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沿著燈光幽暗、樹影婆娑、用大理石碎片砌成的小路,我朝賓館深處最豪華的一號樓走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孫大盛今晚在一號樓西餐廳的五號包間設宴招待我們——他的中學同學。</p><p><br></p><p> 孫大盛人沒到笑聲先到了。聽到他的好像上氣不接下氣的笑聲,我們慌忙站了起來——不對不對,除了我之外,他們本來就是站著的。聽到孫大盛的笑聲他們松散的身體突然地緊張起來,所以感覺上就好像是從沙發上突然地站了起來一樣。連看起來平靜如水的謝蘭英的腰身也微微地挺了挺,扶在椅背上的兩只手也挪下來,交叉著放在肚子上。真正慌忙站起來的其實是我,我原來是不想站起來的,但我身體自己站了起來。</p><p><br></p><p> 那個英俊青年推開門,然后迅速地閃到一邊,腰微弓著,臉上掛著訓練有素的微笑。就像名角登臺一樣,孫大盛光彩奪目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只見他上身穿一件金黃色的半袖體恤衫,下穿一條黑褲子,肚子有點凸,但是不大,頭有點禿,用邊上的毛遮掩著。他的頭發一根是一根,看起來十分珍貴。那個二十多年前的孫大盛的猴精怪樣執拗地從我記憶里跳出來,與眼前的大干部孫大盛對比。我總覺得眼前這個家伙不是從那個偷櫻桃掉到我家豬圈里的孫大盛成長起來的,就像一匹老驢是不可能從一頭牛犢子成長起來一樣。但他的獨具特色的、任誰也學不像的笑聲又說明眼前這個豐滿的大干部的確就是孫大盛這個從小就偷雞摸狗的壞蛋。</p><p><br></p><p> “咯咯咕咕咯咯”孫大盛歡笑著對著我們走了過來,那扇厚重的包了皮革的房門無聲地掩上,那個英俊青年像股白煙一樣消失了。</p><p><br></p><p> “咯咯咕咕董良慶”孫大盛握著董良慶的手,笑著說:“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也不走咯咯”</p><p><br></p><p> “咯咯咕咕張發展”孫大盛握著張發展的手,笑著說:“要想富,先修路。”</p><p><br></p><p> “咯咯咕咕桑子瀾”孫大盛握著桑子瀾的手,笑著說:“三等人戴大檐帽,吃完原告吃被告。”</p><p><br></p><p> “咯咯咕咕小茅房”孫大盛握著“小茅房”的手,笑著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p><p><br></p><p> 孫大盛笑瞇著眼,站在謝蘭英面前,把她從上到下打量了幾遍,然后將目光停在她的粉團般的大臉上,笑著說“徐娘半老嘛!”</p><p><br></p><p> 謝蘭英的臉唰地紅了。</p><p><br></p><p> 孫大盛伸出手,說:“多年不見了,來,握握手嘛!”</p><p><br></p><p> 謝蘭英猶豫著把手伸出來讓孫大盛握著,她的臉卻別到了一邊,那羞羞答答的勁頭兒很像一個小姑娘。</p><p><br></p><p> “小茅房你把謝蘭英管得太嚴了吧?”孫大盛握著謝蘭英的手,歪著頭問“小茅房”。</p><p><br></p><p> “冤枉啊,孫部長,”“小茅房”夸張地說,“你看看我樣子,哪里能管得了她?”</p><p><br></p><p> “有什么冤屈盡管對我說,”孫大盛緊盯著謝蘭英的臉道,“本官為你做主!”</p><p><br></p><p> 孫大盛松開了謝蘭英的手,笑瞇瞇地對著我走來。我本來想喊他一聲“弼馬溫”——這是上小學時我親自給他起的外號——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他的肥胖的小手大老遠就伸了過來,我的手迫不及待地自己就迎了過去。我的手感到他那只小胖手像一只剛剛孵出的小雞,又軟乎又溫暖。</p><p><br></p><p> “魏大爪子,你今晚上可是煥然一新啊!”孫大盛用手捻著我的衣袖,笑著說,“沒先過過土?”</p><p><br></p><p> “這個狗日的賓館,全部用水泥糊死了,找點土不容易!”我大大咧咧地說。“小茅房”說:“我們來時,他正脫光了身子,把西服放在地上用腳揉搓呢!”