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情系南疆一一原廣州軍區德保軍械庫戰友“重返南疆 祭奠英烈” 活動紀實之四:軍營愛情

胡石林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十歲左右的青春年華 , </p><p class="ql-block"> 絢麗如天邊的七彩朝霞 。 </p><p class="ql-block"> 當一腔熱血升騰的時候 , </p><p class="ql-block"> 青春的荷爾蒙也在萌動迸發 ! </p><p class="ql-block"> 如同小草頂開山石的重壓,</p><p class="ql-block"> 南疆邊陲綻開朵朵愛情之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戰士的愛情呵,</p><p class="ql-block"> 沒有都市人的花前月下,</p><p class="ql-block"> 幾次通信 ,一次探家</p><p class="ql-block"> 就把終身大事定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戰士的婚禮呵,</p><p class="ql-block"> 沒有都市人的氣派奢華,</p><p class="ql-block"> 幾斤糖果 , 一捧花生,</p><p class="ql-block"> 就宣告向溫馨的蜜月出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首《血染的風采》,</p><p class="ql-block"> 是戰士生死與共的愛情表達;</p><p class="ql-block"> 一首《十五的月亮》,</p><p class="ql-block"> 是夫妻魂牽夢繞的深情牽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戰士的愛情呵,</p><p class="ql-block"> 如同南疆盛開的木棉花,</p><p class="ql-block"> 經過戰火的洗禮,</p><p class="ql-block"> 熾烈如火 , 純潔無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戰士的婚姻呵,</p><p class="ql-block"> 如同邊陲挺立的山崖,</p><p class="ql-block"> 經過歲月的鍛壓,</p><p class="ql-block"> 忠貞不渝 , 樸實無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9年5月,自衛還擊作戰剛剛結束,部隊還沒有恢復休假制度,倉庫有一批從越南戰場繳獲的武器彈藥要轉運到衡陽447倉庫,考慮到我因為打仗推遲了婚期,部隊首長特地批準我利用押運物資的機會,到衡陽茶山坳火車站接未婚妻徐嶸到部隊結婚。5月9日,我在茶山坳接到了徐嶸(那時的人,真遵守紀律,盡管茶山坳距長沙很近,我竟然沒有到長沙接人)。交接完物資,5月12日下午,我倆到達廣西德保老虎洞,連隊吃過晚飯,連長申發龍指揮戰友們把飯桌拼到一起,擺上糖果、花生,由我倆介紹一下戀愛經過,唱上幾支歌,就宣布結婚了。這是我倆的戰地結婚照。</p> <p class="ql-block">  一張代辦的結婚證。按照《婚姻法》有關規定,辦理結婚證,必須男女雙方到現場辦理。而我因為在外執行任務,5月4日,連隊副指導員陳炳鋒就替我找到駐地都安公社負責民政工作的同志,特事特辦,在我們雙方不在場的情況下,為我們辦理了這張結婚證。</p> <p class="ql-block">  沒有新房,連隊就把連部會議室騰給我們作新房;統計股的符方南股長特地把我和徐嶸的名字鑲嵌作了一副婚聯: “石峰林立戰地紅棉迎春放 徐風縈拂湖畔芙蓉帶露開”掛在房門兩邊;沒有床舖,就把四個152加農炮炮彈殼豎起來,搭上床板就成了婚床;沒有桌子,就把炮彈箱板釘在一起就成了桌子;沒有凳子,就把子彈箱、手榴彈箱疊起來。晚上下雨,房屋漏水,就把床舖移到不漏的地方;半夜蜈蚣、毒蛇爬進屋子,就用工兵鏟將其打死,把蚊帳壓緊繼續睡。我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度過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新婚蜜月。 