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不是作家,如果是,我可以寫書-《我的青春年華》,我也有很多故事。</p> <p class="ql-block">1969年6月離開上海前,在家門口(東余杭路1074號)。</p> <p class="ql-block"> 1969年6月23日離開上海,6月27日到二師八團的。</p><p class="ql-block"> 從上海出發是坐火車的,到了佳木斯,出了車站,走到碼頭坐船,坐了一夜的船到了綏東碼頭,我還記得那船的兩邊有兩個大轱轆,下了船,已有好多卡車已等在那里,然后就報名字,上幾號車,當時還不知道,誰和誰去哪個連隊,這樣,一起從學校出來,就這樣分散了。</p><p class="ql-block"> 我剛到二師八團是被分配到三營二十五連,在那里呆了二個月就被借調去團部文藝宣傳隊。</p><p class="ql-block"> 記得,當時我在25連排節目時,團部宣傳隊來了兩個人,一位是男的(楊智敏),一位是女的(于苗),他們說是下來勞動的,實際是經人介紹,來看我的。</p><p class="ql-block"> 我有位同校宣傳隊一起來的,68屆的女生張溢,當時她是分配在團部48連,有一次她去團部宣傳隊看他們排練時,向他們介紹,三營25連有我這樣的一個人。(張溢她后來被昆明軍區文工團調走,去跳芭蕾紅色娘子軍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在團部宣傳隊期間,曾去過一營二連。</p><p>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憶在二連的幾件事</p><p class="ql-block"> 我在二連待的時間不長,但是有不少事情一直在我腦海里。</p><p class="ql-block"> 1. 在“小鐮刀萬歲”日子里,連續的陰雨天,人工下地割麥子,衣服濕了好幾套。每天早上起床后,咬著牙,還是要穿上那濕露露的衣服和鞋。那感覺,永遠不會忘記。</p><p class="ql-block"> 2.連里麥田曬農藥的方法極其落后,也很不科學。在麥地里二人用一根扁擔扛著麻袋,一邊走,一邊用木棍敲打麻袋里的“六六粉”。雖然戴了口罩,我還是因為中毒發燒住進團部醫院。</p> <p><br></p><p> 3.在雨季,完成本連割麥任務后,還去支援15連。那一次,我的臉被蚊子咬了近百個包,大包上有中包,還有小包?;氐竭B隊,臉上極癢,整個臉都變形了。</p><p> 4.當時我在連里,可能是干體力活的原因,扛麻袋,“三級跳”,我的胃口很大,吃餃子,一般的隨便數數達62個。吃二兩一個的白饅頭,也可以吃到近8-9個。下地干活吃的更多,生病也要吃7-8個包子。</p> <p class="ql-block"> 5.在我記憶中,我到二連后參加了二次滅火。一次是連里北面一處單獨的房子,可能是酒房。一次好像是家屬房。尤其是那一次家屬房著火,我還爬上屋面上去救火。瓦片下的草泥,碰到水后很滑。我當時穿著翻毛皮鞋,當滑到屋沿時,我就順勢跳了下來,很穩的著地。這大概是我經常跳舞的關系,比較靈活。</p><p class="ql-block"> 我到連里后感受到了大家對我的關愛,尤其是我們四排的戰友們,大家對我很尊敬,和和睦睦,開開心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零下30多度的情況下,宣傳隊上山上慰問伐木隊,在演出時,只能穿單衣,那冷啊!</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次去山上慰問演出的路上情景,我們坐的是卡車,帶帳篷的,冬天那冷呀!那時的我們,年輕,思想單純,沒有雜念,不管男的女的,都把腳伸進別人的懷里,一路上有說有笑,團部機關宣傳干事,姓啥我忘了,還給我們猜謎語,接對聯,上聯“遠遠寶塔四面六角八方”,下聯叫我們猜,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都猜不出來,他伸出一只手掌,叫我們猜......“平平手掌五指三長二短”。</p> <p>接受再教育 油畫底版</p> <p>小舞劇--魚水情。</p> <p class="ql-block"> 黑龍江的冬天真的很冷,有一年,在團部宣傳隊里,那時還住在俱樂部樓上,一天早上起來外出去跑步,到了樓下,我沒有戴棉帽子,只戴了一頂單軍帽,剛開始我感覺到了,想回宿舍去拿棉帽子,與我一起去跑步的天津青年小呂說,今天不冷,還可以,其實他自己戴了棉帽子,這樣我就沒有去拿棉帽子,戴了一頂單的軍帽與他出去跑步了。