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東面從南到北有很多3000米以上的雪山和湖泊,千島湖(Thousand Island Lake)是其中一個比較受徒步者青睞的目的地,2年前就買好了熊罐,雖然非常向往,但由于自己有一定的高山反應,很難下定決心,所以一直沒有成行。<br> 為了保護大自然,每年公園僅給出少量的許可證(每天每徒步路線大約20-30人),要拿到許可證可是一件不易的事。今年可能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在約10天前我拿到了4張獨立日長周末去千島湖的許可證,非常激動。三天二夜,預計每天徒步約12-15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第一天在冰山湖(Iceberg Lake)露營,第二晚在千島湖(Thousand Island Lake)露營,第三天返回出發的Agnew草原。我們這次一行4人,都是風光攝影師,我和安妮從南加州出發,老張和杰妮從北加州的灣區過來,我們在Agnew草原的停車場匯合。<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天</b></h3> 在路上遇到三個年輕人,一個來自圣地亞哥(Money),另一位來自芝加哥的羅馬尼亞小伙(Black Market),還有一個是退休21年的空軍飛行員(Thorny),三人在以前徒步相識,這次相約行走著名的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 PCT)。這是一條貫穿南北的徒步路線,起點在加州與墨西哥的邊界,終點在華盛頓州與加拿大的交界,全程4270公里。他們一行4月出發,爭取在10月份抵達加拿大,行走6個月。這個徒步路線在美西被受很多徒步者的喜愛,一般的徒步者更傾向于分段走,每次走2-3周,幾年完成。在加州的塞拉高山,優山美地,太浩湖,俄羅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山里都時常能夠遇到走這條路線的徒步者。幾年前我在俄羅岡州徒步時遇到一個年輕的女子,一人行走(Solo Hiker)這條路線,當時非常佩服她的勇氣和體能。這條路線上有很多補給點,徒步者需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食物和用品,按時郵寄到這些補給點,一般幾天補給一次。2014年有一個傳記電影“Wild”,記述一個單身女子在生活發生變故后,行走這條路線的徒步經歷。 <h3> 為了保證水源不受污染,幾個比較大的湖都有嚴格的要求湖邊的某些地段不可以露營。冰山湖比較小,來徒步的人很少,對這里沒有要求,只要離湖邊100英尺就行。我們日落前趕到這里,這里只有一對年輕人和一個大黑狗。心里暗自高興,如果晚上有熊來了,這個大黑狗應該可以幫上忙。湖邊有一個不小的草坪,露營的條件不錯。由于塞拉高山屬于黑熊出沒地段,公園要求晚上所有的食品和有氣味的物品都有存放在熊罐(Bear Vault)里,而不能像一般野外的要求懸掛在樹上。熊罐非常笨重(2.4磅),還非常占體積,我們四人帶了三個熊罐合用。這次老張為大家帶了火爐和二瓶氣,大家合用。誰知道第一罐氣剛燒了一罐水就沒有氣了。可能是之前沒有關好,氣慢慢的泄漏了。我們接下來還有幾天要燒飯,大家都有點擔心。我主動把我們的情況給這對年輕人講了,好在他們明天就下山,他們決定將他們剩余的氣罐送給我們。這讓我們真的很感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天</b></h3> <h3> 高山上的夜晚非常的平靜,我們在月光下進入夢鄉,體力得以恢復。清晨拍完日落早飯后,將所有的行李打包,離開冰山湖,返回到John Muir Trail(JMT)繼續向北去千島湖。這是一條位于加州的長距離徒步路線,途經優山美地、國王峽谷、紅杉三個國家公園,總長約 340公里 。 這條路線有約 260 公里與太平洋屋脊步道重疊,命名來自於美國國家公園建立者John Muir。