這是我們的新房蜜月照。</p> <p class="ql-block">  在營區屹立的山石、挺立的椿樹旁,我們頭挨頭、肩并肩,相依相偎,留下了新婚蜜月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1983年5月, 小徽、邱玲、小蔡三個來部隊探親的小朋友在翻看《解放軍畫報》。</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2月,我從部隊轉業到長沙市稅務局工作,愛人徐嶸在長沙市天心區教育局幼幼幼兒園工作,直至退休。這是我上班時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獨生子徐徽1980年出生,湖南稅務學校畢業后分配在長沙市稅務部門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一家三口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9年,結婚二十周年,我們留下了一套紀念照。</p> <p class="ql-block">  2005年9月,我們夫妻倆在歐洲旅游。泛舟法國塞納河,身后是巴黎的地標一一埃菲爾鐵塔。</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我和徐嶸重返故地,老虎洞已打造成紅色旅游景點,昔日結婚的房子早已拆除,然而往事如昨,歷歷在目,我倆在“老虎洞旅游景區”大門口留下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  南寧、德保的朋友們聽說了我們32年前在老虎洞結婚的故事,特地買來大蛋糕祝福我們,分享我們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余曉江,1982年從重慶后勤工程學院畢業,分配到后勤二十分部,派駐老虎洞負責營房建設。在規劃設計營房建設的同時,余曉江也在規劃設計自己的愛情和婚姻。</p> <p class="ql-block">  營房建成了,家庭也建立了,坐在新建的營房前,余曉江笑得特別開心。</p> <p class="ql-block">  余曉江和莊少俠,1984年在老虎洞結婚。兩人的結合,可謂男才女貌,珠聯璧合。男方是部隊軍事院校培養的高材生,建筑行業的工程師;女方是醫科大學畢業的優質女,無錫市人民醫院的呼吸內科主任。夫妻攜手走過幾十年,恩愛如初。2019年,夫妻重返老虎洞。</p> <p class="ql-block">  1988年余曉江轉業地方,先后在江蘇雎寧縣建工集團、勝利油田、大慶油田、無錫市房地產開發公司工作。2018年從無錫市房地產開發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任上退休。退休后生活豐富多彩,寄情山水,用鏡頭記錄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優秀的基因和優質的教育,使女兒余琳琳出類拔萃,留學英國研究生畢業后,在英國結婚定居。</p> <p class="ql-block">  女兒生育小孩后,夫妻倆常去英國小住,幫助帶帶小孩,順便到處看看。2018年夫妻在倫敦抱著外孫女看表演,大人小孩都樂了。</p> <p class="ql-block">  外孫女在英國出生后,夫婦倆常把她接回國內住住,讓她從小接觸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熱愛中國。這是夫妻倆和外孫女在無錫水鄉留影。</p> <p class="ql-block">  英國紐卡河畔,夫妻倆和外孫女、女婿及女婿妹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  歲月靜好,生活閑適。英國紐卡牛排館里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張正國,湖南長沙人。1968年從軍,先后在臨湘814綜合庫、德保軍械庫、南寧綜合庫工作。自衛還擊作戰時與傅文保等戰友在前線開設醫藥倉庫。1986年轉業至株洲市省直屬醫院工作,2008年退休。看,剛入伍時的照片,多年輕帥氣。