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18px;"> 騎行第十一天 芒康至登巴村</b></p><p> </p><p> 芒康地處川、滇、藏三省區交匯處,是西藏的東南大門,“茶馬古道” 在西藏的第一站。</p><p> 芒康縣城酒店、驛站、餐館特別多,但因疫情影響,街上沒幾個游客,顯得非常冷清。來的人只是些自駕游和騎行去西藏的。牦牛和馬匹大搖大擺的在街道上游走。</p><p> 出芒康城上318國道,12公里的連續上坡,就爬到海拔4376米的拉烏山,海拔上升了500米。這段路上偶遇過幾位騎友,均同過一段路就各奔前程了。</p><p> 翻過拉烏山,山這邊景色漂亮多了,道路兩旁的山石、泥土都呈深褐色,與藏寨的顏色融為一體。道路兩旁和村寨里多了些綠色的樹木,蒼涼中顯得有些生機。</p><p> 一路放坡36公里下到如美鎮,海拔降低到2600多米。騎車放坡確實是爽,一想到下到坡底接著又要爬25公里的陡坡,翻越海拔3900多米的覺巴山。暈啊!</p><p> 吃完午飯,頂著炎炎烈日,又開始爬山。騎摩托已到達覺巴山埡口的老丁打來電話:“老牛,你要有思想準備,這山比折多山還要難爬。”</p><p> 難爬也得要爬啊!</p><p> 上覺巴山這條路,兩旁是高山峽谷,懸崖絕壁,下面是濁浪翻滾的瀾滄江,萬丈深淵。道路千回百轉,盤旋而上,非常險要。路邊有很多地方沒有護欄,站在路邊向下探望,毛骨悚然,心戰膽栗。時有飛石滾落路中,抬頭向上看,唯恐這些嶙峋松散的巨石就要崩塌下來。25公里的上坡路,圍著覺巴山不知道盤了多少圈,足足爬了5個小時,才到埡口。過埡口下坡12公里,晚上七點終于抵達登巴村。85公里路程騎行了11個小時。</p><p> 一路上的護欄和路碑上,看到很多騎友在上面涂鴉、留言。騎行西藏的理由各種各樣,有為追求愛情騎行的,有逃避現實而騎行的,有為婚姻、事業失敗去騎行的,也有為追求自由而騎行的……等等。</p><p> 我為什么來騎行?想來想去沒有確切的答案,只是心中有個夢想,念念不忘,想圓這個夢。用時髦的話說就是“不忘初心”、“圓一個夢想”吧!</p><p> 記得有本書上這樣寫道:我寧愿躺在西藏的草叢上,仰望著藍天白云,也不愿躺在病床上插著氧氣管打著點滴;我寧愿騎著自行車艱難跋涉在 318 線上,也不愿坐著輪椅被別人推著走。</p><p>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p><p>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櫛風沐雨,砥礪前行!</p><p><br></p><p> 2020年5月11日晚</p><p> </p> <p> 騎行第十二天 登巴村至左貢</p><p> </p><p> “哇,哇……” 窗外老樹上一群黑色的老鴉把我從夢中叫醒,睜開惺忪的雙眼,天已微亮。趕緊起床。</p><p> 昨天爬了一天的山,累的夠嗆,今天的騎行任務更加艱巨,要翻越川藏南線上第二高的埡口——東達山,海拔標高5130米。</p><p> 川藏線最長最纏綿的東達山,到這里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條筆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緩且長,一眼看不到盡頭。被稱為“生命的禁區”。</p><p> 吃了一大盆蛋炒飯,以茶代湯,帶上兩罐紅牛便出發了。</p><p> 路邊的藏寨農舍炊煙裊裊,馬匹、牦牛在路邊草地上啃食。一片祥和寧靜的藏區景象。</p><p> 沿山區盤旋騎行約14公里,到達榮許兵站,海拔達到4100米,上升了約600米。天空陰沉,寒氣襲人。