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爸爸、媽媽我們來了!</h3><h3>通過追尋父輩足跡,我們了解到:你們從竹溝走出,到杜崗會師,創建豫皖蘇根據地(新興集、曹市集、李家寨),三進淮上(龍亢),越過津浦線(路西到路東)到淮北根據地(大王莊)一路走來的艱辛。</h3><h3>爸爸、媽媽我們來了!</h3><h3> 我們一輩子接受正面教育,自認為“三觀”基本端正。到了賦閑的年紀,卻意識到對黨的歷史、軍隊的歷史、國家的歷史了解其實有限。尤其是,做為子女,對你們的戰火青春知之甚少。這種內心深處的遺憾一直縈繞在心間,揮之不去。</h3><h3>爸爸、媽媽我們來了!</h3><h3>我們都已退休,身體尚好,能做的就是走出去,走到當年這些你們曾經浴血奮戰的地方,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告訴社會,我們感謝革命先輩,我們崇拜革命先輩,我們懷念革命先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因為,我們的信仰和你們一樣,你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h3><h3>追尋父輩足跡永遠在路上!</h3><h3> 盛承江</h3><h3> 2020年1月1日</h3> <h3>1940年6月1日,彭雪楓在渦陽新興集給部隊講話。</h3> <h3>六?一戰斗簡介</h3><h3> “六?一”戰斗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安徽渦陽新興集的一次著名戰斗。一九四零年六月一日,新四軍第六支隊在新興集舉行“五?三十”慘案15周年紀念大會。大會開始時,接緊急敵情報告:宿縣、永城、亳州、臨渙等地的日軍,分四路向新興集分進合擊,企圖殲滅六支隊主力;宿縣和臨渙的千余名日軍,乘數十輛汽車經龍山已進至新興集附近。支隊司令員彭雪楓隨即作了緊急動員,指揮部隊迅速進入陣地。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發起進攻,我軍指戰員頑強阻擊,不斷組織沖鋒,與敵展開肉搏戰,給敵人重創。敵雖一度攻進新興集,縱火燒毀“精忠堂”和大部分民房,殺害民眾20余人,但僅僅半個多小時,即被我軍奪回,戰至黃昏,日軍傷亡慘重,倉管逃竄,北線永城來犯之敵,途中即被我阻擊部隊擊潰。亳州方向之敵未敢輕舉妄動。經過一天激戰,殲敵200余人,擊毀軍車數輛,繳獲軍用物資甚多,我根據地軍民也受到較大損失和傷亡。</h3> <h3> 事后查明,我軍事前雖作了周密布署,但因駐守龍山、石弓山一線的國民黨部隊不戰而退,致使日軍長驅直入。危急時刻,由于彭雪楓司令員沉著果斷、機智靈活的指揮,部隊英勇作戰,終于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沉重打擊了日寇,保衛了邊區,取得了這次反擊戰的勝利。</h3> <h3>六?一戰斗簡介</h3><h3> </h3> <h3>六?一戰斗無名烈士墓</h3> <h3>新四軍游擊支隊在新興集召開大會,圖為與會代表合影。</h3> <h3>渦陽新興集“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由軍委付主席張震將軍題詞!</h3> <h3>1939年9月1日新四軍游擊支隊在渦陽曹市集召開支隊第一次黨代會。9月6日支隊司令部遷至渦陽新興集。</h3><h3> ?1939年11月,游擊支隊改為第6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h3><h3>1940年6月底與南下到新興集的八路軍第二縱隊黃克誠部合編為八路軍四縱。彭雪楓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委。