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早晨起來,忽然發(fā)現自行車躺倒了一大片,云山霧繞,大馬哈,文昌,東歌正蹲在地上忙活。大馬哈說,4臺車子扎了4個眼兒。我一看,我的車子也躺在一旁,怎么會呢,我是新換的車胎啊?大馬哈說,你的也扎了,你看看吧。</p><p>云山霧繞負責扒胎,大馬哈負責補眼兒,東歌負責上胎,文昌負責打氣,哥兒四個流水作業(yè),配合得天衣無縫。</p> <p>這一會兒顯示的氣溫是20度,今天最高氣溫30度,南風6級。天有些陰,感覺溫度沒有那么高。按計劃,今天騎行目標是敖漢溫泉城,行程大約47公里,因為昨天騎行了128公里,所以今天安排一個短途,目的是洗個澡好好放松一下。但敖漢溫泉城在新惠的東南方向,大部分是頂風,而頂風騎行最耗費體力,對于老車友們來說寧可上坡也不愿意頂風。車友彼岸提出,不如改變計劃,把騎行熱水放在最后,把原計劃最后的騎行興隆洼放在今天,原因是興隆洼是在新惠的東北方向,是順風騎行。這是個好主意,就這么滴!</p><p>特別說明,這兩天領騎的都是彼岸和大馬哈,他們倆一個負責導航尋路,一個負責控制速度掌握節(jié)奏,還有云山霧繞負責后衛(wèi)收隊,這是一個不錯的組合。一個團隊長途騎行沒有幾個幫手是不可以的。</p> <p>出門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目的地,是過程,是途中的風景和風情。但是正如我前面說的,這不是一條美好的線路,路邊的植被本就不怎么好,莊稼還沒長起來,天氣仍然是烏蘭巴托的,大家一路無話。</p><p>騎行一個多小時后,幾個速度慢的落在了后面,看看路旁的山杏滴哩嘟嚕地煞是誘人,干脆歇歇腳順便摘幾個青杏子吃。這個時候的山杏正是好吃的時候,正符合我們的胃口,止渴,生津,止咳,臨了每個人還不忘摘一把裝在衣兜里。</p> <p>沿著111國道騎行37公里后,進入牛敖線,這是一條新修的線路,看樣子去年底剛剛竣工,線路干凈,平整,用云山霧繞的話說:這路是木匠修的,溜直兒溜直兒的。這會兒公路上極少看見車輛,除了我們,見不到一個人影,于是大家就撒著歡兒騎。</p> <p>牛敖線的終點敖吉村,東歌和云山霧繞給李志敏和李永琴修車,我到隔壁衛(wèi)生院灌了一壺開水,值班醫(yī)生很熱情,告訴我這里距離興隆洼還有100多里,我嚇了一跳,怎么還有100多?我們分明已經走了50多公里了,待弄清是華里而不是公里后,我長出了一口氣。不是我害怕騎行,我們本來就是騎行來了,而是我們團隊里還有新車友,還有從沒騎過長途的,不能力度過大。</p> <p>按著醫(yī)生和路人的指點,我們在村子中間的十字路口左拐,進入水泥鋪的林蔭路,走村串巷,景色漸漸好起來。71公里后,路旁出現一個小店,大家不約而同地說就在這吃飯吧,來點連湯帶水的,要是有蕎面饸絡那就再好不過了。待走到跟前才發(fā)現,這不是飯店而是超市,問問老板娘附近有沒有飯店,老板娘說,這個地方哪有飯店,就我們這個超市都很少有人來。此時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半了,正是人困馬乏,又饑又渴的時候,隨遇而安吧,每人一桶方便面。李永琴是騎遍大半個中國的老車友,左手拿起一瓶啤酒右手掐起一根大蔥就開喝,李志敏說,李永琴一瓶啤酒一根蔥,騎上車子就發(fā)瘋。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p><p>一時間,這個叫做崗崗村便民連鎖店的門前變得熱鬧起來,有村民也過來看熱鬧,老板娘一邊忙著給我們燒開水一邊說,知道那樣早點來個信,我好給你們壓點饸絡。是啊是啊,這可能就是戶外騎行者的生活吧,誰能確定呢?</p><p>一桶方便面下去,肚子填飽了,困勁兒也上來了,就地休息。我和張愛民在超市前面的棚子里,用幾塊紙殼一鋪就是床了,云山霧繞和大鄭姐他們幾個在村外的小樹林里拴起了吊床,彼岸和大馬哈他們在屋里的炕上直接臥倒。</p><p><br></p> <p>真的起風了。