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題記</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空懷文人的矯情,卻不具備矯情的智慧和文采。且當(dāng)漂泊的心路歷程和過往的記載,以及自我感動的素材吧!</p><p> ——— 作者:楊小平</p><p> 明明是虛懷若谷,文韜武略且才華橫溢之人,卻偏偏謙虛之至!欣賞一切有靈魂的文字,可觸動人心,亦可參悟其中!</p><p> ——— 編者: 蕙 溪</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 圳 之 旅(之一) ——與不夠優(yōu)秀的自己不斷和解與妥協(xi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2017 年 11 月 30 日</i></b></p><p><br></p><p> 2016 年初冬的一個下午,南京機(jī)場一個孤獨(dú)的身影,拖著一個 中號的拉桿箱,帶著簡單的行李,揣著復(fù)雜的心情,邁著沉重的腳 步走向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深圳,從此開啟了一家三口“兩 國三地”浪漫而又悲涼的生活,以及舉步維艱的工作歷程——南京市 駐深圳辦籌備工作。</p><p><br></p><p> <b>尷尬的顯眼:</b>傍晚,飛機(jī)徐徐降落在深圳寶安國際機(jī)場,當(dāng)走 出機(jī)場大樓時,大家都在看我,我不習(xí)慣被關(guān)注,感到了不自在, 額頭上開始出了細(xì)汗,我感覺到點什么,但不知哪不對勁。在一塊 玻璃鏡前面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在一群穿著單薄襯衣的人中間 有一個穿著呢子大衣的人格外的顯眼,深圳的“熱”情似乎與他沒有什 么關(guān)系,從形象上就成了一個真正的“外人”,此刻的我,無法分辨是 無奈還是尷尬。</p><p><br></p><p> <b>標(biāo)準(zhǔn)的無奈:</b>于是,匆忙叫了輛出租車鉆了進(jìn)去,司機(jī)熱情地 問:“去哪?”“往市區(qū)開”我迅速脫去外套。“在福田區(qū)深南大道地鐵 站附近,找一家不超過 450 元/晚的酒店。”“這怎么找?”......“我知 道一家,不提供餐飲、用三合板隔開的旅店。你可以指定住沒有窗 戶的房間,價格是符合你要求的”“可以”。40 分鐘后出租車終于停在 了一個巷口的拐角處,司機(jī)指了指里面。進(jìn)去后把自己安頓好,感 覺到有點餓了。</p><p><br></p><p> <b>羨慕的眼神:</b>出了旅店,出去找吃的,我往巷子深處尋去,聞 到了地溝油的味道,果然看到路牙上坐著許多身邊放著鐵鍬、蛇皮 袋的人捧著盒飯在吃,走過去要了一份 25 元的路邊盒飯(一份飯、 一個蔬菜、一塊小排,在南京不會超過 15 元),與我們的農(nóng)民工兄 弟和拾荒的大爺們一起席地而坐,他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我比他 們多一塊小排),我“滿足”地“津津有味”地填飽了肚子。</p><p><br></p><p> <b>名副其實的酒店:</b>回到旅店,打開電腦,開始工作,搜尋各類 房屋中介,按照領(lǐng)導(dǎo)意圖:6—8 人居住加辦公,福田區(qū)中心地帶, 交通便捷(3 條以上地鐵樞紐)等,比對中介提供的各類房源,聯(lián)系 好中介和律師,約定看房時間和地點,一切安排妥當(dāng)后,時間已來 到了 12 月 1 日零點,正當(dāng)我洗漱睡覺時,從房子三面?zhèn)鱽泶似鹋?的呼嚕聲,,,這隔音、這音效就如同榻而臥。此時,我想起了旅 店的名稱——呼嚕棧。</p><p><br></p><p> <b>艱難的起步源于責(zé)任:</b>為了盡快完成任務(wù),迅速收集在深圳的 一切資源——戰(zhàn)友、同學(xué)、老鄉(xiāng)等親朋好友,進(jìn)行密集拜會,請求 支援。自 2016 年 11 月 30 日赴深圳開啟艱難的籌備旅程,從一個人、 一只拉桿箱起步,到 12 月 23 日完成生活和辦公用房的租賃、簡裝, 辦公生活設(shè)施、設(shè)備選購安裝,基本滿足辦公、生活條件,人員進(jìn) 駐辦公。然而,因前期設(shè)計缺乏系統(tǒng)性思考和對困難的估計不足, 致使很多工作走進(jìn)無解的“死循環(huán)”,機(jī)構(gòu)設(shè)立無法落實,開展工作相 關(guān)風(fēng)險不斷增加,如“祥林嫂”般一遍遍訴說著同樣的問題和困難。