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西藏之旅</p><p>不管是誰我們都有夢想,不管是誰都有實現夢想的可能......紅塵是一場苦行的修煉,旅行是一場久違的尋覓。西藏,是一個與天堂最接近的地方, 西藏只能用“美得讓人缺氧”來形容,因為空氣稀薄,心臟的搏動總是感覺特別的強烈,這是一種信仰在維持著那一份堅持,一生中來一次二次西藏總覺得遠遠不夠,納木措.圣象天門是我的夢想,這次可以說是圓夢之旅。</p><p>人生美好回憶始于足下,路在腳下,行走在路上! </p><p>我喜歡記錄,但其實這是一件很耗費心力的事情。</p><p>但是過程和回味很美好,到處查找資料編輯文字,每一張照片認真挑選,到選擇背景音樂,自己的靈魂仿佛再次回到了路上。</p><p>很久很久后,再倒回去瀏覽的時候,還是會被我們自己如此熱愛這個世界而感動</p><p>去一個自己非常向往的地方,這強烈的幸福感可以余味一生,旅途結束,但是留在心底眼里呼吸過的空氣永遠不會忘記。</p><p>10多天的記錄,篇幅有點長......</p><p>(資料來自網絡)</p> <p>西藏一直都是一個神圣的地方,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去西藏的夢想,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膽量去西藏,亦或時間原因,亦或身體原因。很多人都對西藏懷著一種敬意。</p><p>這次我們是麗江集合,走滇藏線,丙察察</p><p>因為是雨季進藏,德欽到丙中洛的路封道。只能先到左貢,再從左貢到察瓦龍,察瓦龍到察隅。(左貢到察瓦龍的路也只有一個字的體會:險)。察瓦龍到察隅,這樣一來,丙察察路線就變成了左察察</p> <p>俗話說好事多磨,回家后手機竟然內存滿掉罷工,刷機后手機歸零,所以很多地方的照片都消失了,真所謂樂極生悲吧</p> <p>第一次進藏、被路上磕長頭的朝圣者震撼、第二次進藏、被納木措的純凈震撼、第三次第四次......</p> <p>去西藏前,我只想去欣賞美景。去了以后,我開始懂得敬畏,敬畏生命與自然</p> <p>當你站在高原雪域,此時內心也會開始釋懷,世間之事既容易也不容易,順其自然就好。</p> <p>西藏,一個任雄鷹翱翔的圣地,一片遠離塵囂的凈土,自己的雙腳踏上這片土地,才能很好的去體會這些話</p> <p>納木錯,西藏的必游之地。與瑪旁雍措、羊卓雍措共稱為西藏的三大圣湖。納木措就像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羌塘大草原上,以其瑰麗迷人的湖光山色和美麗的傳說,陶醉了眾多的游人和朝圣者。</p> <p>每個到過納木措的人,整個靈魂都仿佛被純凈的湖水所洗滌。站在納木措湖邊,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讓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個藍色的世界。藍得清澈,藍得豐潤,藍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藍色。</p> <p>念青唐古拉山,張開手臂守護著納木措湖</p> <p>“念青唐古拉”,藏語意為“靈應草原神”,由此可見藏民對它的崇敬和希望,念青唐古拉峰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在西藏古老的神話里,念青唐古拉峰和納木措不僅是神山圣湖,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p> <p>紅拉山埡口,海拔4448米</p> <p>梅里雪山,是位于西藏察隅縣東部與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云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詞為德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同時它也是雍仲苯教圣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p> <p>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云南省最高的山