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巍巍天山,</p><p><br></p><p>億萬年前它從茫茫滄海里蛻變而來,</p><p><br></p><p>如一條巨龍,</p><p><br></p><p>它橫亙于我國新疆的中部,</p><p><br></p><p>巍巍的峰巒作為一道天然屏障,</p><p><br></p><p>把新疆一分為二,</p><p><br></p><p>它從此造就了南疆和北疆。</p><p><br></p><p>兩地之間的往來,</p><p><br></p><p>唯有依賴那些修筑于天山之間的天路。</p> <p> 新中國成立后,新疆的公路有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新疆的公路建設如雨后春筍般在天山南北遍地開花,大大改善了新疆的交通環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解放前的南疆和北疆大部分地區還處于不通公路的封閉狀況,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改變。現今僅翻越天山山脈的公路,據我所知就有:最早的101省道、216、217國道、249省道等等。這些貫穿天山山脈的公路極大的解決了南、北疆兩地的往來,方便了兩地各民族人民間的交往。</p><p> 這些公路修筑不僅解決了當地的交通,它同時還給我們帶來了另一重驚喜。在新疆有這么一個說方法:“這些路不僅僅是用來走的,它還是用來看的”。這里每一條路上的風景都很美,行駛在路上,仿佛穿行在一幅幅畫中。美麗的雪山、遼闊的草原、湛藍的湖水、藍天、白云、滿山遍野的牛羊、還有奔騰的駿馬,帶給你是一路風光、一路美景。</p><p> </p> 后峽公路 <p> 后峽公路,后峽是烏魯木齊區域著名的地名,是烏魯木齊縣西南部的天山大峽谷,長達數十公里(英雄橋之北為前峽,之南到和靜縣巴倫臺鎮為廣義后峽),有烏魯木齊河,西南方向接巴州的和靜縣,216國道在該段的公路名稱即為后峽公路。是烏魯木齊通往庫爾勒的捷徑,也是一條險路。后峽公路大約是88公里長,即老216國道715公里至793公里段,其中,有50多公里是盤山路。</p> <p> 從巴音布魯克下來走國道216后峽線回烏魯木齊實屬偶然。十月中旬,獨庫公路已經封閉,回烏市只能從巴倫臺向和靜、吐魯番方向繞回,但路途要比走后峽線多岀200多公里路,而走后峽線山路雖然限險,但卻要近了不少,一番商議后,毅然決定斗膽一下,由此路回烏市。↓</p> <p> 216國道后峽線是烏魯木齊從后峽經過勝利達坂通往巴倫臺鎮的唯一的交通要道。每年6月到7月,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多有發生,2016年,該路段曾因大雨導致30多處泥石流,使得交通中斷,上百輛車被困山區。這條路年年都出車禍,一些車輛常在冬季由此滑入懸崖。↓</p> <p> 從巴倫臺駛向山區的道路一開始覺得還行,基本上是油路(新疆稱瀝青路為油路),路兩邊風景自然美不勝收,雪山雪峰一路相隨。↓</p> <p> 漸漸的路況開始差了起來,與前面的油路不同,這一段上山的路全是沙石路面。蜿蜒曲折、路窄石子多的盤山路,路窄得只能容納兩輛車慢速行駛,如果是大車話,尤其要小心,山上偶有碎石滑落,必須全神貫注,不然會有掉進深淵峽谷的危險。更為要命的是一倆車已嚴重缺油,表盤上顯示只能行駛60公里左右,而加油站卻在山北的某一個不確定處。↓</p> <p> 勝利達坂,即薩爾達坂,也有稱作冰達坂。海拔4280米。附近有天山一號冰川、二號冰川和三號冰川。勝利達坂為南北疆的分界,過后即為烏魯木齊境。</p><p>注:因此處道路陜窄兇險且車輛缺油不敢停車拍照留存,下圖系網絡上下載。↓</p> <p> 勝利達坂的頂端有一個埡口,俗稱“老虎口”。