</h3> <h3>渦陽縣文管所長:張紅,這次新興集“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重新布展負責人。</h3> <h3>1945年12月3日,新四軍第四師11旅營以上干部在輝山公墓進行公祭烈士活動。</h3> <h3>渦陽縣曹市鎮(曹市集)黨委書記:王雷,在百忙中,陪同我們在輝山烈士陵園參觀學習!</h3> <h3>兩代接力,七十五載守護渦陽縣曹市鎮輝山烈士陵園</h3><h3> 送鮮花、獻花籃、向先烈致敬……今年清明節期間,渦陽縣曹市鎮輝山烈士陵園,前來瞻仰和祭奠的游客絡繹不絕。 “我父親生前在這里守護40年,我接著守護也有35個年頭了。 ”管理員侯傳宇說,清明節這幾天,每天接待近兩千人。</h3><h3> 75年來,侯傳宇和父親接力守護輝山烈士陵園,在當地被傳為佳話,2018年4月,侯傳宇被評為“亳州好人”。</h3><h3> 1944年8月,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率第十一旅和第九旅主力挺進津浦路西,在八里莊戰斗中,彭雪楓壯烈殉國。我軍十一旅和分區所屬部隊在收復路西根據地的多次戰斗中,光榮犧牲300余人。1945年夏,在渦陽縣輝山村修建了烈士公墓。</h3> <h3>輝山革命烈士陵園是皖北最早、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園,也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侯傳宇說,父親侯小晨曾做過抗戰部隊的通訊員,有一次送信回來,看到烈士的墓碑被偽軍破壞,他很心痛,就毅然決定為烈士守墓。新中國成立后,侯小晨繼續守墓。</h3><h3> 侯傳宇剛開始守墓時,家庭很困難,妻子希望他外出務工掙錢,他沒有理會。妻子去世后,他沒有再婚,把年幼的兒女拉扯大。由于辛苦操勞,侯傳宇身體落下了病根。</h3><h3> “我現在患有股骨頭壞死,前幾年做了手術,打掃衛生的時候有點不方便,就讓兒子幫著干。 ”侯傳宇說。每天早晨天不亮,侯傳宇就為烈士墓打掃衛生,遇上刮風下雨,侯傳宇都全天候看護。</h3><h3> 1984年,侯傳宇父親臨終前把守墓使命交給了侯傳宇:這里埋葬的烈士最大的38歲,最小的才16歲,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家鄉,流血犧牲,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爺爺對父親這樣說,父親也對我這樣說,等父親老了干不動了,我就接著干,我老了就讓兒子接著守護。 ”侯傳宇的兒子侯紅領說。</h3> <h3>輝山烈士陵園簡介</h3><h3>輝山烈士陵園</h3><h3>輝山烈士陵園又稱輝山烈士公墓,位于渦陽縣曹市鎮輝山之巔。為悼念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渦北抗日殉國的300余名烈士而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2A級旅游景區。目前正在申報3A級旅游景區。</h3><h3>輝山烈士陵園</h3><h3>又稱</h3><h3>輝山烈士公墓</h3><h3> 輝山烈士陵園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門。上有毛澤東題詞“死難烈士萬歲”,兩</h3><h3>側有朱德和渦陽縣的題匾。陵園中央,矗立著一座15米高的紀念塔,上刻:“新四軍第四師十一旅渦北抗戰殉國烈士紀念塔”20個大字。塔座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士名錄。陵園內有彭雪楓傳略和碑文、挽聯多幅。園內植松柏、梧桐多棵。現已成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墓于一九四五年秋季動工,歷時四個半月,12月份落成,整個工程由11旅32團宣教股長丁永年同志負責設計,渦陽縣長李晨負責籌建。