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洪武十四年(1381)始祖遷居新城(桓臺)縣斜溝村至清末,《王氏族譜》歷史上出過8位歲進士。</p><p class="ql-block"> 這里說的“歲進士”,不同于科舉考試的“進士”,是地方學堂向貢院推舉的人員,相當于現在中學校長向大學保送的“推薦生”。</p><p class="ql-block">第一位:王天祿,二世。候選教諭。</p><p class="ql-block">第二位:王繼遠,三世(卷一第一頁)。</p><p class="ql-block">他們是父子,是族譜中唯一父子二人都被推選為歲進士的人物。</p> <p>第三位:王振朝,五世,候選教諭(卷一第2頁)。</p> <p>第四位:王宏,五世。特授南陽縣訓導,坐升南陽縣知縣(卷六,第1頁)。</p> <p>第五位:王紳,七世,壬辰科進士(1472年),候選教諭。卷一第6頁。</p> <p>第六位:王明卿,十世,候選教諭。卷一第7頁。</p> <p>第七位:王覺民,十世,候選教諭。卷六第5頁。</p> <p>第八位:王廣心,字子潤,號鐵逸,辛酉科歲進士,任蒙陰縣訓導,公賦性果毅,治家嚴謹,鄉黨稱剛直焉。十一世。卷二第19頁。</p> <p class="ql-block">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王氏族譜》始祖王昱,也有可能是一位進士。查閱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殿試金榜名錄,在二甲人員中有“王昱”的名字,但其籍貫是陜西耀州,是重名還是一人?查閱耀州、棗強、新城的進士名錄,都沒有找到王昱的記載。原因可能是這一科前三名中有二人反對朱棣奪權,朱棣當了皇帝后下令把那一年立在貢院的題名碑搗毀了。皇帝有令,誰敢不聽,于是各地的官方記載也就去掉了,個人自然也不敢稱自己是進士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能證明是一人,族譜上祖籍是直隸棗強縣王家洼的記載將被改寫。最終是也好,不是也好,尋根溯源,難免有謎團,等待歷史材料的新發現。</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定边县|
东宁县|
潜山县|
文山县|
天台县|
石景山区|
新丰县|
玉山县|
尉犁县|
云安县|
盐山县|
汕尾市|
逊克县|
宝丰县|
金秀|
石台县|
格尔木市|
淮南市|
双峰县|
宝鸡市|
大埔区|
阳谷县|
措勤县|
海城市|
辉县市|
廉江市|
田阳县|
津南区|
灵石县|
来凤县|
年辖:市辖区|
五指山市|
广元市|
永昌县|
科技|
开鲁县|
长兴县|
万载县|
赤壁市|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