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生于1950年,1951年夏天因父母親工作繁忙剛滿一歲的我被送到豐鎮的姥姥家,由姥姥姥爺帶著,從此我在豐鎮度過了童年美好的時光。</p><p>隨著在姥姥家的一天天長大,我童年對豐鎮的印象從模糊變的越來越清晰,逐漸對豐鎮的山水、街道、建筑等各種風土人情越來越熟悉。</p><p>豐鎮是個小鎮,古香古色,有數不清的廟宇、數不清的大街小巷、數不清的四合院(小時候的印象)!</p><p>從小就聽大人們說:薛剛山、北山、東河灣(飲馬河)、文廟、武廟、大王廟,水閣涼亭、城隍廟,老爺廟、龍王廟、火神廟(毀于58年),財神廟、奶奶廟等等各種廟宇及傳說!</p><p>豐鎮還有數不清的大街小巷,最有名的當數老爺廟街、毛店巷、順城街、忻州巷、大西街、平安街(我小時候大人們都叫盛記巷,由天津商人蔣某某開設盛記商行而得名),等。</p><p>我姥姥家就住在豐鎮有名的毛店巷,姥姥的小四合院在毛店巷小南巷(文革前叫義和街南義和合巷),文革時改名為紅旗街三八巷,文革后又改為毛店巷(小南巷的名稱沒有了,門牌號重新編入毛店巷)。小時候的毛店巷是土路,后來變成了青石路,再后來青石路變成了水泥路。</p><p>我在毛店巷生活到7歲,1956年回到父母身邊讀書,但是每年寒暑假一定是回到姥姥家度假。一直到七十年代我幾乎每年都回去。隨著姥爺、姥姥的相繼離世,加之七一年參加工作后忙于工作,之后二十年只回去一次,而九一年我去南方工作一走又是近二十年至2009年才回到內蒙。這期間豐鎮經歷了太多變化,從2010年起我多次回到豐鎮尋找兒時記憶中的豐鎮,但己經很少能找到他的影子了!</p><p>好在現在有了相機、手機能紀錄這幾年的豐鎮并用來對比小時候記在腦海里的豐鎮,遺憾的是現在的紀錄使人心酸,而且再也看不到那時的豐鎮,古老的街道早己蕩然無存,毛店巷和其他街巷大多夷為平地,站在曾經繁華的大街小巷我感慨萬千,心中千萬次呼喊著我心中的美麗小城在那里!那座曾經讓我魂牽夢繞的古城盡然沒有了原來一絲味道!</p><p>突然想起來大同市的原市長耿彥波,如果他主政豐鎮,那現在可能就會看到我們本來面貌的家鄉,就能拾回童年的記憶!</p><p>(文中我對于豐鎮歷史及各方情況的介紹十分粗糙,好在可在百度中搜到好多好多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去搜索詳細了解古老的豐鎮,我想說的就是在豐鎮我兒時的記與今天的變化,拍了一些照片讓大家有一個粗略的印象)!</p> <p>2010年我回到了闊別20多年的毛店巷小南巷</p> <p>小南巷,原來干凈的小巷現在中間有條臭水溝。能看到的圓門洞是2號院。</p> <p>這是我度過童年的小院。原來的大門樓(磚木結構)早己被拆,成為現在這樣的簡陃大門。</p> <p>院里的小南房</p> <p>原來我住過的房子早已換了主人,房子也變成了這樣!(拍攝于2013年11月)</p> <p>鐵皮蓋的是我姥姥家的地窖,也變的和原來不一樣了。(2013.11)</p> <p>2013年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原來的玩伴只找到亮子一位。(左)</p> <p>對門院,小時候我們叫四區院,這是我們巷最好的一座院子。小時候感覺很高很大,現在卻是這樣了,原來五六級臺階也只有一兩級了!小院的照壁也被一個破小房遮擋了大半。這是4號院。(2010.8)</p> <p>這是對門院內部,老住戶都搬走了,院子也變的雜亂無章。(2010.8)</p> <p>緊挨4號院的3號院,小時候我們叫王二院。(2010.8)</p> <p>同上。(2013.11拍攝)</p> <p>同上。2018年2月拍攝</p> <p>進巷口左側的8號院,原來是圓大門院。2010.8拍攝</p> <p>進巷口右手第一個院子1號院,也是破敗不堪!2010.8拍攝</p> <p>2017年10月份我再到小南巷己經成為廢墟!</p> <p>同上</p> <p>2018.2月再到小南巷還是一堆廢墟。</p> <p>2018年2月的小南巷口</p> <p>2020年3月的小南巷口</p> <p>2020年3月小南巷</p> <p>2020.5的小南巷8號院</p> <p>2020年5月小南巷</p> <p>2020年5月的毛店巷</p> <p>2020年3月毛店巷殘存的房子</p> <p>2010年8月的毛店巷,鋪著青石路。