老虎口兩邊山石陡峭,崢嶸林立。是216國道通往南北的重要地段。險要的地勢、惡劣的氣候令來往的車輛視此地為虎口。幾十年來,葬身于“老虎口”的車輛上百臺,傷亡人數逾千。</p><p>注:下圖埡口系網絡下載。↓</p> <p> 穿過達坂后車的右邊遠遠可以望見3號冰川,3號冰川像一個巨大的白鳥和山體接觸的親密無間。↓</p> <p> 一邊是陡峭的山體,一邊是近百米的懸崖,遠處的半山腰上還懸掛著一輛翻下去不久的重型卡車。(因不敢停車拍照,只能搖下車窗拍與之平行的冰川風光,事故現場只能放棄。)車子沿著老路行駛一路搖搖晃晃,與對向車輛錯車時需停車讓行。↓</p> <p> 這里雪線平均高度為4055米,分布著1-5號五條現代冰川,最大的是天格爾峰北坡的的一號冰川,是世界上離大都市最近的冰川,也是烏魯木齊市的水源頭。↓</p> <p> 天山一號冰川,是世界上距離城市最近的的冰川,該冰川位于烏魯木齊縣境內,距烏魯木齊市50公里。</p><p> 翻越勝利達坂時,當時因道路狀況兇險不能停車拍照,只拍到了位于車窗右側三號冰川,與一號冰川擦肩而過,只是這一次的錯過,今后就恐無緣再拍到他的尊容了,因為回到烏市后看新聞上說,新疆為保護冰川,此地巳禁止開放了。↓</p> <p> 經過近三個小時緊張艱難的爬行,50公里山路終被征服。下山后終于找到了可以加油的地方,當加油的工人聽說我們是從勝利達板下來的,無不露岀驚訝神情。↓</p> 獨庫公路 <p> 獨庫公路全長 562.25 公里,北起北疆的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南至南疆的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用時 9 年修建而成,其間有上百名解放軍戰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長眠,因此也被成為英雄之路。它是一條橫跨南北疆的公路,公路上三分之一是懸崖,五分之一是高山永凍層,跨越了天山近十條主要河流,有著極多的自然美景風光,可以與內蒙古張北地區的草原和 318 國道川藏線并肩,被稱為新疆最美公路。</p> <p> 走一趟獨庫是我多年來的一個心愿,畢竟新疆的公路大部分都曾有過經歷,而獨庫公路卻與我總是每每錯過,無緣一睹其真容。于是,當又一次的入新時,獨庫之旅自然就成了行程中的重頭戲。↓</p> <p> 獨庫公路的入口處,堅立著一個牌坊,上面書寫著“天山之門”四個大字。告訴大家這里是獨庫公路的起點,穿越天山、進入獨庫公路從這里開始!↓</p> <p> 穿過天山之門大約50米左右就到了獨庫公路起點。從這里起,獨庫公路正式開始計數,始于此止于南疆的庫車,全長計561公里。↓</p> <p> 從北向南,旅程從一片“荒灘”開始,向前便是奎屯河大峽谷。奇峻的峽谷風光絕對值得你留戀一番,溝壑縱橫、險峻的斷崖交相輝映著遠處的雪山、草場、流水……獨庫之旅在這樣的一幅秀美的畫卷里展開。↓</p> <p> 這是一條近20公里的峽谷,全是一種雕刻而成似的溝壑峽谷,遠遠望去,猶如一幅幅灰色、黑灰色的藝術長廊,靜靜地綿延數公里以外。這是一種自然而成的畫卷,一種驚心動魄的天然大作。↓</p> <p> 站在高處,俯視下方,獨庫公路像一條長蛇在天山之間蜿蜒盤旋。↓</p> <p> 行駛在千溝萬壑的險峻山路上,三分之一的路段四周是萬丈懸崖,五分之一的路段底下是高山永凍層。↓</p> <p> 盛夏時節,雪山的部分積雪開始融化,裸露的黑色山體與雪山黑白相間,宛如身著迷彩服的戰士一般,守護著天山天路。↓</p> <p> 哈希勒根隧道,哈希勒根隧道海拔3390米,曾經是中國海拔最的隧道。穿過隧道后,接著下行就到達位于喀什河谷中綠意盎然的喬爾瑪。天山山脈就是如此的神奇,山的那邊春意盎然,可這邊卻是冰雪封山。↓</p> <p> 從哈希勒根達坂到它南側的喬爾瑪鎮,距離不過十數公里,落差卻有千米以上,給人以從盆緣直落盆底的感覺。