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爬滿紫藤花兒的小屋

諾蘭齊

春雨含情綠樹早,婆娑舞影彩云間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鮮花開處是我家》</span></p> <p>  雨,沒有雷公的鳴鑼開道,沒有電母揮舞長蛇的閃耀。她宛如一位待嫁的姑娘,只是在夜里,羞澀的她才細雨纏綿地把大地灌澆。</p><p> 天放晴了。雨水匯成的小溪嘩啦啦地流淌著。草叢中的蚯蚓,池塘里的青蛙共同鳴唱著春天的歌謠,就連樹枝上的雀兒也抖落了翅膀上的水珠,歡呼春雨及時的到來免費的洗了一次澡。這可是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的一場及時雨啊!它似跋涉的行者歇歇停停,停停歇歇淅淅瀝瀝地下了2天,累計下了16㎜,這是市氣象臺晚間新聞的報道。不過“雨露滋潤禾苗壯”,它已經(jīng)極大地緩解了旱情。使坡地麥子揚花秀穗積蓄了沖刺的力量,使大田里的花生泛起了黑油油的光澤。</p><p> 雨,就像古詩里說的那樣“昨夜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落花有意,雨水無情”,粉如晚霞般櫻花的花瓣經(jīng)不起雨線的抽打,隨著素雨幽幽、如天女散花般地從樹冠拋撒的飄飄搖搖。</p><p> 云山霧罩的遠山也在霧靄中顯得若隱若顯,一朵朵白云在山腰上纏繞。沒有太陽的炙烤、又有著對魅力春天的向往。今天,我和老伴要到1987年7月~2002年12月調(diào)回來工作時間最長的,她曾工作過的鄉(xiāng)工商所;我曾工作過鄉(xiāng)政府的地方去瞧瞧。</p><p> 重走鄉(xiāng)間路,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溝溝夼夼是那樣的熟悉,還有曾是青島知識青年下鄉(xiāng)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的知青園藝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雨過天晴太陽紅,被一夜雨水沖洗的似一粒蛋黃般地太陽從云霧中爬上了樹梢。它努力熏染著身邊的濃云,用自己璀璨地光芒把東方的天際涂成霞光萬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雨后的空氣格外清新,花兒們靜靜地讓雨水給她梳洗打扮。滴滴水珠在她的臉頰上猶如敷上了面膜,更似打上保濕的潤膚霜膏。讓花兒顯得更加嫵媚動人、千嬌百媚如一個個小姑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乘著雨后的間隙,連一向喜歡靜謐的小蝸牛們也耐不住雨水的誘惑。知道憑借雨水的濕潤可以節(jié)省體力。于是,它們背著畢生的財富~那形影不離的蝸居或登高爬遠,或用頭上的觸角左尋尋、右覓覓地尋找,尋找著我們永遠也讀不懂它們的心思而它們卻清楚地知道。它們會不遺余力地爬啊,因為那里有心中的理想,是約會?是聚餐?抑或是遷徙到蝸牛世界香格里拉般的殿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毛竹似有千滴淚,春筍破土迎霞光。竹子是一種最喜歡溫熱潮濕的植物。一場雨水喚醒了稀疏的竹林,只是一夜的功夫,我種在門前綠化帶的竹子結(jié)束了休眠期。一大早,便有數(shù)十株尖尖的筍尖,聽從春雨的呼喚拱出土層探頭探腦。它們生長得速度之快,讓我這北方老漢真正體驗到了什么是“雨后春筍”,什么是“蓄勢待發(fā)”的自然科學之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須晴日,抖落了滿身雨滴;掙脫了襁褓束縛的竹葉。每一片綻開如劍的葉子都是那么的青翠欲滴,它們竹影婆娑地迎風搖曳著,現(xiàn)在已是初具規(guī)模枝繁葉茂的小竹林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新時代、新農(nóng)村、展現(xiàn)了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新面貌。農(nóng)村街頭巷尾已不見了“三大堆:糞堆、土堆和草堆”的困擾。而今的農(nóng)家小院已被打理的井井有條,門前的空閑地,也被勤勞的鄉(xiāng)親們點種了茄子、黃瓜、萵苣、辣椒和豆角。村中休閑廣場各種體育設施齊全,華燈初上結(jié)伴而來鄉(xiāng)親們便踩著“咚鏘鏘”的鼓點把秧歌鬧。</span></p> <p>  </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果園里或農(nóng)家院的綠蔭中,綴滿枝頭又大又紅帶著雨珠的櫻桃賽瑪瑙。綠色的葉子不經(jīng)意的遮擋著一個個或紫、或黃中帶紅、或鮮紅品種不同的櫻桃。它們是那樣的可愛,光滑的表皮仿佛涂了一層蠟,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初夏時分,正是櫻桃集中上市的季節(jié)。公路兩邊一排排遮陽傘下,全是光潔飽滿晶瑩可愛任你選挑的櫻桃。你若認為公路停車不安全,或者忍不了討價還價地喧鬧。山坳里田野旁農(nóng)家采摘園在向你把手招。