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庚子春,有幸于網絡結識大鵬,毫不猶豫地報名國畫,圓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人到中年,當我拿起畫筆,依然很快樂幸福,于我而言這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每每讓我沉浸其中心情舒暢,更可以把心中的情眼中的景用最美的方式呈現出來。<br> </h3> <h3> 2月5號,開始進入基礎練習,全國疫情高發時期,天天宅在家里與筆墨為伍,還可以靜靜地與家人相伴,過了一個最充實快樂的春節。</h3> <h3> 3月17號,美麗溫婉,技藝精湛的花覆老師正式引領我們開啟山水課之旅,我無從考證,山水,在中國已經駐足了多久,也許是我的骨子里是一個過于傳統或民族化的人,我認為,山水畫之于中國畫,猶如血脈和生命般不可拆分。</h3> <h3>第1節 山光物態弄春暉一披麻皴 3.17</h3> <h3> 設想,我們廣袤的大地上若沒有山之巍巍,水之湯湯,那將是何等的憾事。</h3> <h3>第2節 青山獨歸遠一 荷葉皴 3.19</h3> <h3> 宋詞里說,山是眉,水是眼,那樹是不是應該就是聯系山水之間的根,山與水與樹之間情素纏綿,眉目傳情。</h3> <h3>第3節 咫尺畫圖千里思一 折帶皴 3.21</h3> <h3> 遠遠的一道廓影飽蘸蒼黛,輕輕地涂抹在藍天白云之下,牽扯著我們的思緒和想象</h3> <h3>第4節 山靜凝神氣若息一 斧劈皴 3.24</h3> <h3>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山水畫中賦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希望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源遠流長。</h3> <h3>第5節 千里澄江似練一 卷云皴 3.26</h3> <h3> 山可樵,水可漁。上善若水,無際惟山</h3> <h3>第6節 山黛依江薄霧明一 解索皴 3.29</h3> <h3> 整肅莊重的山體,憑空在天地之間撐出一股陽剛之氣。三尺絹絲,一方素箋,醇醪的墨香四溢,皴擦點染,濡寫勾畫,收無限于尺寸。</h3> <h3>第7節 一江煙水照晴嵐一 雨點皴 3.31</h3> <h3> 無怪乎廳堂樓閣也好,茅蓬陋室也罷,只需一幅墨跡橫陳,則山光水影,泉林野趣立見</h3> <h3>第8節 山色空蒙雨亦奇—— 米點皴 4.2</h3> <h3> 意趣發乎胸臆之中,流于毫尖之上,溢于紙帛之外,神韻無窮,這其中除去藝術的魅力,更多則是我對國畫的熱愛與癡迷吧!</h3> <h3>第9節 山花紅紫樹高低 — 夾葉樹 4.7</h3> <h3>水繞青山山繞水,樹浮綠水水浮山</h3> <h3>笫10節 玉樹瓊枝作煙蘿 — 點葉樹 4.10</h3> <h3> 視覺上的無所羈絆漸漸凈化為心靈上的開闊和舒展,讓所因俗務而勞頓的神經能得到一種休息和平和,心目清朗,胸襟豁然。</h3> <h3>第11節 萬條垂下綠絲滌— 柳樹 4.12</h3> <h3> 松柏無言而壁立千仞,是為無際自高,無欲則剛也</h3> <h3>第12節 松下茅亭五月涼 4.15</h3> <h3> 當我們蒙敝塵埃的心靈在世俗和物欲中迷失方向時,不妨向古人隱士學習,以山水為師、為友、為鑒、為勉,惟其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將山水藏納于胸。</h3> <h3>第13節 松石一庭皆可友 4.19 單個人物</h3> <h3> 遠山近水三五友人,那一份恬靜悠閑,飄逸閑適又是多少人一直以來的心之追隨。</h3> <h3>第14節 易得詩人聚會同— 組合人物 4.19</h3> <h3> 沿岸泛舟,樹影搖曳,掩映茅屋三兩間。閑云野鶴,竹林濤音漸漸遠,耳邊只聞搖櫓聲。</h3> <h3>第15節 茅屋數間窗窈窕—山居屋宇 4.22</h3> <h3>驚濤駭浪涌蓬萊,素裹銀裝月滿懷。<br>寺廟瓊樓連廣宇,雪峰縹緲瑞云來。