繼續向前便是向川藏線第二高埡口東達山進軍。</p><p> 道路緩緩的向上延伸,不再像山區路那樣盤旋,越走越遠,越走越感覺到一種蒼涼、荒蕪。如果不是看到有牦牛在高原牧場上,真感覺到這就是“生命的禁區”。天蒼蒼野茫茫,只有寒風的呼嘯聲和大口喘氣聲始終陪伴著自己。</p><p> 雪山就在眼前,冰川已踩在腳下,藍天上的白云仿佛伸手就能摸到。云層翻騰復雜多變,剛剛還是藍天白云,頃刻之間烏云密布,寒風中夾帶著片片雪花。所戴的衣服全部穿上,手指腳趾都被凍麻木。</p><p> 下午時分,爬行25公里終于上了東達山,埡口上小賣部的藏族婦女招呼我進店歇息。圍著烤火爐,喝著酥油茶,吃完“來一桶”,在三個藏族婦女不停的“嗡嘛呢唄美吽”六字大明咒聲中,慢慢緩過氣來。 </p><p> 30公里的下坡,一陣飛奔,剎車剎的手軟,直抵左貢縣城。</p><p> 原來認為,翻過二郎山就好了,翻過二郎山后認為翻過折多山就好了,結果后面一座又一座山等著你翻,一座更比一座高。</p><p> 騎行圈里有句話“轉個彎就到了”。</p><p> 只要你騎行,這個彎是永遠轉不完的。</p><p> </p><p> 2020年5月12日晚</p><p><br></p> <p><b> 騎行第十三天 左貢至邦達</b></p><p> </p><p> 攻略上講,左貢至邦達的里程104公里,海拔落差只有299米,全程基本上在海拔4000米左右起伏。對于連續十多天爬坡爬到崩潰的我來說,是大好消息,今天終于可以輕松一天了。百余公里的平路騎行,現在對我來說,沒什么難度。</p><p> 出左貢縣城,沿路沒什么景色,相反還顯得很貧瘠,與之前路過的地方比,反差很大。道路兩旁藏民的房子普遍都很陳舊,大部分是土坯房,相反每個村委會辦公樓都嶄新亮堂,大型電子顯示屏播放著一些宣傳內容,坪里還有些健身器材。辦公樓上墻壁上鑲嵌著“××省市援建”的字樣。地表土壤干燥,地里沒啥農作物,偶爾能看到些牛羊。</p><p> 這里的春天似乎剛剛到來,路邊的樹木萌發出淡淡的嫩芽,綠色的植物很少。山石、泥土、植被、農舍的顏色一片土黃。</p><p> 上午,陰天多云無風,60公里的騎行輕輕松松,心想下午44公里的騎行可以收個早工。</p><p> 天有不測風云。高原的氣候說變就變。吃過午飯即趕往邦達。這時刮起了逆風,風越來越大,氣溫陡降,寒風凜冽,山谷中的云層越來越低,云霧繚繞,天空中又飄起了雪花。頂風冒雪,走走歇歇,離邦達只有3公里遠了,這時一陣暴風雨夾著冰雪,傾盆而下。來不及穿雨衣,咬緊牙關,奮力蹬車,雨中狂奔,抵達邦達時,淋成了一只落湯雞。</p><p> 騎行的路上不只有燦爛陽光,不只有無限風光,也不只有鮮花和掌聲。</p><p> 只有經歷了才會懂得。</p><p> </p><p> 2020年5月13日晚</p> <p><b> 騎行第十四天 邦達至八宿</b></p><p> </p><p> 打開窗簾,窗外一片雪白。昨晚又下大雪了,今天要翻越海拔 4658 米的業拉山,下天路72拐,不知道騎行會不會受影響。心里有些忐忑不安。</p><p> 用完早餐,照例一個人上路了。</p><p> 密集的車流已把 國道上的冰雪輾化,但兩邊山上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把牧草全覆蓋了,一群可憐的牦牛呆呆的站在山上一動不動。</p><p> 從邦達到業拉山埡口要爬14公里的緩坡。往上走,視野逐漸寬廣,雪山皚皚,連綿起伏,風景很美。天空時而陰云密布,頃刻之間又云開霧散,藍天白云。戀戀不舍,樂不思騎,不時停下車來拍些照片。到達埡口時已近午時。</p><p> 業拉山,也許大家不太熟悉,但是一提“天路72拐”便耳熟能詳。《藏路行難》一書曾這樣描述業拉山:“來路蜿蜒回望曲,前途迢遙去看折。