在這個素有“春來第一果”季節(jié)里,吃一顆沾著晨露的大櫻桃,酸甜的滋味瞬間在你口腔散開,舌尖上的甜蜜讓你魂牽夢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就像歌兒唱得那樣“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幸福不會從天降,社會主義等不來”。這就是21世紀我醉美的家鄉(xiāng),這也是我們膠東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真實寫照。</span></p><p><br></p> <p>  在我曾經(jīng)工作過的東莊鄉(xiāng),上個世紀的1995年5月20日,經(jīng)國家有關(guān)部門批準撤銷東莊鄉(xiāng)改為青龍鎮(zhèn)。為什么取青龍這個名字呢?我揣摩可能龍是我們民族崇拜的圖騰,寓意青龍鎮(zhèn)要像青龍一樣有快速騰飛的經(jīng)濟發(fā)展吧。也可能是借青龍鎮(zhèn)有個叫青龍夼村莊而得名。</p><p> 話說青龍夼村村頭有一口相傳百年的古井,當?shù)卮迕窠兴帻埲啪>锏乃浅V侍穑覐膩頉]有干涸過。井邊長年置一水筲一把葫蘆瓢。老年間經(jīng)商的商賈、趕腳的路人若是口渴了,或者臨近晌午了便會在這里停下來歇歇腳。打一筲古井水、舀一瓢清冽甘甜的清泉,咬一口苞米面餅子。吃飽了、喝足了、休息好了、抹抹嘴巴上的水珠兒再繼續(xù)攆路。</p><p> 青龍鎮(zhèn)地處偏遠的三市(招遠,萊州,萊西市)交界處,地廣土薄自然條件較差。全鎮(zhèn)唯一一條縣級沙石公路翻山越嶺迤邐地通往青島的平度市。</p><p> 俗話說“上帝給你關(guān)上一扇門,必然也會給你敞開一扇窗”。青龍鎮(zhèn)礦產(chǎn)資源比較豐富,境內(nèi)有兩大礦業(yè)經(jīng)濟支柱,還有一處來料加工的大理石廠。80年代后期,當年鎮(zhèn)政府一班領(lǐng)導人結(jié)合本鎮(zhèn)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挖黃的,栽綠的,曬白的”振興本鎮(zhèn)經(jīng)濟的思路。</p><p> 挖黃的是:勘探開挖本鎮(zhèn)的黃金礦產(chǎn)資源,興建曹家洼金礦。</p><p>同時又大力發(fā)展扶持鎮(zhèn)重要的支柱產(chǎn)業(yè)~氟石礦。氟石也稱螢石,是冶煉鋼鐵、石油的一種催化劑,當年曾廣泛銷售東三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冶煉、化工廠。</p><p> 按照法律服務所職責要求,我擔任了鎮(zhèn)氟石礦,大理石廠、青龍果酒廠常年的法律顧問。為了挽回廠礦企業(yè)的經(jīng)濟損失、追繳外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本省個體戶拖欠的銷售貨款。幾年中多次去東北大連、哈爾濱,沈陽、佳木斯、齊齊哈爾、鶴崗、勃利、密山、虎林和本省的菏澤、濰坊地區(qū)和當?shù)仄髽I(yè)談判好后監(jiān)督財會人員到銀行匯兌,為廠礦企業(yè)追回貨款約300余萬元。為本鎮(zhèn)企業(yè)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p><p> 栽綠的是:發(fā)展紅富士蘋果種植。那時紅富士蘋果還是個稀罕物。俗話說“煙臺蘋果萊陽梨”,那是指老品種的大小“國光”蘋果。80年代后期,村民對引進的日本紅富士蘋果還有諸多認識不到位。思想上還停留在“千買賣、萬買賣、不如趕著老驢馱土塊”小農(nóng)經(jīng)濟意識里。所以,作為鄉(xiāng)鎮(zhèn)干部,在工作上是沒有時間概念的,要“磨破嘴,跑斷腿”的去做群眾的思想轉(zhuǎn)化工作。記得當年秋天,一個村的果農(nóng)給了我三個又紅、又圓、又大的紅富士蘋果。哈…,那時我也不認識紅富士蘋果!可能是第一代紅富士吧。只見果形端莊,果皮紅艷又薄,用刀切開,里面的果肉微黃、糖度大汁又多吃到嘴里脆甜脆甜的。這可是我調(diào)回膠東(1987年的第一個秋天)吃到的最好的蘋果。三個金貴的蘋果,我和老伴、女兒分吃了一個,一個送給了30多里外的父母,留下一個給女兒。可能如今紅富士蘋果吃的多了,再也找不到那個留在舌尖上酸甜適口滋味了。</p><p> 認準了這么好的蘋果絕對是群眾致富的重要途徑,這就為我下鄉(xiāng)在村民中大力推進紅富士蘋果的種植,有了現(xiàn)身說法的第一手資料。</p><p> 曬白的是:發(fā)展村辦企業(yè),動員有條件的村民上項目發(fā)展養(yǎng)豬、養(yǎng)羊、養(yǎng)雞的養(yǎng)殖業(yè)。招遠自古就有用綠豆、地瓜漏粉做粉條的技藝,當年臨近的龍口港是招遠粉絲海運通道的集散地,久而久之人們習慣地叫成了龍口粉絲。在計劃經(jīng)濟年代不講求品牌商標效應,而現(xiàn)在對外宣傳的廣告上竭力提出“龍口粉絲招遠造”。在我包片的村里就發(fā)展了做綠豆粉絲、地瓜粉條的粉房。沙灘一排排竹竿上晾曬的粉絲猶如一片片的白雪,這就是曬白的。其它村也一村一品的興起了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p><p> 司法工作:是我的本職業(yè)務,但在鄉(xiāng)鎮(zhèn)一切圍繞“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三農(nóng)工作的大框架下,本職工作卻成了我的副業(yè)。