在圍繞俱樂部外圍跑了不到半圈,我們的耳朵已凍了很痛了,天津的小呂,是他叫我不要去拿棉帽子的,他也不好意思把帽子的二個耳帽放下來,我們堅持跑了一圈就回去了,回到宿舍,大家發現我的兩個耳朵已凍得發白,如果當時稍微碰一下,耳朵就會掉下來。想想,一個人如果沒有耳朵會怎樣子。當時上海知青樂老師,就說快下去,用雪搓耳朵解凍,于是,我就跟著他一起下樓,用雪搓了耳朵,其實,這是不科學的,不能雪搓,只能用溫水,用雪搓,會更產生傷害。</p><p class="ql-block"> 我們搓了一會就上樓回到宿舍,沒有多長時間,我的二個耳朵,就像金金魚的水泡眼,腫的很大,在這樣情況下,我去了團部醫院進行治療。從那以后,我的耳朵再也不抗凍,為了保護好耳朵,有一次,我在出差回團部,路過佳木斯市,在火車站那里,買了一張狐貍皮,當時托宣傳隊里的北京青年小耿在北京的帽子廠里定做了一頂狐貍帽子。那帽子很好看的,平頂。我離開黑龍江時,給了天津的小呂。</p><p class="ql-block"><br></p> <p>舞蹈-探親歸來。</p> <p>排練</p> <p class="ql-block"> 在團部宣傳隊的后期一段時間,知青陸續返城,我曾留在俱樂部里當過售票員,專賣電影票,開始和我一起搭檔的是宣傳隊的北京知青小耿,她還叫我怎么數錢,后來來了一位當地的美女高玉華,我們一起同事有一段時間了。你別小看小小的售票員,很忙,也很有樂趣。這真是認識人好辦事,我家都成了售票窗口了,傍晚回家吃飯時,家里都來了好幾個朋友,要買票。</p> <p> 宣傳隊一度在團部園林隊生活工作過,大家也學了點給果樹嫁接技術。</p><p> 在園林隊里,有一件事,我終身難忘,在歡送藤秀屏(指導員)的一次晚飯上,我把一瓶北大荒白酒,倒了一個大婉里,一口喝了,那次我醉了,很難受,到晚上7點左右,走到100米外的廁所里吐了。</p> <p> 宣傳隊后來住到小賣部那里的一排房子。相聲演員師勝杰在那里也住過,我們是一個炕,他愛喝酒,有一段時間,我們倆每天喝酒,別人睡了,我們還在喝,沒有菜,買罐頭,有時花生米,有時香瓜子,有時他買酒,有時我賣菜,反正我們是經常喝。</p> <p> 我曾經給自己家里的雞做過手術</p><p> 我是在黑龍江290時成家的,為了給未來的小孩他媽補補身體,家里養了不少雞,有公的,母的,也有“老抱”(孵小雞的母雞),也還從48連買了不少5角錢一只小白公雞,家里共有幾十個雞,每當我中午和晚上下班回家時,只要我自行車雙鈴一響,凡是我家的雞都會像飛機一樣的跑回家。</p><p> 記得有一次,發現家里一只較大的白公雞,光吃石頭,不吃飯,于是我想一定得了一種怪病,吃進去的石頭,把“胃”(雞噔deng)撐大了,而且越來越大,于是,我在一天的傍晚,我用一把手術刀,給它動了手術,先破開表皮,再切開肉......,把“胃”拿出來,再用刀破開,把里面的好多石頭倒出來,再洗干凈,然后,用縫衣服的針線,再縫好,放進去,再把外面的皮肉縫好,最后,再用雞身上的小毛蓋住止血。</p><p> 這樣,手術后的那個雞能正常吃飯了。但是這個雞,過了一段時間,老毛病又犯了,我又做起了外科大夫,給那個雞又進行一次破膛手術,手術后吃了二天飯,又吃起了石頭,后來就死了,我也就無能為力了。</p><p><br></p><p><br></p><p><br></p><p> 管樂合奏</p> <p>排練。</p>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事--換大米!換大米!換大米!</p><p class="ql-block">小品-換大米的原型講的就是我吧。</p><p class="ql-block">我在黑龍江兵團成家的,二個孩子也都在那里出生的。上海知青,對大米有厚愛,為了給孕婦吃好點,吃了順點,我,在那年冬天,在大雪風飛的日子里,騎著從上海托運來的永久自行車,從團部出發,帶了一袋面粉一直向南,到50里外的綏東鎮去換大米。50里路,不好騎??!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有的地方還打滑,路上很難騎,好冷啊!戴著口罩,臉上都是霜,眉毛也白了,手也凍僵了,騎了一段,走一段。</p><p class="ql-block">到了綏東鎮,挨家挨戶的敲門,“有大米嗎”,“面粉要嗎”,“換大米嗎”?......