</p><p><br></p><p> 一年過去了,除了老去的歲月、海風(fēng)吹拂后增加的皺紋和少了 10 公斤體重后苗條的身材,盡管市局領(lǐng)導(dǎo)和相關(guān)處室付出了很多努 力,但源于很多瓶頸無法突破,機(jī)構(gòu)及保障等一切還在原點,風(fēng)險依然如鬼魅般充斥著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依舊在風(fēng)險中堅 持開展著工作,在工作中繼續(xù)承擔(dān)著風(fēng)險——完成了 X 批次市、區(qū) 接待任務(wù);組織和參與召開了 X 場市級和區(qū)級推介會;服務(wù)了 X 個 機(jī)構(gòu)、企業(yè)、項目和客商......</p><p><br></p><p> <b>堅持給自己一個交代:</b>在“知天命”奔“花甲”的年紀(jì),開啟深圳之 旅,說責(zé)任更多的是無奈,要說鍛煉我還優(yōu)秀給誰看<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人說:成 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與不夠優(yōu)秀的自己進(jìn)行和解的心路歷程</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那 么,只有一種可能,想給自己一個交代,其實就是自私(對于說我“剛 剛懂事又離家出走”的妻子而言)的逞強(qiáng)。回想自己:25 年的軍旅生 涯、10 年的地方機(jī)關(guān)經(jīng)歷和 1 年的深圳之旅,構(gòu)筑起了我完整的職 業(yè)生涯。</p><p><br></p><p> 腦中常浮現(xiàn)的是一幅凄美的畫面,遼闊無垠的草原中間,一片 空曠荒涼的沙漠戈壁上,一只孤寂的老狼,與四周綺麗的風(fēng)光形成 鮮明的對比和巨大的反差。多年漂泊的工作和生活經(jīng)歷,使我無法 分辨這是孤獨(dú)還是寂寞,但我確信的是要堅持、堅持、再堅持......</p><p> 耳邊回蕩和縈繞的是那熟悉而又陌生、凄美而又悠揚(yáng)的音符, 這不是幽雅,而是一種莫名的酸酸的心境,似乎在訴說、在等待、 在期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 圳 兩 載(之二) ——明天,又是一個新起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2018 年 11 月 30 日</i></p><p> </p><p> 不論走在路上,或是行走在心靈上,總有看厭的風(fēng)景,亦或有 不愿提起的心事</p><p>但唯一不變的是我用行走見證了我唯一不變的執(zhí)著。 狄斯說:“我是環(huán)繞著一個圓圈而行的,越接近終點也就越接近起點。”</p><p> </p><p> 11 月 30 日,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是一個在普通不過的日子了— —不年不節(jié)、不好不壞......但對于我來說卻是特殊的日子,因為明 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p><p> 人的一輩亦如南方這一無雪的冬季,短暫卻總生活在一次次的 希望又失望,失望又期望的循環(huán)之中</p><p><br></p><p> 在這希望,失望又期望不斷接替間,見證著我們一路歡笑時的 信心,心酸時的迷茫,無奈時的嗟嘆</p><p><br></p><p> 對于我來說,分分合合已成常態(tài),甚至分多于合......</p><p><br></p><p> 兩年前我到南方的風(fēng)中流浪,是我的工作 遙遠(yuǎn)的北方(在深圳,中國的絕大部分地方都屬于北方),我的家,便成了我思戀的地方。我只能以南方的荔枝,思戀北方的咸水鴨,看似不搭調(diào),卻有了一份特有的滋味和南北葷素混搭的酸澀。</p><p><br></p><p> 有人說“以南方的荔枝,思戀北方的大蘿卜”更契合</p><p> 而我卻總覺得缺了點什么......</p><p> 在沒有季節(jié)沒有寒冷的城市奔走,更想在寒冷的冬季,回一趟 有我親人的北方。</p><p> 閱過鶯飛草長的江南,再讀北國的風(fēng)光缺少色彩的故鄉(xiāng),讓我喜悅也讓我憂傷。