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2016年剛走進美篇世界,很喜歡這樣有文有圖的格式,能大大提高人們今后的雙向回憶。當即邊學邊寫,寫下了美篇“我愛我家”。那時照片是女兒提供一些幫助,我則寫文,寫我早年的家。四年過去了,對家又有了新認識新變化,即使是我一個人的家。一個人本不成為家,但我越來越愛這個窩,用我的心力,傾瀉我的愛來佈置我的寓所,我當下的寄身之地。告慰我遠方的親友們,這就是我在目前住的美國之家。今天剛好是我85歲生日,又是大疫時間,守護在家,給我寫美篇提供了時機,邊拍照,邊寫文,完成此篇。謹以此,獻給我的親朋好友,希望大家分享和喜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我的家,座落在美國伊利湖畔南邊,在陽臺可看到寬廣的伊利湖面白帆點點,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湖岸有不少高級幽靜的別墅,以及它后園的渡口。常見不少釣魚愛好者垂鉤待魚。湖口有游輪帶你去游克城的母親河,庫霍加河(Cuyahoga River),觀賞河岸風光,人文景觀。冬天,風蕭蕭兮湖水凍,能見到一條條僵硬的魚飄在湖面上。一望無際的湖對岸就是鄰居加拿大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3)進入房門,首先看到一張逃生計劃單,告訴你所處房間位置,還有電梯、垃圾斜道、洗衣房的位置,人行梯道設在南北兩端,有緊急情況時免生意外。門外按有敲門鈴環,門中央裝有窺視窗口,觀察外來者。每套房都裝備四個從地到頂的大壁柜,可安置不少大小雜物和服裝鞋帽,考慮周全,盡量騰出房間放雜物的空間。大樓建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專為底層老弱殘人群考慮。就是在走廊上也裝有扶手,地毯,壁燈。電梯有一大一小兩套,電梯旁都放有沙發,供等候者息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4)大樓面東背西,夏天清晨,能看到美麗的日出,不用上山,也不必下海,甚至在床上就能看到。前面是停車場,能看到廣闊的空間,下雨前,看那天空變幻無常,煞是好看!站在陽臺能看到東西方向的三個街道,美國的街道按數字順序排路名,前面再放上東西南北,相對而言,比較好記好找,我剛來時,天天拿著地圖出去坐公交車,坐了一個月,熟悉市容,一些要緊要去的地方,就寫在地圖上,好記住不如懶筆頭,何況那時我己是古稀之年了。要出去時看一下地圖,記住坐的幾路車和車站,以及到達時間。就能掌握時間,還有方向感。底樓辦公室對面是小小圖書室,有各路公交車的時間路線表,及各種圖書,都是老住戶捐助的,供大家隨便取。有些自駕車的住戶,則供應停車場,每月收費室內40美元,室外30美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5)家的東南邊,有教堂、醫院、長途站、老唐人街、大學、健身房、那白色大屋頂是網球場。從長途客運站步行到家,只要十分鐘。坐小火車到機場只要半小時,十分便捷。我曾經去接過我80高齡的老姐姐,還有同樣高齡的老同事,老同學來我家住上十天,二個月。作為東道主,我能帶她們在克城看看玩玩坐坐車,真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次陪老同事去參觀不遠處的科學館。回來時,她走不動了。我說沒關系,即叫了部出租車,那黑人司機很快把我們送回家了。同事夸能干,帶出我心里的得意感,尋思自己正在努力適應環境,難得的一點進步,能用上了。高興自己出去迷了路,也有辦法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6)進了門,直通客室,客室中間是長桌,它可以變成兩倍大的方桌,我很喜歡,有時好朋友一起打麻將。