“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法律服務所的業(yè)務都有上級主管部門實行年終考核。有了民事糾紛、普法宣傳任務你只能插空抽時間去做。</p><p> 同隸屬司法部領(lǐng)導,可我的工作已經(jīng)脫離了監(jiān)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的性質(zhì)。司法業(yè)務已經(jīng)歸屬司法部的基層指導司和社區(qū)矯正管理局了。每年在不耽擱下鄉(xiāng)完成“三提五統(tǒng),計劃生育的“人上環(huán)、狗帶牌”(實行有牌豢養(yǎng))夏鋤秋收、果樹管理、冬季造田、報刊征訂”的情況下,還要參與鄉(xiāng)鎮(zhè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嚴打斗爭,登記走訪刑釋解教和社區(qū)矯正人員。調(diào)處婚姻、贍養(yǎng)、繼承、鄰里、邊界、房屋、債務、合同以及分家析產(chǎn)等各類民間矛盾糾紛。</p><p> 學習當?shù)剜l(xiāng)俗土語,改進以前在監(jiān)獄的工作作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貼近農(nóng)民的鄉(xiāng)鎮(zhèn)工作人員和法律工作者。</p><p> 當然省市縣鄉(xiāng)對我辛勤地工作也給予了褒獎和認可。</p><p> </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995年5月20日歡慶撤銷東莊鄉(xiāng)改為青龍鎮(zhèn)時保留的照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曹家洼金礦集團一架電動折疊大門阻擋了我曾經(jīng)工作過的鄉(xiāng)政府辦公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按照樓房布局,東樓為黨委樓 ,西樓是政府樓。那時,每到黃昏時分像歸巢的燕子一樣,三三倆倆的機關(guān)干部就會從下鄉(xiāng)的工作片騎自行車結(jié)伴而回。屆時,兩樓的臺階上坐著等待開會匯報工作的我們。只要黨委秘書說“今晚不學習了”!如同聽到了大赦令“轟”地一聲散了,家是農(nóng)村的立即騎車回家忙自留地的事情去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爾今,門衛(wèi)以領(lǐng)導辦公室內(nèi)有監(jiān)控為由不通融、不讓進院內(nèi)拍一張當年的樓房照片。這讓我感慨很多,以前總以為“老去”是很遙遠的事情,通過這件事突然發(fā)現(xiàn)“年輕”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時光好不經(jīng)用,抬眼已然到后半生了。“長江后浪推前浪,我們已經(jīng)被后浪拍在了沙灘上”,這就是各領(lǐng)風騷數(shù)十年的自然規(guī)律吧!</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那時,我曾經(jīng)是大院的一員,政府大院我是可以自由出入的。</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為鎮(zhèn)辦企業(yè)保駕護航,80年代拖欠“三角債務”比較普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齊齊哈爾火車站等候上車去黑龍江密山市和虎林縣追繳拖欠的大理石貨款。</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89年年底至90年元旦出差東北近兩個月。在哈爾濱地下秋林公司花180元買了一件當年特時髦的“馬海毛”毛衣。那通身長長的細毛、彩色的毛線、帶著窩眼的不知是手工還是機器編織的毛衣很是高端大氣上檔次,那樣式至今也不過時。(手里提的是毛衣)圖為候車去鶴崗、佳木斯一帶追繳大理石欠款。</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乘了一夜的輪船,天亮時靠港了。這次是去大連市甘井子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追繳拖欠的氟石貨款。此照片是下船后在大連港售票廳前留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午飯時間到了,在去遼寧沈陽的餐車上。80年代能喝一聽青島易拉罐啤酒再加一罐氣體飲料那是相當奢侈的,至少我認為是這樣的。</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又是一年追款日的夏季~大連市海濱浴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星期天從鄉(xiāng)下和女兒進城。當年沒有兒童娛樂設施,沒有什么摩天輪、水上樂園,沒有琳瑯滿目的超市。能逛個百貨公司給孩子買一包新奇的“跳跳糖”、幾本小人書、一個貓娃娃或是看一場電影,這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最大的愿望和滿足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現(xiàn)在想想為什么那時能這么安于現(xiàn)狀呢?