業拉山路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從邦達這邊上業拉山,一點都感覺不到它的險要,只要翻越埡口,沿“天路72拐”下山,足讓你驚心動魄。</p><p> 上到埡口,冰天雪地,寒風呼嘯,云霧繚繞,眼前茫茫一片。觀景臺上的雪足有半尺厚。騎車下山,不到一刻,便到了72拐觀景臺。此時云開霧散,一條蜿蜒盤旋的掛壁公路就在眼前,令人望而生畏。繼續下山,公路又陡又急,都是U字型,千回百轉。</p><p> 公路掛在陡峭的絕壁上,下面是深不見底的峽谷。一不小心,下面波濤洶涌的怒江在等著你。一輛接一輛下山的汽車,剎車剎出來的焦糊味、輪胎冒出的熱浪和卷起的塵灰,真讓人窒息難受。路面上一條條黑色的剎車痕跡,你就能感覺到72拐的陡峭和險要。</p><p> 從埡口到怒江峽谷陡峭的30公里,海拔落差2000多米,不知轉了多少個急彎,剎車剎的心慌手軟,恐怕突然剎車失靈,跌入萬丈深淵,粉身碎骨。直到下到谷底,才松下一口氣,兩手指已成機械性彎曲。</p><p> 剛才山頂還是冰天雪地,山腳下則紅火辣日。真是冰火兩重天啊!脫下羽絨服和沖鋒衣褲,僅穿著一身騎行服,在炙烈的陽光下又騎行五個小時趕到了八宿縣城。</p><p> 今天的騎行,從早到晚,經歷了一日四季,不僅僅是身上的穿著多寡,而是業拉山區景色、氣候的變化之大,非常罕見。</p><p> 令人難過的是,群里傳來一個噩耗,我們這個騎行群5月9日出發的一個廣東騎友,在去相克宗的路上,因高反搶救無效,永遠的倒在了 318路上。</p><p> 生命誠可貴,且行且珍惜!</p><p> 魂兮歸來,兄弟!</p><p> </p><p> 2020年5月14日晚</p> <p><b> 騎行第十五天 八宿至然烏</b></p><p> </p><p> 逆風、上坡,是騎行318不變的主題。如果二選一,太多數時候,我寧愿選擇上坡。但二選一的機會不多,除非你人品好。</p><p> 攻略上說,今天這段路 90 多公里,緩坡起伏,中途要翻過海拔4475米的安久拉山,十有八九有強逆風。</p><p> 根據經驗,一般刮逆風是在下午,所以今天特意早點出門,想趕在逆風到來之前翻越安久拉山。</p><p> 318國道貫穿八宿縣城,也就一公里多。西藏這邊的縣城,大多只有一條街,一、二公里長,出了城就是山。一個縣城還不如我們家鄉一個鄉鎮熱鬧繁華。</p><p> 剛出城,逆風就撲來了。我的媽呀!運氣不好吧。到安久拉山腳下這段路偏偏又是筆直的幾十公里,逆風夠你喝的。</p><p> 這些天過來,爬坡爬出點經驗,過去聽前輩講,爬坡要講節奏,呼吸和踏頻要配合好,吸二口氣,呼一口氣,就像我們跳慢三步一樣“呼吸吸,呼吸吸”,腳下也按節奏使勁,感覺還確實有效果。呵呵!騎車還騎出了個文藝范。</p><p> 安久拉山看似海拔高,其實并不陡。因為起點高,所以也是一路緩坡,如果沒有逆風,也不是很累。到山腳下,風景逐漸漂亮起來,周圍的雪山多了,巍然屹立,交相輝映。到安久拉山埡口,視野更加寬闊,一望無際。腳下就是一個高山平原,一條筆直的大道直達遠處的地平線,地平線上是一排連綿的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亮耀眼。</p><p> 沒有走過 318 到西藏,你不要說見過真正的藍天白云。這里的藍天,藍的是那樣純凈,白云白的是那樣純潔。</p><p> 從安久拉山埡口緩緩下坡30公里,就到了然烏。許多走過川藏線的都知道,然烏湖是一個非常漂亮的高原湖泊,它的四周都是雪山、冰川、溶洞,湖邊是綠草茵茵的草場和綠油油的莊稼;湖邊山腰上則是莽莽的森林。</p><p> 來到湖邊觀景臺,清風拂面,疲憊頓消。極目遠眺,心曠神怡。