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翟東朝(47軍后代廣東群)</p><p>美篇制作:牛亞平(47軍后代廣東群)</p><p>圖片:大部為作者提供,部分選自網絡(點擊文中圖片可看高清大圖)</p> <p> </p><p> 上學之前,我在湖南省衡陽市的47軍軍部幼兒園。</p> <p> 我上學是在湖南省會長沙市的湖南省軍區育英小學,又稱湖南軍區子弟小學。</p> <p> 湖南省軍區育英小學由軍隊和地方教育部門雙重管理,學校校長、協理員、軍醫及護士是軍人。</p> <p> 隨著時間推移,為淡化學校名稱的軍隊屬性,到我上學的時候,校名改為“長沙市育英小學”,對內稱呼不變。</p> <p> 那時,我家在衡陽軍部,上小學就要從衡陽坐火車到長沙。如此,就留下了不少上學之路的記憶。</p> <p> 難忘的上學路</p><p> 記得送我上學那一天,我們乘坐汽車,從軍部所在的衡陽黃茶嶺趕往火車站。</p> <p> 流經整個湖南的湘江穿過市區,把衡陽分成江東和江西兩片,黃茶嶺在湘江西邊,火車站在湘江東邊,東西兩岸由剛建好不久的湘江公路鐵路兩用大橋連接。當年的湘江大橋沒有像樣的引橋,橋兩邊都是很大的陡坡。</p> <p> 那天,我們的汽車沿著大橋西邊陡坡上橋,行到陡坡中段時,只見橋上有一個男青年騎自行車下橋,坡陡自行車車速快,可能剎車也不太好,他搖搖晃晃直往下沖。我們的司機將行駛的汽車停住,大概是想讓一下他。</p> <p> 可是,自行車沒能從汽車旁邊過去,而是搖擺中撞上了汽車車頭。自行車撞得變了形,人摔在地下,頭也流血了。車上的人把他從地上扶起來,還好,傷的不是很重。</p> <p> 為了趕火車,我們留下一位干部叔叔安撫傷者,汽車繼續前行,將我們送到火車站。</p> <p> 至于那一起交通事故以后怎么處理的事我已記不清楚了。那時,汽車不多,車禍少見,這是我上學第一天遇到的事,也是我長大第一次見到的交通事故。所以,至今難忘。</p> <p> 就是那一天,我們終于乘上火車,來到了長沙,來到了育英小學。</p><p> 難忘的小學生活開始啦。</p> <p> 放寒暑假才能回家的住讀生</p><p> 我上幼兒園是住校,上小學也是住校。當時,小學有走讀生和住讀生之分。走讀生每天早上從家來學校上學,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再來學校上學,一天的課結束后放學回家。育英小學的走讀生大多是家住湖南省軍區大院的孩子。</p><p> 那時,稱呼小學生叫孩子,大孩子,小孩子,男孩子,女孩子。所以,我在回憶里還是叫孩子親切,更便于敘述。</p> <p> 住讀生住在學校,平時不準出校門。住讀生也有家住長沙的,長沙的住讀生,星期六下午可以回家,往往都是父親所在部隊來一輛大卡車,把本部隊的孩子接回去,星期天晚上再送回學校。</p> <p> 家住外地的孩子就只有放寒假和暑假才能回家了。我們大部分同學是放假才能回家的住讀生。</p><p> 那時,家住外地的同學,每到放假和開學,父親所在部隊都會安排一個干部或戰士,到學校來把本部隊的在校孩子,一起接回去,再一起送回來。</p> <p> 父親有一段時間在廣西桂林市141師任職,我坐火車最遠的,就是坐火車到桂林。在桂林車站下火車,再乘部隊來接孩子的汽車,最終回到座落在桂林奇峰鎮的板栗園軍營大院,假期結束又從桂林去長沙。</p> <p> 長途旅行夠辛苦的,同時又很快樂,想想要見到一個學期沒見面的爸爸媽媽,一點也不感到疲勞。</p> <p> 那個年代,火車上都有一節兒童車廂,我們就坐兒童車廂,在回家的旅途歡快的吵鬧,痛快的玩耍。開學路上,在同一列火車上,時有同一城市,幾個部隊單位的孩子在車廂里見面,看到一個假期沒見的同學,更加興奮,吵鬧也更加起勁?,F在</p><p> 想起來,列車設兒童車廂,大概是怕孩子們吵鬧,影響其他旅客的正常休息吧。</p> <p> 那個時期,結交小朋友的面很廣,跟高年級的大孩子、低年級的小孩子都能玩在一塊,也是我們這所小學學生的特點之一。這興許跟父母在一個單位有關,同一個部隊的孩子,不論大孩子,小孩子,男孩子,女孩子,都非常熟悉,能玩在一起,和睦相處。就此還跟其他班的更多孩子交往。</p> <p> 一些鮮為人知的事</p><p> 家住長沙的孩子,星期天能回家;家住外地的孩子,星期天可以上街。只是低年級的孩子不能自己上街,必須有高年級的大孩子帶著才行。</p><p> 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個47軍的五年級大哥哥常帶我上街玩,總是從學校走到五一廣場,去省新華書店看書買書;或者到烈士公園那邊玩。他還給我買零食吃。</p> <p> 記得有一次,從五一廣場往回走,我走不動了,大哥哥想上廁所,可為了我,他就憋著,硬是把我背了回來。