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坐落在人間天堂的杭州,美不勝收。<br> 西湖之美,自古以來便有西湖十景之說。以蘇堤春曉、斷橋殘雪、曲院風(fēng)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雙峰插云、南屏晚鐘而聞名天下。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精美的描述,如那“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特別是人們還賦予了那動人的,浪漫的,凄婉的故事與傳說,便蘊含了人間的溫情和世間的仙氣。<br> 我此次雖是慕名而來,也只是在傍晚時分匆匆行走了白堤和蘇堤,留下了淺淺的印象。<br> 白堤有三橋:斷橋,錦帶橋和西泠橋。我從白堤進入景區(qū),迎面而來的就是斷橋。<br><br> 斷橋 “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堤 橋頭有御碑亭,康熙欽點御題:斷橋殘雪 為何叫斷橋,有一說是大雪初停,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陽面積雪融化,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仿佛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因此叫斷橋。<div> 其實,斷橋還曾叫:段家橋。我個人臆想,古代文人描景狀物之時,取段字的諧音字“斷”,“段橋”與“斷橋”一字之差,意境大不相同,實為修辭絕妙之筆。</div> 橋頭的“云光水榭” 西湖游人 喂鳥圖---游人與麻雀 湖邊休憩 錦帶橋,形似斷橋。 黑云翻墨雨欲來 剛才還是一片晴朗的天忽降一陣大雨,來的驟,去也匆,淅淅瀝瀝漸為小雨。正如蘇軾描述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猛然回首,見橋上游人紛紛打傘雨中行走觀景,想起傳說中的白娘子斷橋邊因逢雨借傘與許仙相識的故事,我連忙抓拍了幾張。<br><br> 天朦朦,雨淅淅,漫步白堤,好似穿越傳說故事中。 白堤的斷橋有傳說的故事,而西冷橋確有真實的人物故事。 西泠橋和慕才亭 南齊時候,錢塘才女蘇小小麗質(zhì)天生才華橫溢,與當(dāng)朝宰相之子阮郁相識相愛。但她為風(fēng)月中人,這似乎注定了她一生的命運凄慘。阮郁被父親囚禁,阮府送給蘇小小修書一封。不久,蘇小小在傷心和絕望中辭世。那時她年僅十八歲,正所謂紅顏薄命。 現(xiàn)在西泠橋畔,有蘇小小的衣冢墓和一座慕才亭,上面有歷代文人撰寫的楹聯(lián): 其中一聯(lián)是“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br> 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在白堤西端,包括御碑亭、水面平臺、四面廳、八角亭、湖天一碧樓等建筑,歷來是秋季賞月勝地。白居易【春題湖上】描述“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康熙御筆 現(xiàn)在時令雖不能欣賞秋月,但雨后天色漸暗,湖邊的建筑物上的燈光亮起,在湖面上映射出色彩斑斕的倒影。正如蘇軾描述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夜游西湖,別有一番景色。 曲院風(fēng)荷<br><br> “曲院風(fēng)荷”景點是以夏日觀荷為主題,[宋]楊萬里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寫出了六月觀荷的景象雨感受。<br><br><br> 曲院,原為南宋設(shè)在洪春橋的釀造官酒的作坊。<div>”曲“原為”麯“,康熙御筆筆誤,乾隆御題補臺,另有一段故事。</div> 出曲院往東便是蘇堤。<div>蘇堤上有六座橋,但天色已晚,只是沿途取景記錄而已。</div> 雷鋒塔 西湖最重要建筑和最具有傳奇色彩的要素為雷峰塔。而我對雷鋒塔的認識,一是因《白蛇傳》故事,賦予了該塔的傳奇色彩;二是早年間曾讀過魯迅先生寫的【論雷鋒塔的倒掉】,但年輕不甚理解。<div><br></div><br> <br>夜游西湖,行走匆匆,留有許多遺憾。有道是“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div>西湖,值得再來看你。</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巴彦县|
琼中|
镇雄县|
富阳市|
贵南县|
离岛区|
桐城市|
达日县|
哈巴河县|
措勤县|
吉木乃县|
星座|
宝丰县|
和硕县|
日照市|
双流县|
墨脱县|
房山区|
宝丰县|
增城市|
米泉市|
玛沁县|
临洮县|
尼玛县|
甘肃省|
东光县|
兰坪|
马尔康县|
静乐县|
巴东县|
新闻|
荃湾区|
堆龙德庆县|
红河县|
祁连县|
丰城市|
会理县|
丹棱县|
定陶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