</p><p><br></p><p> 眾人哈哈大笑。</p><p><br></p><p> “好了,好了,別欺負老實人了!”孫大盛招呼著眾人說,“坐下坐下!”他拍拍身邊的椅子,說,“謝蘭英,你靠著我坐。”</p><p><br></p><p> 謝蘭英別別扭扭地說:“我坐在這里就行了”</p><p><br></p><p> “不行,”孫大盛說,“現在講究跟西方接軌,女士優先。”</p><p><br></p><p> “孫部長讓你坐,你就坐嗎!”“小茅房”說。</p><p><br></p><p> “挪過去,挪過去!”董良慶把謝蘭英拉起來,將她扯到孫大盛身邊的椅子上按坐下去。</p><p><br></p><p> 圓桌太大,六個人坐得很稀。</p><p><br></p><p> “靠近一些嗎!”孫大盛說。</p><p><br></p><p> 大家沒有動。</p><p><br></p><p> 一個美麗的服務小姐轉到孫大盛身后,輕輕地問:“孫部長,喝什么酒?”</p><p><br></p><p> 孫大盛掃了我們一眼,說:“老同學聚會,當然喝白酒!”</p><p><br></p><p> “我不喝白酒。”謝蘭英說。</p><p><br></p><p> “你又掃興!”“小茅房”瞅了謝蘭英一眼。</p><p><br></p><p> “白酒有茅臺,有五糧液,有酒鬼,有汾酒,請問用哪一種?”小姐問。</p><p><br></p><p> “酒鬼!”孫大盛說。</p><p><br></p><p> 小姐啟開酒瓶,往每個人面前的酒杯里倒酒。謝蘭英護著酒杯說:“我真的不能喝!”</p><p><br></p><p> “不能喝也得倒上看著!”孫大盛說。</p><p><br></p><p> “聽孫部長的,”張發展從謝蘭英手里奪出酒杯,說。</p><p><br></p><p> 在一個小姐倒酒的工夫,幾個小姐將那些大蝦、螃蟹、海參、鮑魚用大盤子端了上來。</p><p><br></p><p> 孫大盛端起酒,說:“各位老同學,多年不見,這杯酒我敬你們,都干了!”</p><p><br></p><p> 我們都端起酒杯,站起來,探著身體與孫大盛碰杯。孫大盛用杯底敲著桌子說:“過電過電,免站免站!”</p><p><br></p><p> 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后將杯子傾倒,讓大家看。</p><p><br></p><p> 這點小酒算得了什么,我一仰脖子就干了,張發展“小茅房”他們也干了。惟有謝蘭英沒干。孫大盛低頭看看她的酒杯,說:“你連嘴唇都沒沾濕吧?這樣可是不行!”</p><p><br></p><p> “我真的不會喝”謝蘭英道。</p><p><br></p><p> 孫大盛把她的杯子端起來,舉到她的面前,說:“連這點面子都不給是不是?”</p><p><br></p><p> “我真不會喝”</p><p><br></p><p> “你會不會喝水?”孫大盛問。</p><p><br></p><p> “喝水當然會了。”謝蘭英說。</p><p><br></p><p> “會喝水就會喝酒!”孫大盛說。</p><p><br></p><p> “這樣吧,”桑子瀾道,“讓肖茂方替你一點。”</p><p><br></p><p> “不行,”孫大盛說,“酒桌上沒有夫妻!”</p><p><br></p><p> “就是一杯耗子藥你也喝下去!”“小茅房”惱怒地說。</p><p><br></p><p> “你這是什么話?”孫大盛瞪著眼說。</p><p><br></p><p> “小茅房”一怔,馬上皮著臉說,“走了嘴了,該罰酒三杯!”說完了,伸手就要抓酒瓶子。</p><p><br></p><p> “你別轉移斗爭大方向,”孫大盛說,“謝蘭英,你喝不喝?你不喝我們也不喝了!”</p><p><br></p><p> “你真是的,”謝蘭英說,“喝醉了出洋相你們可別笑話我。”</p><p><br></p><p> “誰敢?”孫大盛道,“有我在這里誰敢笑話你?再說,也不會讓你喝醉的。”</p><p><br></p><p> “那好吧,”謝蘭英道,“我豁出去了。”她端起酒杯,先喝了一小口,齜牙咧嘴地說,“真辣,”然后一仰頭,就把杯中酒喝干了。她將杯子倒過來,扣在桌子上,說,“我的任務完成了!”