以茶代酒,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p><p> 很喜歡倉央嘉措的一首情詩:</p><p> 你見,或者不見我</p><p> 我就在那里</p><p> 不悲不喜</p><p> 你念,或者不念我</p><p> 情就在那里</p><p> 不來不去</p><p> 你愛,或者不愛我</p><p> 愛就在那里</p><p> 不增不減</p><p> ……</p><p> </p><p> 你去,或者不去,318的美,就在那里。</p><p> 風景永遠在路上,向快樂出發!</p><p> </p><p> 2020年5月15日晚</p><p> </p> <p><b> 騎行第十六天 然烏至波密</b></p><p> </p><p> 如果不是時間關系, 然烏湖是值得游覽一兩天的,雪山、冰川、溶洞、原始森林等等,集中在湖的四周,夠你美的享受。</p><p> 出然烏鎮,沿然烏湖邊向西騎行,道路平緩,風景秀美,湖光山色,盡收眼底。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感覺像是畫報上的瑞士風光。我想,瑞士風光也不過如此吧。</p><p> 天公有點不作美,時不時來點陣雨,刮幾陣逆風,藍天白云也不見了。昨天不該吹牛,說什么318的藍天白云怎么怎么的,今天就兌現,一整天陰云密布,一時風一時雨。想記一首歌《三月里的小雨》:三月里的小雨,淅瀝瀝瀝 瀝瀝 淅瀝瀝瀝下個不停……。</p><p> 煙雨蒙蒙的然烏湖,很像三月的江南,好似一幅充滿詩意的水墨畫。</p><p> 關鍵時刻又掉鏈了。下一長坡時,前輪搖搖晃晃,把握不定,趕緊停車檢查,原來是玻璃渣扎胎了。換上備用胎,繼續前行。</p><p> 發源于然烏湖的帕隆藏布江與318國道相偎相依,在深山峽谷中蜿蜒百余公里。碧藍的江水,奔騰不息。一個人的孤獨騎行,在奔騰的江水旁,也感覺到浩浩蕩蕩。</p><p> 今天130多公里的騎行,從海拔 3932米下降到海拔2724米,全程下坡,中間稍有點起伏,相比前幾天是難得的輕松愉快。</p><p> 騎行318,是非常辛苦的,甚至是一種自虐。無論如何,重要的是,要以一種快樂、休閑的心態,把騎行在路上的日子當作……</p><p> ——詩與遠方。</p><p> </p><p> 2020年5月16日晚</p> <p><b> 騎行第十七天 波密至通麥</b></p><p> </p><p> 一條路 落葉無跡……</p><p> 悄悄地 我從過去</p><p> 走到了這里</p><p> 我雙肩馱著風雨</p><p> 想知道我的目的</p><p> 走過春天 走過四季</p><p> 走過春天 走過我自已</p><p> ……</p><p> 哼著張行的《一條路》,我又踏上了征程。這首歌的歌詞表達了我此刻的心情,心中激起一種豪邁之氣。</p><p> 從波密出來不遠,路邊一塊巨幅廣告牌上寫著:318國道上最美的風景線。懷著一種期待的心情,一路騎游過去。</p><p> 國道兩旁全是茂密的森林,古木參天,盤根錯節,有的長的奇形怪狀,樹干上長滿了青苔,纏繞著粗粗細細的藤蔓。</p><p> 雅魯藏布江咆哮著向西奔去,有的江灘非常開闊,沙灘上扎了一些野營帳篷;在峽谷地段,江水匯集在一起,形成激流,奔騰而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p><p> 一陣清風吹來,聞到了濃郁的油菜花香,綠油油的青稞麥田,泛起了層層青波。牛羊在樹下草叢啃食,脖子上掛著的鈴鐺叮叮當當的奏起了一首悅耳的田園交響曲。</p><p> 天空時晴時雨,沖鋒衣褲反反復復穿脫,后來干脆不穿了。一陣小雨過后,濕潤的衣褲不知是雨還是汗。</p><p> 午飯時間已過,山區路上一直找不到吃飯的地方,饑腸轆轆。直到下午一點半,才看到一家藏民小賣部,買了一盒方便面泡上,狼吞虎咽幾口,連湯都喝干。