可能無所欲也就無所求吧,當然,那時還沒有諸多的誘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下鄉(xiāng)累了躺在綠草茵茵、松濤陣陣的草叢里,仰望著遠山和藍天我也曾遐想過,什么時候我也能有一輛“嘉陵牌”摩托車,有一臺冬天不用披衣下地按臺的遙控彩電,有三間安身的房子、(那時我們吃住在工商所兩頭的各一間房子里)有一套家具,再也不用從青海托運回來幾個裝“公安皮帽”的大紙箱盛衣被就心滿意足了。如果再有幾萬元存款,那么我和老伴這一輩子活的就挺有成就感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隨著社會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邁進小康水平,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看這點小兒科的設想真是太太地不足為奇了。但這卻是我當年發(fā)自內(nèi)心、鄭重其事的設想,估計那個時代的你也和我差不多吧!</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當年老伴工作的工商所如今也不復存在,撤并青龍鎮(zhèn)后,現(xiàn)在已變成“夏甸鎮(zhèn)東莊社區(qū)服務中心”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原在農(nóng)場是司法干警,定的民警級的老伴調(diào)回后改行工商系統(tǒng)。基層工商所的任務就是管理集市貿(mào)易,企業(yè)年檢登記,查罰假冒偽劣商品,辦理發(fā)放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由于各村都有小商店還要經(jīng)常下鄉(xiāng)督察年檢。在村里吃派飯時還能和老伴不期而遇的同坐在老鄉(xiāng)炕頭上,如今回憶起來也是蠻有浪漫蒂克的。</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停車的地方就是工商所的舊址,隨著2000年的撤鄉(xiāng)并鎮(zhèn),原來的工商所已變成民居,曾經(jīng)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已淹沒在時代改革的潮流中成為了過去。</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秋天,是膠東蘋果豐收的季節(jié),那時鄉(xiāng)供銷社的大院里拖拉機、手扶拖拉機、老牛車、手推車前來售賣蘋果的車輛絡繹不絕。如今的供銷社已失去了往日的風姿綽約,她似一位老婦人般蜷縮在當年穿鎮(zhèn)而過公路的一隅,等待著時間對它的裁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和它一樣遭受冷落的還有公路邊上的“工農(nóng)兵飯店”。那可是當年唯一能提供旅客就餐、住宿的地方。在它紅火的歲月里,占地一畝多的院子里種有蕓豆、黃瓜、茄子、辣椒。院內(nèi)還有一處專劈為月季、芍藥花種植區(qū)。每逢春季芍藥花盛開之時,淡淡的花香和頭上飛舞的彩蝶讓人領(lǐng)略到春天是如此的絢麗多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有時下鄉(xiāng)趕不上飯點,常有村負責人請我們在飯店吃一餐便飯。山區(qū)特色的山珍松蘑菇、地骨皮(類似木耳)槐花、野黃花菜。當然少不了野味,如油炸毛蟲蛹,這是一種含蛋白質(zhì)很高,且又非常香的對松樹有害的蟲蛹,結(jié)繭后繭毛有毒,扎手上、臉上奇癢無比且腫痛。一般油炸后的蟲蛹毒毛消失,撒上椒鹽會讓你吃了一粒還想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面對眼前雜亂廢棄的“工農(nóng)兵飯店”,它當年的風采已是一種腦海中的記憶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當年穿街而過招遠~平度的縣級沙石公路,每天只有一輛班車路過。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那可是鄉(xiāng)里人走出大山,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懷著復雜的心情,領(lǐng)略了歲月的滄桑,告別了鄉(xiāng)政府和供銷社。下一站探望的是~青龍夼青年園藝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進入山來,青龍湖香草園知青文化園石碑。如今只有它堅守在“狼莊頂”下,默默地看著行人的過往。</span></p> <p>  1975年5月3日,當時的青龍公社先后迎來了八批168名青島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并在“狼莊頂”的山坳里給他們蓋起了知青大院,又名“青年園藝場”。之后的這個知青點一直維持到1978年知青大返城。</p><p> 男女知青獨門獨大院全部居住在知青點,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興修水利,與山下青龍夼村、打油王家村的社員一起耕地、開山采石修建了與知青點臨近的青龍夼水庫。