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依舊霾暗,陽臺上綠蘿的新枝蒙了塵,窗外四環路上車流聲湍湍,北京冬天標識性的灰色,像噩夢的顏色,吞噬!吞噬溫暖,吞噬向往,吞噬一切關于歡喜的意念。<br> 本就不喜寒冷,厭倦繁鬧,偏北京的冬日連陽光都如此吝嗇,這樣想想,前一周在泰國的旅行竟是頂快樂的體驗了。<br>泰國并不是多難到達的國度,去之前甚至沒有怎么奢望,只是想要外出走走,排除了遠的、累的、準備繁瑣的(這準備也包括閱讀一個國度需要的前理解),再在旅行網站上選定契合的時間點,剛好就是這里。<br> 如期出發,五小時的飛行并無疲累,提著行李到達酒店卻是深夜,就這樣躺在異國的床上伸展身體,直到第二天晨起拉開窗簾,瞬間清醒:整座酒店仿照皇宮、寺廟的傳統建筑樣式,絳紅色屋頂仿佛揚起的風帆,間有鎦金的邊沿。深淺不同的藍色泳池漫延至一層的陽臺,寧靜如平整的琉璃。粉金色的朝陽正打在對面樓層翹角的屋頂上,亦點亮了幾株高樹的梢頭。沒有人聲,似有鳥鳴,我伏在欄桿上慢慢吸氣,這第一印象真是好極。<br> 爾后出海甲米,跳島游覽,幾番下來對泰國又多了一分好感。甲米的海岸不比馬爾代夫沙灘幼白,水下環境自然也比不得澳洲大堡礁的規模與豐富。但是它兼有喀斯特起伏的地形,如同海上的桂林山水。移步換景,空闊的海平面上山峰錯疊,形成半開半合的樣式,同時格局出遠、近層次,近處的山峰石隙、林木都可分辨,顏色也偏為黛重;遠處的山帶則如淡筆輕描,呈現出淺淺的灰藍。而水色恰好相反,遠端濃重如散開的墨團,愈近愈如翡翠般碧綠,到近沙灘的地方則一直淺到近乎透明的啫喱般。海浪不大,層層排開恰如為海面斷句的標點。 我隨著它的起伏,連呼吸也放緩順暢了。順沙灘前行一陣,景色又有改變。一側依舊是海,一側岸邊長尾船聚集,船體被彩旗、綢帶裝飾得熱鬧,船老大們黝黑的身體在陽光下泛著油光。拉船的拉船,固定船錨的固定船錨,動作銜接得如此連貫。待船穩一聲招呼,各地的游客絡繹下船,成為了各自眼中的風景。甲米就是這樣,詩情畫意,卻不似馬代的不染凡塵,它美麗不冷艷,仿佛帶著生活的泥土香。它的美是入世的。<br> 其實不止甲米,此后的每一站皆是如此。<br> 我一直有這種感覺,泰國沒有因海洋資源豐厚而產生的優越感——那高傲勢必會拒你于千里。相反,它一點一點添滋味,引導你去體驗。它兼容并包,拿來各地文化熔煉一爐,所以,當“simon star show”中人妖一曲曲演繹各國歌舞,甚至舞臺飄響中國的“茉莉花”時,你不會感到突兀,而是親切。普吉最大的樂園幻多奇也是如此,雜技、魔術、皮影、竹竿舞,連布景也是抄襲了柬埔寨高棉的建筑,簡直就是大雜燴,可是偏偏又湊出了熱鬧勁兒,讓你覺得熟悉又不相同,只好鼓著巴掌驚喜了一個夜晚。同處亞洲,論地域,泰國不可能擁有太多種豐富的文化讓你去體驗,但是這種謙虛的學習態度,讓每一個到泰國的人,都找得到自己的趣味點,這也是這個民族在旅游開發上機智的地方。“掬水月在手”,久之,你也會暫時忘記了這是假借的月亮。 <p>說到這兒,倒讓我想起泰國原本自有的文化——象文化。泰國是個佛教國家,象作為很多佛教故事中的主角,備受人們尊重,而且,大象歷來作為征戰或王室的坐騎,有如功臣的形象,更增添了人們的喜愛。佛寺、木雕、紀念品處處可見象的蹤影。同時還有專門的大象學校馴養大象,表演節目,或借游客騎在背上游玩。充分印證了大象是泰國人最親密的動物伙伴。</p><p>這一次我也有幸騎大象穿越叢林,坐在它背上的坐椅上俯瞰大地。趕象人赤腳摩擦它寬闊的大耳,它就挪動步伐,座椅隨之一搖一晃。途中我輕撫它腦頂的皮膚,刺刺的,看似纖弱的汗毛,竟如毛刷般。轉念,心想其實并非人們馴服了大象,而是這龐然大物對我現出了它溫柔的一面。如此更是生出了無盡的喜愛來。</p> 此刻,我已坐在北京的家中,我想那里的大象應該依舊在林間穿行,PP島水下的魚兒又迎來了新一撥浮潛的客人,甲米的船只若沒有大風暴又將出海遠行。世界上總有無數條平行的路徑,在你選擇其中一條參與時,疾速奔走。當然,這每一條線也足夠你行走一生,波折精彩。但如果偶爾的,只是偶爾的,去另一條線上踱個步,你的心才知道世界原來廣大到擁有那么多可能。若朝菌、蟪蛄,也愿盡可能多的體驗。<br> 我想這也正是我貪戀旅行的原因吧。<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长葛市|
江北区|
菏泽市|
攀枝花市|
舞钢市|
怀集县|
梁平县|
建始县|
临沭县|
察哈|
福鼎市|
临汾市|
临夏县|
大足县|
西华县|
凤城市|
临泽县|
远安县|
晋城|
安岳县|
额济纳旗|
德钦县|
长春市|
翁源县|
高邑县|
禹州市|
汉川市|
靖边县|
邯郸市|
正镶白旗|
郧西县|
天柱县|
合山市|
望城县|
安图县|
洪江市|
恩平市|
庆元县|
五原县|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