我不少時間是坐在桌旁的轉椅上。用餐,閱讀、看電視、記日記……我的所有傢俱,大床、長沙發、電腦桌、櫥柜、轉椅……都是兒女給我的,只多不少。四周墻上掛上了自己喜歡的字畫,地圖,照片……還在落地窗前佈置了花園一角,鄰居之家,彩燈區……客室門直通陽臺,陽臺是長方形,七平方米,為進出方便,地上也舖了地毯,有時也在陽臺上鍛練鍛練。大疫時間,房里待久了,陽臺是最好的去處,即使街景冷落蕭蕭,但心態放松不少。我喜歡我的陽臺,它讓我和外面世界如此接近,沒有高墻的自家空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7)落地窗前的花葉萬年青,我剛種下時,只有小手指那么大,十年了,沒想到會長成“參頂大樹”,原來我每年還把它搬到陽臺上,現在搬不動了。有時坐著矮椅,面對三十多瓣的大綠葉,有種身臨花園的感覺。朋友來我家,看到了,說我不簡單,能培育出這么高大的萬年青,我好得意。想起40年前,高考剛恢復,三個孩子都考上了重點大學,同事們也都這樣夸贊我,有強大的培育能力。如果說孩子都考上重點大學,是有母親的遺傳基因。可是那萬年青和我是不搭界的。其實我想人也好,生物也好,都是有靈性的。那萬年青,我每天給它喝夠水以外,還撫摸那可愛的綠葉,結果它就長這么高,這么壯,來回報我,給我快樂。其實無論人或生物,只要你付出了愛和關注,都會好好成長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8)進門后,左邊是廚房,右邊能見兩個壁柜,通往衛生間和臥室。清晨陽光普照時,房間特可愛。我高高掛上三個紅燈籠。門口貼了春聯,門內貼了福字,我覺得這樣房間里有種喜樂氣氛,暖呼呼的。克城冬天比較長,但室內都有暖氣,一般我暖氣不太開,因為上下左右都是外國人,他們的暖氣開得高,墻都熱呼呼的。有時不太明白,明明加件衣服就可以了,加高暖氣還是很費的,各人消費觀念不同吧!就像用錢,有人發下錢,留下要用的,余下去存銀行。有人先消費,再付貸款,有不少信用卡,不夠再說。總之在外面生活,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人的不同。公寓大樓有塊空地出租,租地者幾乎都是華人,而且愛地愛到了見縫就插的地步。每年租一塊三平方米的土地,租金20美元。這些錢還不及收獲的農產品。只是耕作之樂,勤奮之果而己。往年這片土地蓬勃興旺的景象,常引來路人的刮目相看。今年因為病毒蔓延,為了老人的安全,“自留地”也封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9)客廳的北墻以書畫為中心,畫下面安排了一家三口偶像,可以看到,我的鄰居天天在舉行婚禮,這情景挺溫馨的,那新郎打開下面的開關,全身通亮。兩邊兩張字,是我21年前寫的,因為喜歡孔子和培根說的內容。丈夫當老師,在報紙上學寫了一個月,直到他說可以了。我寫好,他立即親自裱糊,我好喜歡。當年父母為我,找個寫得一手好字又帶親的同鄉做丈夫,今天當老師,讓我學有所依,自己有好大的成就感,感謝是夫是師的故人。走到哪里帶到哪里,住到哪里掛到哪里,似乎看到夫君的影子。現在人遠了,這師的感覺一直跟隨著。這字幅竟成了我今生頗為自得自慰自樂的喜愛之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北墻西端掛的是世界地圖和美國地圖,我從事地質工作,喜歡看地圖。在世界地圖上,凡我去過的地方,都做上記號。女兒女婿曾經帶我坐過七次世界游輪,去過四次歐洲……中國和美國記號密集,非洲和南美洲,還有南北兩極都是空白,這一生去不了了。地圖下面是幾本工具書,大部分書在不仃的遷移中,都顧不上了。兩個紙箱里,是近年新積起的一大堆想看又來不及看的雜志書刋,還有一大堆想寫又來不及寫的半張空白紙也收集著,富富的。