據(jù)說每月可以領(lǐng)到45斤糧票、12元生活費。從第二年開始,國家就不再為知青發(fā)放糧票和生活補助了,知青們要靠勞動掙工分,自食其力地養(yǎng)活自己。在廣闊的天地里,廣大的男女知青在這里勞其筋骨的戰(zhàn)天斗地,身心得到了鍛煉,同時也留下了幾多美麗纏綿愛情故事的佳話。</p><p> 和知青點距離最近的打油王家村,有一朵美麗的村花、我們權(quán)且也叫她小芳吧。小芳姑娘長得唇紅齒白,丹鳳眼、楊柳細腰的身材像熟透了的麥粒一樣飽滿圓潤。雖然居住在山夼的一個小山村里跟父母務農(nóng),但熱辣辣地太陽似乎對她格外青睞,她的皮膚始終如玉似的細白。有時村里嬸子大嫂妒忌的對她打趣說:小芳啊,你這細皮嫩肉的閨女要是長在城里就好了,你瞅瞅這身腰,就像畫里的小媳婦一樣俊(媳婦,土語念細分,是膠東對美麗女子的統(tǒng)稱)等給俺這小嫚找個好婆家吧!18歲的小芳聽了只是笑而不語。</p><p> 有一年冬天,公社抽調(diào)各村社員參加“戰(zhàn)山河”大隊。“戰(zhàn)山河”,是膠東冬季投入大量男女勞動力修建大寨田故稱戰(zhàn)山河。在整修大寨田的隊伍里,她和山上的知青ZHQ相識、相知、相愛并擦出了愛情的火花。ZHQ利用休息也曾偷偷用自行車帶著她到鄉(xiāng)供銷社買過一瓶雪花膏。別小看這瓶雪花膏是那么不起眼,當年可是最高級的化妝品和愛情的信物。</p><p> 熱戀期間,山下的玫瑰花熏染過他們的衣衫,“狼莊頂”見證了他們愛的誓言,月亮代表小芳的心非你不嫁。媽媽則曾多次告誡女兒,你和他不是一路人,他回城了把你拋了你再咋個活?可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若為愛情去,一切皆可拋……</p><p> 那個年代還沒膾炙人口《城里有個姑娘叫小芳》的歌曲。但這首歌卻是一對小戀人真實寫照。</p><p> 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的美麗又善良,一雙迷人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在回城之前那個晚上,你和我來到小河旁。從沒流過的淚,隨著小河淌。</p><p>謝謝你給我的愛,今生今世我不忘懷。謝謝你給我的溫柔,伴我度過那個年代。多少次我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多少次我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你站在小村旁。</p><p> 所不同的是歌里的那個男青年萬般不舍拋棄了小芳姑娘回城去了,而我們的男主人公ZHQ,實現(xiàn)了他的諾言,至今為愛留在打油王村廝守著小芳。</p><p> 我下鄉(xiāng)到村里辦事曾見過小芳,近40歲的她已是孩子的母親,但她依舊顏值不俗風韻猶存,一束馬尾辮襯托著她秀麗的臉龐。</p> <p>  青島知青的命運,也是我這代同齡人所經(jīng)歷過的。在當年扎根農(nóng)村和貧下中農(nóng)打成一片的青島知青中,我所知道的男青年就有ZHQ和ZH找了當?shù)氐墓媚锓謩e留在了打油王家村、東建村。還有四名女青年找了當?shù)氐哪星嗄辏齻兘Y(jié)婚生子后也放棄了回青島安置。落實知青分配政策后,東建村的ZH被分在鄉(xiāng)林業(yè)站后至站長位置。Z姑娘分在鄉(xiāng)醫(yī)院為護士,Y姑娘分在鄉(xiāng)醫(yī)院任出納,L姑娘分在鄉(xiāng)獸醫(yī)站做司藥,W姑娘分到鄉(xiāng)農(nóng)村信用社為業(yè)務員。而ZHQ先生卻放棄安置政策的照顧,不要分配、不要工作,自己和妻子在村自謀職業(yè)搞養(yǎng)殖至今。再后來,他回青島的戰(zhàn)友有的成為老板,他們緬懷在青龍夼園藝場下鄉(xiāng)的這段人生經(jīng)歷,集資籌建了《青龍湖香草園》知青旅游景區(qū),讓ZHQ出任經(jīng)理負責打理日常工作。</p><p> ZHQ和ZH兩位對愛忠貞不渝、相濡以沫、白頭偕老的愛情故事在四鄰八村也曾傳為佳話,在那個年代能做出這樣的犧牲其勇氣真是太令人肅然起敬了。</p><p>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事,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車到《知青湖》碑文前,我和老伴再次下車審視著面前的題字,覺得它的故事是那樣沉甸甸地。</p><p> 為六位扎根青龍大地的青島知識青年,也為了他們?yōu)閻鄹冻龅娜松@倒讓我想起了電視連續(xù)劇《平凡世界》里的主題歌。臨上車前就讓我用這首歌表達我和老伴對同齡人的敬意吧!</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遙看群山環(huán)抱,綠水環(huán)繞的打油王家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山澗的玫瑰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是忠貞的愛情讓六位知青留在了青龍大地,當年的姑娘小伙子如今也是孫兒繞膝的年齡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上圖:ZHQ落戶的打油王家村和ZH落戶的東建村情況簡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月兒高高掛天邊。