峰</p><p>這次雨季進藏也給我們一睹卡瓦格博峰的風采,也算是運氣不錯</p> <p>仁龍巴冰川</p><p>“仁龍壩冰川”,通常稱為“仁龍巴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縣然烏鎭和林芝地區察隅縣交界處高山上的“日隆巴”,冰舌末端海拔4560米</p><p>“仁龍壩冰川”至今未被開發,仍保存著原始狀態,藏在深山而少為外人所知,實際上這個冰川其規模和壯景絕不遜色於“來古冰川和米堆冰川”</p><p><br></p> <p>可惜今天天氣不作美,要不然是可以踏上冰川去感受感受的</p> <p>途中遇見的藏民小孩,望著我們的眼神是好奇又帶探究性的</p> <p>芒康鹽井古鹽田</p><p>不到這兒想象不出世界上還有如此的曬鹽方式</p> <p>依拉草原的廣告語是“天堂太遠,去伊拉草原”</p><p><br></p> <p>金沙江大轉彎</p><p>金沙江大拐灣也叫做月亮灣,位于云南德欽縣奔子欄鎮和四川得榮縣瓦卡鎮交界處。</p> <p>獨克宗古城</p><p>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p><p>龜山上的轉經筒,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有大約5層樓那么高,筒身為純銅鍍金,轉一圈功德無量。因為實在太大,一個人肯定是轉不動的,甚至三五個成年人都不行,需要更多的人齊心協力才能將它轉動起來。</p> <p>波密林芝是西藏的江南,這里海拔低,植被豐富,雨水充沛,波密崗鄉云杉林、是第五大原始森林</p> <p>故事就從下飛機的藍天白云開啟......</p> <p>麗江集合住宿一晚</p><p><br></p> <p>晚飯后和清晨大略的走了走,非常時期游人還是很少的</p> <p>第二天開始正式的行程,向香格里拉出發,途中的觀景臺可以俯瞰這個村子的田園風光</p> <p>在海拔3800多米的山頂吃了這輩子最有儀式感的方便面,雖然只是個方便面,但是吃出了大餐的感覺</p> <p>這美麗的草原,連牛都變得很有情趣</p> <p>這算是我是你的牛糞你是我的花?</p> <p>美麗的依拉草原</p><p><br></p> <p>草原上的狼毒花和格桑花都開了,但我總是分不清什么是格桑花,什么是狼毒花</p> <p>晚上住宿獨克宗古城</p><p>云南香格里拉的獨克宗古城,是一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曾是茶馬古道的樞紐,也是中國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p> <p>然而,2014年1月11日半夜時分的那場大火,可以說對獨克宗古城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5年前的那場大火,火勢異常兇猛,古城三分之二以上的房屋被完全燒毀。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獨克宗古城,幾乎全是那場大火之后重建的,完全不復往日光景。</p> <p>早上起床,我們大略的轉了一下</p><p>沒有見過火災前的獨克宗古城的我們,仍然覺得在古城里閑逛也相當不錯。</p> <p>旱季的納帕海,露出部分皸裂的海岸,奶子河像一條白練從草原上橫過,草甸被分割開來。隔河相望的牛羊一邊吃草,一邊哞哞咩咩,好不愜意。遠處青黃相間的田野中夾雜著幾戶人家,好一派田園風光</p> <p>藏語的意思是“美麗的沙壩”。位于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白茫雪山腳下,金沙江西岸,與香格里拉縣、四川省德榮縣隔江相望,214國道穿越而過,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 區位獨特,奔子欄以上的金沙江怒濤滾滾,洶涌奔流,以下一段江面則豁然開闊,江水平靜。</p> <p>氣勢磅礴鬼斧神工的金沙江大拐彎!</p><p>相信所有人站在這兒,都會被你的雄奇險峻所震撼——金沙江大灣。云南德欽縣奔子欄鎮和四川得榮縣子庚鄉交界處,就是瑪伊河和碩曲河匯入金沙江的地方,奔流而下的金沙江似乎想要舒緩一下長途奔波的腳步,所以在這兒放慢腳步,被錐形山攔腰一斬,瀟灑地畫了一個大大的"Ω“字形,仿佛這夢幻高原大地天然的血脈,形成了渾然天成的天下奇觀。