</h3> <h3>第16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 市井樓閣 4.24</h3> <h3>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br>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h3> <h3>第17節 云自無心水自閑 一云水 4.26</h3> <h3> 山之峰為霧,山之澗為泉,山之壑為岫,山之谷為嵐,山之崖為瀑,山之根為潭。</h3> <h3>第18節 泉眼無聲惜細流一 山泉瀑布 4.29</h3> <h3>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br>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br>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br>為報洛橋游宦侶,扁舟不系與君同。</h3> <h3>第19節 扁舟不系與君同 舟楫 5.1</h3> <h3> 無法用語言形容這些淡雅的水墨宋畫,只一眼,心就被抽走走到了很遠很遠,不是天涯亦不是海角。</h3> <h3>第20節 雪溪乘興圖一 宋代小品臨摹 5.7</h3> <h3>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千般景致于殘箋碎碎的蒼涼中,似也無法淋漓表達畫中人的萬分蒼桑。</h3> <h3>第21節 坐看云起圖 一元代小品臨摹 5.10</h3> <h3> 一墨一生花,無價之清風,有聲之書畫。遠離塵世的門扉,于青山綠水之間,飲盡這漫漫人生。</h3> <h3>第22節 落花詩意圖一 明代小品臨摹 5.12</h3> <h3> 行走在山水的靜謐中,看藍天白云,看草木蔥蔥,聽水流泹泹,鳥語蟲鳴,視野得到了開闊,精神得到了超脫,心靈得到了渲染,心境得到了沉淀,靈魂得到了升華。</h3> <h3>第23節 西隴藏云圖 一 清代小品臨摹 5.15</h3> <h3> 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媚,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清澈的漓江水曲折縈回在千山萬壑之中,猶如條長長的青羅帶,山環水轉,秀麗無比。</h3> <h3>第24節 漓江歸舟圖 一 現代小品臨摹 5.17</h3> <h3> 山的博大幽深,云的浩瀚柔美,靜止與流動的交融,肅穆與靈動的結合,賦予蒼山云海鮮活的生命與靈魂。</h3> <h3>第25節 縹緲營丘水墨仙一 水墨山水 5.20</h3> <h3> 云山之戀,亙古永恒,綿延不息。山屹立在云天之間,膜拜著生命的奇跡,見證著世間的沉浮,云飄浮在山澗,傾瀉成生命的壯美,流淌成筆端的詩意。</h3> <h3>第26節 欲寄彩箋兼尺素 一 水墨山水 5.22</h3> <h3> 山可滌志,水可清心。山峰的縱橫溝壑,峽谷的峭崖絕壁,瀑布的一泄千里,江河的湍流不息,讓我深深感受到自然美的征服和和來自靈魂深處的震撼。</h3> <h3>第28節 淡煙流水畫屏幽 一 淺絳山水(2)5.27</h3> <h3>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于我,前者可堪,后者莫及,但這顆傾心于山水國畫之心,無論今生后世,恐怕都是收不回來了。</h3> <h3>第30節 蒼山碧水可居仙 一 青山綠水(2) 5.31</h3> <h3> 一折山水一折詩,山水隨詩入畫屏</h3> <h3> 感恩大鵬的每一位老師,感恩同窗的每一位學友,山水結課,謹此共勉!</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朝阳区|
安平县|
东城区|
巴彦县|
锡林浩特市|
晋州市|
来宾市|
景宁|
通江县|
文山县|
根河市|
双牌县|
安西县|
清流县|
龙山县|
来宾市|
都安|
田阳县|
迭部县|
平谷区|
肥乡县|
和林格尔县|
永宁县|
襄垣县|
贵港市|
五寨县|
中方县|
潮州市|
松滋市|
长春市|
周口市|
正蓝旗|
万载县|
馆陶县|
左权县|
监利县|
正安县|
南投县|
澳门|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