月下絲瓜花兒開得艷。什么?你能聽到他們在竊竊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不對!這是男女聲二重唱: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為什么旁邊沒有云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皓月當空、月色朦朧,歌兒很抒情、但情深意長的韻味更濃!</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ZHQ在青年點是個文藝青年,他會吹口琴。我有理由相信在“戰(zhàn)山河”紅旗招展的工地上,他吹奏的一首首毛主席語錄歌,能給勞動休息的人們帶來輕松和快樂。</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小溪邊、伴隨著清風掠過的松濤,小芳靜靜地依偎在ZHQ身旁。ZHQ用口琴吹奏過《敖包相會》,這是他們最愛哼唱的一首情歌。</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當年紅極一時的青龍湖水上樂園,各色花草點綴的漫山成海,大型兒童水上樂園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游人。他們參觀知青園藝場。在景區(qū)的農(nóng)家樂吃一餐知青飯,種一塊知青田,體驗著當年知青上山下鄉(xiāng)時的生活。</span></p> <p>  約6年前,我和老伴領(lǐng)小外孫去過青龍湖香草園知青園藝場,那時景區(qū)紅火,漫山開遍了種植花花草草,狼莊頂一片山花爛漫。有大型水上樂園,有特色的農(nóng)家樂和知青飯菜和知青生活展廳。可是沒幾年這個旅游景點就經(jīng)營不下去了。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地處太偏僻,也許是宣傳力度不夠,抑或是項目開發(fā)的太單一。總之,喧鬧一時煙臺地區(qū)最大的,匯集以當年知青實物為載體的旅游景點,只是曇花一現(xiàn)后又重歸于沉寂。</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青龍湖香草園知青博物館簡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失修的娛樂設施。</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拉近了鏡頭,你可以看到各個職能部門的標牌。</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展廳中展示著當年青島知青扎根農(nóng)村時使用過的部分農(nóng)具。</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農(nóng)村是個廣闊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當年青島上山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沒有忘記他們曾經(jīng)生活過的第二故鄉(xiāng)。這是他們在知青點的合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知青燃燒了一代青春,是他們,也是我們曾濃墨重彩地書寫了當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望著車窗外旋轉(zhuǎn)的風車如同巨大的麥克風,我和老伴仿佛聽到從蒼穹中飄來一首悠揚的天籟之音。對!沒錯!就是那首當年唱響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的紅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延安窯洞住上了北京娃》不信你聽……</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山丹丹開花賽朝霞,延安窯洞住上了北京娃,滿天的朝霞山坡坡上落喲,北京的青年在延河邊安下了家。毛主席身邊長成人,出發(fā)在天安門紅旗下。接過革命的接力棒,紅色土地上把根扎。就像當年的紅小鬼,滿面紅光映朝霞。踏著前輩腳步走,延安精神放光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春去秋來,如今那段歷史已經(jīng)凝固成永恒的記憶。只有山野中悠悠旋轉(zhuǎn)風力發(fā)電機的葉片,仿佛還在述說著那如火如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故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車子涉過一條水泥鋪就的漫水河,遠遠望見村頭一架爬滿紫藤花兒的小屋。房邊的支架上長著一株紫藤,此時,粗壯的樹干猶如龍盤虎踞,滿房架爬滿了的紫藤花兒在開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這就是我們這次探望的最后一站~當年包片時的伙房。