</p><p><br></p><p> “什么你的任務完成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孫大盛用公筷將一只火紅色的大蝦夾到謝蘭英面前的碟子里,說,“吃點東西,繼續戰斗!大家也吃啊!”</p><p><br></p><p> 三杯酒過后,謝蘭英晃晃蕩蕩地站起來,說:“我可是一點也不喝了!”</p><p><br></p><p> 孫大盛拉著她的胳膊說:“你到哪里去?”</p><p><br></p><p> “我不喝了,真的不喝了”謝蘭英說。</p><p><br></p><p> “不喝也得坐在這里!”孫大盛說。</p><p><br></p><p> “好好,我坐著。”</p><p><br></p><p> 董良慶端著一杯酒,轉到孫大盛身邊,說:“孫部長,我敬您一杯!”</p><p><br></p><p> 孫大盛說:“酒桌上只有同學,沒有部長,也沒有局長,誰破了這個規矩就罰誰三杯!”</p><p><br></p><p> “下不為例,下不為例!”董良慶說。</p><p><br></p><p> “先罰!”孫大盛說。</p><p><br></p><p> “孫部長”</p><p><br></p><p> “又來了!”</p><p><br></p><p> “好吧,”董良慶說,“我認罰!”</p><p><br></p><p> 董良慶連喝了三杯,然后又倒滿一杯,說:“老同學,我敬您一杯!”</p><p><br></p><p> 大家輪流向孫大盛敬酒。輪到“小茅房”時,他自己先喝了三杯,說:“我先罰了,孫部長,老同學敬您一杯!”</p><p><br></p><p> “這不行,”孫大盛說,“故意犯規,加罰三杯!”</p><p><br></p><p> “三杯就三杯!”“小茅房”雄壯地說,“男子漢大丈夫,還在乎這三杯酒乎?”</p><p><br></p><p> “神經病!”謝蘭英低聲說。</p><p><br></p><p> “心疼啦?”孫大盛說。</p><p><br></p><p> “誰管他呀!”謝蘭英紅漲著臉說。</p><p><br></p><p> “小茅房”連干三杯,說:“二三得六,三三見九,孫部長,現在可以敬您一杯了吧?”</p><p><br></p><p> 孫大盛與“小茅房”碰了杯,說,“數學學得不錯嘛!”</p><p><br></p><p> “我當了十年書店會計,當了八年副經理,還兼著會計!”“小茅房”似乎有點傷感地說。</p><p><br></p><p> “還好意思說,”謝蘭英道,“你混出了個什么樣子?”</p><p><br></p><p> “肖兄情場得意,官場自然失意了,”張發展說,“不過也算不上失意,兄弟我不也副了許多年了嗎?如果謝蘭英是我的老婆,讓我去挖大糞我也心甘情愿!”</p><p><br></p><p> “你們別拿我開心!”謝蘭英紅著臉說。</p><p><br></p><p> “呵嗬,謝蘭英生氣了!”董良慶說,“你生氣的樣子好看極了!”</p><p><br></p><p> “不許你們欺負謝蘭英!”孫大盛說著,端起酒杯,說,“謝蘭英,來,老同學敬你一杯。”</p><p><br></p><p> “我已經喝了三杯了,再喝就醉了。”</p><p><br></p><p> “知道自己喝了三杯就說明還沒醉,再說了,喝醉了又怎么樣呢?人生難得一次醉嗎!”</p><p><br></p><p> “對,人生難得一次醉,”“小茅房”說,“孫部長讓你喝,你只管喝就是!”</p><p><br></p><p> “我真地豁出來了!”謝蘭英端起酒杯就干了。</p><p><br></p><p> “好,到底顯出廬山真面貌來了,”孫大盛說,“怪不得人說酒場上有三個不可輕視,紅臉蛋的吃藥片的梳小辮的。”</p><p><br></p><p> “還梳小辮呢,”謝蘭英拍著腦袋說,“老白頭啦!”</p><p><br></p><p> “你還算是風韻猶存吧,”桑子瀾說,“我們可是真的老了!”</p><p><br></p><p> “我也老了,”謝蘭英說,“男過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p><p><br></p><p> “你是嫩豆腐,我們是豆腐渣。”張發展說。</p><p><br></p><p> “都是豆腐渣!”