怨別人浪費的同時,也是對自己不浪費的無奈。不過我想,留著或許會有用,當年一張空白紙是多么寶貴,寫過鉛筆寫鋼筆,寫過鋼筆寫毛筆。最后還留下引火用。連一個用過的信封都留下,反個面還能用。年輕人或許看不懂,我總說,放心!要扔還是很方便的,現在家里還能放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北墻的東端這幅字,將進酒。是我21年前用篆體寫的。一直很喜歡這首詩,所以用了宣紙寫,寫完再請裱糊先生裱一裱,想留著以后給兒女作個惦念。有天突然恍悟了,干嘛自己不先享受呢?因此又從箱子里拿出來,掛在自己房間的墻上。看著它感悟人生,看著它增強自信。既然是我的家,我就這樣好好地突出自己的發光點,突出自己的愛好。何況那里面包含著那么些有趣的過程,溫馨的回憶。家里面多一些我所愛的文字,圖片,物件……全房間有滿滿的愛,溫潤和甜蜜,一個人的家不暖也暖,不愛也愛,至少你會從愛它們到愛自己。我喜歡李清照的詩,但是不喜歡她老了以后,用凄苦的情緒度過自己的晚年。難得到人世間走一回,樂也一天,苦也一天。有那么多親蜜知友,需知快樂是會感染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2)小茶幾上紙扎的白天鵝、毛線花,毛線豬寶寶,都是閨蜜送我的,閨蜜也是我的忘年交,比我小很多,她是個心靈手巧的人,知道我屬豬,前天特會鉤個豬寶寶送我,特貼心。朋友有時是個緣份,來自中國的人很多,我們彼此的兒女都住在一個縣城相近,而今天又成了上下之間的鄰居,并不多。這還不夠,我和她都只有一個好耳朵,雖是不同方向,但我能感覺到她的反應,共鳴的內容。我每天會在朋友圏發不少鏈接,她都會點贊說說同感,有個共同思想,就容易走到一起,在這異國他鄉,特別珍惜,??分年齡,成為閨蜜。需知朋友易找,蜜友難得。很高興,在這個家附近,我有好幾個好朋友。一年前,我在家里過生日,把好友請回家一起慶賀,經濟實惠,頗有自家特色,皆大喜歡。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我說近鄰難比知友。前年兒子遷往洛杉磯工作,去過以后,就覺得庭院深深,沒有自己家合適我過日子,我的家有我志趣相投的朋友,有我力所能及的活動范圍。也是我捨不得離開自己家的主因啊!因此我改變了主意,十分感謝兒女能理解。兒女家從此后成為我常來常往的“根據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3)我的三個孫子長大了,外孫女也做了母親了。他們小時候的不少玩偶都不要了。我把這些棄兒都收下來,搬到公寓后安排了合適的地方。有組成一家五口的四世同堂。從熊奶奶到背在身上的小熊孫孫,??分老幼,大家在墻上排隊,像個全家福的樣子,成為我的鄰居之一。別看這小小一角,還正住著不少鄰居呢!它們不吵不鬧,不吃不拉,讓我省心,給我樂趣。為我一個人的家增添了熱鬧,增加了愛家的內容,有時,我高興了,為他們調整一下位置,再增添一些新鮮感,看看是一大堆,其實我沒花一分錢,就算那85歲的蠟燭吧!也是我昨天把去年的84歲改成了85歲,從此它又可以提醒我一年。真的我家里的鄰居真不少,你能看到這角落里,我有幾個鄰居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4)電視機西側旁,有六個彩燈都是兒孫送我的,他們希望我的人生精彩喜樂。所以不約而同都買了彩燈,特別那棵圣誕樹高大還閃閃變色,很討人喜歡,是女兒給我的,她知我喜歡價亷物美,還沒等我問價錢,即說只要十元錢。邊上艷麗的彩珠燈也是女兒送的,同時陪隨著“很便宜”三個字。我明白了,愛有時不僅費錢,更需費心,而心更為珍貴。我當珍惜這心意,錢又算得了什么。每逢周末,假節日,我把彩燈全開了,這個小區就是這么彩燈閃爍,亮麗喜樂一起來。還有電視機上的母女合照,我自己看看,女兒真像我。她特受我父母的厚愛和信賴。