</p> <p>2018年2月緊鄰毛店巷的八大股的一座院子還沒拆。</p> <p>八大股的一個大門院。2018.2</p> <p>2017.10毛店巷等拆的大門</p> <p>2017.10的毛店巷</p> <p>這是毛店巷標志性建筑,小時候經常在這里買零食。2017年10月攝</p> <p>2020年5月的毛店巷,遠處的房子應該是八大股的房子。</p> <p>2020年5月最后掙扎的老房子(毛店巷)</p> <p>同上</p> <p>毛店巷的門。2017年10月</p> <p>2017.10毛店巷</p> <p>2020.5毛店巷</p> <p>2017.10毛店巷的院子</p> <p>2013.11毛店巷東洋井(壓水井)對面的小院門。</p> <p>2013年11月毛店巷的院子</p> <p>2010.8由毛店巷去往八大股路過的院子。</p> <p>圖一</p> <p>圖二</p> <p>圖三</p> <p>圖四</p> <p>圖一、二、三、四均為毛店巷的院門。2013年11月拍攝</p> <p>2013年11月的西洋井(壓水井)</p> <p>2017.10的毛店巷的一個院門</p> <p>2018.2毛店巷己經拆了的大門</p> <p>2018.2還未拆的從義和棧巷到毛店巷拐彎處的一堵山墻,墻里邊的院于有一間碾房,小時候經常和姥姥在這里碾米,碾糕面。</p> <p>2018.2毛店巷還未拆的房子!</p> <p>2018.2待拆的房子</p> <p>2017.10毛店巷的拆遷指揮部</p> <p>2017.10</p><p>從馬橋街進入的義和棧巷由北向南望。</p> <p>同上圖,由南向北望去。</p> <p>座落在義和棧巷的一座大院子的山墻,具說是解放前豐鎮縣黨部書記師某某的院子。2020.5攝(現在還未拆)</p> <p>同上</p> <p>同上,拍攝于2013.11.</p> <p>同上.2013.11攝</p> <p>大院內部,這里現在是幼兒園。</p><p>2013年11月攝</p> <p>2013.11的義和棧巷南向北望。</p> <p>座落在馬橋街東面的武倉街小學,解放前我的母親曾經在這里教書。現在改為體校。攝于2013.11.</p> <p>下面是能看到的豐鎮現存的古建筑</p> <p>建于清光緒年間的牛王廟(靈巖寺)2013.11拍攝</p> <p>同上</p> <p>同上</p> <p>同上</p> <p>牛王廟的歷史照片(來源網上)</p> <p>牛王廟建在北山東側的峭壁上,這是廟上方的北山巨石!攝于2013.11.</p> <p>同上</p> <p>大王廟遠眺。</p> <p>大王廟(金龍大王廟)是道教廟觀,具記載建于遼天慶5年(1119年),清嘉慶19年(1814年)移建現址重建,保存基本完整。</p><p>攝于2018年10月</p> <p>攝于2018年10月</p> <p>同上</p> <p>同上</p> <p>同上</p> <p>文廟,在我的印象中豐鎮廟宇中當數文廟最好!我小時候的文廟雖然變成了文廟小學,但原來的建筑仍在,仍然有當年的風彩!</p><p>文廟始建于光緒十九年(1893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完工。1934年,冰心、吳文藻夫婦偕雷潔瓊顧頡剛等文化名人均至豐鎮游覽文廟,寫下了游記。</p><p>圖片來源網上</p> <p>水閣涼亭(圖片前面這個亭子)也是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亭子四周圍是水,一座小木橋直通亭子!</p><p>水閣涼亭是1924年由城內熱心人士出資筑池修亭,池名"硯水池",亭名"會文亭",習慣上人們叫水閣涼亭。</p><p>文廟、水閣涼亭是豐鎮一處最漂亮的人文景觀,可惜今天己蕩然無存!</p><p>圖片來自網上</p> <p>這是原文廟遺址,只有文廟糧油加工廠的招牌才喚起人們的一點點記憶。</p><p>2020年5月拍攝</p> <p>這石獅大概也是文廟的遺物吧!</p><p>文廟1949年拆改為豐鎮第一完小(我的大姐曾經在這里上過學),但那時建筑都還在,可惜己經到了1980年為擴建三中時將仍原建筑全部拆毀(決策者應該責罰)。