</p><p>下午兩點鐘剛過,我們開始上路,從小賣店出來不久就開始爬坡,這是努魯爾虎山脈,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赤峰市東南部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接界處,景色不錯,只是山上的雨裂溝,猶如人身上的傷疤,看著讓人難受,說明這是一個干旱少雨的地方。好在我們今天的選擇沒有錯,風力很大,但多數是橫風,也有少量的順風,所以騎起來并不困難。但是把握不好,仍然有被吹倒的風險。</p><p>上完大坡下大坡,就是一個字:爽!一個字太少,那就多說幾個字:爽死他二大爺啦!</p> <p>當太陽漸漸升起的時候,在努魯爾虎山北部的一個向陽的山坡上,炊煙裊裊升起,這是一個有著180多座房屋的大村落,那個時候地球上還沒有多少人口,用今天的標準衡量,可以說這是一個大城市。人們過著原始的氏族生活,已經有了原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開始種植谷子,有的家里還養(yǎng)著豬,使用打制精細的石器,已經學會人工取火,地位高貴的族長身上穿著用蚌串起來的裙子,耳朵上還佩戴著玉玦,遇有軍國大事,族長召集大家一起商量。</p><p>這是8000多年前,在敖漢旗興隆洼發(fā)生的真實的故事。</p><p>下午5點多鐘,我們“騎遍赤峰”自行車友一行12人,來到了敖漢旗寶國吐鄉(xiāng)(現為興隆洼鎮(zhèn))興隆洼村。</p> <p>1982年的一天,敖漢旗博物館館長邵國田,帶著考古隊員來到興隆洼進行田野調查,突然在村北坡的耕地里發(fā)現了石器和陶器碎片,陶器為夾砂陶,深筒直腹罐和缽,并有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出土。興隆洼文化的發(fā)現驚動了考古界,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鑒定,興隆洼文化處于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已有8000多年歷史。由于面積大,時代早,保存完整,被學術界譽為“華夏第一村”。</p><p>其實,除了興隆洼文化,敖漢旗還先后發(fā)現了小河西文化,趙寶溝文化,小河沿文化,在赤峰以當地命名的7種文化類型中,(其它3種類型的文化分別是紅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富河文化),敖漢旗就占了4種,這不僅在赤峰,就是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是因為敖漢旗地下文物多的緣故嗎?是,也不是。</p><p>我認為,除了客觀上的原因,主觀上還是因為敖漢人的能干和實干,干的多,走的多,看的多,發(fā)現的也多,就像敖漢人在生態(tài)治理中創(chuàng)造的奇跡一樣,這是其他旗縣區(qū)很難具備的一種品質。</p><p>上個世紀末,內蒙古文物部門曾經做過統計,在全區(qū)12000多處歷史遺跡中,赤峰市發(fā)現的歷史遺跡有8000多處,而在這8000多處遺跡中,敖漢旗就占6000多處,這是怎樣的一個概念。</p> <p>當晚入住興隆洼村的一個家庭旅館,經講價,標間,每人25元,能洗浴,但沒有早餐。</p><p>今天騎行126公里。</p><p>文中圖片有車友們的貢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乐清市|
布拖县|
黔西县|
林西县|
司法|
恩平市|
杭锦后旗|
郸城县|
溧阳市|
常宁市|
卢龙县|
巴彦县|
信丰县|
玉林市|
青铜峡市|
冷水江市|
且末县|
鹿泉市|
深州市|
瑞安市|
盘山县|
望奎县|
浦江县|
青田县|
如东县|
深泽县|
勐海县|
龙里县|
镇原县|
六枝特区|
惠东县|
丹江口市|
从化市|
额尔古纳市|
仪陇县|
桂阳县|
吉安市|
彰化县|
镇雄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