“小茅房”硬著舌頭說。</p><p><br></p><p> “你小子吃嫩豆腐吃撐了!”董良慶說。</p><p><br></p><p> “你們都拿我開心!”謝蘭英說。</p><p><br></p><p> “怎么會呢?”孫大盛端起酒杯碰了一下謝蘭英的酒杯,說,“干!”</p><p><br></p><p> “還干?”</p><p><br></p><p> “干!”“小茅房”說,“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干!”</p><p><br></p><p> “誰都可以發牢騷,就是你小茅房不能發牢騷!”孫大盛說。</p><p><br></p><p> “為什么?”“小茅房”說,“為什么我就不能發牢騷?”</p><p><br></p><p> “你小子把我們的校花拔了!”孫大盛說,“大家想想謝蘭英在校宣傳隊里那會兒唱就唱,跳就跳,還能倒立著行走那時候,全縣的人民都知道一中有一個女孩子能倒立著在舞臺上轉十八圈!”</p><p><br></p><p> 在我腦海里,出現了二十多年前的謝蘭英在舞臺上倒立行走的情景。她扎著兩根小辮子,辮梢用紅頭繩扎著,雙手撐地,雙腳朝天,露著小肚皮,在舞臺上轉了一圈又一圈,舞臺下一片掌聲</p><p><br></p><p> “老了”謝蘭英眼睛閃著光說。</p><p><br></p><p> “你不老”孫大盛眼睛閃著光說,“怎么樣,給老同學們表演一個?”</p><p><br></p><p> “你要讓我出洋相?”謝蘭英說。</p><p><br></p><p> “來一個,來一個!”大家齊聲附和著。</p><p><br></p><p> “不行了,老了,你們看看我胖成了什么樣子?成了啤酒桶了”</p><p><br></p><p> “來一個”孫大盛直盯著謝蘭英,執拗地說。</p><p><br></p><p> “不行了再說,我也喝多了”</p><p><br></p><p> “大家鼓掌吧!”孫大盛說。</p><p><br></p><p> “真的不行”</p><p><br></p><p> 大家鼓掌。</p><p><br></p><p> “給我們個面子嘛!”孫大盛說。</p><p><br></p><p> “你們這些人吶”</p><p><br></p><p> “讓你來你就來嘛!”“小茅房”說。</p><p><br></p><p> “你怎么不來?!”謝蘭英說。</p><p><br></p><p> “我能來早就來了,”“小茅房”說,“孫部長難得跟我們一聚,二十多年了,才有這一次。”</p><p><br></p><p> “真不行了”</p><p><br></p><p> “你真是狗頭上不了金盤托!”“小茅房”說。</p><p><br></p><p> “說得輕巧,你來試試!”</p><p><br></p><p> “我能試早就試了。”</p><p><br></p><p> 謝蘭英站起來,說:“你們非要耍我的猴!”</p><p><br></p><p> “誰敢?”孫大盛說。</p><p><br></p><p> 謝蘭英走到那個小舞臺上,抻抻胳膊,提提裙子,說:“多少年沒練了”</p><p><br></p><p> “我揭發,”“小茅房”說,“她每天都在床上拿大頂!”</p><p><br></p><p> “放屁!”謝蘭英罵著,拉開了架勢,雙臂高高地舉起來,身體往前一撲,一條腿掄起來,接著落了地。“真不行了。”但是沒有停止,她咬著下唇,鼓足了勁頭,雙臂往地下一撲,沉重的雙腿終于舉了起來。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剝開的香蕉皮一樣翻下去,遮住了上身,露出了兩條豐滿的大腿和鮮紅的短褲。大家熱烈地鼓起掌來。謝蘭英馬上就覺悟了,她慌忙站起,雙手捂著臉,歪歪斜斜地跑出了房間。</p><p><br></p><p> 大家安靜了片刻,孫大盛端起酒杯,對“小茅房”說:“老同學,我敬你一杯,希望你能好好愛護謝蘭英”</p><p><br></p><p> “孫部長,”“小茅房”眼睛里閃著淚花說,“謝蘭英跟了我,真是委屈了她。