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他們跨越萬水千山與大家在梧桐中學相遇!</p><p> 在這個特殊的初夏,梧桐中學里迎來二十六位援疆教師,他們不畏征途,為愛而來,讓我們一起播下愛的種子,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p> <p> 6月2日,二十六名援疆教師結束隔離抵達梧桐中學,學校校委會成員及二十六名援疆教師齊聚一堂,共敘贛阿情誼。書記盧志國說:“為了支援阿克陶縣教育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援疆老師遠離家鄉和親人,在這座邊塞城市揮灑汗水、奉獻智慧。希望援疆老師立足崗位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技術優勢,對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援疆老師為阿克陶縣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p> <p> “梧桐中學是當地的一所年輕學校,有一大批新人和年輕人。面對高質量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本領不足和能力恐慌等問題逐漸顯現。”梧桐中學盧志國書記介紹該校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了全校教職工的比重非常大,如何加快這些青年教師成長的步伐,縮短他們的成長周期,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過硬、業務精良的青年教師隊伍,一直是江西省第二批援疆支教老師們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p> <p> 行走在旱柳和梧桐樹并排的校園里,二十六名教師切身感受到這座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了能夠參與到孩子們的成長,二十六名教師很快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p> <p> 支教教師們認真聽課并做記錄。</p> <p> 為了解學情教情,支教教師們主動和結對教師進行交流研討。</p> <p> 江西省援疆支教教師以“青藍工程”建設為契機,把江西省教育教學經驗和當地實際相結合,積極參與初三年級組學科教研,探索“理念探索”+“課堂示范”+“課后反思”的成長模式,給受援學校青年教師們搭建好能力素養提升平臺,實行系統化、體系化培養,不斷激發青年教師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更好推動梧桐中學教育教學及教研有效發展。</p> <p> 新起點,新征程。在歡迎座談會上,二十六位援疆教師紛紛表示在一年半的支教生活中,結合自己教學特征,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全力幫助梧桐中學在教學能力上有所提升,促進梧桐中學教育教學水平邁上新的臺階!梧桐中學支教教師管理人員江志勇衷心希望援疆支教教師們能把阿克陶當做第二故鄉,把梧桐中學當做自己的家。也希望從今天起,我們本著“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原則,加強溝通與探討,加強交流與學習,以豐富我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拓展我們的教育視野,提高我們的教學教研水平。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成長、梧桐中學的發展貢獻力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煙花四月赴新疆, 愛心無限報國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流年等閑過, 教育研究始花開。</p><p><br></p> <p>素材提供:撫州第二批援疆支教教師組</p><p>圖文編輯:胥望、李自創、 王維</p><p>審核:江志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承德县|
柳江县|
天等县|
朝阳县|
莎车县|
余姚市|
沙雅县|
延庆县|
福建省|
河东区|
轮台县|
黄陵县|
凤山市|
沙河市|
海林市|
宣恩县|
鹤庆县|
平遥县|
枣强县|
阿拉善右旗|
淄博市|
嘉禾县|
云安县|
绵阳市|
汉源县|
左贡县|
天峻县|
乌什县|
新邵县|
乐昌市|
永州市|
萍乡市|
庄河市|
仁寿县|
咸宁市|
无棣县|
绍兴县|
乌拉特中旗|
桐城市|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