我們這次是每人攜帶一個水瓶,安妮帶得比較多,另背了一個水袋。我們的用水主要是靠老張用一個過濾器給大家補水。白天山上的氣溫約25C,較熱,加上我們都負重爬山,水的消耗量還是比較大。第一天沿路都有小溪流水,因而沒有太關注水源的問題。我們沿這條JMT一路向上走,沿路的小溪幾乎都是干的,可能是今年冬天的雪水太少,或者是夏天來得太早。幸好在快抵達山頂時,有二個下山的徒步者將他們所剩余的水送給我們,這才使得我們不至于脫水。由于缺水,大家的體能都透支了,我們決定改變行程,放棄繼續前進去千島湖的計劃,就到附近的石榴石湖(Garnet Lake)去露營。<br> 在石榴石湖邊我們遇到三個年輕人,就與他們一起在湖的北面的山坡上扎帳篷露營,由于在山坡上,平地不是很多。我這次帶的“小帳篷”Bivy正好顯示優勢。不過這個Bivy空間太小,在里面睡覺感覺非常壓抑。這三個年輕人是相約走16天的John Muir Trail路線的,他們這是行程中的第二天。他們中有一位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人(ABC),能和我們講一些普通話,很有禮貌。<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天</b></h3> 由于臨時改變的計劃,我們需要從石榴石湖沿一條小路,向東行走,最后與千島湖路相交,沿千島湖路下山返回出發點。這條路行走的人非常少,我們一路沒有遇到一個徒步者,不過借助手機上的APP我們還是能夠順利的找到下山的路,并順利的跨過Middle Fork San Joaquin河。雖然是第三天,大家的體能不如前二天,但是一路基本是下山,也到不覺得吃力。下午安全地回到了停車場,順利完成這次的負重徒步活動。雖然這次沒有按原計劃走到千島湖,但大家相互幫助,一路非常愉快的渡過了3天,安全返回。千島湖只好留給下次了。<div><br></div> <b>后記</b><br>老張:喜愛潛水運動,身體素質不錯,但這是他第一次負重徒步。所以對很多裝備都不熟悉,加上他幫助大家帶火/氣罐,濾水器,他的東西比較多。這次他非常辛苦,據說回家發現體重下降了3磅。<br>杰妮:身體素質也相當不錯,她2年前一人獨自去了尼泊爾喜馬拉雅山的ABC大本營徒步,她肯定沒有高山反應。不過這也是她第一次負重徒步。<br>安妮:一個有經驗的負重登山者,裝備也比較全面。一路給大家介紹了好多經驗。<br>我:喜歡爬山,也負重徒步,但這是第一次在3000米海拔的地方負重爬山。由于我在這個高度有輕微的高山反應,心里還是非常擔心。我的高山反應一般表現為,晚上睡不著覺,頭痛,山上空氣不夠用,和頭暈,所以非常小心。由于我們4人都是攝影師,我帶了一機一鏡,加一個三腳架,這樣比一般的徒步者就要多出10斤的重量,這也是各項裝備中最重的部分,見下圖:<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準備各項比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行李</h3> <h3> 我花了好幾天準備我的行李,所有的食物用品,都將原來的包裝拆散,按所需分量準備。帶的食物也保證輕便,有足夠的能量和多元化。另外需要考慮的是,所有的垃圾都需要自己帶下山,所有不必要的包裝品都不要了。最后我的手指甲被剪了2遍,手上的戒指也取掉了,哈哈,盡量做到不多帶一樣東西。三天下來,完全沒有任何高山反應,精力相對飽滿,對自己的行裝還是基本滿意。<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介休市|
南昌市|
右玉县|
石柱|
陈巴尔虎旗|
开远市|
易门县|
双辽市|
方山县|
石柱|
四子王旗|
金沙县|
乌兰浩特市|
鄂托克前旗|
双峰县|
略阳县|
阳泉市|
武城县|
长汀县|
桃园县|
浙江省|
横山县|
佛坪县|
开化县|
永川市|
武功县|
涞水县|
平阳县|
泸溪县|
定远县|
宁津县|
德安县|
那坡县|
西昌市|
梅河口市|
潮安县|
丰原市|
涿鹿县|
大城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