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篁嶺真奇怪,四季把秋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不管天陰晴,籮筐擺在外。</p> 對于篁嶺人來說,一年似乎就一個季節——秋天。無論春夏秋冬,各色的農家菜蔬都放在籮筐里,擺在外面曬。 <p class="ql-block"> 篁嶺,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東北部,經典的徽派建筑,也是著名的"曬秋"文化起源地,又是一座距今近六百歷史的徽州古村。篁嶺屬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p> <p class="ql-block"> 篁嶺因"曬秋"聞名遐邇,村落"天街"似玉帶將經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 周邊千棵古樹環抱、萬畝梯田簇擁,四季花海展示驚艷的"大地藝術"。</p> 據說篁嶺是篁嶺一位叫吳向陽的外出經商人,發達后回鄉掏出10億元巨資,將篁嶺的村民整體搬遷,然后對村落進行整修,把篁嶺及婺源具有特色民居、祠堂按照修舊如舊原則搬遷移建到篁嶺,建成了一個特色鮮明的旅游鄉村。把村里的婦女、老太太招為員工,專門負責晾曬蔬菜、農產品工作,晾曬的籮筐、筐內五彩的物品都是供游客觀賞、拍照的道具而已。 篁嶺濃縮婺源旅游精華,被譽為"最美鄉村最美景致"、篁嶺曬秋入選為"最美中國符號"、"中國傳統村落"、"2015年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點"、"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國家AAAA旅游景區"、"最佳鄉村旅游目的地"、"全國旅游廁所設計大賽一等獎"、"中國最美休閑勝地"、"全國網絡媒體記者采風基地"、"江西省首批鄉村文化休閑旅游示范點"、"江西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篁嶺是人文的杰作,數十棟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嶺谷錯落排布,家家鑿窗采光,戶戶支架曬物。村民們用眺窗為畫板,支架為畫筆,曬匾為調色盤,春曬山厥、水筍、夏曬干菜、果蔬;秋曬辣椒、黃豆;東曬果脯、鄉俗,一年四季延綿有序。 篁嶺村的開發通過市場經濟杠桿,以一種古村產權收購、搬遷安置結合古民居異地搬遷保護的模式進行村落保護性開發,保持了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以優美的山嶺環境為背景,千畝梯田為依托,古村落民俗風情為主線,揉進豐富多姿的參與性體驗活動,將篁嶺打造成國際化鄉村旅游示范區、休閑農業示范基地、鄉村旅游目的地、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篁嶺的十大看點</b></h3> 曬秋人家、天街古巷、五桂香堂、奇異怪屋、冒險森林、極速溜索、紅豆杉群、壘心棧橋、梯田花海、愛在心田。<br> 如果說,婺源古村是中國古建筑的大觀園,篁嶺無疑是一朵雅致動人的篁嶺古村 奇葩。篁嶺處處閃爍著民俗風情的亮點,這里有一幅縮寫版流動的"清明上河圖"。近五百米的"天街"古巷兩旁徽式商鋪林立,茶坊、酒肆、書場、硯莊、篾鋪,古趣盎然。 篁嶺保存良好的徽式古村落格局,有原汁原味古村落風貌及民情民風,篁嶺村莊的房屋結構開式特殊,農家一樓大門前臨大路,大門后是廳堂;戶戶二樓開后門可到達更高處的另一大路,二樓前門攔腰上下砌墻,與屋外搭建的水平木頭架連成一體,用以晾曬農副產品,較好地解決了坡地建村、無平坦處曬農作物的矛盾。曬晾農作物使用竹曬簟,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的收獲季節,房屋間成了曬簟的世界,五顏六色的農作物與黑色屋頂之間重重疊疊,甚是壯觀。 發展至今,全國不少地方的這種曬秋習俗慢慢淡化消亡,然而婺源篁嶺的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文化部評為"最美中國符號"之后,其更演變成鄉村旅游提升的"圖騰"和名片,成為婺源特色的旅游產品。 篁嶺的獨特風光體現的是婺源傳統農家民俗文化,展示的是 "天人合一"的理想家園。篁嶺民俗文化影視村已被文物部門評定為"婺源生態博物館",篁嶺文化現象已成為"徽州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婺源文化產業標志性項目,江西微電影創造拍攝基地。 1月21日上午,天氣很不理想,天空哩哩啦啦下著小雨,對于游覽曬秋的村落是極為不利的,很難看到理想的景致和拍到像樣的照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东辽县|
洮南市|
长海县|
盈江县|
突泉县|
桑植县|
田东县|
江北区|
富蕴县|
吉首市|
盐山县|
桐梓县|
斗六市|
辽中县|
务川|
馆陶县|
屯留县|
酒泉市|
鹤岗市|
凤山县|
焉耆|
临猗县|
鄂州市|
邢台县|
邵阳县|
周口市|
仁布县|
徐汇区|
馆陶县|
水富县|
德惠市|
浦北县|
汤阴县|
任丘市|
抚州市|
和顺县|
恭城|
桐庐县|
工布江达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