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我是北京八十中學1968屆初中畢業生。1969年2月5日上午10:30分從北京站出發跟隨著上山下鄉專列來到陜西省延安地區黃陵縣太賢公社杏樹咀大隊秦窯科小隊插隊落戶。</b></p><p><b> 2016年時隔47年后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第二故鄉,看望當年收留我們的父老鄉親們。2017年我和老伴兒又帶著孫女二次回陜北,一起參觀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孫女年齡尚小,雖然還不懂得太多,但是我可以讓她知道這里曾經是爺爺奶奶生活過的地方。回來后感慨萬千,寫下來一首長詞與大家分享!</b></p> <p><b>圖片是1969年秋,作者本人當年在窯洞前留影,川下是洛河和延安到銅川的公路,下邊的村子叫秦家川。</b></p><p><br></p><p><b> 千鐘醉:《誰解其中味》</b></p><p><b> 一鐘醉,</b></p><p><b> 汽笛長鳴心撕碎,孤雁獨行翅遠飛 。</b></p><p><b> 高原陜北,延安欽佩。誰解其中味。</b></p><p><b> 二鐘醉,</b></p><p><b> 遠隔萬里親難對,近走千塬路不歸 。</b></p><p><b> 蜿蜒隘畔,寒殘窯內。誰解其中味。</b></p><p><b> 三鐘醉,</b></p><p><b> 斫柴燒火初學會,镢地開荒半晌追。</b></p><p><b> 仰天長嘆,轉身流淚。誰解其中味。</b></p><p><b> 四鐘醉,</b></p><p><b> 村頭老井千繩墜,窖里稠湯萬葉灰。</b></p><p><b> 靠天吃飯,水堪油貴。誰解其中味。</b></p><p><b> 五鐘醉,</b></p><p><b> 春晨耕種犁溝繪,夏晚麥收場院偎。 </b></p><p><b> 手持糧印,公平聰慧。誰解其中味。</b></p><p><b> 六鐘醉,</b></p><p><b> 秋涼雨落犬還吠,冬享農閑炕上吹。</b></p><p><b> 家書遙盼,夜長難寐。誰解其中味。</b></p><p><b> 七鐘醉,</b></p><p><b> 一年四季分紅歲,倆棗仨瓜還欠虧。</b></p><p><b> 苦衷吞咽,面容憔悴。誰解其中味</b></p><p><b> 八鐘醉,</b></p><p><b> 欣眸塬峁青蒿翠,喜看溝前野果緋。</b></p><p><b> 無牽玩耍,忘憂寬慰。誰解其中味。</b></p><p><b> 九鐘醉,</b></p><p><b> 蒸饃磨面驢拉磑,串谷挑糠碾子推。</b></p><p><b> 田間野菜,鍋煎煮沸。誰解其中味。</b></p><p><b> 十鐘醉,</b></p><p><b> 不知深淺何知畏,更懂青春不復暉。</b></p><p><b> 那時年幼,剛直氣銳。誰解其中味。</b></p><p><b> 百鐘醉,</b></p><p><b> 時光流逝都分配,往事如歌聚散悲。</b></p><p><b> 天南地北,知青誼最。為情百鐘醉。</b></p><p><b> 千鐘醉,</b></p><p><b> 五十年后相擁媚,七秩時逢體漸肥。</b></p><p><b> 同窗發小,弟兄姐妹。為情千鐘醉。</b></p><p><br></p> <p><b>我們隊一共七名北京知青,五名男生二名女生,圖片為我們一個窯洞里的五名男生。(其中兩名已先于我們而去,其中一名安葬在延安烈士陵園)</b></p><p><br></p> <p><b>圖為2017年10月和老伴兒帶孫女回陜北時在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前合影</b></p><p><br></p> <p><b>孫女在眾多的知青名錄中很快的找到了爺爺奶奶的名字</b></p><p><br></p> <p><b>這是奶奶的名字</b></p><p><br></p> <p><b>2019年1月20日黃陵縣北京知青插隊五十周年紀念會上,我們秦窯科小隊還健在三名好友相聚留影。</b></p><p><br></p> <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长春市|
邻水|
年辖:市辖区|
永丰县|
平舆县|
镇沅|
安义县|
津南区|
丹阳市|
太白县|
上犹县|
渭源县|
东阿县|
延安市|
宜章县|
中山市|
吐鲁番市|
昌邑市|
博白县|
六盘水市|
左权县|
霍林郭勒市|
沧源|
广西|
阿巴嘎旗|
大英县|
乐业县|
黄梅县|
会宁县|
拉孜县|
体育|
太仓市|
廊坊市|
农安县|
屯门区|
江达县|
环江|
彰化市|
门源|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