</p> <p class="ql-block">  張正國與袁華湘經人牽線,書信傳情,于1974年在部隊結婚。</p> <p>  四十年過去,風韻依然、青春不老的袁華湘。</p> <p class="ql-block">  張正國生性樂觀,愛說看唱,尤其湖南花鼓戲唱得地道。經常邀上三五好友,你拉我唱,過過戲癮。</p> <p class="ql-block">  夫妻倆風雨同舟,相濡以沫,恩愛如初。2004年,張正國、袁華湘結婚三十周年紀念照。</p> <p class="ql-block">  夫妻倆經常與好友結伴旅游,共享幸福晚年。旅游途中,團友們游山玩水的同時,還不忘唱歌娛樂。這是夫妻倆與團友們登臺表演。</p> <p class="ql-block">  女兒們遺傳了父母的基因,愛好文藝。這是二女兒張婭帶著外孫女參加株洲市的歌詠比賽。</p> <p>  相親相愛一家人,幸福晚年樂無憂!</p> <p class="ql-block"> 謝思華,一位見證了德保軍械庫從組建到撤銷的全過程的歷史見證人。1978年12月,從衡陽447倉庫第一批調到老虎洞,作為主要的業務干部,從戰士保管員干到連級助理員,直到送走最后一批老兵,運走最后一箱彈藥,前后8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老虎洞,他的婚姻愛情也與老虎洞結下了不解之緣。</p> <p class="ql-block"> 1980年,謝思華與謝水娣喜結良緣,后來辦理了隨軍手續,謝水娣隨著丈夫來到了老虎洞。邊境生活條件艱苦,遠不如老家廣東河源,但她毫無怨言,積極支持丈夫的工作,同甘共苦,當好了賢內助,為保衛邊疆、建設邊疆作出了犧牲和奉獻!這是當年謝水娣與來隊的軍嫂們在老虎洞的合影。石頭山上,七位軍嫂傲然挺立,猶如七朵綻放的山茶花!</p> <p class="ql-block"> 婚后,生育了一個男孩,夫妻倆響應國家號召,領取了《獨生子女證》,在忙于事業的同時,夫妻悉心培養小孩,使其茁壯成長。</p> <p class="ql-block"> 1986年8月,謝思華調20分部軍械處任助理員,大部分時間在南寧指揮部值班,直到1987年調到來賓442倉庫工作,家庭生活才稍為安定。謝水娣跟隨丈夫輾轉幾地,一直承擔著家庭的重擔。1995年丈夫轉業,謝水娣安排到河源市公路局工作,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 1995年,謝思華以中校身份轉業到廣東省河源市統計局工作,任黨組成員 、副局長,2O07年任正處級副局長,2015年退休。這是任職時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共同奮斗了幾十年,現在謝思華夫婦雙雙退休,兒子事業有成,家庭生活無憂。卸下了工作和家庭重擔,兩口子安享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兒子謝坤凡好學上進, 20O4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公務員,分配在河源市統計局工作,為人質樸,業務熟練,現任統計局投資科科長 ;兒媳在學校任教;孫兒在校讀書,一家人生活甜蜜溫馨。</p> <p> 春和景明,桃紅草綠。一家人踏春賞景,盡享天倫之樂!</p> <p>  漫漫人生路,何人結伴行?傅文保在思考著前途事業,也是思考著婚姻家庭!</p> <p class="ql-block">  傅文保,林少惠,一個是老公安的后代,一個是支邊人的子女;父輩相似的經歷和志趣,把兩顆年輕的心結合到了一起。1981年10月1日,國慶節這天兩人喜結良緣,照下了這張結婚照。婚后,夫妻倆互幫互學,共同進步,一個成了海南公安警隊的隊長,一個成了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家庭事業雙豐收。</p> <p>  廣州城的五羊雕塑,見證了傅文保和林少惠的愛情。</p> <p class="ql-block">  1983 年10月,兒子傅穎健的出生,更增添了家庭的歡樂</p><p class="ql-block">  傅文保為人豪爽大氣,林少惠通達明理。夫妻倆懂得,孩子的將來,終究要靠自己打拼。因此,在兒子傅穎健的培養教育上,思想品德教育從嚴,其他方面則遵其天性,讓其自由成長。夫妻倆高興地見證了小孩從小學到大學、從讀研到工作的全過程。