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一、引言<br>二、爺爺的苦身世<br>三、爺爺的經商路<br>四、爺爺的賢內助<br>五、爺爺的手足情<br>六、爺爺的兒女們<br>七、爺爺的孫輩們<br>八、結語<br><br><br>一、引言<div><div><div> 我從小在東北老家爺爺家里生活。爺爺家在吉林省四平市,生活條件優越,吃穿無憂,衣食富足。我和姐姐小時候穿著打扮很漂亮得體。我穿過一件帶毛領的墨綠色呢大衣,姐姐穿過一件帶毛領的紅格子呢大衣。爺爺很喜歡我們姐妹倆。<br> 我四歲那年,母親帶著我隨軍到安徽省滁縣部隊營房里生活。從那時起我在安徽部隊大院里長大。我在安徽讀書、工作、成家,很少回東北老家。我對爺爺的印象漸漸變得模糊起來,對爺爺的經歷知之甚少,但是我家里有爺爺的一些照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爺爺是高個子,清秀的臉龐,慈眉善目,目光深邃,給人一種親切感。爺爺1957年在療養院照的照片,身穿貂皮大衣,頭戴貂皮帽很有派頭,在爺爺身上有一種目光遠大的商人風范。</div></div></div> 我的爺爺 1957年攝于療養院 1980年我在安徽省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讀書期間回過一趟東北老家。遺憾的是,爺爺已經離開我們了,我再也見不到爺爺了。雖然四十五年過去了,但是我一直懷念他老人家,想把他的一生經歷寫下來,唯恐會失去我對爺爺的記憶。于是我采訪了我母親、姑姑、叔叔、嬸嬸、姐姐和堂弟堂妹等家人,他們告訴了我許多爺爺的故事。漸漸地我對爺爺的印象越來越清晰了。<br><br>二、爺爺的苦身世<br> 我的爺爺名字叫張玉振,河北省樂亭( làotíng)縣人,1898年出生,1975年去世,享年77歲。 我的爺爺 1902年我爺爺四歲那年,我曾祖母去世了。我曾祖父家里很窮,只好帶著我爺爺的兩個哥哥、兩個姐姐和我爺爺一起逃荒,把爺爺放在挑在肩上的挑子一頭的筐里,挑子另一頭的筐里放著一些零碎的破爛東西。一家六口人從河北樂亭縣闖關東舉家遷到東北四平梨樹縣謀生存。<br> 我曾祖父靠做泥瓦工幫人家修房子養家糊口。后來曾祖父的四個兒女們長大外出幫工去了。曾祖父就在一家糕點鋪幫忙做些零活,和伙計們一起住。有一個姓谷的人經常到糕點鋪買糕點,一來二去的就和曾祖父熟悉了。那時我爺爺八九歲,谷家老爺見我爺爺長得眉清目秀,透著幾分機靈,十分喜歡,于是認我爺爺做干兒子。他樂意把我爺爺領到他家去,留住在他家。他家有土地有房子,開油坊,是很有錢的人家。谷家有四個女孩,沒有男孩。谷家老爺對爺爺很好,爺爺對谷家老爺也很有孝心。谷家老爺請了私塾先生教他家的女孩子讀書寫字。谷家老爺并沒有排斥我爺爺,而是讓我爺爺也跟著他家女孩子一起讀書寫字。爺爺聰明好學,勤學苦練,終于學有所成,知識改變了命運。爺爺十五六歲時清秀英俊,頭腦靈敏,被這家糕點鋪的雇主看中了,便雇用爺爺去糕點鋪做事。于是爺爺對谷家老爺這些年對爺爺的培養教育及照顧表示了感謝,便與谷家老爺告辭了。 從此,爺爺在糕點鋪直接在前臺從做售貨員開始,逐漸升為賬房先生,直至升為掌柜的。爺爺沒有從做學徒、做小工開始,是因為爺爺有文化、算賬快。爺爺算賬特別厲害,他會用手指快速算賬,算得和打算盤一樣快,并且還不讓對方看出來是如何做到的。爺爺是打算盤的高手,算盤打得又好又快又準,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div><div> 1937年四平有家糕點鋪聘用我爺爺,所以爺爺一家遷到四平定居下來。爺爺家住在四平市鐵道東區北市場街四馬路。爺爺家有六間房子,自己住三間帶一個很大的院子,另外三間出租。