站在此處俯瞰,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內心波瀾壯闊。</p> <p>傍晚到達梅里雪山,吃到了這次行程中我感覺最好吃的牦牛肉,喝到了很難得的“冰酒”</p><p>我感覺這次的高反癥狀比去年還是好多了,在梅里雪山和芒康都喝了葡萄酒</p> <p>雖然這次來梅里雪山不是最佳時候,但是天空也作美,也讓我們一睹了雪山的美妙身影,我倒是覺得如此的雪山日出也是別有一種美的,云霧環繞著雪山,若隱若現</p> <p>其實房間的陽臺就是看雪山的最佳點</p> <p>向芒康出發</p> <p>白馬雪山位于云南省德欽縣境內,地處橫斷山脈中段,巍峨的云嶺自北向南縱貫全區,終年積雪的主峰猶如一匹奔馳的白馬,因而得名。白馬雪山植被垂直分布之廣堪稱奇觀,它擁有我國從南到北幾千公里的植物分布帶;白馬雪山是動物的天堂,生物種類繁多,更是云豹、白馬雞和馬麝、滇金絲猴等珍稀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理想之地。白馬雪山擁有世界上最嬌艷的森林——高山杜鵑林。</p> <p>來到芒康縣鹽井鎮有兩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一是觀看最古老的千年古鹽田制作,二則是品嘗非常有特色的鹽井加加面啦。</p><p>鹽井,是國道214線從云南進入西藏的第一座城鎮,這里有一道不可不嘗的傳統風味小吃,名字叫做“加加面”。這道美食猶如鹽井的名片一樣,代表著這個地方的特色。</p><p>吃加加面最高記錄是147碗</p> <p>芒康鹽井古鹽田</p><p>芒康鹽井古鹽田已有1300年歷史,位于西藏芒康縣鹽井鎮瀾滄江東西兩岸,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距芒康縣城120多公里。</p><p>鹽井鹽田至今保留了我國境內較為完整的古老制鹽方法</p> <p>鹽井鹽業生產方式在目前來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曬鹽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曬鹽方式,不僅生產工具原始,方式也是最原始的,純屬于天然的風干。</p> <p>陡峭的瀾滄江兩岸用木柴架起來的鹽田,一塊挨著一塊,一層高過一層,好似吊腳樓。鹽田倚崖而建,泛著光,煞是壯觀,而這些連綿成片的3000多塊鹽田,都是由勤勞的女人們一石一木、一土一抹砌成的。</p> <p>每年春季,瀾滄江邊冒出的是一年中最好的鹵水,此時來鹽井,可以看到鹽井婦女在鹽田的勞作,以及曬鹽的景象。此時正是瀾滄江兩岸桃花陸續開放的時節,產出的鹽品質上佳,稱為“桃花鹽”。</p> <p>鹽井較集中于上鹽井、下鹽井、加達3處。江的東岸是上鹽井村,主要為納西族,產白鹽;江的西岸是加達村,藏族,產紅鹽。紅鹽的價格沒有白鹽高,但加達村的紅鹽鹽田卻比江東的白鹽鹽田多,連綿不斷,一望無際。</p> <p>東達山位于西藏左貢縣境內,是川藏線上一條重要的也是海拔最高的埡口,埡口海拔5130米。</p> <p>左貢到察瓦龍,這一路經過的羊肉串路,九曲十八彎,比七十二拐可是驚險多了,200公里左右的土路真的是顛覆了以往對路的認識</p> <p>惟妙惟肖的羊肉串</p> <p>左察察留念</p> <p>察瓦龍到察隅也是一路的塌方路段,非常的驚險刺激,可惜這一路的照片都丟失了,也算是留下一點小小的遺憾</p> <p>然烏到波密號稱“冰川之鄉”,這一帶冰川眾多,規模最大的有“來古冰川”,“米堆冰川”和“仁龍壩冰川”。和已被開發為旅游景點而大名在外的“來古冰川”及“米堆冰川”不同,“仁龍壩冰川”至今未被開發,仍保存著原始狀態</p> <p>早上起來,波密的晨猶如仙境一樣</p><p>要是四月份來這里、那一路的桃花美景真的是美不勝收</p> <p>bu</p> <p>318上的網紅洗車地</p> <p>最美的林拉公路</p> <p>正宗的藏餐</p> <p>那一天,我閉目在香霧經殿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那一天》 ???</p> <p>布達拉宮是186元人民幣景點中的50元背后的地點</p><p>希望有生之年能夠把186元走遍</p> <p>每一次來這里,總是有那么多拍婚紗照片和寫真的人們</p> <p>第二天,踏上納木措的行程</p> <p>在海拔5000米以上凍得瑟瑟發抖才不枉來趟西藏。