</p> <p class="ql-block">  “放養”的結果,培養了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和果斷處事的能力。要考大學了,兒子經過深思熟慮,自主報考了天津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專業,本科之后又繼續讀研,畢業后,先后在香港、北京的跨國公司工作,被獵頭公司納入人才庫,現在北京華潤公司 ( 國資委管轄的大型國企、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第80位) 工作。</p> <p>  這是兒子傅穎健在外資公司會議上用流利的英語發言。</p> <p class="ql-block">  “愛我中華”、“愛我香港”,香港動亂時期,兒子和外籍同事一起展開香港特區“紫荊花” 區旗,表達對祖國的一片深情。</p> <p class="ql-block">   放飛自我,充滿自信。和外籍同事工作在一起,娛樂在一起,毫無違和感、疏離感,彰顯了中國青年人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有出息,作父母的感到無比欣慰。和兒子合影,傅文保充滿了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攜手走過幾十年風雨歷程,傅文保、林少惠初心不改,伉儷情深,笑迎溫馨夕陽紅。</p> <p class="ql-block">  熊全祉,1975年入伍,1978年底從福州軍區29軍85師補充至廣州軍區41軍123師367團(塔山英雄團),1979年2月在自衛還擊作戰中從廣西那坡念井出境作戰,出生入死,榮立三等功,3月從靖西龍邦凱旋歸國,作為戰斗骨干調入老虎洞倉庫,任勤務排排長。 作為一個從戰場上出生入死的過來人,更懂得生命的珍貴,更渴望愛情的慰籍!1983年,熊全祉與肖建珍在老虎洞軍營結婚。</p> <p class="ql-block">  坐在老虎洞高高的山石上,熊全祉、肖建珍夫婦雙雙眺望遠<u>方</u>,是在向往未來的美好生活,還是在思念故鄉的年邁爹娘?但作為軍人,肩上扛著的是保家衛國的重擔,只能是“犧牲小家為大家”,“ 辛苦我一個,幸福十億人”,只能是“一家不圓萬家圓“,“你在家鄉耕耘農田,我在邊疆站崗值班”!</p> <p class="ql-block">  來部隊探親的家屬,都對丈夫工作、戰斗的洞庫充滿了神秘感,都想進去一探究竟。 “好,今天帶你進去看看,算是給你的新婚禮物!不過,進洞要穿好衣服著好裝,要有一種儀式感!” 熊排長正在為進洞參觀的新婚妻子整理服裝。</p> <p class="ql-block">  熊全祉出生農家,文化不高,能從農村放牛娃成長為一名部隊軍官,他感恩部隊的培養教育。1986年12月,他轉業南昌市,擔任工廠保衛干事,工作盡心盡職,深受好評。這是他在辦公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   婚后,夫妻生育一男一女。 兒女都參加工作了,夫妻也該走出家門,出去看看了。2010年,熊全祉帶著妻子到了日夜向往的首都北京,夫妻倆在天安門前合影,記錄下這幸福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  世界那么大,祖國那么美。熊全祉夫妻跟隨旅游團,徜徉于山水之間。</p> <p class="ql-block">  夫妻倆在自家房屋的陽臺房頂上,種菜養花,既陶冶了性情,又收獲了豐收的喜悅。吃著自己種的黃瓜辣椒,味道特別香甜!</p> <p class="ql-block"> 梁鑒祥,1978年12月,作為第一批人員從衡陽445綜合庫調到德保軍械庫。自衛還擊作戰時,押運彈藥物資到越南境內,返回途中,又將從戰場上繳獲的越軍武器彈藥運回國內。經歷了戰爭,跨出過國界,才真正體會到祖國的土地特別親,邊疆的泉水特別甜! 捧起山泉喝個夠,笑在眉頭甜在心!</p> <p class="ql-block">  脫下了軍裝,告別了部隊,但割舍不下的是對軍營的眷戀。2019年3月,梁鑒祥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外孫回到老虎洞,告誡孩子們不能忘了父輩的過去!</p> <p class="ql-block">  從部隊退伍后,梁鑒祥安排進了企業,但不久下崗,與人合伙開設沙場。在經營家庭和事業的同時,割舍不下那份老兵情結,辦起了“參戰老兵之家”,為戰友們提供聚會活動場所。