我這人能力差,進步慢,雖然一門心思想為黨多做些工作,但總是有勁使不上”</p><p><br></p><p> “還是毛主席那幾句老話,”孫大盛說,“我們應該相信群眾,我們應該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如果懷疑這兩條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p> <p>莫言《倒立》:“官場生活現形記”中異化的“丑角”群像 (評論)</p><p><br></p><p> 莫言是我最愛的作家,他對中國文學的貢獻在于告訴大家作家是人。49年之后國家統一意志造成作品中作家個人意志的渺小,但莫言不是意識形態的對抗,而是內心巨大生命力的按捺不住。——畢飛宇</p><p>看完莫言的短篇小說《倒立》,我才深深理解了畢飛宇所說的莫言作品中那種按捺不住的生命力,這種力量不僅體現在他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狂歡化的民間敘事風格中,更多地是來自平實言語間的一股穿透力,直抵人心 。</p><p><br></p><p>《倒立》是莫言早期的一個短篇,講述的是剛當上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的孫大盛回到家鄉邀請中學同學聚會,六個同學在勸酒的過程中丑態百出,讓曾經的校花表演倒立的動作。</p><p>關于”倒立“話題的一個生活場景以及人物對話中,卻塑造了一批異化的”丑角“群像,具有很強的反諷意味。</p><p>雖是簡單的“倒立”動作,背后卻揭示著戲謔中的荒誕,笑聲中的荒唐,喧嘩中的隱痛。</p><p><br></p><p> 接下來我將從三組倒立關系去分析現實官場生活中人性的扭曲與價值觀的“倒立”,旨在警醒現實中的我們,思考人性之真與生活最終的意義。</p><p><br></p><p>“身份的倒立”隱射戲謔中的荒誕</p><p>首先全文以“我”的視角去寫孫大盛和同學見面的場景,通過生活化的回憶敘事和戲劇式的舞臺出場,展示了小說中“孫盛”和“謝蘭花”兩個人物身份的倒立。在這種“倒立”關系中,正經中卻極具荒誕感,在戲謔口吻中凸顯人物悲劇性。</p><p><br></p><p>生活化的回憶敘事</p><p> 故事中的“我”看到如今的孫大干部,便回憶起了二十多年前猴精怪樣的孫大盛。那時候的他經常偷櫻桃掉到“我”家豬圈里,就像一頭牛犢子一樣,而不同于現在的“驢樣”。曾經的他是兒時一起的親密伙伴,也是從小就偷雞摸狗的壞蛋。“我”們喊著他"弼馬溫",嘲笑他尿床尿到十六歲。</p><p>除了孫大盛,“我”還回憶了二十多年前的謝蘭英,也就是劇中出現的唯一的女主角以及她在舞臺上倒立行走的情景。</p><p> 她是中學時候的校花,扎著兩根小辮子,辮梢用紅頭繩扎著,雙手撐地,雙腳朝天,露著小肚皮,在舞臺上轉了一圈又一圈,舞臺下一片掌聲。所有的人都想要追求她卻又不敢接近她。</p><p> 作者以“我”這個老實人的第一人稱視角,在生活化的敘事過程中,讓人們看到幼時的孫大盛和謝蘭英,一個是人人嘲笑的壞孩子,一個是大家公認的女神代表。</p><p><br></p><p>戲劇化的舞臺出場</p><p> 時隔二十多年,同學再見面時,人物出場仿佛戲劇式的登臺表演。</p><p> 首先,孫大盛人沒到笑聲先到,聽到他的好像上氣不接下氣的笑聲,就像名角登臺一樣,光彩奪目地出現在同學眼前。</p><p>其次,同學們慌忙站了起來,聽到孫大盛的笑聲,他們松散的身體突然地緊張起來,所以感覺上就好像是從沙發上突然地站了起來一樣。尤其是,看起來平靜如水的謝蘭英的腰身也微微地挺了挺,扶在椅背上的兩只手也挪下來,交叉著放在肚子上。</p><p> 這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和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道出了大家戲劇式的出場和對孫大盛的敬畏。</p><p><br></p><p>反差中“身份的對立”</p><p> 孫大盛本是幼時人人討厭的男孩,如今變成了有錢有權的干部;謝蘭英本是少時孫大盛不敢高攀的女神,如今在酒桌上卻變成了被眾人調戲的對象。</p><p> 二十多年的時間,從戲謔式的對比反差中也體現了彼此身份的“倒立”。