一九四六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輝山烈士公墓被敵軍嚴重破壞,斷碑傷額,丟棄滿地。次年,我軍收復渦北,當地鄉政府曾對公墓進行了初步整修。紀念塔改用水泥結構,新建方門以代牌坊。現在輝山烈士陵園正以崢嶸新貌呈現在輝山峰巔,供世人瞻仰。每逢清明時節,各地吊祭人群絡繹不絕,花環錦簇。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h3> <h3>1939年9月1日,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主席團與代表合影(前排左起:岳夏、吳芝圃、方中鐸、譚友林、滕海清、彭雪楓、肖望東、張震、張先舟、李耀)。于渦陽曹市集</h3> <h3>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主席團全體合影,前排左起:李耀、譚友林、彭雪楓、滕海清、肖望東、方中鐸,后排左起:張先舟、張震、岳夏(羅若遐)、吳芝圃(1939年9月于渦陽曹市集)</h3> <h3>1939年9月1日,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一次黨代表大會。(站立1排左2:張永遠烈士)</h3> <h3>1939年9月,在安徽省渦陽縣曹市集新四軍游擊支隊部分團級干部合影留念,前排左起:滕海清、譚友林、后排左起:李耀、方中鐸。</h3> <h3>1939年9月,游擊支隊團以上干部在渦陽縣曹市集 </h3><h3>第一排左起:李耀、譚友林、王靜敏、蕭望東、方中鐸、林士笑、王子光、周時源 </h3><h3>第二排左起:雷明、資鳳、滕海清、彭雪楓、任泊生、吳芝圃、張先舟 </h3><h3>第三排左起:張震、王少庸、岳夏。</h3> <h3>左起:盛承江、岳濤、牛丹丹。</h3><h3>渦陽縣曹市鎮黨委副書記:岳濤及工作人員牛丹丹陪同我們參觀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一次黨代會舊址。</h3> <h3>蒙城縣烈士陵園付主任:楊梅及工作人員冒著酷暑趕到烈士陵園同我們一起祭奠羅會廉烈士。</h3><h3>注記:羅會廉烈士原新四軍四師偵察科長。</h3> <h3><br></h3><h3>2017年10月我們第一次來蒙城烈士陵園。左起第一人我戰友:王懷善,右起第二人:盛承海(我大哥)</h3> <h3>1940年秋,新四軍在板橋集戰斗中擊落的日本飛機殘骸運送到國民黨騎二軍軍部。新四軍游擊支隊代表任泊生(左一)、國民黨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中)和《大公報》駐洛代表在板橋集戰斗中擊落的日本飛機殘骸前合影。(梁國斌攝影)。</h3> <h3>1940年11月,彭雪楓和張震在被擊落的日機殘骸前。</h3> <h3>板橋集戰斗中擊落敵機殘骸。</h3> <h3>板橋集戰斗紀念館簡介</h3><h3>板橋集戰斗紀念館位于蒙城縣板橋集鎮雪楓公園內,紀念館是為紀念板橋集戰斗而建。紀念館占地面積13200平方米,建筑面積980平方米。館內展示了100多幅圖片和部分實物,同時收藏了120名將軍的題字,較為全面地回顧了新四軍的成長戰斗歷程,再現了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四師在板橋集英勇殺敵的情形。</h3><h3> 歷史背景</h3><h3> 1940年11月17日拂曉至18日下午,新四軍四師五旅在師長彭雪楓指揮下,與日偽軍在板橋集展開了殊死的拼殺,發生了震驚中原的板橋集抗日戰斗。整個戰斗歷時兩天零一夜,共擊斃日偽軍400余人,擊毀敵人坦克、汽車19輛,擊落日寇“九八”式358號輕型轟炸機一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在新四軍戰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h3> <h3>為紀念板橋集戰斗60周年,當地政府征集了120多位老前輩的“墨寶”。