</p><p class="ql-block"> “參戰老兵之家”得到了廣大參戰老兵的支持和擁護,紛紛捐出戰時用品和紀念品,作為對那段崢嶸歲月的精神寄托。 在這里,經常和戰友們聚一聚,回憶一下過去的崢嶸歲月,交流一下現在的工作生活情況,探討一下天下大事和人生感悟,梁鑒祥感到非常高興和滿足。</p> <p class="ql-block">  “參戰老兵之家”成了戰友們的精神家園。這是老虎洞戰友鐘志明和戰友們在這里聚餐。</p> <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梁鑒祥越來越強烈地產生了重返南疆、尋訪戰斗遺址的想法。這些年,他和一些戰友多次駕車前往廣西、云南邊境一線。</p><p class="ql-block">  廣西那坡縣平孟,是當年押運去過的地方。這是梁鑒祥和駐守平孟弄平炮臺的預備役軍人農依宏合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軍民魚水情的感人故事。自衛還擊作戰時, 41軍123師368團駐扎在廣西靖西地州鎮的魯利村。多年后,一個在廣東打工的靖西小伙農尚,聽他奶奶說,當年有一位叫李早江的廣州兵住在他家,人很好,不知現在情況怎么樣了,老人一直想念他。幾經周折,小伙終于找到了李早江。這是農尚在“參戰老兵之家”見到李早江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18年4月,梁鑒祥和李早江幾位參戰老兵駕車前往廣西,開始了探訪老房東之旅。</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后,見到當年的子弟兵,老奶奶喜極而泣!李早江將慰問禮金送給老奶奶。</p> <p class="ql-block">  李早江將珍藏的自衛還擊作戰時中央慰問團贈送的枕巾轉贈老奶奶的兒子農承市。</p> <p class="ql-block"> 梁鑒祥、李早江等人的千里探訪,實現了老人的多年愿望, ( 2020 年4月,老人安祥辭世)。這是當時梁鑒祥、李早江一行與老奶奶全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軍旅記者陳朝榮被這一“ 子弟兵與老房東”的故事感動了,將其整理成文。這是陳朝榮在其工作室與老奶奶的孫子農尚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山稔子,一種廣泛生長于南疆山野的灌木,耐貧瘠,喜溫濕,花色粉紅,果實醬紅。春夏之交,其花漫山遍野,燦若紅霞;夏秋之季,其果飽滿如壺,甘甜如蜜。站在山稔子花叢中的黃宏全,青春,如同山稔子花一樣火紅;愛情,如同山稔子果一樣甜蜜。</p> <p class="ql-block">  黃宏全,1978年2月入伍,12月作為第一批人員調入老虎洞,擔任水電工,負責整個倉庫營區的水電供應。那時,倉庫沒有通電,用電需要自己用發電機發;用水,需要抽水機從一百多米深的下洞暗河抽取。他每天要從營區到庫區,從上洞到下洞,往返奔波,工作任勞任怨,從不叫苦,深得大家好評。這是他在維修抽水機。</p><p class="ql-block"> 黃宏全工作熱情似火,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獻青春,綻放芳華,因工作實績突出,是老虎洞干部戰士中唯一一個兩次榮立三等功的人。</p> <p class="ql-block">  黃宏全1984年1月轉為志愿兵,1985年11月與蘇偉玲在老虎洞喜結良緣。</p><p class="ql-block">  老虎洞,留下了黃宏全夫妻的新婚倩影,也為黃宏全的軍旅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兩個月后,部隊精減整編,黃宏全轉業回到家鄉,安排在藤縣水利電力部門工作。</p> <p class="ql-block">  妻子蘇偉玲1979年畢業后進入供銷系統工作,后調入電力部門工作,直至2013年光榮退休。這是她在營業廳上班時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夫妻同林鳥,患難見真情。 2018年8月,妻子蘇偉玲不慎摔倒,造成腿骨骨折。在住院治療的日子里,黃宏全整天守侯在病床前,悉心照料妻子。</p><p class="ql-block"> 妻子出院后,由于傷情較重,鋼板不能拆除,行走困難。