的山海關小城有確切記錄的鳥種達四百五六十種,雖說限于各種條件制約,短時間內不可能通過自己的鏡頭給予一一驗證,但起碼也要努力盡可能多的把它們納入自己的視野中來。經過盤點、核實、驗證,在過去的一年中,我為自己的鳥圖中增加了大約60種所謂的‘新鳥’。之所以是‘大約’,主要還是自己識鳥經驗少,知識欠缺,辨別能力差,對有些鳥覺得似是非是,拿不準,盡管在朋友和書本、網絡的幫助下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仍有少數難以確認下來的。在此,仍請看到此圖此文的各路高手們多加指正,剔除謬誤,為鳥正名。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次補充進來的鳥,多數仍是菜鳥,而像白鶴、灰鶴等明星鳥類,限于條件和個人技術,只是留下個影子,算是記錄到了而已。個別鳥種曾出現在前面的《百鳥圖之一、二》中,這次又錄入的,是圖片質量稍好的,算作補充或替代。</p><p> 一年來,隨著拍鳥經歷的增加,覺得拍到‘新’鳥、‘好’鳥的難度越來越大,垂頭喪氣的次數越來越多,當然,倘若某一天收獲了‘新’鳥,其興奮度也越來越高。我相信,只要堅持,必有所獲。</p><p> 重復一下自己說過的話:我所拍的鳥都是純自然界的野生鳥,在拍攝過程中堅持不驚擾、不驅趕、不傷害的原則,不參與誘拍等等夾雜一絲一毫人為因素在內的行為。鳥是大自然中的精靈,在自然界,鳥與人應該是平等的。如果有一天,大自然中的鳥不幸消失了,人類離消失的那一天也就不遠了。</p><p><br></p><p> 2020年7月13日</p><p> (農歷庚子年五月二十三)</p><p><br></p> <p> 文須雀,拍攝于石河西側葦叢中。</p> <p> 錫嘴雀,攝于老龍頭。</p> <p> 山斑鳩,攝于白鷺島外。</p> <p> 火斑鳩,攝于某部營區。</p> <p> 黑枕黃鸝(雄、雌各一只),攝于老龍頭。</p> <p> 黃喉鹀,雌雄各一只,攝于老龍頭。</p> <p> 黑頭蠟嘴雀,攝于老龍頭。</p> <p> 黑尾蠟嘴雀,攝于老龍頭。</p> <p> 紅腳隼,攝于白鷺島外。</p> <p> 群鵲戲鷹(普通鵟),攝于海邊小村上空。</p> <p> 太平鳥,攝于老龍頭。</p> <p> 絲光椋鳥,攝于老龍頭。</p> <p> 楔尾伯勞,攝于潮河東岸。</p> <p> 灰伯勞?攝于老龍頭。</p> <p> 棕背伯勞,攝于石河。</p> <p> 灰頭綠啄木鳥(雌鳥),攝于老龍頭。</p> <p> 灰頭鵐,攝于潮河南岸。</p> <p> 鷦鷯,一種小小鳥,攝于老龍頭。</p> <p> 栗耳短腳鵯,攝于老龍頭景區內。</p> <p> 煤山雀,攝于白鷺島外。</p> <p> 沼澤山雀,攝于白鷺島外。</p> <p> 山鹛,叫聲非常悅耳,攝于石河西岸。</p> <p> 斑翅山鶉,攝于石河西岸。</p> <p> 大斑啄木鳥,攝于老龍頭景區內。</p> <p> 杜鵑的一種,拿不準叫什么。攝于白鷺島。</p> <p> 烏鹟,攝于老龍頭。</p> <p> 山麻雀,攝于白鷺島外。</p> <p> 紅翅藪鹛,攝于白鷺島外路邊一棵大柳樹上。據說,此鳥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鳥種,北方有人養。有熟悉這種鳥的人看了圖,基本上確認是從籠子里逃跑的,尾羽損傷嚴重,生死難料。</p> <p> 白鹛姬鹟(雌鳥),攝于老龍頭。</p> <p> 遷徙中的白鶴與灰鶴(片子難看),攝于石河上空。</p> <p> 白琵鷺,攝于潮河中。</p> <p> 大天鵝與小天鵝(原百鳥圖中有一幅,不清晰,今春拍到了石河中大小天鵝一起覓食的情景,算個補充)</p> <p> 豆雁,去年攝于石河中,今年未見蹤跡。</p> <p> 風頭鸊鷉,攝于石河中。</p> <p> 鳳頭麥雞,攝于石河中。</p> <p> 黑尾塍鷸,攝于潮河。</p> <p> 黃鹡鸰,攝于潮河。</p> <p> 黃頭鹡鸰,攝于潮河。</p> <p> 黃腹鷚,攝于潮河。</p> <p> 黃腿銀鷗,攝于石河中。</p> <p> 這上下三張鷸鳥的圖片中,可以肯定有灰尾漂鷸,都是嗎?拿不準。有的鷸鳥相似度高,季節不同,羽毛顏色也不一樣。</p> <p> 尖尾濱鷸,攝于潮河。</p> <p> 普通秋沙鴨,攝于石河。</p> <p> 翹嘴鷸,攝于石河。</p> <p> 鵲鴨(雌),攝于石河。</p> <p> 白眉鴨,攝于石河中。</p> <p> 斑胸濱鷸,攝于潮河。</p> <p> 羅紋鴨(圖中兩只體小的),攝于石河中。</p> <p> 綠鷺,攝于潮河中。</p> <p> 扇尾沙錐,攝于潮河。</p> <p> 青腳濱鷸,攝于潮河。</p> <p> 田鷚?待確認。</p> <p> 自此以下圖片都是曾收入到原《百鳥圖》中的,重新錄入的用意在于這些圖片比原先的好看一點,今后有了新的和更好的,再行補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县|
武山县|
盘锦市|
夏河县|
图们市|
中阳县|
天峨县|
双桥区|
湘阴县|
五峰|
邹平县|
延津县|
涪陵区|
太保市|
镇远县|
佛学|
同江市|
东山县|
西峡县|
宜宾县|
五家渠市|
望奎县|
长乐市|
龙泉市|
万年县|
衡南县|
江华|
华宁县|
库车县|
中超|
太谷县|
宜兴市|
白山市|
溧阳市|
山西省|
清苑县|
神池县|
曲周县|
临城县|
县级市|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