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今是全民手機的時代,微信24小時登錄,可以說,沒有收不到的消息,只有不想回復的人。</p><p><br></p><p>收到他人的消息,能否及時回復,是考驗人品的最佳利器。</p><p><br></p><p>最好的關系不是隨叫隨到,每天都聊,而是我發了消息,你看到了自然會回復。</p><p>秒回,是這個時代最不可或缺的安全感,也是對他人最大的尊敬。</p> <p>1</p><p>收到回復,是一種態度</p><p><br></p><p>之前,大S和汪小菲的一組對話上了微博熱搜。</p><p><br></p><p>起因是大S打了視頻電話給汪小菲,想看看孩子。結果汪小菲說他不在家,在路上開車。</p><p><br></p><p>大S立刻說:“為什么開車還要接?”</p><p>汪小菲回答說:“不敢不接呀。”</p><p><br></p><p>在網友調侃汪小菲的家庭地位時,我卻看到這一細節背后的真相:</p><p><br></p><p>汪小菲不是不敢不接,而是不想妻子大S擔心,他想在第一時間回復,而不是直接掛斷,讓大S不明所以,各種猜測和顧慮。</p><p><br></p><p>看到他人發來的消息,不論能否解決問題或者明確答復,起碼可以說一聲“收到”,讓對方放心。</p><p><br></p><p>這不僅是人際交往最起碼的禮儀,更是一種態度,讓對方感知你的重視和在乎。</p><p><br></p><p>你回復消息的態度,就是你們關系的溫度。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別人將來對你的態度。</p><p><br></p><p>今天你能及時回復,認真對待他人的消息,將來你才會得到他人熱情的回應。</p> <p>2</p><p>收到回復,做事才靠譜</p><p><br></p><p>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最靠譜?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收到會回復的人。</p><p><br></p><p>深以為然。</p><p><br></p><p>前天是兒子學校舉辦小學生10歲成長禮的日子,學校邀請家長共同參加典禮,我剛好工作有事走不開,就發了微信,讓先生抽時間過去。</p><p><br></p><p>信息發出后石沉大海,期間,我給先生打了一個電話他沒接聽。</p><p><br></p><p>為了讓兒子的成長禮,不因父母缺席而遺憾,我硬著頭皮找領導請假,在領導極度難看的臉色中匆忙離開公司,等我趕到學校時,卻在校門口看到了先生。</p><p><br></p><p>一場爭吵,毫無懸念地上演了。</p><p><br></p><p>我責怪先生為什么收到信息不說一聲,害得我白跑一趟,不僅耽誤了緊急工作,還得罪了領導。</p><p><br></p><p>先生一臉無所謂地說:“我收到你的消息了,所以我不是過來了嘛。你趕緊回公司吧!”</p><p><br></p><p>臨了,還補充一句“我剛好途中接到幾個電話,就把回復你的事給忘記了”。</p><p><br></p><p>回復“收到”耗時不超過兩秒,兩秒的代價卻是耽誤工作,夫妻爭吵。</p><p><br></p><p>網上還看到一個故事。某公司領導讓員工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p><p><br></p><p>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復。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回復。</p><p><br></p><p>直到中午,領導在樓道里看見了小王,問他材料送到了沒有,小王說送到了,領導又問他怎么送的,小王回答說那個人不在,他就委托辦公室里的其他人轉交了。</p><p><br></p><p>領導聽完,對小王的印象只有三個字:不靠譜。</p><p><br></p><p>此后,領導再也不會輕易委托小王去處理重要的事了。</p><p><br></p><p>有人曾總結說:</p><p>“所謂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p><p><br></p><p>交代給TA一件事后,TA能妥善處理好,就算沒辦好,TA也會及時反饋,不會讓人擔心,這就叫靠譜。 </p><p><br></p><p>看一個人是否靠譜,不必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收到消息能及時回復就夠了。</p><p><br></p><p>靠譜,才是一個人最好的社交能力。</p> <p>3</p><p>收到回復,折射的是人品</p><p><br></p><p>5G時代已經來了,沒有收不到的消息,只有不想回復的人。</p><p><br></p><p>想起今年五一的同學聚會,班長讓我給幾個同城的同學,發消息逐一通知,鼓勵大家有時間都來聚聚。三個同城的同學中,只有林紅一直沒有回復。</p><p><br></p><p>在我第三次把聚會的時間地點以及邀請函發給她時,依然沒有動靜。</p><p><br></p><p>我決定問同學要她的號碼,準備打電話和她聊。沒想到,正要打電話,林紅發了一條朋友圈要集贊,更可笑的是,她還給我發了消息,喊我幫忙去點贊。</p><p><br></p><p>我突然放棄了打電話的念頭,果斷將林紅排除在聚會之外。</p><p><br></p><p>比等她回復更讓我糟心的是,她的動態在變,喊人點贊,卻不回我的信息。</p><p><br></p><p>人家跟你say hi,你要回句“你好”;人家給你發了消息,你要回個“收到”。</p><p><br></p><p>不回復的人就別去打擾了,賠了笑臉還丟了尊嚴。</p><p><br></p><p>俞敏洪曾說過,一個人如果人品很正,做事直率,沒有遮遮掩掩的行為,我們就可以說他在人品上基本是靠譜的。</p><p><br></p><p>同學聚會,來或不來,都是你的自由,在看到通知的第一時間,真誠坦率地告訴對方是否參加,才是同學交往的正確打開方式。</p><p><br></p><p>幾次三番坐視不理,甚至還跳過這條消息,為一己私利公然索贊,這就是人品欠費了。</p><p><br></p><p>網絡時代,一切都很便捷,檢驗一個人的人品也很便捷:看TA如何處理消息就夠了。</p> <p>4</p><p>收到回復,是對他人最大的尊重</p><p><br></p><p>網上有句戳心的話:有一種悲傷是,我回你消息是秒回,你回我是輪回。</p><p><br></p><p>殊不知,比輪回更慘的,那就是壓根不回。</p><p><br></p><p>這背后的真相,說白了就是不尊重。</p><p><br></p><p>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br></p><p>如果我們換位思考,發消息在線等的人是你,你是希望對方及時回復還是無視你的存在?</p><p><br></p><p>別人通知你一件事,回復“收到”兩字并不難。</p><p><br></p><p>別人邀請你赴約,去或不去都是你的自由,給個準信就好。</p><p><br></p><p>別人問你一個問題,知道就回答,不知道就說“不了解”。</p><p><br></p><p>你正忙碌,也可以在事后及時解釋一下,說聲“回復晚了,抱歉”,對方也會理解。</p><p><br></p><p>發消息的人,要的是一個反饋,而不是沉默。</p><p><br></p><p>沉默折射出的是不尊重。</p><p><br></p><p>惠特曼說過:對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p><p><br></p><p>收到請回復,既是一件小事,又是一件大事。它小到不足兩秒,微乎其微,卻又大到人品和尊嚴。</p><p><br></p><p>收到消息后,及時給他人一個回復,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p><p><br></p><p>不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p><p><br></p><p>信息時代,千萬別讓你的形象和價值毀于“收到不回復”。</p> <p>【轉發】- 作者:魚白,有書原創作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交口县|
天气|
潜江市|
肇州县|
庆元县|
静乐县|
兴仁县|
无为县|
唐海县|
尉氏县|
亚东县|
清河县|
哈尔滨市|
库车县|
靖西县|
浑源县|
梁山县|
湄潭县|
峨边|
天长市|
塘沽区|
牡丹江市|
合川市|
保定市|
关岭|
张家港市|
武定县|
娄烦县|
昭苏县|
桓仁|
巴里|
延寿县|
永城市|
鹤壁市|
武城县|
平顶山市|
宕昌县|
合水县|
呼图壁县|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