為了使妻子排除苦悶,呼吸新鮮空氣,黃宏全用輪椅推著妻子在小區散步。</p> <p class="ql-block">  傷情稍穩定后,為了盡早恢復行走功能,黃宏全扶著柱著雙拐的妻子練習行走。</p><p class="ql-block"> 有了丈夫的陪伴和照護,蘇偉玲感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丈夫的肩膀是她最堅實的依靠。</p> <p class="ql-block">  1986年9月,兒子黃楚文出生后,夫妻倆就領取了獨生子女證,精心培養兒子。兒子大學畢業后,受父母影響,熱愛電力工作,考入南方電網,一家三口都是從事電力工作。兒子非常孝順懂事,經常陪伴父母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黃宏全年滿六十,光榮退休。兒子黃楚文特地舉辦壽宴,買來蛋糕,用輪椅推著母親,為父親慶生,為父母祈福。</p> <p>  </p> <p class="ql-block">  黃宏全兄弟四人,二哥、三哥同一天生日。二哥、三哥生日這天,四兄弟并肩而立,紅光滿面,蛋糕飄香,紅燭搖曳,共祝生日快樂,共賀金色晚年!</p><p class="ql-block">  兄弟情深,妯娌誼重,兒孫滿堂,家庭和睦。全家幾十口人簇擁在一起,共慶家族大團圓,留下美滿“全家福 ”!</p> <p>  </p> <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盧世賢參軍入伍。 實現了從軍夢,走進了大熔爐。他決心在部隊好好學習,刻苦訓練,起好步,扛好槍,把自己百煉成鋼。</p><p class="ql-block">  盧世賢在站崗執勤、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抓緊點滴時間,學習文化,溫習功課,1984年8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林陸軍學校。這是他入學時與朋友在學校門口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桂林陸軍學校畢業后,盧世賢分配到785軍需庫任排長、招待所長,后調分部教導隊任教員、管理員。</p><p class="ql-block"> 1995年8月,盧世賢考入重慶后勒工程學院,又一次到軍事院校深造。這是1997年畢業前夕,他在學院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86年,部隊恢復軍銜制,盧世賢被授予少尉軍銜。換裝授銜日,最是開心時。盧世賢和戰友們佩戴軍銜后與首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89年,盧世賢和在桂林市百貨公司工作的廖振芳喜結連理。婚后不久,夫妻倆喜添男孩,一家三口,幸福滿滿。在小孩三歲的生日宴上,望著一身戎裝的爸爸,小孩許下了長大當兵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1999年11月,盧世賢告別軍旅生涯,從后勤20分部教導隊以少校軍銜轉業,分配到桂林市臨桂區工商局工作,任辦公室主任。工作崗位變了,但軍人的作風沒有變,依然著裝嚴整,辦事嚴謹。</p> <p class="ql-block">  兒子盧道興生得虎頭虎腦,健壯結實,喜愛運動,從小就有當兵的氣質和潛質。</p><p class="ql-block">  2010年,兒子如愿以償,參軍入伍,在南部戰區花都綜合訓練基地當坦克教員。從南方的山岳叢林到北方的雪地原野,留下了他當兵習武的身影。 盧世賢父子兩代從軍,均任軍事教員,實為佳話。</p> <p class="ql-block">  兒子駕駛戰車,馳騁沙場,已經十載;培訓出來的學員,已達數百,仍在強軍精武路上不斷前行。這是他在北部戰區交流學習時的留影。高遠的藍天,抒寫他保衛祖國的豪情;廣袤的大地,留下他習武強軍的腳印!</p> <p class="ql-block">  難忘從軍路,不了戰友情!盧世賢夫妻與戰友經常聚會,有時一起回到軍營,重溫軍營生活,共敘戰友情誼!</p> <p class="ql-block">  李仕炎,湖南醴陵人;唐素面 ,廣西德保人。姑娘的壯家山歌唱開了小伙心扉,1984年小伙退伍回鄉,姑<u>娘</u>跟著小伙嫁到了湖南醴陵。