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新四軍后代赴宿遷老區(qū)行【中】廉政和朱瑞故居

白樺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文 : 吳安(白樺林)、編輯/鐘良</p><p><br></p><p> 2020年6月8~12日,剛剛度過新冠病毒疫情的我們,從北京、南京、青島、合肥,來到革命老區(qū)江蘇省宿遷市尋訪。我們是新四軍三師和四師后代,多數(shù)還是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的后人,我們希望多了解一些我們的父輩。由于宿遷新四軍研究會領導的前期聯(lián)絡和精心準備,使我們這次宿沭老區(qū)行得以圓滿完成。</p><p><br></p><p> 6月9日上午,我們尋訪了“宿北大戰(zhàn)遺址公園”“宿遷黨史敎育館”和“彭雪楓紀念館”。下午,合肥盛承江一行4人去了淮安;我們按計劃來到廉政建設展覽館、朱瑞故居和朱瑞紀念館。</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四、宿遷境內(nèi)抗日民主根據(jù)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廉政建設館展覽館</b></p><p><br></p> <p>  此展館設在“彭雪楓紀念館”二層,初聽反腐紀念館,以為是“打老虎”,與我們關系不大。</p><p><br></p><p> 看到反腐內(nèi)容被宿遷市紀檢委、監(jiān)察委、新四軍研究會和住房城建局四個單位合編,做成了質(zhì)地考究、畫面精美的圖冊,里邊有許多珍貴的圖片,才感覺這個展覽不一般。</p><p><br></p><p><br></p> <p>  劉少奇領導創(chuàng)建宿遷境內(nèi)抗日民主根據(jù)地。</p><p><br></p><p> 1938年9~11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召開后,決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劉少奇為書記,領導華中地區(qū)黨的工作。</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四軍東進皖東北</p><p><br></p><p><br></p> <p>  1940年6月,八路軍部隊南下蘇北。</p><p><br></p><p><br></p> <p>  1941年1月于淮海抗日根據(jù)地合影。左1梁興初、左3起:吳世安、張愛萍、江彤、金明、張震球。</p><p><br></p><p><br></p> <p>  講解員背后的地圖是動態(tài)的,在“宿遷”境內(nèi)的地圖閃著亮,格外醒目有創(chuàng)意。</p><p><br></p><p><br></p> <p>  1941年8月23日,華中局關于成立淮北蘇皖邊區(qū)行政公署和軍政黨委員會的決定。劉瑞龍為行署主任,劉玉柱為副主任。</p><p><br></p><p> 鄧子恢、劉子久、劉瑞龍、劉玉柱、彭雪楓、吳芝圃、張愛萍為軍政黨委員會委員,鄧子恢為書記。</p><p><br></p><p><br></p> <p>  劉瑞龍要求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自覺接受民主監(jiān)督</p><p><br></p><p><br></p> <p>  淮北行署部分領導合影。前左起: 劉英南、江彤、劉瑞龍、劉寵光、江凌;中排左1唐勁實、左5起:張?zhí)珱_、方原、徐鳳笑、孟東波。</p><p><br></p><p><b> 1942年,淮北邊區(qū)稅務干部石某,偷盜稅票5本(500張),從泗宿縣歸仁集分局拿到泗南他家鄉(xiāng)石集使用,進行貪污。后被發(fā)現(xiàn),被依法執(zhí)行槍決。這對邊區(qū)機關干部是一次鐵的紀律教育,震動很大。</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鄧子恢的廉政教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1941年6月,這是鄧子恢在淮北根據(jù)地給9旅做報告后的合影。前排右4為鄧子恢。</p><p><br></p><p><br></p> <p>  淮北邊區(qū)參議會參議員廉政監(jiān)督提案</p><p> </p><p><br></p><p><br></p> <p>  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游擊支隊鐵佛寺整訓,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教育。