三位可愛的藏族小姑娘和我聊上了天,忍不住把馱包里剩下的一些巧克力全部分給她們吃了,大家都好開心的。要趕路了,她們還依依不舍的和我說再見。</p><p> 到通麥了,我期待的美景一直沒有出現,納悶之際,突然恍然大悟,一路過來,所見所聞不就是最好的風景嗎?</p><p> </p><p> 2020年5月17日晚</p><p> </p> <p><b> 騎行第十八天 通麥至魯朗</b></p><p> </p><p> 今天一天的騎行已經相當疲憊,晚上還參加了魯朗57服務站的安全例會,老板講的主要內容是明天的路況和安全事項。</p><p> 看行者路書,通麥至魯朗71公里,平均坡度2%,海拔上升1400米。心想一路過關斬將,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一座接一座的都征服過來了,這區區71公里路程小意思了。</p><p> 前兩天從然烏至通麥這段路220公里,整體上都是下坡,感覺都還比較輕松,身體和思想都有些松懈。</p><p> 早上出通麥,緩坡起伏10公里后即開始爬山,連續爬坡60公里,幾乎沒有緩沖。只有騎車的人才能感覺到這是怎樣的一個難度。更痛苦的是,騎行途中,不知下了多少次陣雨,沖鋒衣褲反反復復穿啊脫啊,速干內衣可以說全天就沒有干過,天晴時是汗濕的,下雨時是透濕的。離魯朗大約十公里的時候,又遇強逆風,平路甚至下坡都要用力踩。到最后三公里,真的是精疲力竭,只好推車走到終點。</p><p> 通麥至魯朗這段路,與江南山區路非常相似。道路左邊,雅魯藏布江激流翻滾,洶涌澎湃,吼聲如雷,不絕于耳。峽谷兩旁森林密布,云霧繚繞,真可謂 “雪域江南,天然氧吧”。與然烏之前的高原蒼涼荒蕪的地質地貌形成鮮明的反差,難怪藏人認為這段路是 318 國道上最美麗的風景線。作為南方山區的人看了卻習以為常,審美疲勞了。</p><p> 據57服務站老板講,明天要翻越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坡度要比今天的還陡一半,非常險要,也是騎友們出事頻率比較高的地段。得高度重視!</p><p> 看到有騎友在服務站墻壁上留言:這一路上流的汗水,都是當初決定時腦殼進的水!</p><p> 既然這樣,那就騎一趟318吧,也許腦殼會清醒一點!</p><p> 西藏是毒,也是解藥!</p><p> </p><p> 2020年5月18日晚</p> <p> 騎行第十九天 魯朗至林芝</p><p> </p><p> 魯朗是一個充滿藏族風情的、圣潔寧靜的詩意小鎮,素有 “東方瑞士”美稱。還沒到之前,就有幾位騎友在微信里向我推介,到了魯朗,一定要品嘗一下“魯朗石鍋雞”。</p><p> 到了57魯朗站,和老板喝茶聊天,老板非常精明、能干,也很健談。聽他說,在魯朗幾年,已完全融入了當地藏族社會,他也向我們介紹“魯朗石鍋雞”,說得我們嘴里流涎。累了一天了,也該好好犒勞一下自己。</p><p> 三個人一大鍋 “魯朗石鍋雞”,來三兩小酒,樽酒論騎,解乏愜意。石鍋雞湯有一股淡淡的藥材清香,風味相當獨特,雞肉嫩而有彈性。據老板講,石鍋雞以當地土雞為原料,輔以手掌參、天麻等幾味中藥材,經墨脫產的石鍋慢火燉制。石鍋雞果然名不虛傳。</p><p> 昨晚一夜的雨沒停,早上起來,空氣非常清爽,云霧很低很低的飄浮在小鎮農舍上空。</p><p> 昨晚的安全例會上,老板把今天的行程和安全事項都講的很全面,對于今天的騎行已做好心理準備。24公里的上坡到達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埡口,32公里的下坡到達林芝鎮,再18公里的平路起伏到達八一。只要24公里的上坡搞定,后面沒啥問題。現在爬坡有絕招了,信心十足。</p><p> 上到海拔4000米以上,非常寒冷了,天空又下起了雨夾雪。