</p><p> 在時過境遷中諷刺了當今社會人們虛偽的丑態,也體現出孫大盛的同學在俗世中的悲劇與生活中的悲哀。</p><p><br></p><p>“人與動物的倒立”顯露笑聲中的荒唐</p><p> 在小說中,孫大盛和謝蘭英著墨最多,在描寫他們的過程中,其實作者是采用象征的手法進行動物式的書寫,在“人與動物的倒立”中顯露人的獸性和荒唐。</p><p>孫大盛→孫大圣(猴子)→耍“猴”的人</p><p>首先,作者在設置孫大盛的名字時,寓意是孫大圣,花果山的潑皮猴子,體現他猴精猴精的品行。</p><p> 其次,在小說剛開始寫孫大盛見老同學時,一個個握手,連續用了三個“咯咯咕咕”,這也是動物發出的笑聲,在描寫孫大盛時總與動物結合在一起。</p><p> 他拍拍身邊的椅子,說,"謝蘭英,你靠著我坐。"</p><p> 謝蘭英別別扭扭地說:"我坐在這里就行了"</p><p> "不行,"孫大盛說,"現在講究跟西方接軌,女士優先。"</p><p> 但是,后文中,孫大盛這樣的“猴子”一直讓謝蘭英坐在自己跟前,勸酒讓她喝,還讓她公然倒立,一直調戲年少時的女神謝蘭英,在作者的筆下他竟變成了耍猴的人。甚至還挑撥謝蘭花的老公,說:"你小子把我們的校花拔了!大家想想謝蘭英在校宣傳隊里那會兒唱就唱,跳就跳,還能倒立著行走那時候,全縣的人民都知道一中有一個女孩子能倒立著在舞臺上轉十八圈!"</p><p><br></p><p>謝蘭英→女神(人)→變成被耍的“猴”</p><p> 謝蘭英作為小時候人們艷羨的女神,青春年少被眾多男人追求,但是二十多年后同學聚會,竟然難逃被耍的厄運。</p><p>四十來歲的謝蘭英,已經是腰身粗壯,鴨子步伐,雙臂擺動很大,雙腳還時常呈”外八“。</p><p> 盡管如此,孫大盛還一直讓謝蘭英表演倒立姿勢,在大家的附和聲中,她盛情難卻,勉為其難做了這個動作。</p><p> 她拉開架勢,雙臂高高的舉了起來,身體往前一撲,一條腿掄起來,接著落了地。”真不行了“,但是沒有停止,她咬著下唇鼓足了勁頭雙臂往下,往地下一鋪,沉重的雙腿終于舉了起來,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剝開的香蕉皮一樣滑下去,遮住了她的上身,露出了他的兩條豐滿的大腿和鮮紅的短褲。</p><p> 在這段陳述中,作者把她倒立的裙子,比作剝開的香蕉皮。</p><p> 猴子最愛吃的是香蕉皮,這里很顯然暗喻她變成了孫大盛這只猴子嘴里的饞物,象征自己已經像一只極具丑態的“猴子”,被眾人玩耍。</p><p> 當大家熱烈地鼓起掌來,謝蘭英馬上覺悟,雙手捂著臉,落荒而逃。</p><p><br></p><p>荒唐中“人與動物的倒立”</p><p> 本應是孫大盛“猴”的形象,卻變成了人;而謝蘭英人的形象,卻變成了被耍的“猴”。</p><p> 在”人與動物倒立“關系中,孫大盛在眾人的附和中摧毀他人的人格尊嚴,用自己的權利去控制并消解別人的尊嚴和立場。</p><p> 而本應是人的謝蘭英也放下了自己作為人的主體性,放下尊嚴,趨炎附勢,巴結權貴,把丑態暴露在眾人面前,引得眾人發笑。</p><p> 背后體現的是:當權力與金錢甚至官場名利誘惑下,人會變成一種異化的動物,在眾人的歡笑中荒唐與愚昧展露無遺。</p><p><br></p><p>“價值觀的倒立”揭示喧嘩中的隱痛</p><p> 除了孫大盛和謝蘭英,其他人身上同樣顯示著一種”價值觀的倒立“,主要體現在“我”的言行不一以及“小茅房”的趨炎附勢,巴結諂媚,背后揭示著現代官場生活下人們靈魂深處的隱痛。</p><p><br></p><p>“我”的言行不一</p><p> 小說是借助“我”,也就是老魏的視角來展示人物的狀態和心理活動,老魏是這幾個同學里混得最不好的老實人,但是也和“我”討厭的惡俗的人一樣,言行不一。</p><p>真正慌忙站起來的其實是我,我原來是不想站起來的,但我身體自己站了起來。</p><p>當剛開始看到名角一樣的孫大盛要來了,作者描述說自己不想站起來,但是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站起來。</p><p> 只因為別人都站起來了,我不敢做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人。</p><p>面對強權、高官或是名利,”我“一個老實人也會低下頭,放下自尊,和別人一樣選擇妥協。