因美篇限制只是部分老前輩的“墨寶”。熱烈歡迎兄弟姐妹們到蒙城縣板橋集戰斗紀念館參觀學習。(地址:蒙城縣板橋鎮雪楓公園內)</h3> <h3>安計劃6月7日晚趕到泗洪住宿。6月8日中午與新四軍四師泗洪后代相聚。下午趕到宿遷報到參加活動。</h3> <h3>新四軍三師、四師后代及宿遷新四軍研究會趙連軍付會長相聚宿遷。</h3> <h3>與父親老首長黃克誠女兒黃梅合影留念</h3> <h3>新四軍三師、四師后代在宿遷“宿北大戰”紀念園參觀學習合影</h3> <h3>認真謹聽講解員解說!</h3> <h3>新四軍四師著名的“仁和集會議”就是在左家樓召開。</h3> <h3>非常感謝淮安市新四軍四師后代:王衛華、趙平華、張璋的安排并陪同參觀學習!</h3> <h3>左一這位是建國前的老黨員蔡素英,她當年看到過騎兵團的成立。紅二代與老黨員親切握手,革命的友誼源遠流長。</h3> <h3>淮安市洪澤區岔河鎮黨委副書記成美煜(左一)陪同,社會事業局吳寶來(右一)局長親自講解。</h3> <h3>原淮寶縣政府舊址,現淮安市洪澤區岔河鎮。原新四軍四師騎兵團成立地:岔河鎮</h3> <h3>1941年8月1日新四軍四師騎兵團成立地廣場遺址。</h3> <h3>1941年7月19日,根據黨中央和華中局指示,新四軍第四師在淮寶縣仁和集(今洪澤區岔河鎮江淮居委會)召開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后通稱“仁和集會議”),新四軍政治部主任鄧子恢(后任四師政委)作為華中局代表參加會議。彭雪楓師長在此次會議上正式提出組建騎兵團的設想。</h3><h3> 1941年8月1日,四師司令部偵察科長盛士坤奉命集中全師所有騎兵于淮寶縣政府所在地岔河鎮東庵廣場,召開騎兵團成立大會。四師參謀長張震代表彭雪楓師長,宣布成立騎兵團的命令。并任命曾在陜北紅軍擔任過騎兵團政治處主任、四師十一旅政治部主任黎同新擔任騎兵團團長兼政委。新組建的騎兵團編有參謀處、政治處、供給處和衛生隊。騎兵團下轄一、三、五3個騎兵大隊。師直騎兵連編為一大隊,大隊長程朝先,指導員(后稱政委)亞冰(章塵),副連長劉國祿。以特務團騎兵排為基礎建立第三大隊,大隊長展廣蘊,指導員李宣化。其他部隊抽調的馬匹和善騎術的人員組成第五大隊,大隊長吳先黨,指導員王孟凡。</h3> <h3>周純麟調來當副團長(后任團長),負責訓練。他曾隨紅軍西路軍出征,西路軍失敗后他化名進入新疆軍閥盛世才的騎兵部隊,一直干到騎兵連長。</h3><h3> 騎兵團在他訓練下,技戰術突飛猛進。</h3><h3> 騎兵團結合蘇軍、青海馬家軍、日軍、東北軍的馬刀的特點,設計出我們的戰刀雪楓刀。</h3><h3> 我們的騎兵,不但會馬上搏殺,還會馬上射擊。</h3> <h3> 1942年后,騎兵團長:周純麟,政委:康步云、(后)姚運良,參謀長:戴彪,政治處主任:程坤源。</h3> <p>黎同新</p> <p>周純麟</p> <p>姚運良</p> <p>戴彪</p> <p>程坤源</p> <p>盛士坤</p> <h3>美篇編制水平有限,僅供兄弟姐妹們參考。有不妥之處請諒解。也非常感謝一路同行的新四軍四師合肥后代:陶大久、沈帥、宋燕秋對我的照顧。</h3><h3><br></h3><h3> 盛承江</h3><h3> 2020年6月16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丹阳市|
怀仁县|
四平市|
子长县|
肇州县|
卢氏县|
调兵山市|
衡阳县|
乌鲁木齐县|
天峨县|
白银市|
铁岭市|
铜陵市|
修武县|
安化县|
临沭县|
商都县|
海安县|
阳城县|
云林县|
新昌县|
宁阳县|
淅川县|
康保县|
玛沁县|
长沙市|
松江区|
太白县|
汝南县|
华安县|
顺昌县|
甘泉县|
沭阳县|
伊宁县|
怀化市|
娱乐|
枣阳市|
邢台市|
子洲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