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月6日—6月9日,在工作室領頭人岳巍巍老師的組織下,工作室成員共同努力,幫助即將參加柳州鐵一中學(初中部)青年教師賽教課的張力夫老師多次磨課。</p> <p>6月6日,張力夫老師首先在1912班進行第一次磨課,邀請了沈麗春老師前來指導。工作室成員們認真聽課,并且做好詳細的聽課紀錄。</p> <p>第一次試課結束后,工作室全體成員在岳巍巍老師的主持下,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探討。首先是張老師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p> <p>然后岳巍巍老師分別從張老師的情景引入、課堂組織、教師演示與學生操作環節處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馬倩藝、楊悅蘭老師針對情景引入,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方案。工作室其他成員在交流探討中集思廣益,同樣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課堂設計。</p> <p>6月8日,張力夫老師在1909班進行了第二試課。</p><p> 在本次課堂中,張老師根據第一次探討出的方法和問題進行了調整和修改。整個課的結構框架更加的流暢和嚴謹,在情景引入和課堂組織上非常出彩。</p> <p>第二次試課后進行了交流探究會議。張力夫老師的課,獲得了工作室成員的一致好評,但是為了讓課堂更加完美,工作室老師也對課堂銜接語、表揚學生用詞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意見。</p> <p>6月9日,張力夫老師在1911班進行第三次試課。經過前面兩次的修改,在本次課堂中,張老師得心應手,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積極參與。</p> <p>6月10日,張力夫老師在1913班進行了正式公開課賽教。</p> <p>首先,張力夫老師從打碎了一塊三角形鏡子,想要拿其中一塊去配成一模一樣的鏡子,這一實際情景出發,引導學生猜想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的內容,然后教師演示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后展示,共同驗證猜想成立。</p> <p>通過層層深入的例題讓學生更加理解知識,并且能夠運用知識解題。展示學生書寫有誤的過程,通過全班點評發現問題,強調證明題書寫格式,巧妙地突破難點。</p> <p>通過教具和學生操作,教師引導,得出SSA判定方法不一定能證明三角形全等,突出判定方法中的關鍵詞——夾角。</p><p>最后由一道測量湖泊距離這一實際問題結束這堂課,體現了從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思想。</p> <p>正式比賽結束后,工作室成員齊聚錄播室評課。首先由張老師進行教學反思,其他老師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p> <p>千錘百煉終成剛,團隊助力促成長!張力夫老師最終奪得“柳州鐵一中學(初中部)青年教師賽教課”一等獎!</p> <p>所謂“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磨課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這一次活動,工作室成員在課堂設計、情景引入、銜接語的設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收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永嘉县|
大安市|
禹州市|
电白县|
平谷区|
汝城县|
岢岚县|
韶山市|
临洮县|
罗田县|
塔河县|
若尔盖县|
乌拉特前旗|
清苑县|
舒城县|
湖南省|
盐边县|
博乐市|
高台县|
裕民县|
长武县|
宜兰县|
库尔勒市|
柳河县|
明溪县|
钦州市|
吉木萨尔县|
太原市|
黎平县|
沿河|
麻栗坡县|
祥云县|
隆昌县|
蛟河市|
丹江口市|
乐山市|
微山县|
湟中县|
铜山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