1982年冬至,我父親在故鄉不幸去世,去世前,一封凄涼預感的信,寄到身在合肥中國科大的她,待她收到信帶回家,父親巳經長眠了,全家人都非常非常驚異。1994年5月11日,我母親在故鄉去世,那時刻遠在美國的她,竟得到外婆來向她道別的夢。1983年女兒剛去北京工作,此年秋天,她首先把外婆接來北京,玩了一周。母親臨終前對我說,她這一生很滿意,坐過飛機,去過北京,皇帝住的地方。我的父母在離開這世界前,都戀戀不舍這個善良厚道睿智的外孫女兒。我自己的家能有今天這樣舒適可愛,溫情愉悅,也是女兒滿滿的關愛,讓我的心底時時處處充滿了幸福和快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十年前,我剛到公寓,發現市中心有家Dollar店,里面東西品種繁多,老板員工都是印度人,但賣的都是中國貨,我相信中國人心靈手巧,小物件都很有吸引力。每到月底,我會去走走看看,像淘寶似的,喜歡的買些回來,特享受價亷物美消費的快樂。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一盒盒分類存放,像寶貝似的。有不快的時候,把它們都倒在床上,慢慢欣賞整理,不快樂就瞬間變成快樂,甚至還會一樣樣戴上,拍拍照,照樣是笑味味的,它也提高了我的的審美能力。每個月我都這樣化小錢買快樂!客廳的假花也是那里買的。化點小錢,給自己的五官找快樂,不僅僅是嘴,口耳眼鼻心都同樣需要,是我來公寓后的一大愛好。人到老年,衣食住行的消費都很有限。原來還想外出旅游,現在己受到年齡限制。特別是今年來,最太平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安樂窩,政府特別強調老年人群停留在家。我把我的家安排得處處可愛,時時見喜,也是善待自己的另一種方式。人活著,有個趣,有所愛,有所喜,這樣就熱愛生活,天天都有好心情。</span></p> <p>(16)我的臥室也是面東背西,房間的四周,安排了我喜歡的照片地圖和仕女畫,滿滿的。房間并不大,因為大壁柜佔了不少空間,再加上中間一個大床。沒有客室寬敞。每天我有十個小時之多在臥室的床上。一半時間閉著眼睛熟睡,一半時間開著眼睛,抱著iPad搜索。還有一個小時在床上鍛練,四肢和耳朵忙著,眼睛息著。每天我只要保證自己睡好,吃好,拉好,心情好,各個器官都有序的正常運行,我就能樂樂地過一天,我常想我的健康從床上開始,只要我睡得好,精神總不錯。有時事做多了,累了,也只要睡一覺,即能恢復。這床真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啊!雖如此,但不多留戀。我總記得有兩句話,“越睡越懶,越吃越饞”、“長眠是幸福的”。總有一天我會長眠的,那時將享受不一樣的無憂無愁無病無痛無知無憾的幸福,</p> <p>(17)臥室以大床為中心,床頂掛了個鄰居大灰熊先生。床架上有個拉線呼救開關,直通管理房,床頭邊掛了上海地圖,我成長的地方。床上一張可書寫的小桌子,是女兒給我的,很喜歡,適合懶人使用。壁柜門上粘貼了16張自拍照。九年前,我見壁柜里好看衣服太多,都是女兒給我的,可是實在沒場合穿,太對不起女兒的孝心。2011年的春節,我忽想何不穿上新衣拍幾張照片也行,就這樣,我邊換裝邊自拍,女兒見了照片,她也喜歡,她自己幫我給洗印出來,我干脆貼在壁柜門上,天天見面,像個大明星似的,喜歡自己,也發現自己,笑起來最年輕可愛,這以后笑就開始掛在我臉上。照片上面寫了張中英文座右銘,鼓勵自己。有時閨蜜進房間,看了會評論出,那張穿著淺色褀袍,黑色短衫的照片的衣服最適宜,我特別高興。那是1983年女兒在北京二機部工作,發下的第一個月的工資,去買了塊淺色綢面料,自裁自縫,親手做的,這件褀袍含金量特高。丶</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90年代剛退休,要給小外孫女講故事,我發現對著圖講故事,效果好記得住。