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五年春節(jié),寒假終于可以回家過團圓年了,我們學(xué)校的學(xué)員、教員同鄉(xiāng)不少,于是大家相約一起購票,30人左右,同坐一次列車的同一節(jié)車廂,回鄉(xiāng)的旅程很是愜意,大家一起聊天、打牌、喝酒,十幾個小時的行程,不知不覺中過去,大家在祝福中話別,并私下約定返京行程。我與一班榮昌相約一起返校,由于他家離省城較遠,我家較近,回去的車票就由我負責了。</p><p class="ql-block"> 離家四年后第一次回家過春節(jié),時間在節(jié)日的氛圍中過得飛快,假期因歡聚團圓顯得那么短暫。在節(jié)日期間,我始終放不下心的是返程的火車票,經(jīng)歷過那個時期的人都知道,彼時正值我國農(nóng)民外出務(wù)工的發(fā)展期,每逢春節(jié),形成民工流動潮,與假日多方向客流疊加,形成我國特有的經(jīng)濟社會現(xiàn)象——春運,大量的人員流動,加之當時的交通運力有限,所以春運期間一票難求成為常態(tài),買票難成了每個出行人員都要面臨的難題,這種狀況持續(xù)了近30年時間,直到高速、高鐵,特別是高鐵的快速發(fā)展,才有效緩解了這一難題。這些當然是后話,而當時,我卻著實被這個難題難住了,不光是我,整個家族親朋圈都被發(fā)動起來,多方想辦法購買火車票。時間一天天過去,歸隊時間一天天臨近,未能購票的消息一天天收到,心情一天天變得焦灼起來。終于,三叔帶來了好消息,票買到了。瞬間的驚喜后,又被告知是加班車,無座,又是瞬間的失落,但總歸是買到票了,懸著的心算是踏實了一些,等待著歸隊時間的到來。</p><p class="ql-block"> 歸隊時間到了,我和榮昌按約定時間地點,到省城會合,因為無座,我們帶的行李很少,以利行動方便。發(fā)車時間是晚上11:30,我們下午就到了省城,好在幾位在省城的同學(xué),按約定來給我送行,多是為了高中畢業(yè)分別4年后一聚。晚上同學(xué)們安排我們吃飯,由于時間充裕,飯后同學(xué)們邀我們?nèi)ジ鑿d唱歌,那時歌廳多是大廳,設(shè)有很多卡座,按點歌上臺唱歌,那是我第一次進歌廳,我沒有上臺唱歌,倒是送行的同學(xué)熱情很高,當晚唱了不少友情和離別的歌曲,一度激起了整個歌廳的高潮,儼然成了送別專場,觸景生情,很是感動。最后在家勝演唱周華健《朋友》歌聲和告白中,我們不得不離開,趕去火車站。火車站離得不遠,所以我們一行決定步行過去,幾天前下了場雪,街道兩旁還有積雪,天氣有些清冷,路上很少行人,只我們七八個人邊聊邊行,偶有車輛從身邊駛過,不知駛向夜幕中的何方、何處,我們只是目送紅色尾燈消失在冬夜幕布里,不知穿越出一場怎樣的戲。</p><p class="ql-block"> 看到車站的霓虹燈牌了,同時聽到嘈雜的人聲鼎沸之聲,透過站前廣場上的燈光,我們看到了烏泱烏泱的人群,放松的心情一下緊張起來,因為我們也將匯入這浩蕩的人流中。在送行同學(xué)的簇擁下,我們費了很大力氣,才隨人群擠到進站口。最后商定,由三名同學(xué)買了月臺票,送我們進站。進入候車廳,人已塞滿了,基本無處下腳,空氣是渾濁凝滯的,讓人呼吸困難,當中還混雜著各種氣味,好不容易才適應(yīng),其實也不能稱作適應(yīng),是無奈后的就范。周圍都是候車人的喊聲,由于人多,即使挨著,說話也要大聲叫喊,否則根本聽不到。按車次指引,我們被人流裹攜著向前挪動,如蟲蠕行。通過檢票口后,人們開始奔跑,沖向站臺。到了站臺,顧不上想其他,先是做了幾個深呼吸,室外清冷的空氣,使頭腦從混沌中清醒了一些。再看站臺,依然擠滿了人,好不容易找到所在車廂,但已無法再擠近車廂門,透過車窗,里面其實已塞滿了人,幾乎飽和,而車外的人,仍拼命往里擠。眼看發(fā)車時間快到了,卻看不到一點能上車的希望。人群也開始騷亂了,有人開始爬窗戶進入車廂。受此啟發(fā),這可能是我們登上車的唯一途徑了。幸虧有三個同學(xué)相助,我們擠到一個車窗前,經(jīng)與里面靠窗而坐的一名乘客商量,才從里面打開車窗,我們在同學(xué)們的幫助下,從車窗翻進車廂,進去后我們是從人們的頭上、肩上落下的,自然又引來一些不滿和抱怨,顧不上這許多了,總算是進來了。不大會兒,感到列車啟動了,聽到了鐵軌咣當之聲,想與站臺同學(xué)揮手告別,奈何除了滿車廂人頭,我們連車窗都看不到。