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書告身帖》為楷書紙本, 是顏真卿所書的墨跡。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該帖端莊樸厚,蒼勁有力,有一種高古氣象和廟堂之氣,為其晚年風格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自書告身帖》是顏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委任為太子少保時自書之告身。告身是古代授官的文憑,相當于后世的委任狀。顏真卿寫這篇告身時已是七十二歲高齡。他的書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這一年他還書寫了《顏氏家廟碑》,和《自書告身帖》同是他晚年的力作,歷來為世所珍重。《自書告身帖》結體寬舒偉岸,外密中疏;用筆豐肥古勁,寓巧于拙。字多藏鋒下筆,點畫偏于圓,除橫細豎粗的特點之外,有些豎筆,中間微微向外彎曲,因此顯得骨肉亭宏,沉雄博大。尤能反映出顏書的豐采。詹景風稱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其使轉真如北人用馬,南人用舟,雖一筆之內,時富三轉。”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真跡原藏清內府。今在日本,藏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 此帖又稱《自書太子少師告》,后面有蔡襄、米友仁、 董其昌跋。蔡跋:“魯公末年告身,忠賢不得而見也。莆陽蔡襄齋戒以觀,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米跋:“右顏真卿自書告。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覽、審定。”董其昌跋:“官告世多傳本,然唐時如顏平原書者絕少。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蕩者又絕少。米元暉、蔡君謨既已賞鑒矣,余何容贊一言。董其昌。”是帖曾收入宋內府,后又曾為韓 胄、賈似道,明韓逢禧,清梁清標、安歧以及清內府收藏,后賜與恭親王奕訢。而從《翁同龢鑒藏大系略稿》知,此件為1861年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之后散出宮外的。鈐有“紹興”、“內殿秘書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覽”、“恭親王章”等鑒藏印。帖前有乾隆“唐顏真卿之告” 六字。此帖《云煙過眼錄》、《清河書畫舫》等均曾著錄,南宋留元剛刻 《忠義堂帖》拓本為所見早期刻本,后世叢帖、匯刻亦多收入。由于《告身》流傳有錄,又經歷代叢帖刻入及部分書畫典籍著錄,所以歷來被人視為顏真卿真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连云港市|
文山县|
闸北区|
山西省|
永和县|
克山县|
青河县|
临朐县|
鸡泽县|
会同县|
乌拉特前旗|
亳州市|
青河县|
库伦旗|
遂宁市|
介休市|
永州市|
高雄市|
玉山县|
临泽县|
新民市|
敖汉旗|
临汾市|
肥城市|
呈贡县|
高雄市|
西贡区|
双辽市|
天镇县|
佛教|
商河县|
遂川县|
三门峡市|
尼勒克县|
昌乐县|
密山市|
延庆县|
鄂托克旗|
横峰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