初回老家,由于家中兄弟多,住房都因難。但湖南小伙勤勞質樸,壯族姑娘心靈手巧,夫妻倆奮力打拼,終于改變了命運,過上了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  唐素面把廣西老家做粽子的手藝帶到了湖南。并根據湖南市場的特點,改進配方,增加品種,生意越做越紅火。</p> <p>  夫妻倆從小打小鬧開始到建立生產作坊,靠誠信經營,質量取勝,逐步打開了粽子市場,終于在醴陵市開設了門面,占據了醴陵市粽子銷售的半壁江山。</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主營粽子業務,李仕炎還利用山林田地,發展特色種植業,種植西瓜、金瓜、蜜桔、甜柑。今年夏季,李仕炎豐收的西瓜賣了個好價錢。</p> <p class="ql-block">  這是李仕炎從妻子老家引種的德保沃柑,又大又甜,價格為普通柑桔的兩、三倍。</p> <p class="ql-block">  汗水澆灌豐收果,勤勞催開幸福花!李仕炎夫婦靠誠實經營,勤勞致富,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勤勞致富后,李仕炎夫妻倆不忘鄉梓親情,經常解囊相助兄弟姐妹。更加珍視戰友情誼,幫助困難戰友,邀請戰友們到他家作客。這是長沙和株洲的戰友在他家作客。</p> <p class="ql-block">  黃贊忠,海南澄邁人。1980年入伍,年底參加分部教導隊預提班長集訓,1981年任新兵連班長,同年入黨,任勤務排班長,后來一度代理勤務排排長。</p> <p class="ql-block">  老兵不老,雄心猶在,牢記使命,初心不改。1983年黃贊忠從部隊退役,安排在縣糧食部門工作。2011年參加海南軍區預備役部隊高炮師澄邁縣中隊訓練。</p> <p class="ql-block">  張玉梅,先后在海南澄邁縣供銷社、糧食局工作。1983年與黃贊忠喜結良緣,幾十年來夫妻倆齊心協力,共同打拼,創造了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p> <p class="ql-block">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黃贊忠1993年從糧食部門下崗后,自謀職業,先后干過電焊工、水電工,開過卡拉OK廳、涼粉飲食店,靠不懈努力,積攢家業,把兩個兒子培育成才。這是妻子張玉梅在制作紅薯粉。</p> <p class="ql-block">  大兒子黃承攀繼承父母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性格,勇創商海,在廣州成家立業,現任公司經理。這是黃贊忠夫婦和大兒子、兒媳及小兒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兒子結婚后,生育了二男一女。孫輩們乖巧可愛,夫妻倆樂享天倫。大孫兒學習成績優秀,業余時間學習鋼琴。</p><p class="ql-block"> 妻子張玉梅能歌善舞。歡快的《今夜無眠》的舞曲聲中,拉上孫女翩翩起舞,盡情釋放心中喜悅。</p> <p class="ql-block">  二兒子黃承登從小愛學習,從鄉鎮小學考上省城中學,從省城中學考入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畢業后,在深圳機場工作。2019年,二兒子大婚吉日,老倆口和親家、親家母、兒子、兒媳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人逢喜事精神爽,美滿婚姻幸福多!二兒子新婚大喜之時,一家人大團圓更添喜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平潭县| 旬邑县| 梓潼县| 双城市| 阜城县| 邮箱| 富蕴县| 卢氏县| 栖霞市| 北安市| 上虞市| 调兵山市| 多伦县| 宝鸡市| 福建省| 钟山县| 元氏县| 井冈山市| 哈巴河县| 新邵县| 石阡县| 山阴县| 华容县| 沧州市| 安新县| 化隆| 保亭| 扶风县| 宜黄县| 招远市| 黔东| 阿图什市| 平果县| 余江县| 安图县| 虹口区| 邢台县| 耒阳市| 都匀市|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