就草草畫了畫,講圖中的故事,再讓她在圖上涂上顏色。我的大女兒看見了,想媽媽辛苦畫的畫,就這樣涂掉,好可惜。從此她就拿去復印好了再涂。這樣原稿就留下來了。我剛畫的時候,其實一點數也沒有,畫好了一張畫,對著畫像,想著我心目中對應的古人,再寫上名字和故事,這樣就一張張畫了50多張,對應50個故事。挑了17張粘貼在床頭對面。每天看到,久而久之,會把自己熔合進去。我早晚也要成為一個古人。但今天很幸福,還活著,活到了耄耋之年。行過萬里路,讀過萬卷書。我特別特別珍惜當下。有次長大的孫女對我說“謝謝你,小時候講了那么多故事。”我說,應該謝謝你,是你,才讓我發現自己還能畫畫,親人間能互相感恩感謝,記住愛,是多么珍貴啊!至今,我們仍深深地愛著,每天她會把她的三個寶寶的身影活動,通過視頻傳來,讓我分享寶寶的成長和她的愛,十分歡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臥室門后,掛有兩張地圖。一張中國,一張合肥。我在中國住過65年,其中合肥40年,都有極深的感情。思鄉思親之情難免,門后的地圖正是我的中國心。年輕時因為掙錢謀生,走得很遠,從上海走到大西北工作四年,母親一提到我去了大西北,就會心痛流淚,深感生活的不易。2000年丈夫去世,來到美國。我也從中國移到美國。兩樣的環境,不同的生活。對于已花甲之年的我來說,除了改變適應環境,就是堅持好好跟上。有次在床上看iPad,忽然網絡斷了,此時已過12點了,只得從床上下來,從始端找到終端,怎么也找不到,又把每個插頭都拔下,再插上,更糟了。如果我放下,去睡吧!肯定睡不著。只得再找,拿著放大鏡查缐路圖,拿著字典査不懂的字,再找Youtube里老師的上課內容……耐著性子,等我找到已經四點多,天快亮了!我發現人有時真是,除了堅持別無它法,堅持了那怕前進一點點,也是快樂的,欣慰的。欣慰自己在異國他鄉的步伐總是向前的,雖然跑不快,但沒有退一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衛生間不大,廁所貼近浴缸。浴缸不高,便于老人跨越,浴缸大,夠我躺下。浴缸兩邊裝了兩根扶手架,很實用。扶著坐下,扶著站立,十分安全。沿浴缸邊裝有警報器的拉缐開關,像臥室床頭的拉線開關一樣作用,有什么意外,管理人員得到訊息,拿著鑰匙趕來救援。我喜歡坐浴,在水里躺著,讓水從身上漂流,特別解乏。感覺洗澡也是一大享受。小時候父親嚴厲管制,女孩子絕不允許去游泳和跳舞,只許好好讀書。我很聽話,從小到大,從不越雷池一步。弟弟去游泳了,我還要吿狀,如今想來很對不起他。老了來到美國,女兒帶我去她朋友家,拖我到游泳池,才知道人在水池里,讓水圍著身子流呀流,多么快樂!再老了,住到美國老年公寓,參加跳舞隊,才知跳跳唱唱,散發能量,熱情奔放,真是是人間的喜樂事。可惜這些事,年輕時都失去了。現在只能在浴缸里玩玩水,也是我目前的所喜所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1)廚房不大,但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東西兩邊上下,排滿壁柜抽斗,洗滌池,四眼灶,大烤箱,冰箱,大小操作臺……頂上有排氣風扇外,邊上還有個噴水龍頭,如果發生火災,它就會噴出水來。每家房間的頂上一共裝有五個這樣的噴水龍頭。我不能想象,它們在頂上像下大雨時的尷尬境地,也從沒見過。房間走廊上裝著警報器,十分靈敏。如果引起屋外長廊里的警報器長鳴,很快不遠處的救火車立即趕到,大樓就進入“戰備”狀態。大樓可住近二百家,近年非裔逐年減少,華裔漸多。我剛來時,只有四家,十年來已經發展到六十家,八十多人。因為華裔的專屬公寓不夠住,人的壽命又在延長,估計華裔住戶會越來越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2)廚房里掛了三個面具,我都當他們是神像,兩個是朋友從遠方帶來送我的,最大的木質像是女兒從東南亞帶給我的,精工細作。