</span></p> <p>  春風含紫氣,紫藤花更新。紫藤花一般在四至五月開放,那花兒開得又多又美。雨后的紫藤花上還掛著小雨珠,陽光一照,晶瑩剔透,美麗極了!紫藤花一串串地向下垂,好似一顆顆紫葡萄。它們一朵接一朵,一穗接一穗彼此緊緊相偎,微風一吹就搖呀搖的栩栩如生。還有紫藤花那獨特的香味,讓人聞了是如此的陶醉。</p><p> 如前所述,鄉(xiāng)鎮(zhèn)為了便于開展農(nóng)村工作,會把鄉(xiāng)里的行政村劃分成若干個工作片,正如老百姓說的那樣“機關(guān)干部總不能背著鍋下鄉(xiāng)吧”?所以每個工作片都有一個簡陋的伙房。</p><p> 此時我趴在小伙房的窗戶向里張望,里面已是空空如也。</p><p> 是啊!離別18年了,除了這株紫藤長得更加粗壯,其它的已經(jīng)找不出舊時的模樣。而我也被歲月的風雨霜刀雕刻成了“兩頭尖尖中間鼓,鬢角蒼蒼眉毛疏”的老者。</p><p> 佇立在伙房門前,我仿佛又看見了當年下鄉(xiāng)歸來的同事。他們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p><p> 當年下鄉(xiāng)大部分時間都是分散到農(nóng)戶家里吃派飯的。只有“三秋三夏”農(nóng)忙時節(jié)我們才在伙房自己做飯。一般是“打平伙”或村干部去集市上采購點食材,再到菜園摘些自種的蔬菜。女同事則留在家中洗菜做飯,她們需要進村完成的業(yè)務全由男同事代勞。</p><p> 中午吃飯時,大家嬉笑耍鬧其樂融融地也頗有家的氛圍。菜品嗎?有時是鲇魚燉茄子、有時是買豬肉、豬排骨什么的,主食是大餑餑或燒點米湯。隨著女同事一聲“開飯嘍”!男的圍桌而坐人手一瓶啤酒,那是一打10瓶的煙臺啤酒。白酒則永遠是2塊錢一瓶廣州赤坎軍區(qū)生產(chǎn)的“米香曲酒”。</p><p> 膠東女子與生俱來就溫柔賢惠,就是下鄉(xiāng)的女同事也不例外的給男同事舀湯送飯,我們老爺們似乎理所當然毫無愧疚的享受著。等酒過一巡,她們才在挪出來的地方落座。不過在喝酒上有個自我約束紀律,為了下午的工作是絕對不允許酗酒的。</p><p> 農(nóng)村還有鮮為人知的飲食吃死豬肉。大家可能感覺太匪夷所思了。其實這也是一個地區(qū)特有的飲食。正如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愛吃“牛癟”一樣,吃肉的蘸水必須有動物的鮮血和胃里的草汁攪拌方是美味。再如電視里介紹飲食文化時曾報道,用羊百葉里未消化的細草煮湯喝據(jù)說可以治胃病、聚餐前喝一碗可以開胃一樣的道理。</p><p> 膠東豬肉是剝皮的,只有死豬不怕開水燙不剝皮,吃起來“艮吱吱”的別有一番滋味。(說是死豬,其實是跌打損傷之豬)當然在青海呆慣了我是不吃的。記得一生只吃過一次死豬肉,那是在浩門農(nóng)場十三大隊青年隊,有一天豬號的一頭80多斤重的豬死了。可能是養(yǎng)豬職工煮熟了給了打掃豬號的我們一塊,正好老家寄來一包香椿,在宿舍溝邊挖個鍋灶炒起來也非常美味的。</p><p> 還要說一下的是如今生活質(zhì)量提高了,不管以前出于什么原因吃死豬肉,估計現(xiàn)在是絕對不會吃了吧?你猜錯了,從那個物資匱乏年代走過來,如今富裕了的公司老板們,他們還懷念吃死豬肉的過程,還會買一頭80~90多斤重架子豬,讓工人用水悶死,然后退毛煮熟蘸大蒜汁吃或鹵著吃,那叫一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暢汗淋漓,說白了要的就是這個記憶中的儀式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村口小池塘還是那么碧水蕩漾,成群的魚兒還是那么熙熙攘攘。蛙在鼓噪,鵝兒在水面上倘佯。一陣風兒吹皺了池水,受驚了的蜻蜓,尾巴頻頻點水又挪到了別的荷葉上。</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麥子熟,杏兒黃。杏兒熟了就預示著離割麥也就不遠了。80年代割麥幾乎全憑人工,素有“割季麥子脫層皮”之說。現(xiàn)在隨著農(nóng)業(yè)機械化的提高,你只需站在自家的地頭張開口袋就行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掛著新鮮羊肉做“招頭”招徠顧客。盤里盛著切好的羊雜,只要你一聲吆喝老板就會根據(jù)你報的錢數(shù)決定放肉的數(shù)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羊湯最佳搭配是用花生油炸的面魚(既油炸餅)。吃時將面魚泡在羊湯碗里,再要上三兩小酒邊吃邊啜一口酒,酒喝好了,飯也吃飽了。有菜、有湯又有肉是所有農(nóng)村老百姓,當然也包括我最希冀的愿望就是趕集“哈一碗羊湯”。</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集市上,叫得響的、最經(jīng)濟實惠的是羊肉湯、羊雜湯。有時下鄉(xiāng)碰到趕集,我們也會這次你請我,下次我請你“驢啃癢”式的請客。沒有比較還覺得味道不錯,但近幾年幾次赴西寧,在環(huán)境上、肉質(zhì)上、口味上總覺得不能與西寧的“泉兒頭”或“天下第一碗”的羊雜湯相比,我想這就是老了懷舊的情愫吧!</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膠東“跌面”據(jù)說歷史悠久,它和“蘭州拉面”是否同宗同族不得而知。跌面人抓起面劑子在案板上反復摔打然后抻拉。