爺爺深謀遠慮,善于理財,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就是有投資房地產的意識。爺爺不斷買房賣房,從四馬路連接到三馬路的小胡同里有許多房子是爺爺買下來的,最多時有21間房子。爺爺家里的這些房子除了出租以外還買了賣,賣了又買。我叔叔生病時就是靠著賣掉家里的房子去長春軍醫大學給叔叔求醫治病的。叔叔看一回病家里賣掉三間房子。我叔叔去長春看了三次病,家里賣了三次房子,共賣了9間房子給叔叔治病。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爺爺家的房子除了自己留住的一套以外其余的房子陸陸續續全部賣掉了,共計賣了25兩黃金。爺爺原打算舉家遷往北京,到北京去發展,現在看來就是北漂,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個計劃沒有實現。<br> 百善孝為先,爺爺是很有孝心的。解放前,爺爺在四平郊區平東那里買了二畝地,是打算為我曾祖父將來作墳地用的。當時,爺爺家里保留有一張買這塊地的地契。因為這塊地閑在那兒沒有當作別用,所以爺爺就把這塊地交給了一個姓宋的親戚種。這個親戚是爺爺二嫂的侄子。每年莊稼收獲以后,他都會給爺爺送點高粱、豆子、秸稈等,爺爺總是回贈給親戚一些糕點。解放后這塊地就充公了。<br><br>三、爺爺的經商路<br> 我爺爺是一位經營有方、善于管理的商人,從事經營茶葉、氈帽和糕點生意。有一位山東蓬萊的劉老板投資,派來姓吳的大掌柜和姓戴的二掌柜。吳掌柜和戴掌柜歲數已大,只是當監工而已。爺爺是年輕的三掌柜,負責經營管理,就相當于當今的總經理。<br> 爺爺的店鋪位于四平市鐵道東區北市場街三馬路,和爺爺家住的四馬路是平行的,只相隔一條小胡同,穿過一個小胡同,馬路對過就是爺爺的店鋪。爺爺的店鋪共有六間,其中四大間店鋪是經營糕點,兩間經營茶葉和氈帽。糕點為主業,茶葉和氈帽為副業。<br> 爺爺精通茶葉,擅長分辨茶葉的良莠。爺爺還經營小有名氣的猴頭牌氈帽。猴頭牌氈帽實行的是三包的自主經營模式,即自主采購氈料、自主縫制氈帽、自主銷售氈帽。氈料是自己彈做的,自己采購羊毛像彈棉花似的彈成氈料,染成幾種較深的顏色,再做成氈帽。爺爺是獨家經營氈帽的,別人家都不會制做這種氈帽。在爺爺經營的茶葉、氈帽和糕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爺爺的“三益永”糕點。<br> 走進“三益永”糕點鋪,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高高懸掛在大門上方的的牌匾。牌匾長約150公分,寛約80公分,上面是黑底金黃色粗毛筆仿宋字體的三個字“三益永”,端莊大氣醒目,一看就像是老字號傳統糕點的牌子。“三益永”糕點鋪有100多平方米,由鋪面門市部和糕點作坊兩部分組成。前庭是鋪面門市部,大約有40平方米。一走進去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環繞三面的倒寫的U字形柜臺。柜臺是木制的深咖啡色的柜子,柜面是用玻璃鋪在上面的,柜子里擺放各色糕點。后庭是糕點作坊,有三間房子,大約60多平方米。雇用十幾名伙計制做糕點。<br> “三益永”糕點品種繁多,有綠豆糕、槽子糕、光頭餅、牛舌餅、白皮酥、月餅等各色糕點,還有油茶面。<br> 綠豆糕的制做過程不是很復雜。把綠豆磨成粉面,放入白糖和水和好蒸熟,再用刀切成小方塊。可以即食也可以沖水喝。綠豆糕里不放油,所以不油膩,口感香軟。綠豆糕是在夏季制做的,因為綠豆具有清涼解毒的作用,適合夏季食用。夏季鋪上做綠豆糕人手不夠時,我母親曾經去鋪上幫忙蒸過綠豆糕。