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寫意畫無論是畫山水或花鳥,毛筆調色墨方法很重要,不要把墨或色調的太均勻,太均勻了畫出的墨色變化就少。只需要簡單的在色盤里調幾下即可</p> <p>畫寫意牡丹不要畫的太具象,像這樣一瓣一瓣去畫顯得呆板,而且俗氣。如下圖:</p> <p>下面我用單純胭脂色作示范,根據牡丹花的結構用大小不同的點從上面的花瓣落筆,注意顏色的濃淡干濕變化</p> <p>下面的花瓣顏色稍淡,橫向行筆畫花瓣密集的地方,牡丹形狀不必畫的太圓,邊緣也不要太齊,改收手時就收手,你可以想象牡丹快謝落時的樣子</p> <p>筆尖稍占水,水分不要太大,從中間的花瓣開始畫,行筆稍快,以增加飛白效果</p> <p>筆尖蘸濃色從花心開始行筆,上方漸淡,注意筆觸的大小干濕變化</p> <p>筆尖蘸水,點厾下面的花瓣</p> <p>半開牡丹,筆尖蘸濃色,從下往上點厾花瓣,</p> <p>順勢畫出下面花瓣,注意半開牡丹整體花瓣收攏的狀態。</p> <p>花苞畫法,筆尖蘸濃色,筆尖朝上點厾</p> <p>蘸墨畫出枝干與花朵連接。牡丹花苞由三片上萼包圍,下面長六片下萼,作畫時根本情況添減</p> <p>畫牡丹之前一定要了解牡丹的生長結構,這樣在畫的時候就會心中有數。牡丹的葉子三葉九頂,意思是每一枝上頂端共長九片葉子,三個分岔,每一岔上長三片葉子。這只是給畫者的一種概念,我們在作畫時不必要按部就班的每一處葉子都這樣去畫,只需在顯眼處表達這種意思就可以了</p> <p>和畫花一樣,筆尖蘸墨簡單調幾下,筆尖濃后面淡,點厾葉子,注意葉子組合的大小疏密,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p> <p>穿插連接上枝干</p> <p>可根據畫面需要加上花朵</p> <p>牡丹主干用墨要濃,用筆稍干。側干是從主干的芽包中發出,用墨稍淡。</p> <p>主干芽苞初發嫩芽時用濃墨寫出</p> <p>也可用曙紅或胭脂點厾嫩葉芽。或者筆尖蘸淡嫩綠后,再用筆頭蘸少許胭脂或曙紅寫出。</p> <p>勾牡丹葉莖用筆也要有變化,一般來說中間主莖稍粗,兩邊葉莖稍細,不要有規律的排列去畫。</p> <p>牡丹枝干的組合,在交錯穿插過程中要注意線條的粗細、濃淡干濕變化</p> <p>整體創作示范:畫牡丹最忌“俗”!很多人畫出的牡丹就如過去村里的村姑的衣著,大紅大綠,俗不可耐!但也并不是說大紅大綠就一定俗,有的人即便用大紅大綠去畫,也會讓人感到艷而不俗。這和人的眼界、藝術修養有很大關系,在以后的文章里會逐漸講到這些問題,這里就不多說了。</p> <p>我們在創作任何一幅作品時,都要遵循“大膽落筆,細心收拾”這條原則。落筆之前做到心中有數。構圖不要太滿,要留有余地,所謂“疏可跑馬,密不透風”就是這個道理。</p> <p>在創作一幅作品時,從局部到整體,然后又從整體回到局部收拾過程,最終我們要看的是整體效果,所以在創作過程中不要總盯著某個局部,即便有的小地方畫的不盡人意也沒關系</p> <p>作畫“感覺”很重要!我們經常會遇到作品畫到一半時畫不下去,這時候不妨停下來,把作品放在遠處,坐下來喝杯茶,抽支煙,瞇上眼睛盯著畫看上幾分鐘,或許“感覺”就來了,有可能一幅廢畫就在這一瞬間變成了意想不到、不可多得!</p> <p>中國畫創作重在格調,筆墨其次。一幅好的中國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格調是否高雅?它是品評中國畫優劣的重要標準,是作者藝術造詣、文化修養、審美理想和思想情操總匯體。</p> <p>作為一個好的畫者,并不是你技術好,筆墨功夫高,畫的漂亮、逼真那么簡單,它所涉及的內容很多,只有在不斷的學習當中提升自己</p> <p>示范圖2??</p> <p><b>雙木牡丹創作欣賞</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岗巴县|
吉木萨尔县|
威信县|
舞阳县|
会昌县|
三明市|
隆子县|
乐昌市|
山东|
滕州市|
天峻县|
逊克县|
梁平县|
平谷区|
金华市|
石屏县|
永清县|
巢湖市|
福建省|
府谷县|
泰兴市|
商丘市|
从化市|
长宁县|
昌都县|
合水县|
广河县|
定结县|
渝中区|
宜君县|
察哈|
民丰县|
额敏县|
玉树县|
赤城县|
沁水县|
栾川县|
长岛县|
武邑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