</p><p class="ql-block">找了好多人家,終于換了一袋大米。當時心里不知有多少成績感,高興把冷都忘了。(當地把大米當粗糧,把面粉當細量,而南方上海人卻吃慣了大米。)</p><p class="ql-block">返回團部的路程更艱難,西北風,回來時,更是頂風,那個“大煙炮”吹了滿臉都是雪。辛虧我騎車水平高,最后終于回到了家。</p><p class="ql-block">那袋大米換了不容易,在以后的日子里,都省省吃,基本都是熬粥吃的。</p> <p>器樂合奏</p> <p>演出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全劇。</p> <p> 團部宣傳隊到最后還是解散了,回城的人太多了,節目排不成了,</p><p> 解散后,我被分配到團部機修廠的發電站,地方在團部學校的方向,(我家住在獸醫站后面),每天上夜班,騎著自行車去給發電機的機器加油。有一次下大雪,自行車也不能騎,我是走著去的,那次雪下的真大,在我膝蓋處,我艱難的一步一步的走到發電站去的,整夜在煩躁的機器聲中工作。</p><p> 最后,我是在發電站那里離開290農場回上海的。</p><p><br></p><p><br></p><p><br></p><p><br></p><p>1998年第一次在北京大聚會-上海朋友在去北京的火車上。</p> <p> 1998年黑龍江二師八團文藝宣傳隊第一次在北京大聚會。</p> <p> 1998年黑龍江二師八團文藝宣傳隊第一次在北京大聚會。</p> <p>1998年黑龍江二師八團文藝宣傳隊第一次在北京大聚會。</p> <p> 2009年第一次回黑龍江,在寶泉嶺。</p> <p> 2009年第一次回黑龍江,在寶泉嶺。</p> <p> 2009年第一次回黑龍江,在寶泉嶺。</p> <p> 2009年第一次回黑龍江,在寶泉嶺。</p> <p>2014年-天津-大聚會</p><p><br></p> <p>2014年-天津-大聚會</p><p><br></p> <p>2014年-天津-大聚會</p> <p>2014年-天津-大聚會。</p> <p>2014年-天津-大聚會</p> <p>2015年第二次回農場,在寶泉嶺拍了幾張照片。</p> <p>2015年9月-寶泉嶺</p> <p>2015年9月-寶泉嶺</p> <p>2015年9月-寶泉嶺</p> <p>2015年9月-寶泉嶺</p> <p>在農場-好鄰居家。</p> <p>在農場“五好戰士”獎狀,委托好友留給了農場。</p> <p>我的一跳</p> <p>我的一跳</p> <p>社區志愿者活動</p> <p>290朋友</p> <p class="ql-block"> 我從小就喜歡文藝,小學里喜歡唱歌,中學時代,還吹口琴,我還是學校口琴隊的,后來參加了學校的文藝宣傳隊,因需要男學生去跳舞,我就對付了幾次,后來就喜歡跳舞了,到了黑龍江農場,團部宣傳隊的就把我調到團部搞舞蹈,長期來,我始終在搞文藝。</p><p class="ql-block"> 現在,我的業余生活愛好也就是唱歌跳舞,我感到,喜歡文藝的,對身心有好處,還可以在社會交往中,結識不少朋友,在與社會交往中唱歌,跳舞,能把許多煩惱忘記,真的,尤其,在近幾年里,身體上的變故,在腦子里想了許多,在參加唱歌,跳舞后,使我減少不少想法,能正確對待身體目前的情況。 </p> <p>2019.5.02-曲陽</p> <p>2020.6.11-曲陽</p> <p>2020.8.12-東宮</p> <p>2020.8.19-東宮</p> <p class="ql-block">2020.9.18-寶山-美麗豪大酒店門口</p> <p class="ql-block">2023.6.23-廣中路路口。</p> <p class="ql-block">2021.5.23</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建宁县|
太保市|
秦皇岛市|
中卫市|
黄浦区|
台北市|
砀山县|
盐源县|
临海市|
平舆县|
墨玉县|
汾阳市|
淮北市|
林芝县|
长治市|
鄂托克旗|
枣阳市|
合山市|
黔西县|
正安县|
龙门县|
泸溪县|
河池市|
新余市|
虎林市|
昌江|
石屏县|
东源县|
莒南县|
海林市|
姚安县|
远安县|
新昌县|
长治市|
宁明县|
集贤县|
渭南市|
安仁县|
密山市|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