</p><p><br></p><p><br></p> <p>  新四軍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獨立旅組織序列表</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宿遷境內(nèi)作戰(zhàn)部隊組織序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1.2)</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愛萍、韋國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與八路軍五縱三支隊</p><p><br></p><p> 自1940年8月底開始,五縱三支隊進入宿遷、沭陽鄰近隴海鐵路一帶開辟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黃克誠自述》)</p><p><br></p><p><br></p> <p>  1943年冬,第三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在泗沐縣(今泗陽縣)莊圩與參加整風學習的淮海區(qū)黨政軍干部合影。</p><p> 前排左起:張克辛、吳信泉、邵幼和、劉震、鐘偉、李少元;</p><p> 中排左起:覃健、沈啟賢、黃克誠、金明;</p><p> 后排左起:黃忠誠、楊純、張彥、田養(yǎng)泉、馮志湘、劉述周、呂鎮(zhèn)中、李一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克辛拍攝)</p><p><br></p><p><br></p> <p>  曾任新四軍四師供給部部長的謝勝坤,與郭金林、白辛夫、張建槐共著《新四軍第四師供給工作概述》,記述了淮北根據(jù)地開展審計工作的情況。</p><p><br></p><p><br></p> <p>  新四軍規(guī)定因公接待的標準不得超過四菜一湯</p><p><br></p><p><br></p> <p>  茅屋中的題字展現(xiàn)出老一輩革命家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p><p><br></p><p><br></p> <p>  劉瑞龍、陳蔭南指示,“貪污舞弊份子應該追究嚴辦”。</p><p><br></p><p><br></p> <p>  新四軍部隊自覺遵守群眾紀律,向群眾賠償損失,密切了軍民關系。</p><p><br></p><p><br></p> <p>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李一氓歷任淮海區(qū)、蘇北區(qū)黨委副書記、行署主任等領導工作。</p><p><br></p><p><br></p> <p>  1943年3月,山子頭戰(zhàn)役勝利后于新四軍第四師師部半城合影。前左起:譚振林、王集成、曾希圣、洪天壽;后排左2起:鄧子恢、溫玉成、彭雪楓、張震、吳芝圃。</p><p><br></p><p><br></p> <p> 1941年,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一條毛巾變兩條”的故事。</p><p><br></p><p><b> 黃師長洗臉只用半截毛巾,說整條毛巾太浪費。黃師長說,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半洗臉毛巾,5000條毛巾剪兩段,就夠一萬人洗臉了。</b></p><p><br></p><p><br></p> <p>  1944年,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與副師長張愛萍在一起。</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我們只有打仗的權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1940年12月,八路軍第五縱隊三支隊九團在阜寧縣馬家蕩打開一戶地主大莊園。這戶地主家里小玩意很多,有些干部戰(zhàn)士就拿了些。</p><p><br></p><p><b> 支隊政委韋國清發(fā)現(xiàn)后,立即把九團領導找來對他們說:“你們團怎么這樣搞法,破壞群眾紀律?群眾紀律就如同戰(zhàn)場紀律,決不能有一點含糊。”“雖然拿的是小鏡子、瓷人等小東西,但不能培養(yǎng)發(fā)洋財?shù)乃枷耄覀冎挥写蛘痰臋嗬 ?lt;/b></p><p><br></p><p> 群眾自發(fā)送來豬羊等慰問品,九團收下了。韋國清對團領導說:“廣大群眾很苦,豬、羊等慰問品我們不能收!打了勝仗就一定要吃豬肉?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慰問品必須是縣級抗日民主政權送來的,我們才能收。”當時,第三支隊各團自籌棉衣。九團排以上干部做了丹士林布的棉衣,還有四個兜。韋國清和司令員張愛萍知道后堅決不準干部穿,都給勤雜人員了。</p><p>&nbsp;</p><p><br></p> <p>  1941年冬,淮北區(qū)黨委同志與陳毅代軍長(后軍長)在新四軍第四師駐地半城合影。左起: 劉子久、鄧子恢、陳毅、彭雪楓、劉瑞龍、吳芝圃。</p><p><br></p><p><br></p> <p>  1944年,四師師長彭雪楓與騎兵團戰(zhàn)斗英雄合影。前排左起: 程坤源、彭雪楓、周純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玉興攜金揣銀尋隊伍</b></p><p> </p><p><br></p><p><b> 為擴大騎兵團部隊和補充馬匹等需求,鄧子恢政委指示四師騎兵團派人去販鹽買馬。負責販鹽的司號長李玉興等在販鹽時經(jīng)常腰纏萬貫,卻過著艱苦生活。