納木措,名不虛傳。 ???</p><p>那根拉,即那根拉山口,位于西藏當雄縣境內,是通往納木錯的必經之地。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過念青唐古拉山脈去納木錯的山間通道,屬于號稱生命禁區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p> <p>由于圣象天門需要預約,我們的預約竟然在第二天,那么預計當雄的住宿得改在納木措了、這個對我們真是一種考驗。</p><p><br></p><p><br></p><p><br></p><p><br></p> <p>藍色的湖,藍色的天、白色的云朵,綠色的草地,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p> <p>我們的小哥哥是不是很帥很酷呢</p> <p>人與自然和諧相處</p> <p>迎賓石</p><p>納木錯湖的門神。相傳納木錯是一位女神,掌管著藏北草原的財富,所以當商販外出做生意時,必先來到此地祈求門神,在得到門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納木錯。</p> <p>這湖水綠的就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面對如此景象,只能發出一聲:啊,真美呀,詞窮了,沒有辦法再用什么形容詞來形容</p> <p>青藏高原的美麗宛如人間仙境,有著一千多個湖泊,占了中國所有湖泊的一半,有若上天的恩賜,眷顧這片神奇的土地。</p><p>在這眾多的湖泊中有一個美麗而又神秘的湖泊---納木錯湖,與青海湖、羅布泊并稱為中國三大咸水湖,位列第二!</p> <p>但是位于西藏自治區中部的納木錯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4718米,同時也是西藏最大的湖泊。</p> <p>“納木錯”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每年吸引著西藏當地和青海、四川、甘肅、云南的教徒們迢迢干里完成艱辛的旅程,尋求靈魂的超越。</p> <p>在人們的印象中,提起納木錯就會想到悠然駐足在湖畔的牦牛,藍天白云與碧玉般的湖泊交織在一起的悠遠與寧靜!但只有聽著那些流傳在納木錯周圍的傳說故事,才能感受到它的甜美與溫馨。</p> <p>去圣象天門途中,也是一路的美景</p> <p>途中邂逅的小動物</p><p><br></p> <p>竟然這么難得見到了狐貍</p> <p>圣象天門</p><p>圣像天門位于納木措北部恰多朗卡島上,被稱為是遺留在塵世間的圣象和通天之門!一只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站立在遼闊的納木錯岸邊,象鼻恰恰的深入湖面,仿佛正在汲取這來自雪域的神圣之水。</p> <p>而石象的身體與象鼻之間,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門,是通往天堂的圣門。作為藏傳密宗的一處圣地,千百年來無數的高僧隱士在此清修,現在依舊如此。它靜靜藏匿與納木錯的北岸,隔著圣湖與神山念青唐古拉對望。</p><p>這是老西藏心中深藏的天邊秘境,也是西藏美景的終極之地。</p> <p>第一次近距離看見地鼠、一點沒有老鼠厭惡感、只覺得可愛</p> <p>每一個還沒有去過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會踏上那片土地;每一個離開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還會回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耒阳市|
宜兰县|
广汉市|
陆良县|
南丹县|
垣曲县|
天门市|
阿瓦提县|
潜山县|
克什克腾旗|
沙湾县|
长治市|
宁乡县|
阿瓦提县|
肃南|
新巴尔虎右旗|
乡城县|
娱乐|
浙江省|
郧西县|
达州市|
子洲县|
肃北|
曲沃县|
临海市|
缙云县|
北流市|
贵州省|
禄丰县|
谢通门县|
凤山市|
玛纳斯县|
施甸县|
宁远县|
古蔺县|
绩溪县|
青冈县|
三河市|
石柱|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