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定海路橋是上海市區內黃浦江上第一座橋,始建于民國16年(1927年)。定海路橋橫跨復興島運河,東連復興島,西接定海路,以路名命名,因島而來。</p> <p>定海路橋上的銘牌</p> <p>復興島位于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楊浦區東南部的黃浦江下游,距吳淞口約16公里。南起定海路橋,北近虬江口,呈月牙形,長3.42公里,中部最寬處550米,面積約1.133平方公里,是浦江內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p> <p>復興島,上海市中心城區內內的一個袖珍島,小島靜靜地、毫不張揚地隱藏在楊浦區的東北角,島上有一個寂靜的小公園“復興島公園”。進公園一看竹籬笆圍著的簡約的木門典型日式風格——</p> <p class="ql-block">進入得公園,迎面而立的就是“復興石”,當時1945年曾建造“復興島收回紀念碑”一塊,可惜在1967年被毀,后公園改建時重新壘石,命名“復興石”。復興石”背面篆刻著“復興島公園歷史”——,復興島公園初為上海浚浦局外籍員工俱樂部,“一二八”事變后,被日軍侵占改作軍事頭目的別墅。復興島公園曾改名為“共青公園”,1977年復沿原名。</p> <p>頗有日式庭園園林風格</p> <p>日式——石頭洗手池</p> <p>公園雖小,卻有一座有故事的建筑;一篇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段和中國現代史有密切關系的經歷,它就是“白廬”;這也算是一處與廬山牯嶺“美廬”、杭州西湖“澄廬”、上海東平路“愛廬”齊名的蔣氏行宮了,就是這里的白廬當年蔣介石所在的住處。</p> <p>傳說1949年上海戰役正式打響之前,蔣介石曾在這里停駐了11天,到5月25日乘軍艦永遠離開上海。是老蔣在大陸的最后一站。從文獻上講蔣協助國民政府安遷臺灣后,1949年11月14日,蔣介石從臺北飛抵重慶,開始他在大陸的最后一次行程12月10日,中共軍隊逼進成都,蔣中正與蔣經國父子,乘軍機飛往臺灣,自此而后,蔣未再踏足大陸。</p> <p>走在樹林下,不管是冬日還是夏天,都有愜意的感覺。比起大公園熙熙攘攘的人群,這里多了份寧靜祥和,人們在安逸的放松自我。</p> <p>這座亭子是日式亭子。1937年侵華日軍在浚浦局員工俱樂部之北修造一座別墅,供其游憩享樂,并對浚浦局員工俱樂部的園林部分,按日本庭園格式進行改建。</p> <p>園區中央是庭園區,東側小園內有小土丘,土丘西北有一“心”字形小水池。</p> <p>復興島公園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座日式園林公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镇安县|
旺苍县|
萍乡市|
昂仁县|
京山县|
托克逊县|
桂平市|
城固县|
沂南县|
梓潼县|
横山县|
托克逊县|
宜川县|
临洮县|
侯马市|
寿阳县|
黑河市|
舟山市|
潜山县|
齐齐哈尔市|
蕲春县|
延吉市|
泰宁县|
抚松县|
大安市|
镇原县|
乐山市|
伊川县|
饶河县|
武义县|
临西县|
玛沁县|
贺州市|
霞浦县|
盐山县|
西安市|
娄底市|
绍兴市|
五常市|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