他們帶大批銀元金條,背槍背錢,先后6次泅過運河找部隊,最后分文不少地把金銀上交給了部隊。</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br></p><p><br></p> <p> 1944年4月,新四軍第四師九旅26團攻擊偽據(jù)點河涯徐,全殲偽軍3個中隊。圖為河涯徐西小圩戰(zhàn)斗中擔任攻堅任務的第九連。其九連連長就是花懷真,在他的帶領下,攻堅九連英勇善戰(zhà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兩小段回憶 ~</b></p> <p>  回想2018年5月10日,宿遷市新四軍研究會策劃寫《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一書,趙連軍副會長專程來京會見隴支后人,歡迎大家投稿寫自己的父母。</p><p><br></p><p> 右起: 韋肖毅(韋國清之子)、王會軍、鐘良、張小沖(張彥楊純之子)、趙連軍、黃梅、張小固(小沖哥哥)、鐘迎炎(鐘輝之子)、吳安、張煒元(張震寰之女)、王虹和王星(李風之女)。</p><p><br></p> <p>  該書已于2019年7月出版,我們的夙愿得以實現(xiàn)。</p><p><br></p><p><br></p> <p> 2020年5月28日隴支花懷真之子花純征來京小聚</p><p> 前左起: 許軍(許書白之子)、鐘迎炎、花純征、孫良華(孫象涵之子)、曹濱;</p><p> 后左起: 李青青(李天鈞之女)、孫曉華、張煒元、吳安、鐘良、沙云(沙風之女)。</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 我們帶著全體隴支后人的期待,于6月9日當天,參觀完廉政建設館后,來到了朱瑞故居附近的廣場。</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這是廣場上的朱瑞烈士雕像</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朱&nbsp; 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05—1948)</p><p><br></p><p> 江蘇宿遷人。1925年赴蘇聯(lián)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p><p><br></p><p> 1930年春回國后,歷任中共中央特派員、長江局軍委參謀長兼秘書長,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五軍團政治委員,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政治部主任。1934年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參加長征。1936年12月任第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p><p><br></p><p>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軍委書記,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1946年10月起,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炮兵司令員,兼炮兵學校校長。</p><p><br></p><p> 1948年10月1日,在遼沈戰(zhàn)役攻克義縣戰(zhàn)斗中犧牲。中共中央在唁電中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炮兵建設中功勛卓著”。</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趙連軍提供信息)</p><p><br></p> <p>  朱瑞故居坐落在宿遷市宿城區(qū)的龍河鎮(zhèn)里。這是故居對面的廣場和建筑,其清爽、秀麗的徽派風格深深地吸引著我們。</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五、參觀朱瑞故居</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在朱瑞故居前合影</b></p><p><br></p><p> 前排左起: 孫維才、陳迅、孫曉華、吳安、黃梅、孫東平、王星、孫其松;</p><p> 二排左起: 趙連軍、***、張矛、曹濱、鐘良、故居工作人員等。</p><p><br></p><p> 我們團隊里有黃克誠大將之女黃梅,新四軍四師李浩然之女吳安、孫存余之女孫曉華、鈡沛之子鐘良、曹石亭之子曹濱;新四軍三師李風之女王星; 還有來自南京的新四軍三師張克辛之子張矛;來自青島的四師孫聿修之女孫東平。</p><p><br></p><p> 宿遷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孫其松(前右1),副會長趙連軍(二排左1),辦公室主任孫維才(前排左1)全程陪同,為我們的尋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真誠感謝他們!