<br> 槽子糕成方塊形狀,用雞蛋和面粉加糖制做的,松軟可口,類似今天的雞蛋糕。<br> 光頭餅也是用雞蛋和面粉加糖制做的。光頭餅形狀是圓的,像今天的雞蛋餅干,但是比雞蛋餅干大些,大小像廣州的老婆餅,香香脆脆的。光頭餅是我姐姐的最愛。<br> 月餅提前在農歷7月就開始準備制做。月餅是用模子做的,可以在月餅上做出一些圖案。由于中秋節是中國最主要的傳統佳節之一,所以每年月餅很暢銷,很多人提前訂購月餅,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br> 至今我還記得油茶面的味道。怪不得我上大學放假回家度假時,我父親給我炒過油茶面,我帶到大學和同學分享過,同學都贊不絕口。原來我父親是跟我爺爺學會炒油茶面的。他炒油茶面時我在一旁觀看過,至今記憶猶新。先把花生炒熟用搟面杖壓成顆粒狀,芝麻炒熟用搟面杖壓一下,再把面用小火慢炒不停翻炒炒熟,最后把炒熟的花生顆粒、芝麻和白糖放入炒熟的面里,倒入香油一起拌勻,拌得滿屋子飄香。油茶面是用開水沖糊糊喝的。沖好的油茶面熱乎乎的,香噴噴的,是我的最愛。<br> “三益永”糕點是用紙包裝的,既環保又健康。“三益永”的糕點不是像我們現在去超市或者去市場購買食品大量使用塑料袋裝,而是用紙包裝,就連包裝繩也是環保的,是用牛皮紙搓好的繩子。繩子吊在柜臺上方,方便店員出售糕點包裝時一抬手就夠到。店員包扎糕點的動作迅速麻利不拖泥帶水,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先把糕點放在鋪好的紙上四面包起來,在最上面放一張紅紙,為了圖個喜慶,圖個吉利;用一條繩子從底面兩邊拎起來,放到中間交叉,把糕點一轉,轉個九十度把繩子從底向上繞一圈繞上來成了一個十字花打好結;把兩端的繩子留出一小段打個轉系起來,當提手方便顧客把糕點拎在手里。<br> “三益永”糕點遠近聞名,口碑極佳。每逢過年過節門庭若市,顧客絡繹不絕。“三益永”糕點之所以有名氣受歡迎是因為食材質量上乘,不僅口感好而且健康,尤其是不油膩,老少皆宜,不會吃出“三高”。爺爺經常親自到鄉下采購新鮮上市的上等的芝麻、花生、綠豆等食材原料,從源頭上保證了糕點的質量,保證了吃出健康來。<br> 爺爺對做糕點的伙計們像親人一樣善待體貼。專門請來一名資深的廚師為十幾名伙計掌勺。尤其是到了過年,從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六伙計們每日的伙食是上等的擺席的規模,都是美味佳肴。<br> 解放后,山東蓬萊的劉老板從“三益永”糕點鋪撤回了。爺爺帶著幾個伙計把“三益永”糕點鋪改名為“同合永”糕點鋪,繼續維持糕點鋪的生意。1954年公私合營時,爺爺擁護黨的政策,響應國家號召,把“同合永”糕點鋪上交給了國家,爺爺成為一名國企職工。爺爺的“同合永”糕點鋪從此改為了四平食品廠。此后,爺爺不再經營糕點鋪了,60歲時退休了,每月退休工資21.8元。<br><br></div></div> 我的爺爺 1957年攝于療養院 (未完待續) <div><br></div><div><br></div><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乌兰察布市|
澜沧|
保定市|
三明市|
剑河县|
泰州市|
邵阳县|
芦山县|
汉阴县|
庆城县|
沽源县|
巩留县|
乌审旗|
霸州市|
崇礼县|
安达市|
滕州市|
滁州市|
苏尼特左旗|
商南县|
乐昌市|
汶上县|
霞浦县|
平泉县|
惠水县|
靖安县|
高阳县|
吴桥县|
蒲江县|
百色市|
肥城市|
电白县|
高雄市|
河东区|
尚义县|
虎林市|
内江市|
安岳县|
方正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