↓</p> <p> 喬爾瑪,喬爾瑪位于橫貫天山的獨庫公路與伊喬公路的交匯處,這里地形險要,一橋架通南北,對南北疆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文化的交流都起著重要的作用。↓</p> <p> 過了喬爾瑪,公路兩邊的風景也都變了樣,畢竟天山南北因為氣候的影響,風光也大有不同,因此這里是獨庫公路風景最美、馳名之因的一段路,沿途既有風光旖旎的茫茫草原,也有參天蔽日的云山雪嶺。↓</p> <p> 這里的山郁郁蔥蔥,仿佛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有花有草,有森林有小溪,有藍天白云有高山雪峰,有成群的牛羊也有散落的氈房,置身其中,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美麗。↓</p> <p> 山巒起伏跌宕,生長著茂密的雪嶺云杉,蒼蒼莽莽。山頂是渾然一體向南傾斜的高臺地貌,猶如一座懸空草場。↓</p> 伊眧公路 <p> 伊昭公路(伊寧--昭蘇) S237 省道是新疆西部另一條翻越天山的著名公路,以險峻和風光秀麗著稱。伊昭公路北起點伊寧市伊河南岸新區,終點是昭蘇縣木扎爾特口岸,全長212公里,是新疆一道著名的移動風景線。伊昭公路也被譽為可以媲美獨庫公路的險峻與壯美,是古代絲綢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p> <p> 我的翻越西天山之旅是從伊昭公路的最南端開始的,從夏塔岀發過昭蘇縣城,沿著古代絲綢之路“弓月道”北上伊利。一路走來,行行攝攝,伊昭公路美景盡在眼前,如詩畫一般,不愧是新疆西部一道移動的風景線。↓</p> <p> 昭蘇是新疆唯一一個沒有戈壁,沒有沙漠的天山山脈下的邊陲小縣,這里處處充滿生機、活力。↓</p> <p class="ql-block"> 沿著伊昭公路行走在昭蘇境內,風格多變的景色總是能在不經意間給你不一樣的驚喜。在這里有高山、有草甸,有雪峰,有杉林、有花海……↓</p> <p> 七月的昭蘇是油菜花的世界,車輛行進在路上,滿眼是金黃色的油菜花的海洋,你會被眼前的大美景觀震撼。↓</p> <p> 沿途除了大片油菜花、還有著大片大片的紫蘇花海、薰衣草、向日葵、新疆紅花,赤橙紅黃青藍紫,非常浪漫,置身其中整個人為之沉醉。。↓</p> <p> 美麗的雪山,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云下滿山遍野的牛羊,還有奔騰的昭蘇駿馬。這就是伊昭公路最為迷人的風光。↓</p> <p> 行駛出昭蘇城區很快的就進入了盤山路,七月的昭蘇滿目青翠,蔥蔥蘢蘢。↓</p> <p> 伊昭公路是古絲綢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沿途要翻越烏孫山上的安格列特達坂,道路險峻,彎多路陡,兩側懸崖深澗,仿佛行走穿梭在白云之上。↓</p> <p> 蜿蜒的公路,如同一條黑色的絲帶,漂浮在西天山的山嶺之間,纏繞著一望無際的綠色山嶺。↓</p> <p> 烏孫山同屬天山山脈,山不高,道路極險峻,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谷。伊昭公路仿佛一條巨蟒盤旋纏繞在山體之上。↓</p> <p> 伊昭公路翻越整座天山山脈,最高峰為白石峰,海拔有 3000 多米,遠處看去猶如一顆放置在綠水青山之巔的巨大白色珍珠。↓</p> <p> 與獨庫公路相比較,伊昭公路有自己獨特的風貌。伊昭公路上的白石峰(沙顏哈達峰)、安各列特冰達坂也是不遜于獨庫公路,巍峨、壯觀、險要。↓</p> <p> 行駛在這條路上,仿佛是在白云里飄蕩!伊昭公路最大的特點就是,風景多變,時而遠處有俊美的雪山,高聳入云的杉林!時而近處有草原,漫山遍野牛羊成群,氈房炊煙裊裊。