路邊漸漸多了些積雪,到達埡口,路邊堆起的雪已有尺把高。游客服務區和觀景臺用隔板全封閉了,想拍個老牛到此一游照片的地方都沒有,很沮喪。直接下山,怕路面濕滑結冰,開始還小心翼翼的,往下路面干爽了,路況也沒有昨晚老板講的那樣恐怖,便加快了速度,一路下坡直抵八一。</p><p> 八一就是林芝市區,確實是個非常舒適的高原城市,街道寬敞整潔,空氣清新,綠樹成蔭。城市規模較大,但街道上行人稀少,很多店鋪關門歇業,顯得很蕭條。我們三個人來到一重慶老鴨湯店用餐,百余平方,裝修豪華的店鋪,就只有老板一個人,既當廚師,又當服務員。可嘆其生意何等清淡。</p><p> 想想新冠疫情期間,呆在家里兩個月閉門不出是愛國行為,現在騎行來西藏,也算是為西藏經濟作點貢獻吧。</p><p> </p><p> 2020年5月19日晚 </p> <p> 騎行第二十天 林芝至工布江達</p><p> </p><p> 到今天止,連續騎行已經二十天了,行者騎行軟件里程記錄已經有1800多公里,離拉薩越來越近了。沒有一點興奮的感覺,心反而越來越靜。一路過來,經歷了大多,感悟了很多人和事,看淡了一切。難怪大家都說,西藏是洗滌心靈的地方。</p><p> 林芝至工布江達 130 公里,路面非常好,應該是新鋪不久的柏油路,車輛也不多。記得四年前來西藏旅游,那時林拉高速還在修建,這段路到處都是坑坑洼洼,塵土飛揚。從拉薩至林芝400公里路程坐了一整天的車。現在大部分車輛都上高速去了,這條路修好后,車輛就少了很多,感覺就是條為騎行者修的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騎行重走這段路,感受與當年截然不同。</p><p> 一整天,太陽始終沒有出現過,天空陰沉,時不時還來點零星小雨,道路兩旁的山峰被云霧鎖住,不知道山有多高。尼洋河河面寬闊,水淺清澈見底,緩緩的向東流去。</p><p> 這幾天受了些風寒,咳嗽很嚴重,騎行還是受了一些影響。高原上感冒要特別重視,否則很容易引起高反,連續幾天吃了感冒消炎藥,一定要把癥狀壓下去,最后兩天的騎行絕對不能出問題。早點洗洗睡吧。</p><p> 今天是五月二十日,所謂的“網絡情人節”,我在騎行318的路上,也對我向往和追求的它表白一下:</p><p> 520,我愛你,騎行!</p><p> 520,我愛你,西藏!</p><p> </p><p> 2020年5月20日晚</p><p> </p> <p> 騎行第二十一天 工布江達至松多</p><p> </p><p> 騎行318二十一天,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個春夏秋冬,無數個艱難險阻都靠一雙腳蹬了過來。眼看明天就要翻越 318川藏線到拉薩的最后一座雪山,海拔5025米的米拉山埡口了,老天爺似乎認為我還歷練不夠,今天就給我來點顏色看看,把我整的好慘!</p><p> 出工布江達不久,陰沉的天空就開始下雨,先是短時零星小雨,接著變綿綿春雨,側風轉逆風,逆風變寒風,氣溫下降至幾度,午飯后春雨變大雨,且持續到現在還沒消停。</p><p> 經常引以為豪的某品牌沖鋒衣褲防水鞋,在一整天雨水的猛烈攻擊下,全面失守,內衣內褲鞋襪全部濕透,一身凍的直打哆嗦,手指僵硬撥變檔位都不聽使喚。本來就感冒咳嗽了沒好,這下變本加厲更加難受。一百公里的路幾乎全是上坡,狂風暴雨中,幾近崩潰到懷疑人生。</p><p> 已經很晚了,老丁見我還沒到,非常焦急,怕我出現意外,連打我幾個電話都沒法接聽。</p><p> 到達松多時,先到的幾個騎友,全都圍在一起烤火焙衣褲。有個小妹騎到終點時忍不住大哭起來。我理解,她是在釋放一天來的饑寒勞累、緩解情緒和壓力。</p><p> 女人可以哭,爺們不能!</p><p> 松多已經是在海拔4285米位置,自然環境不好,旅店又沒熱水洗澡,大家個個都全身濕透,一身凍僵,怎么是好?