</p><p> 我在南方,北方卻住著我的親人。我像一只候鳥,既棲息南方,也棲息北方,心如風(fēng)箏般地系著 思念,也系著夢想。熟悉而陌生的南方,親切而遙遠(yuǎn)的北方,我的靈魂,只能在南 北之間來來往往。</p><p>......</p><p> 又是一年冬來到,多少人間事事,多少物喜己悲,多少離愁別 緒,在這一沒有寒冷的冬季劃上一道完美弧線,只能形成了一個不 太完美的逗號“,”</p><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 圳 三 年(之三) ——何處安放流浪的身和漂泊的心</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2019 年 11 月 30 日</i></p><p> </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江城子·深圳守望》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別親友,離故鄉(xiāng),輕裝簡從,孤身闖鵬城。馮唐易老也瘋狂,廣結(jié)緣,勤作為。 </p><p>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守望三載,何日見馮唐?李廣難封似車轍,東北望,唯迷茫。</p><p><br></p><p><b>三年過往:</b></p><p><br></p><p><b> 心路歷程:</b>未知的迷茫——艱難中堅守——希望中守望——已 知中迷惑——未知的歸途</p><p><br></p><p><b> 工作節(jié)點:</b>開疆拓土勤作為——完善建設(shè)廣結(jié)緣——水到渠成 初見效——鞏固成果少激情</p><p> <b>艱難中堅守。</b>馬丁曾說的這段話:“每一個挺過來的人,都曾咬 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去了, 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不歸路。”</p><p><br></p><p> 深圳三年,無盡的寂寞與親人的支持并存,異鄉(xiāng)的路人與鄉(xiāng)情 的溫暖交織,刻意的推諉與同事的鼓勵同在,繁瑣的協(xié)調(diào)與小有的 成效夾雜......所有別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你熬不過的苦與痛。3 年, 36 個月,1095 多個日日夜夜,在各級一個又一個的期許中,就在這 樣的矛盾中、漩渦里苦苦掙扎、茍延殘喘地“不用揚(yáng)鞭自奮蹄”。 不期幫忙,更不求噓寒問暖,因為“誰也不是誰的誰”。</p><p><br></p><p> 人不畏其低,故孚眾為王。潛心修得一顆安定的內(nèi)心,才能應(yīng) 人生之萬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遇,沉潛時修身養(yǎng)性,成就后福 澤天下。做魚做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么環(huán)境做什么事。因為經(jīng)歷和磨難、喜悅與痛苦、沉浮與起落......同樣注定都是人生的一 部分。</p><p><br></p><p> <b>堅持的理由。</b>《成功學(xué)研究》的作者 E.N.雷格曾說:大多數(shù)人 不喜歡做的事情,有夢的人也不喜歡做,但不同的是,有夢的人還 是去做了。</p><p><br></p><p> 深圳三年,有無數(shù)個看似過不去的“坎”和繁華背后的凄涼, 從來時的無奈,到到時的艱辛;從舉步維艱,到滿城的腳印;從與 農(nóng)民工兄弟和拾荒的大爺們一道席地果腹,到 800 克的雞加些土豆 分兩頓燒的改善,再到“四菜一湯”的豐盛;從租房租金違約被潑 水的尷尬,到一年分別承擔(dān)十幾場活動和幾十次接待任務(wù)時無需定 金的信任;從一名副處級干部寧愿辭職也不到深工作的悲涼,到全 市各平臺排隊要求來深辦工作的繁榮;從一人一只拉桿箱的路人, 到一天內(nèi)臨時籌備一場 40 余家企業(yè)高管座談會的召集人;從 2、3 個人“沒有槍”,到與商會、校友會建立緊密聯(lián)系的大家庭,再到 校友聯(lián)盟、商會聯(lián)盟的建立,特別是校友聯(lián)盟的成立,開創(chuàng)了南京 泛校友合作之先河;從陌生拜訪的閉門羹,到每周 2、3 次主動上門 咨詢的預(yù)約,再到 47 個項目的相繼簽約、注冊、開工,以及 70 多 個有效在手在談......