</p><p class="ql-block"> 進到車廂穩(wěn)下神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車內(nèi)的情況要比能夠想象到的糟糕很多,到處都是人,座位上自不必說,肯定是座無虛席,而且最大限度地擠坐多人,桌臺下面擠有人,使座位上的人腳都無處可放。座位下也躺有人,頭朝里,腳朝外,進去以后便不問外面世界,享受這污濁喧鬧中的別有洞天,不過這一壯舉,也是需要勇氣的。行李架上有人,側(cè)著身半躺半臥,稍不注意便會摔下,不過不用擔心,因為擠滿了人,摔不到地上。茶水間、洗漱間、衛(wèi)生間、車廂連接處都塞滿了人,所以火車運行期間這些地方的功能就無法使用了。我們進入車廂后,其實一直立足未穩(wěn),實在太擁擠,我們只能一只腳著地,好在人被擠架著,開始倒不覺很累,只是時間長了,會麻木,必須換腳。一擠進車廂時,內(nèi)衣都被汗水濕透了,車廂內(nèi)又不透風(fēng),不覺得冷,但下半夜溫度下來了,感到濕透的內(nèi)衣發(fā)涼。體力消耗實在太大了,后半夜在人們的擁擠中斷斷續(xù)續(xù)睡著了,又隨著一次次的到站或臨時停車而醒來。車行很慢,隨時停車,由于是加班車,車老舊,是那種老式悶罐車,無空調(diào)和通風(fēng)系統(tǒng),所以車廂一直很悶,說不出的味道,發(fā)酸發(fā)餿。看不到車窗,更看不到窗外景色,否則也會舒緩些這憋悶的氛圍,極差的心境。我們從靠車窗的人口中得知天亮了,到什么站了,車又臨時停在哪兒了,某地下雨了……,這些本再尋常不過的信息,當時如聽新聞般感到新鮮、驚喜,甚至有些感動,是莫名的那種。</p><p class="ql-block"> 在這密閉且不能活動的空間里,夜里還好過些,而白天卻難捱了。人是夜伏晝動動物,受生物鐘影響,白天人的欲望、需求多了起來,有的還是不以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最大的難題,也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喝拉撒,更別奢談其他。吃喝還好些,最大限度忍著,而拉撒就不好辦了。有人實在忍不住了,要一路“借過”挪到衛(wèi)生間,再與里面的人商量挪出來,在眾目關(guān)注下快速沖進去解決掉內(nèi)急,最后出來后還要如犯了什么錯誤似的向大家道歉,此時大家也不在意,再次擁擠進那狹小不堪的空間。孩子內(nèi)急只能就地就便解決,從車窗扔出,即使如此,車廂內(nèi)的味道還是變得更濃了。鑒于這種情況,后來聽說,每到春運,尿不濕的銷量大增。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堅持不吃不喝,堅持不去衛(wèi)生間,真要感謝同學(xué)們豐盛的送行宴,否則是很難堅持的。到第二天傍晚時,我們有些堅持不住了,渴、餓、累,不時隱隱的內(nèi)急,人開始有些恍惚了,昏昏沉沉的,似乎象是睡去了,但又確實醒著,感知列車走走停停,鐵軌有氣無力地“咣——當……”。</p><p class="ql-block"> “到了”!在人們的驚喜聲中,我們從恍惚中徹底醒來,車速更慢了,似乎在進站,終于不動了。外面?zhèn)鱽碥囌緩V播的聲音,感覺這是世間最美好最悅耳的聲音,一身的困乏、疲憊、不適蕩然,只想快點離開車廂。由于塞的人太多,我們下車用了近半小時,走出北京站,大鐘顯示凌晨三點半,也就是說我們在這“悶罐”里咣當了28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經(jīng)常坐火車,近30年了,每年都要坐,以后肯定還要繼續(xù),但95年春節(jié)那次“悶罐”列車旅程刻骨銘心,由此我親身感受了我們國家鐵路發(fā)展給人們出行帶來的便利、舒適,由此推而廣之,感受到改革開放后國家的快速發(fā)展。回憶這次旅程,不是為了顧影自憐,而是為了更好珍惜當下和更加美好的未來。愿春運再無擁擠、局促、不堪,行者一路平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美姑县|
广德县|
广灵县|
大足县|
海晏县|
无为县|
鄱阳县|
通山县|
大理市|
玉门市|
青铜峡市|
嘉祥县|
聊城市|
湖北省|
独山县|
三台县|
广州市|
秭归县|
莱西市|
三明市|
固阳县|
靖州|
勐海县|
云南省|
太湖县|
正镶白旗|
五台县|
达尔|
弥勒县|
平阴县|
汉阴县|
石渠县|
政和县|
巩留县|
平远县|
大安市|
宾川县|
海城市|
和政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