</p><p> 他的肥胖的小手大老遠就伸了過來,我的手迫不及待地自己就迎了過去。</p><p>這里的“迫不及待”很有意味,展示了老魏的心理活動。</p><p> 孫大盛“肥胖的小手”代表著權力欲望和我們一生所追求的名利,當它逐漸靠近我們,我們毅然會放下一切尊嚴和臉面走向它,這就是作者所展示的人性的另一面。</p><p>小茅房的趨炎附勢</p><p> 小茅房是真名“肖茂方”的諧音而來,是謝蘭英的丈夫。他身材矮小,弓著腰站在謝蘭英面前,就像一只小螞蚱,他的靈魂也像是他的名字一般骯臟而令人作嘔。</p><p> "孫部長讓你坐,你就坐嗎!""小茅房"說。</p><p> "孫部長讓你喝,你只管喝就是!"</p><p> "我揭發,""小茅房"說,"她每天都在床上拿大頂!"</p><p> 當孫大盛要求自己的妻子坐在其他男人旁邊時,小茅房竟然答應,而且還勸自己的妻子坐在孫部長跟前。</p><p><br></p><p> 當孫大盛要求自己的妻子一直喝酒時,他像一個看客還附和著眾人,把自己的妻子灌醉。</p><p><br></p><p> 當自己的妻子像猴被眾人耍來耍去時,他竟諂媚孫部長,還讓妻子倒立,出盡洋相。</p><p><br></p><p> "孫部長,""小茅房"眼睛里閃著淚花說,"謝蘭英跟了我,真是委屈了她。我這人能力差,進步慢,雖然一門心思想為黨多做些工作,但總是有勁使不上"</p><p><br></p><p> 直到最后,他妄想利用妻子,說出自己在工作上的訴求;也試圖用自己和妻子的臉面和尊嚴,去換得工作晉升的些許可能。</p><p><br></p><p> “臉面與尊嚴的倒立”即是價值觀的倒立與扭曲</p><p> 除此之外,其他的幾個陪襯,糧食局局長董良慶,交通局局長張發展,政法委副書記桑子瀾,也極盡諂媚之態,唯唯諾諾,阿諛奉承。</p><p><br></p><p> 不論是小說中的“我”,小茅房抑或是幾個陪襯,代表著官場或是現實生活中,為了自己的私利,變得面目可憎,虛偽難堪的人們,背后顯示的是“價值觀的一種倒立與扭曲”。</p><p><br></p><p> 看似簡單的對話與場景,但是官場中的常態,也是現實生活的常態,背后顯示的是物質私欲與名利場下人性的扭曲和異化。</p><p><br></p><p> 一場正當名義的同學聚會最終變成了阿諛奉承的攀關系,是一場“餐桌游戲”,也是生活中下層向上層“獻禮”的“政治游戲”。</p><p><br></p><p>結語</p><p> 這部短篇小說沒有狂歡化的敘事風格,也沒有超現實的想象,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寫實,而是在對現實生活的關照中,剖析人性,揭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存狀態與靈魂深處的隱痛。</p><p><br></p><p> 看似運用白描手法,在簡短對話中寫同學聚會,但卻在幽默言語間達到了反諷目的。塑造了一群:”丑角“形象,既是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也是”現實生活現形記“。</p><p><br></p><p> 莫言的作品除了《生死疲勞》《蛙》《紅高粱家族》等眾人皆知的著作,像《倒立》這樣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短篇作品也推薦大家細讀細品,相信你我能夠從中得到新的感悟,精神與靈魂的洗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云南省|
阿坝县|
津市市|
信丰县|
郸城县|
合作市|
芮城县|
临高县|
榆社县|
宁远县|
陕西省|
汤原县|
潮安县|
弥勒县|
霍州市|
石城县|
确山县|
曲阜市|
滦南县|
常熟市|
成武县|
岳阳市|
左贡县|
黑龙江省|
常德市|
新邵县|
邓州市|
简阳市|
定日县|
静宁县|
黑河市|
惠安县|
进贤县|
阜平县|
大姚县|
慈溪市|
梓潼县|
阿巴嘎旗|
大方县|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