抻拉的動作或許并不華麗但很嫻熟,必須掌握跌打的節(jié)奏和力道。下鄉(xiāng)的中午,在食棚一隅找僻靜之處坐下,看著跌面人啪啪地表演、再吃上一碗蓋澆了湯料的跌面,那么留在唇齒間的是一種幸福滿滿地回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招遠自古就有用綠豆漏粉做粉條的民間習俗。有一種特別的稀飯名叫“粉漿飯”,那是用綠豆?jié){發(fā)酵變酸后的產(chǎn)品。吃時將變酸后的粉漿放鍋里燒開,然后根據(jù)你的喜好可以搭配任何蔬菜,聞之有淡淡地酸臭味,喝時是酸酸的一種食品。夏季有專賣粉漿的攤位,10元一小塑料桶供應喜歡這種口味的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就像老話說的“一方水土育一方菜肴”,吃毛蛋可能也被許多飲食矜持的人不接受而不敢吃。農(nóng)村起初的毛蛋是孵小雞時自然死亡的,毛蛋里雛雞已經(jīng)成型必須摘掉毛才能吃。后來人們用孵化器大量孵化,并故意將14天還沒有發(fā)育成熟的蛋胚迅速降溫,民間稱“閃了毛蛋”。這種毛蛋已具備小雞早期的形狀且無毛,當?shù)厝朔Q這種毛蛋為“殼里香”“活珠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19年8月在浙江紹興徐連根同事家里曾吃過孵鴨子的毛蛋,據(jù)說毛蛋是上佳的補品。</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上圖獎狀是在1976年元月十日,在青海省第十七勞改支隊一大隊工作時被評為“抓革命促生產(chǎn)”先進個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86年10月又被青海省第六勞改支隊評為先進工作者。農(nóng)場偵保科張景洲給照的先進個人彩照后,由于我已調(diào)回膠東,沒有收到獎狀,只是照片和當年農(nóng)場的先進工作者一起張貼在了場部大禮堂櫥窗里。</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內(nèi)調(diào)膠東后工作性質(zhì)變了,可是我和老伴依然繼承發(fā)揚浩門、諾木洪農(nóng)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用“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的老柴達木精神激勵自己做好本職工作。我們先后在調(diào)回后的80年代都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了一名共產(chǎn)黨黨員。</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最后工作的膠東也是見證我和老伴后半生成長的地方。我們兢兢業(yè)業(yè)地的工作,為社會盡到綿薄之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以上獎狀是我調(diào)回膠東24年來被市委市政府記大功、三等功和各級政府頒發(fā)的先進個人獎狀,這也是黨和人民對我一生工作的肯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總結(jié)我和老伴的這一生,退休前沒有是否能平安落地的忐忑,退休后也沒有門可羅雀的失落。因為我們只是一介平民,很平淡、很平凡地退出了原來的工作。</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只要有夢想,退休后的生活就一定是絢麗多姿的。在結(jié)束《爬滿紫藤花兒的小屋》這篇文章時,“我是一條小河”的歌詞最能代表我和老伴的心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沒有大海的波瀾壯闊,沒有大江的氣勢磅礴,沒有湖泊的平靜,沒有山泉靚麗的景色,山川給了我跳動的脈搏,陽光給我青春的光澤。繞過高山,穿過大漠,酸甜苦辣都是歌。我的生命奔流不息,我是草原上一條小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曾住江之頭,現(xiàn)住江之尾,我們是從青藏高原流淌到膠東的一條小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文章指導: 微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文字校對: 沙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20年6月28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应城市| 霸州市| 建宁县| 中江县| 黔江区| 朔州市| 北宁市| 龙门县| 颍上县| 资源县| 大连市| 烟台市| 罗定市| 陆良县| 平罗县| 临澧县| 瑞丽市| 焉耆| 兰考县| 锦屏县| 嘉峪关市| 西丰县| 梅河口市| 济阳县| 新安县| 肇东市| 静安区| 育儿| SHOW| 四子王旗| 新干县| 塔河县| 佛学| 浪卡子县| 开江县| 泸定县| 五大连池市| 武川县| 民乐县| 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