這其中除了有各級的關(guān)懷外,有戰(zhàn)友、老鄉(xiāng)的 支撐,有胖子、大個、金“姐”、小迷糊等 14 個可愛的伙伴的相陪 相伴,更有我“一家三口兩國三地”我的親人的付出和我們 14 個伙 伴家人的支持......無數(shù)個節(jié)點,太多悲喜交加的印記,多少個感動 的場景,勾勒出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多少個不眠之夜,留下了 人生可圈可點的回憶,這其中沒有做與不做的選擇,只有怎么做的 思考,選擇是夢醒人的權(quán)利,因為你的夢還在繼續(xù)......</p><p><br></p><p> 做夢的人自“渡”,夢成的人“渡”人。雖然現(xiàn)實無情的讓我 們懂得,自“渡”的艱難和成功機(jī)率的低下。然而,有位哲人說: 你自“渡”不一定能“過河”,但你不自“渡”一定掉河里。再說 了你不自“渡”誰“渡”你——因為“李剛”和小目標(biāo)就是一個億的“親爹”與你無關(guān)! </p><p> </p><p> 你不自“渡”,你的子孫、你的家人誰來“渡”!! 因此,在置身漫長的黑暗時,懂得萬般皆有苦,唯有自“渡”才是 唯一正確的選擇,這就生活,也是希望,更是堅守的內(nèi)在動力。</p><p> </p><p> <b>希望中守望。</b>縱使疾風(fēng)起,三年不言棄。人可以沒有很多東西, 卻唯獨(dú)不能失去希望。《肖申克的救贖》的作者斯蒂芬·金所說:“萬 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p><p><br></p><p> 深圳三年,轉(zhuǎn)眼瞬間,過程是漫長的,回憶是短暫。無論是美 好還是陣痛,無論是失意還是成就......均已成為過往的歷史、昨日 的風(fēng)景或進(jìn)入自傳的素材。真正要面對的是今天的夜和明天的太陽, 何處安放流浪多年的身?!何時收回漂泊已久的心?!何人何時驚 醒夢中人?!</p><p><br></p><p> 有夢的人,即使身陷泥濘,依然保持一顆向陽的心;如若身處 繁華,便辟出空山幽谷,安之若素。風(fēng)平浪靜時,穩(wěn)得住;驚濤駭 浪時,扛得住。25 年的軍旅生涯和磨礪、85 年平原街機(jī)場的空中支 援和救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后期)、3 年的深圳的流浪與漂泊,在構(gòu) 筑起了我完整的職業(yè)生涯的同時,也造就了我積極樂觀不悲天憫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向“惡”低頭,只與“命”和解的秉性。每 一個用自己的雙腳站立在大地上的人,才是大寫的“人”,希望你 我都是這樣的“人”。</p><p><br></p><p> 做夢的人遲早會醒!不同的是何時醒!如何醒!誰讓你醒!!!相同的是你同樣沒 有選擇的權(quán)利!不同的是醒來是滿眼璀璨還是一地雞毛......相同的是明天的太 陽依然還會升起,生活還在繼續(xù)......</p><p><br></p><p>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dú)沉醉!!!</p><p> 萬人如海一身藏,潮落之后是潮起!</p><p> 大多數(shù)人大部分時間,只能在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中...繼續(xù).......</p><p><br></p> <p><b>作者簡介:</b>楊小平,安徽旌德人。現(xiàn)任南京市人民政府駐深圳辦事處主任。</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注:以上文字為作者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台北市|
雅江县|
济南市|
邮箱|
红原县|
安丘市|
麻栗坡县|
南汇区|
安仁县|
页游|
宁阳县|
阿勒泰市|
尤溪县|
衡山县|
兴海县|
交城县|
扶绥县|
蒲城县|
容城县|
库伦旗|
桓台县|
湖口县|
余江县|
青田县|
新泰市|
江陵县|
鄢陵县|
晋江市|
常州市|
青冈县|
溧水县|
左权县|
阿克陶县|
桑日县|
广河县|
河北省|
阜城县|
平定县|
黄龙县|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