</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古色古香中了解朱瑞的成長~~</p><p><br></p><p> 朱瑞的先祖曾為當?shù)孛T望族。出生時,這個延續(xù)三代的“書香門第”[1]地主家庭家道已經(jīng)中落,由富豪大家庭變成一個殷實的小康之家。</p><p> 父親朱心順是“農(nóng)村業(yè)余醫(yī)生”,“性寬大,和平、好施”。有人求治病總是盡心盡力;有急重病求出診也是必應;對家境貧苦的病人還周濟藥費免酬金,頗為鄉(xiāng)人敬重。朱瑞8歲時,父去世。母親寬厚性剛強,一生勤勞儉樸,為料理家務、養(yǎng)育子女而忙碌。</p><p><br></p><p>[1]&nbsp;朱瑞《我的歷史與思想自傳》,《中共黨史資料(第9輯)》,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4月北京版。</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趙連軍提供)</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學蘇聯(lián),去看外面的世界</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傾聽講解員的解說</p><p><br></p> <p>  朱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迅與我們分享收獲</p><p><br></p> <p>  1939年8月八路軍第一縱隊正式成立。司令員徐向前(前排左3),政治委員朱瑞(前排左4),與山東縱隊政治委員黎玉(前排左2)等合影。</p><p><br></p> <p>  1943年春,中共山東分局書記朱瑞、委員陳光、黎玉與濱海區(qū)黨委書記符竹庭在濱海區(qū)合影。左起符竹庭、史瑞楚、朱瑞、陳光、黎玉。</p><p><br></p><p> 1938年12月,八路軍隴海游擊支隊受中共山東分局指派,開赴邳州,后又向南發(fā)展到宿遷等地。</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瑞與夫人陳若克</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庭后院相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寧都起義的主要將領有,左起: 季振同、董振堂、趙博生、黃中岳。朱瑞也起了重要作用。</p><p><br></p><p><br></p> <p>  1937年秋,中共北方局成員,書記劉少奇、組織部長彭真、軍委書記朱瑞、秘書長林楓(從左至右)。</p><p><br></p><p><br></p> <p>  1938年,朱瑞(左4)與彭德懷(左5)同二戰(zhàn)區(qū)國民黨高級將領合影。</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向后花園的小月洞門</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瑞父母的臥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書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給病人看病的診室和藥房</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幽靜的后花園</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參觀朱瑞故居后黃梅留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六、龍河鎮(zhèn)中心小學</b></p><p><br></p> <p>  龍河鎮(zhèn)中心小學是朱瑞少年時的母校,陳迅(前排左2)為大家導引,興奮地講述著這里的一切。</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朱瑞烈士雕塑前合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br></p> <p>  令人賞心悅目的小學校園,寄托著人們對朱瑞將軍的思念~~</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訊校長提供照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參觀后,陳迅副會長贈書,黃梅代大家接收。謝謝!</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七、參現(xiàn)朱瑞將軍紀念館</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瑞的母親和兄長朱珮</p><p><br></p> <p>  這么多歷史上著名的風云人物都是朱瑞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時的同學。</p><p><br></p> <p>  我在想,朱瑞像中國參加革命的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一樣,不是因為生活太窮困而思變、鬧革命的;他們是家境富有、渴望追求真理的一群愛國青年。