</p><p> 這個大哥哥的名字叫孫明。聽說,他后來在湖南電視臺工作。</p><p> 等我們成了高年級學生,也可以兩三個孩子一起,自己上街了。</p> <p> 每到星期六,湖南軍區都放電影,冬天在大禮堂,夏天在大操場。星期六吃過晚飯,學校就會組織我們去看電影,一般在學校操場集合,排隊前往。大部分時間是保育班的班長郭阿姨帶隊。兩人一排,低年級孩子手牽手,走在隊伍的前面;高年級的孩子走在隊伍的后面。我們一邊走一邊講故事,一邊聊天,還沒覺著很累就到了軍區大院。在大禮堂前,隊伍解散,同學們進去自己找位子看電影。</p><p> 夏天,在大操場看電影,我們就更快樂啦,躺在草地上,觀看滿天星星中匆匆劃過的流星??赐觌娪埃袝r集中一起回校,有時三五成群自己回校。</p> <p> 有段時間,學校按部隊作息時間,星期天吃兩頓飯,早上八點開早飯,吃過早飯,就可以請假上街。下午四點回來吃晚飯。</p> <p> 三年自然災害過苦日子的時候,我經常跟高年級的大孩子利用星期天到軍區去。是跟哪些個孩子去,已經記不清楚了。去干什么?撿煙頭。那個年代的香煙沒有過濾嘴,叔叔們抽到最后總是會有一小截煙頭,我們就是去撿那抽剩下的煙頭。大孩子說撿煙頭,拆出煙絲可以拿到自由市場賣錢。可見,那時有些孩子就有了一點經濟頭腦,也說明當年的孩子基本上沒有什么零花錢。所以,正好趁著星期六晚上放完電影,星期天還沒來得及打掃衛生,我們趕緊到大禮堂或大操場撿煙頭。</p> <p> 那時候在長沙叫撿煙蒂子。我們撿了煙蒂子就交給大孩子,至于煙絲有沒有拿到自由市場上去賣,有沒有賣到過錢,我就不知道了,其實我也不關心。我愿意跟大孩子一起去撿煙蒂子,并不在意能否賣錢,而是因為撿煙蒂子時,還可能另有斬獲。比如常常可以在撿煙蒂子的時候拾到幾個一分、二分,甚至五分的硬幣。有了這樣的收獲,我們就可以在撿完煙蒂子之后,到軍區服務社的冰室買一根冰棍,或喝上一杯冰果露,感到好愜意。有時在回學校的路上,在街邊的小店吃一碗百粒丸,也覺得特滿足。</p> <p> 記憶深刻的趣事</p><p> 學校經常教育我們不要爬樹、不要私自去游泳,我們卻不以為然。</p> <p> 由于大多數同學不會游泳,所以偷著游泳的事情到不是很多。但不爬樹的男孩子怕是少之又少。大操場邊的大樟樹,可能沒有哪個男孩子沒有爬過。</p> <p> 有一段時間,很多男孩子、女孩子喜歡養蠶。正好學校有幾棵高大的桑樹,爬樹摘桑葉自然成了男孩子的常事。</p> <p> 每年桑果成熟時,紅色和紅得發紫、甜里帶酸的桑果格外誘人,男孩子肯定會爬樹摘桑果吃,直吃到嘴唇發紅發紫。誰也不曾想過從樹上摔下來會是什么后果。</p> <p> 悲劇終于在一個假期發生了,我們班的李心田同學,他是我們學校教導主任瞿宗美老師的三小子。就因為爬樹摘桑果,從樹上摔下來,摔壞了頭顱,經過搶救保住了生命,卻永遠成了個傻子。</p> <p> 后來,學校把桑樹都砍掉了,只留下了紅樓前掛著一段鐵軌敲鐘的那棵。就這唯一一棵,也只剩主干和掛著鐵軌的那截粗枝。</p> <p> 前些年,育英小學我們班的同學結伴回母校,唯一的那棵掛鐘老桑樹已不見蹤影,只看到當年許多男孩子爭相展現勇敢而爬過的大樟樹。</p><p> 手撫樟樹,不由得想起爬老桑樹摔壞了孩子那事,當時在長沙還真不多見,所以傳得挺快也挺廣。</p><p> 又聯想起還有一年,我們學校有好多孩子得了傳染病——猩紅熱,學校進行大隔離,好像還停了一段時間課,據說這事也驚動了長沙市。</p> <p> (未完,待續)</p> <p> 后記</p><p> 長沙市育英小學的同學令我難忘,育英小學的老師和阿姨令我難忘,育英小學的學習生活令我難忘,有太多回憶想一吐為快,卻因文筆太差,一直不好意思動手。</p><p> 是肖津生同學的熱情鼓勵,讓我拿起筆來,試著將瑣碎的記憶,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分時間,不分先后,陸陸續續地寫出來。年代已久,記憶力也差了,有不太準確的,權當讓大家一樂,去追憶值得記念的童年吧。</p><p> 最后,請大家看看當年在湖南省長沙市育英小學學習生活的我們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新和县|
图木舒克市|
和顺县|
临高县|
曲周县|
南阳市|
合水县|
湖州市|
越西县|
浮梁县|
井冈山市|
日喀则市|
抚顺市|
上林县|
贺州市|
都安|
南投县|
勃利县|
屯昌县|
定安县|
炎陵县|
渑池县|
泉州市|
肇庆市|
平湖市|
昌吉市|
叙永县|
平遥县|
巨野县|
红河县|
进贤县|
深水埗区|
呼图壁县|
简阳市|
报价|
洪江市|
平陆县|
宁德市|
东兴市|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