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作者: 62軍551團 溫光華 記錄</p><p> 溫馨百合 整理</p> <p>作者簡介:溫光華,1930年4月24日生于平遙城,是蔚字五聯號大掌柜范凝靜的曾孫。1948年加入解放軍,解放太原后隨六十二軍南下。憑著部隊學到的文化,60歲進修漢語言文學。70歲開始寫回憶錄《少爺?乞丐?芝麻官》,并把二十多萬字的回憶錄輸入電腦。</p> <p>一、 辭別眾鄉親</p><p> </p><p>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了。老百姓和部隊戰士都為取得勝利而歡呼雀躍。在5月上旬,根據軍黨委的決定全軍展開轟轟烈烈的政治整訓----“軍隊向前進”“將革命進行到底”等學習及各種進軍準備工作。部隊領導根據了解到的好多戰士戀家的思想情況,開展了“解放西安去,解放大西北去,解放全中國去。”的思想動員工作。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我們山西解放了,但是西北的廣大人民和在蔣、胡、馬匪軍中的士兵們,仍然受著黑暗的統治和壓迫。我們一定要去解放他們,爭取為人民立功。</p><p><br></p> <p><br></p><p> 5月25日我們62軍在榆次聶店舉行了隆重而莊嚴的追悼和賀功誓師大會。6月1日在榆次火車站坐火車南下。</p><p>火車過了祁縣車站,就成了特別快車,經過洪善和平遙車站車快的連車站上的人都看不清,站臺上的人和車上的人都在揮著手,希望自己的親人能看到自己,做或許是今生的最后告別。他們哭著喊著自己親人的名字,可是火車一閃就過去了。我們團的戰士大部分是山西平遙人。我們戀戀不舍告別了家鄉。</p><p><br></p> <p><br></p><p> 在介休車站我們下了車,因為從介休車站到風陵渡的鐵路,在打運城、臨汾和晉中時破壞了,沒有修好,就沒有火車坐了。從介休車站開始,一路上就是步行了。因為好多戰士過去沒有進行過長途行軍,大部分戰士不習慣步行。</p><p><br></p> <p> 部隊領導為了戰士們適應以后長途行軍,開始訓練步行速度。</p><p> 剛開始一天只走三十華里,后來逐步加多,由三十華里,增加到四十華里,五十華里……一直增加到一百二十華里。我們最多一天走了一百八十華里,相當于一天之內從平遙走到太原。就這樣天天地鍛煉,但還是累的受不了,一到目的地連背包也不想解,就躺下呼呼地睡著了,動也不想動一下。</p><p><br></p> <p> 在咱們山西還好,因為是老解放區,群眾覺悟高,地方干部的工作也做的好。我們看到在街道兩旁的墻壁上寫著:“堅決打出去,消滅蔣匪軍?!薄扒Ю锪魉畾w大海,革命成功再回來。”“大丈夫四海為家,好男兒志在四方”等標語。</p><p> 我們從介休到風陵渡的這一路上,都是部隊在路中間走,群眾在路兩邊敲鑼打鼓,唱著《解放區的天》等歌曲,扭著秧歌,夾道歡送我們。一小段就有一個茶水站,年輕婦女一碗一碗地端著茶水或綠豆米湯給部隊送,老大娘抱著雞蛋和饅頭往戰士的掛包里塞,老大爺拿著紙煙、大棗和核桃往戰士衣袋里放,小姑娘和小兒子舉著彩旗,跟著部隊隊前隊后地跑。</p><p><br></p> <p> 到了目的地就更享福了,老鄉們預先就燒好洗臉和洗腳水,部隊一到就拿著新臉盆、新毛巾、新口缸、新肥皂、新牙刷牙膏,讓部隊戰士洗臉,洗腳。剛洗漱完,熱騰騰的飯就端上來了。飯都是咱本地的白面做的家鄉飯,有肉、有蛋,還有各種蔬菜。用的碗、筷、瓢、盆都是嶄新的。</p><p><br></p> <p> 吃完飯后就去睡覺,連行李也不用解,睡覺的鋪蓋都是新被子、新褥子、新墊單、新枕頭,而且都已經鋪展好了,只要脫了衣服就可以休息了。第二天起床后被子也不要疊,洗臉水和早飯也早準備好了。吃了飯就可以背著背包和武器出發了。中午,部隊一到目的地就能吃到香噴噴的午飯,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覺得確實太享福了。</p><p><br></p> <p> 六月中旬,我們唱著自編《集合號聲吼》一路前行,歌詞是:“集合號聲吼,背起背包走。爹爹不須憂,媽媽不要愁。我為祖國爭自由。自由爭到手,團圓在后頭?!?5日,我們六十二軍各師相繼集結于黃河北岸風陵渡鎮的趙村,準備橫渡黃河。</p><p><br></p> <p>圖片來自六十二軍軍戰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北川|
珠海市|
涟水县|
新民市|
辉县市|
鄄城县|
昆明市|
和田县|
会昌县|
乌兰县|
齐河县|
阜新|
廉江市|
出国|
南部县|
唐山市|
金乡县|
和静县|
无锡市|
江达县|
乌兰县|
甘谷县|
镇安县|
循化|
新乐市|
包头市|
德安县|
神木县|
改则县|
邳州市|
岳西县|
东乡|
定结县|
兴业县|
天祝|
江阴市|
玉溪市|
庄河市|
菏泽市|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