女兒說他是保護神。保護媽媽平安健康,無病無災。我想起以前在上海家里,住房較多,也是廚房請個火神爺,灶房敬個灶君爺,柴房貼張平安符,也是讓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今天女兒路遠迢迢請來這么重的神爺,來保護老媽,真是夠愛我的了。濃濃的愛心,高高的掛著,像1983年她自裁自縫的綢子褀袍一樣珍貴而厚重。還會給我壯壯膽。像臥室床頭掛的大灰熊先生,同樣道理。反正這個家的愛無處不在,讓你愛不過來。</span></p> <p>(23)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新冠病毒蔓延全球,身住克城老年公寓,又是高危人群,三月份病毒一傳入克城,公寓立即封鎖。并發下口罩手套給居民,要仃留在家,出去時戴口罩,回來即洗手,再三通知,外人一概不得進入大樓,連居民用藥品,食品都送到大樓門前,這是華人的營養餐,也在門口領取。華人每周,供應營養中餐,一葷一素和米飯,牛奶水果。每周五餐,一餐收費一元,政府補貼6元半,合人民幣50元。一般根據個人對菜的喜好來訂食,疫情以來,各部門發的食物箱(蔬菜,水果,面包,奶制品)則是直接從冷藏車送進大廳,有時還送到家門口,每月每人還有補助款。每個老人被關注著,保護著,這公寓處處充滿愛,感恩感謝之心無以言表。</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4)我來克里夫蘭十年多了,最早見到市長弗蘭克先生是在公寓里,那年有個104歲的公寓居民過生日,市長來到公寓向她表示慶賀。在美國,對個人而言,生日是最大的節日,尤其一百歲,名字照片都登上報紙電視,告知大家,又增添一高壽者,十分喜樂。讓我也很期待,期待活到長命百歲。當時就有人向我介紹說,弗蘭克市長是個好人,非常盡責盡職的市長。他當市長是免費的為人民服務,不要工資,像川普似的。克城每年都有老人節,跑步日,你只要參加就能看見他,都是近距離的相見,十分親切,去年九月,我也去跑步了,我年年參加。跑前,就在他旁邊,讓朋友幫我拍張照,市民能跟市長拍照,我好開心。在中國起碼也要勞動模范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5)家是一個人一輩子離不開的地方,有人說人的年齡從小到大到老。老年人的家,住的房子從大到小,還來得特快。現在是兩間房,慢慢只能在一個房間活動了,再后來只能躺在床上了,最后只能進骨灰盒了,就這樣無影無蹤了。</span></p><p>所以趁我們還有能力擁有兩間房的時候,把房內環境佈置美麗舒適,生活美好,家里可愛。有愛的感覺,就有好心情,好心情會快樂的活著,快樂的活著就能過上安康長壽的好日子。即使老了,也不離開愛,不離開美。打造新型的生活。我的人造花園角,時常更新,有時把花搬移一下,有時把三個蝴蝶換個地方……都有一種新鮮感。總之,快樂要自己去找,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一個人的家更是如此,家的中心是愛,我愛我家,更愛家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宣城市|
监利县|
雅江县|
璧山县|
铁岭县|
金门县|
乌恰县|
合阳县|
山西省|
海口市|
大关县|
依兰县|
建宁县|
芜湖市|
芦溪县|
长泰县|
定襄县|
中西区|
巴林右旗|
漳平市|
五峰|
罗城|
康乐县|
中西区|
锡林浩特市|
菏泽市|
扶沟县|
磐安县|
杭锦旗|
天气|
舟曲县|
来安县|
霍州市|
万盛区|
安陆市|
壤塘县|
信阳市|
安图县|
皮山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