他們是從理論上分析到中國應該走社會主義道路,而獻身于革命事業(yè)的我國第一代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瑞在蘇聯(lián)學習的莫斯科中山大學</p><p><br></p> <p>  1937年5月,葉劍英與朱瑞等紅二方面軍部分領導人合影。左1葉劍英、左3聶洪鈞、左4朱瑞、左5甘泗淇。</p><p> </p><p><br></p> <p>  從左至右: 朱瑞、楊得志、熊伯濤、左權、鄧華、陳賡、聶榮臻、蕭華</p><p><br></p> <p>  1939年夏,中共北方局領導人歡送朱瑞赴山東工作時合影。左1朱德、右起楊尚昆、李伯釗、朱瑞、陳若克。</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nbsp;“血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nbsp;&nbsp;&nbsp; 1941年12月敵人大掃蕩。朱瑞的愛人陳若克和她剛出生的孩子在這次“掃蕩”中被敵人捉住。當敵人得知她就是山東頭號共產(chǎn)黨朱瑞的妻子時,“一開始便遭到了敵人的毒打”,并一再拷問她:</p><p>&nbsp;“你的丈夫是誰?” </p><p>&nbsp;“我的丈夫是抗戰(zhàn)的!”</p><p>&nbsp;“你呢?”“我也是抗戰(zhàn)的!”</p><p>&nbsp; &nbsp; 敵人十分的受窘了。若克同志繼續(xù)說:</p><p>&nbsp;“問什么! 快點槍斃好了”</p><p>&nbsp;“槍斃?”敵人訕笑地說:“還得賠一顆子彈呢!”</p><p>&nbsp;“那就刀殺!”</p><p>&nbsp;“刀殺還得用力量呢!”</p><p>&nbsp; “隨你的便……”</p><p><br></p><p>&nbsp;&nbsp; ①朱瑞:《悼陳若克同志》,1942年8月1日《大眾日報》</p><p><br></p><p>&nbsp;&nbsp; 此后,她便以沉默來對付敵人。敵人見硬的不行,就來軟的,給她和孩子送來牛奶等食品。陳若克摔掉,連同孩子一起絕食。兩天后,敵人逼她進食,她說:“要殺就殺,要砍就砍!”敵人再也無計可施。12月26日,陳若克這位英勇的妻子和母親連同她緊緊抱在懷中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雙雙慘死在敵人的刺刀下。</p><p> 犧牲前一晚,她咬破手指頭擠出血,給孩子喂了最后一次奶。第二天就犧牲了!</p><p><br></p><p><br></p> <p>  朱瑞化悲憤為力量,寫文章、做報告,紀念英雄的妻子和戰(zhàn)友陳若克同志!</p><p><br></p> <p>  1945年在延安,毛澤東、朱瑞談話后合影</p><p><br></p><p><b> 這張合影經(jīng)毛主席親自選定,裁剪后,成為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城樓上首次懸掛的主席像。</b></p><p><br></p><p><br></p> <p>  過了些年,朱瑞再組了家庭,這是他與第二任妻子潘彩琴及全家1948年攝于哈爾濱兆麟公園的照片。</p><p><br></p><p> 這也是朱瑞生前留下的最后的快樂身影。不久,于1948年10月1日,在遼沈戰(zhàn)役攻克義縣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了!</p><p><br></p><p><br></p> <p>  面對朱瑞將軍的雕像,我們在凝神地聽,專注地想。</p><p><br></p> <p>  去年(2019年)3月30日,為紀念八路軍隴海游擊支隊南下八十周年,我們曾來宿遷,在朱瑞將軍紀念館參觀學習。</p><p> 前排左起: 王星、吳安、趙連軍、黃楠(黃克誠長女)、孫東平、鐘良、孫維才;</p><p> 二排左起: 王會軍(王敬之之子)、葉兵(葉道友之子)、張矛、王春(王鴻臚之孫)、曹濱。</p><p><br></p><p><br></p><p><b>   感謝宿遷新四軍研究會孫其松會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b></p><p><br></p><p><b> 感謝趙連軍、孫東平、孫維才、張矛、王星提供的部分照片!</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6月24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于北京</p><p><br></p><p> (尋訪還在進行中,未完待續(xù))</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衡阳市| 大英县| 博客| 贵州省| 盘锦市| 龙游县| 西安市| 通化县| 康定县| 安宁市| 太保市| 赣榆县| 云和县| 逊克县| 淳安县| 浦县| 儋州市| 汶川县| 北碚区| 桐梓县| 枣阳市| 丰城市| 虎林市| 唐山市| 兴义市| 沅江市| 崇明县| 晋州市| 弥勒县| 宾阳县| 台州市| 洛川县| 五莲县| 石家庄市| 霍城县| 平南县| 曲阳县| 红原县| 平陆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