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我讀蘇軾,沒有史學家那樣詳實的考究,也不在乎他的生平或逸事。我只是用心去感悟他,感悟他的作品進而感悟他的做人。</p><p> 說起蘇軾,人們似乎都把目光放在他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為那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擊節贊嘆,這首詞作畢竟是是他作為鐵板琵琶豪放派領軍人物的代表作。我很不贊成在文壇人為地去分什么派別的,可歷朝歷代的評論家似乎都熱衷于牽強附會地把所有作家分作若干個流派,這樣的壞習慣至今都延續著,并且有愈來愈荒唐的趨勢。什么“鴛鴦蝴蝶派”之后來個“山藥蛋派”“白洋淀派”,前幾年又時興叫嚷又什么“晉軍”“湘軍”“魯軍”的,文章越寫越沒落,派別越來越繁雜,名頭越來越喧鬧。簡單問題復雜化,是中國做學問者的一個壞習氣,越是淺薄,越會整些新鮮的名堂來咋呼人。我讀任何人都習慣只讀他的作品,讀他的作品也不是讀他的那些所謂的代表作,而是讀我感興趣的能引起我共鳴的作品。</p><p>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無論寫得如何大氣磅礴,氣壯山河,我終究不能象歷朝歷代的人那樣看好。雖然豪放干云,雖然震撼人心,但總隱隱感覺到有一些氣虛和做作在其中。我這樣去評價他的代表作,肯定會受到喜歡他的人或者假裝喜歡他的人的責難的。但既然讀他,而且是我自己讀他,就該讀出我自己的感悟,任何由此引來的責難都阻擋不住我說我話我寫我心的執著。</p><p> 相比較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我倒是更欣賞他的那首寫給亡妻的詞《江城子.乙丑正月二十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起句平實自然,猶如一泓清泉自然流出。“千里孤墳,何處話凄涼,縱是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沒有刻意的渲染,詞句氣韻卻平和中見婉轉,把對亡妻追思之情寫的活靈活現。“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夢境很美,夢里的人更美,“小軒窗,正梳妝”六個字刻畫亡妻的形象,具有畫龍點睛之神韻。讀到此處,仿若看到那個他死去十年的亡妻對鏡梳妝的美麗倩影。“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什么話語在這里都顯得多余,唯有“淚千行”才是最最深切的情感表達,多少愛恨情愁,多少朝思暮想都包含在那“淚千行”里了,文字傳神簡約,沒有半點夸張。“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結句急轉而下,嘎然收筆。點明作者每年都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場景里來追憶和吊念亡妻的。縱觀全詞,行文流暢,用墨簡約,平實而不夸張,把詞人吊念亡妻的形態和心情表露無遺而又不見斧鑿之痕跡。這與寫作技巧無關,純粹是真摯感情的自然流露,這樣沒有任何雕琢痕跡的詞作應該是詞人留給人類的瑰寶,這首詞同樣回答了寫作上爭吵不休的技巧和情感孰輕孰重的大問題。</p><p> 狗尾續貂,容我把道聽途說到的關于這位被詞人吊念的亡妻簡略述說一下。據說該妻王姓,剛入門時,蘇軾并不怎么看得起她,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的文人臭習氣,蘇軾也不能避免。后來亡妻不顯山不漏水地向蘇軾逐步顯示著她的才思敏捷和對于接人待物的生活常識的熟稔。蘇軾才刮目相看,在生活和仕途上都對她深深依賴。妻子賢淑、聰慧、溫婉,堪稱完美。正由于她的這些才情讓詞人失去她時才有那樣深切的思念,才成就了這首吊念亡妻的千古絕唱。</p><p> 讀蘇軾,我還愿意讀他的另外一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通,漏斷人初靜,不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何等的幽靜凄清,簡直是作者那灰冷的心緒的傳神再現。“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不是我不熱愛世界,是世界不熱愛我,不是我不想大展雄心,而是如沙洲一般的冷漠熄滅了我熱情的火焰。把詞人追尋半生圖謀報國的熱情澆滅的究竟是什么?讀者見仁見智。全詞意象冷僻孤傲,環境氛圍渲染出一種不食半點人間煙火的清幽。要說藝術,這才是藝術,信手寫來,如潺潺流水蜿蜒不絕。而全詞遣詞造句,全憑自心流露,沒有半點艱澀和故弄玄虛的感覺。比之《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豪放,我更喜歡這樣一份淡定的情懷和熟稔的生活態度。如果說《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詞人如日中天的心情寫照,那么這首《卜算子》則應該是夕陽謝幕時揮手依依的婉約告別。</p><p> 不知道天高地厚地讀了蘇軾和蘇軾的三闋詞,似乎與傳統的解讀有些許違和之處。但我開篇已經說過,我讀誰都不能象史學家和評論家那樣有詳實的史料做佐證的,而只是感悟。用自己一顆心去感悟大師的作品,雖然淺顯但很真實,不是說真實是做人的根本嗎?那么就允許我真實一下好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廉江市|
克山县|
临江市|
泗水县|
安平县|
陇川县|
平山县|
永定县|
富顺县|
黑水县|
苍溪县|
汉川市|
越西县|
江口县|
武城县|
大荔县|
湘阴县|
蒙山县|
大竹县|
蒲城县|
河间市|
永宁县|
安徽省|
抚州市|
晋城|
绥中县|
彰化市|
隆林|
出国|
扶风县|
甘洛县|
平和县|
同江市|
鄂托克旗|
嘉兴市|
临朐县|
东乌|
泸州市|
宁河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