↓</p> <p> 走過達板后一路下山進入西天山之北的高山草原,草原上綠草如茵,鮮花齊放,美麗的伊犁州首府伊寧歡迎您的到來。↓</p> 哈巴公路 <p> 省道S249線又稱老哈巴公路,是從哈密南山口翻越東天山,途經煥彩溝、天山廟景區及哈密林場至巴里坤古城的一條等級公路。因翻越東天山路途上景優美,有著“新疆最美公路”之稱。S249線全長61.94公里,其中平原微型丘陵段35.8公里,山區及高丘陵段26.14公里,開通時7座以下車輛可正常通行,7座及7座以上車輛以及大型車輛禁止通行。</p> <p> 從巴里坤岀發去哈密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S303省道,S303是從峽谷中穿過東天山,路程稍遠,但安全系數大些。另一條是盤山翻越東天山的老哈巴公路S249。路程要近一些,且沿途景色優美,但路窄坡陡行車要困難些。兩相權衡下,為觀景決定走S249,一飽天山之美。↓</p> <p> 岀巴里坤城區后沿省道303一路向南,行駛至口門子,也就是249省道和303省道的交叉口,由此處拐上249省道,翻越東天山之旅正式開啟。↓</p> <p> 8公里左右的盤山路,海拔高度直上1200米,坡度之大、彎道之多,可想而知,駕駛難度要比走S303大的多。↓</p> <p> 天山路蜿蜒曲折有三十六盤,道旁山高林密,鷹囀鹿鳴。順盤山彎道,登上天山廟山頂,豁然天開,俯瞰山下,只見林海莽莽,草原青青。↓</p> <p> 站在山頂遠眺盤山公路,鳴沙山、巴里坤草原盡收眼底,真是一處自然、人文結合的旅游景點。↓</p> <p> 經過九曲十八彎道的盤山路來到山頂,這里有新疆天山上的唯一一座廟宇天山廟,原名天山關帝廟。↓</p> <p> 天山廟最早始建于唐朝,后來漸漸殘破,但是,它卻是一座見證了漢朝、唐朝、清朝三個朝代和西域互通經營這段歷史的一座廟宇。↓</p> <p> 天山廟以巨木為梁,青磚為墻,古樸無華,結構堅實。從外表看,似座方型樓宇,平平常常,其貌不揚。可重修天山廟時,據說成千上萬塊青磚是用羊群一次一次零星馱運到山頂的,可見古人修建天山廟之良苦用心。↓</p> <p> 景點內除了可以看到重建的天山廟,還有為西域平定、祖國統一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定遠侯:班超的雕像。↓</p> <p> 在這個景點的最高處,還建了一個觀景亭,到達制高點,可以俯瞰東天山,飽覽東天山的美景,這里絕對是一個絕佳的觀景點。↓</p> <p> 從東天山觀景臺下山,正式進入天山南坡,植被逐漸稀少,山勢陡峭,嶙峋的怪石裸露在山坡上,平添了幾分危險之感。↓</p> <p> 從石山中穿出來后,眼前豁然開朗,一大片戈壁出現在眼前,一條筆直的道路直通哈密市區,道路兩旁時不時還能看到零星的駱駝慢悠悠地行走在戈壁灘上。↓</p> <p><u> 駕車行駛在新疆的路上,大漠、戈壁、雪山、峽谷、草原、森林、湖泊、河流……各種絕美的景色在路上毫無保留地鋪展在面前,未經人工雕琢,原始而又震撼。</u></p> <p>圖片:宋老頭</p><p>編輯:宋老頭</p><p>文字:宋老頭(部分景點介紹摘自網絡,謝謝網絡作者!)</p> 謝謝您的瀏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汝阳县|
页游|
青岛市|
贵州省|
南木林县|
巴中市|
荥阳市|
承德县|
兰考县|
三门峡市|
南木林县|
蒙自县|
商南县|
屯留县|
玉林市|
墨脱县|
房山区|
乌拉特前旗|
安塞县|
邢台市|
梨树县|
晋江市|
汝阳县|
灌云县|
浮梁县|
武平县|
高唐县|
新乡县|
昌乐县|
兴国县|
余姚市|
宁波市|
朝阳区|
安仁县|
汕头市|
德州市|
聊城市|
岳普湖县|
卓尼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