</p><p>2020年5月拍攝</p> <p>網上搜到的豐鎮老照片</p> <p>這張也是,大概是西閣!</p> <p>文革前的建筑(是照像館)</p><p>2020年5月攝</p> <p>這張也是(好像是商店)</p> <p>大概是原來的浴池</p><p>2020年5月攝</p> <p>薛剛山</p><p>2020.5.攝</p> <p>飲馬河,我小時候經常來玩耍那時叫東河灣。2020.5.攝</p> <p>現保存最好的座落在一中院內的南閣</p><p>2020.5.攝</p> <p>默默的守護著莘莘學子!</p><p>2020.5.攝</p> <p>南閣</p> <p>原平安街附近變成了溫州街2020.5.攝</p> <p>平安街</p><p>作者:張勇</p><p>民國五年(1916年)7月,北平(北京)至歸綏(呼和浩特)的鐵路修至豐鎮,在豐鎮城郊西南隅建了火車站。由于軍閥混戰,國民政府無力籌集資金,豐鎮火車站就成為了臨時終點站。火車站一帶很快發展為豐鎮新的居民區。平安街作為新興的開放型的商業娛樂中心很快形成。并逐步取代了老爺廟街和順城街繁華鬧市的地位。平安街包括東西平安街巷橫街住宅小巷。最初,平安街稱作“盛記巷”是由座落在西平安街南端的盛記京菜鋪興隆而得名。盛記京菜鋪在民國初年開業,經營的鮮菜均由京、津進貨,夏秋也銷售當地的蔬菜。海鮮、調料、煙糖、醬醋、水果、糕點均由京津進貨。之后,盛記又陸續開辦了多家鮮菜業。最有名氣的是協聚城。協聚城菜鋪也座落在西平安街,掌柜是天津人馬占波,民國十八年(1930年)四月開業。主要經營蔬菜、煙酒、副食、兼營爐食,爐食主要品種有提江、上紅、翻毛和京點心。協聚成在城內陽溝沿還有分號。民國二十年之后,平安街更加發展,靠近火車站街口形成了平安橫街,豐鎮縣政府在這里修筑了城門,叫“中山門”,即人們通常叫的交通門,并將盛記巷改成平安街。各類百貨、雜貨的店鋪都集中在平安街,較大的鋪面就有十五家。永福齋京鞋鋪,經營的鞋、祙和小百貨都是京津制造;增盛泉雜貨鋪、六合永肉鋪都遠近有名。聚盛隆是豐鎮規模最大的清真牛羊肉鋪,豐鎮城所有出名的酒樓、飯店的牛羊肉基本上都由他供給。還有義珍理發館、華賓園浴池、華豐、北大照像館、森得利修表、鑲牙館等十分先進和洋氣的服務行業等在西平安街開設了多家。豐鎮飲食業中的東路飯店也起源于平安街。平安街除以新興的開放型的商業街市著稱外,還不失為豐鎮城的娛樂中心。平安街開設的大煙館、賭場、妓院日夜營業,通宵燈火不熄。平安街出名的妓院有平康里、興華里等。</p><p><br></p><p>轉載張勇的文章</p><p>編者記:盛記還有一位老板天津人姓蔣作者可能遺露了。</p> <p>曾經繁華的盛記巷</p><p>2020.5-攝</p> <p>保存完整的大院2020.5.攝</p> <p>圖一</p> <p>圖二</p> <p>圖三</p> <p>圖四</p> <p>圖五</p> <p>圖六</p> <p>圖七</p> <p>圖八</p> <p>圖九</p> <p>以上九幅圖均為盛記巷的門店院落,他們早己失去了往日的繁華,靜靜的等待著被消滅的命運!站在巷口思緒萬千,如果能修復保畄下來(像平遙古城樣)該有多好。</p><p>攝于2020.5.</p> <p>發這張照片只是想說照片是我父母親30代末在盛記巷華美照像鑲牙館拍攝的結婚照!</p> <p>2020.3拍攝的毛店巷廢墟</p> <p>編后:倉促完成的這一美篇,比較粗糙,很不完整,本意只是想找回過去的記憶,但是實在是無能為力了,只有星星點點的一些紀錄,還希朋友們見諒,不足之處也希望朋友們指正!</p><p>2020年5月28日深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宁都县|
周口市|
奉节县|
万源市|
蛟河市|
石台县|
西青区|
万安县|
陇西县|
滁州市|
铜川市|
方正县|
南木林县|
淮南市|
汶川县|
碌曲县|
上虞市|
望城县|
措勤县|
奎屯市|
香河县|
东港市|
巢湖市|
汤阴县|
慈利县|
来宾市|
炉霍县|
龙州县|
新乡市|
同江市|
七台河市|
高安市|
凌源市|
五台县|
盈江县|
米易县|
富顺县|
桐庐县|
阿拉善盟|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