老板見狀,開車送大家去附近一個溫泉泡澡。泡了半個小時,僵麻的手腳才漸漸恢復知覺。</p><p> 生命的旅程,有彩練當空,也有風雨兼程,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p><p> </p><p> 2020年5月21日晚 </p> <p> 騎行第二十二天 松多至拉薩</p><p> </p><p> 拉薩,是我這次挑戰川藏318線的終點,今天是最后一天的騎行,路途182公里,是我這次騎行單日最遠的一天,且要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埡口。57服務站匯集的幾個騎友都起得很早,天剛蒙蒙亮就已出發了。</p><p> 從松多至米拉山埡口,有28公里,海拔提升700多米,坡度還不算陡。也許是最后一天的騎行,歸心似箭,大家都像打了雞血針一樣,腳下生風,拚命往前趕,作最后的瘋狂了。</p><p> 緩坡騎行20公里,開始上山,路邊慢慢開始變白,漸漸往上,雪花鋪天蓋地,上到米拉山口,已經是一片冰雪世界。埡口標志性石雕牦牛群,身披白雪,在寒風中巍然屹立。很多交織在一起的經幡橫跨公路兩側,獵獵作響。站在埡口看,四周全是雪山,茫茫無際,分不清層次,蔚為壯觀。鵝毛大雪仍在不停的飄飛。匆忙拍了幾張照片,趕緊下山,還有150余公里的路程要趕啊!</p><p> 約30公里的陡坡直下到日多鄉,還有120公里緩下坡。老天爺念昨天折磨我大慘,經受住了考驗,今天特別開恩,天氣放晴,風助我勢,腿腳呼呼來勁,這段路竟跑起了20多碼的均速。</p><p> 也許是熟視無睹,或是歸心似箭,無暇顧及兩旁的景物,一路滔滔,向拉薩奔去!</p><p> 騎行12個小時,于下午六時四十分終于抵達心中的圣地——拉薩布達拉宮。</p><p> 這一刻,不知為什么,我竟然流淚了。歷經艱辛,砥礪前行,挑戰極限,實現了我心中的一個夢想。我為自己感動!</p><p> 一個人在雪域高原上 22天的孤獨騎行,行程2118公里,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過無數的江河險灘、懸崖絕壁、峽谷深淵,克服高原缺氧、氣候變化頻繁等諸多困難;風餐露宿,忍饑挨餓,疲乏了涵洞、橋下、草地都可當鋪,餓了干糧茶水充饑;……</p><p> 因為有夢想、有目標、有信念,才會努力,才能執著,才能堅持!</p><p> 四年前我來西藏旅行,做過一個美篇圖文,在結尾寫下過這樣一段話:</p><p> 這次青藏高原之行結束了。它的神奇,它的蒼涼,它的壯美,它的虔誠讓我震撼,終身難忘。到了青藏高原,你會感到個人的渺小,你會看破紅塵,你會洗滌靈魂。這些只有身臨其境用心體會,才能感受到。再見!青藏高原,我一定還會再來的!</p><p> 冥冥之中,我感覺我一定還會來的。</p><p> 拉薩,今天我終于來了,是以一種最虔誠的方式,騎行而來的!</p><p> (全篇完)</p><p> </p><p> 2020年5月22日深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辰溪县|
龙江县|
建德市|
肥西县|
玉山县|
竹山县|
克什克腾旗|
大冶市|
和田县|
绥中县|
鹿邑县|
安顺市|
柞水县|
山东省|
泾源县|
上林县|
同心县|
巴林左旗|
九龙坡区|
平凉市|
集贤县|
丹阳市|
济宁市|
浠水县|
泸州市|
盈江县|
临西县|
包头市|
阳城县|
灌南县|
永修县|
平定县|
依兰县|
定远县|
青浦区|
金华市|
池州市|
聊城市|
鹰潭市|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