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山東棗莊市齊村鎮境內,夾谷山之陽,谷山莊的東側,有一處古代殘墻,為區級文保單位,被稱為“齊侯城”或“孟壤城”。據古籍記載,結合“夾谷會盟處在棗莊”的課題研究,可以斷論,“齊侯城”正是“夾谷會盟”的盟約之處。</p> <p>一、“齊侯城”(孟壤城)名稱出處:</p><p><br></p><p>1、乾隆二十六年版《嶧縣志·古跡》載:“孟壤城縣西北三十里,城北傍夾山,相傳為齊侯城。注:齊侯城:或與“(魯定)公會齊侯于夾谷”有關,見《左傳.定公十年》。光緒版《嶧縣志》載有知縣孫承薪《游山記》對此有所涉及。</p><p><br></p><p>(2)《山東古地名詞典 p114》載:“孟壤城,古城,始建年代不詳。遺址在當今棗莊市市中區境內,詳址待考。”</p><p><br></p><p>(3)明代刑部尚書、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領袖人物王世貞(1526年-1590年)曾在詩中提及“齊侯城”:</p><p>萊陽發道中其一</p><p>朝辭萊子國,夕指齊侯城。羽檄自旁午,輪蹄交質明。</p><p>微官奔命熟,多難置身輕。敢謂云臺上,書生有姓名。</p><p><br></p><p>二、“齊侯城”是“夾谷會盟”之城概論:</p><p>1、“夾谷會盟”時代背景——為什么要會盟?盟約的主要內容是什么?</p><p><br></p><p>南方的吳國戰敗了楚國,征服了越國,稱霸東南;仍不滿足,開挖邗溝(今大運河揚州至射陽段),要北上與老牌霸主齊國及現任霸主晉國爭霸。齊國恐懼,欲與魯國結盟,共同抵御吳國。但齊、魯一向不合,經常開戰;而魯國與吳國同為姬姓國,一向交好;齊國擔心魯國不愿意結盟,輕信“孔丘知禮而無勇”在會盟一開始便來個“下馬威”——用萊夷獻歌舞、侏儒獻歌舞的方式,迫協魯君;被孔子據周禮“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呵斥的齊景公驚慌失措,齊國干脆亮出軍隊。孔子早就做好了;“文事必有武備”的預案。亮出來對峙。后來,齊國沒了招數,孔子順勢提出讓齊國歸還歷次奪取的魯地,方才結盟御吳。齊國屈服答應。于是,魯國取得破天荒的外交勝利。從此“夾谷會盟”成為中國外交史上:以理服人、以弱勝強的范例,傳頌千古。</p><p><br></p><p>文獻依據:</p><p>《史記·七十列傳·伍子胥列傳》:</p><p>后二歲,闔廬使太子夫差將兵伐楚,取番。楚懼吳復大來,乃去郢,徙於鄀。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彊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p><p>其后四年,孔子相魯。</p><p>后五年,伐越。</p><p>其后五年,而吳王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p><p>另有《左傳》哀公十一年、《史記·吳太伯世家》、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等文獻都記載了“夾谷會盟”的歷史背景。</p><p><br></p><p>2、齊侯、魯侯,走什么路線到達會盟處?</p><p>春秋時期有條驛道:由曲阜向南,貫通邾國都城“邾婁城”、小邾國黃約城、藍陵城、祝其城、獨孤城,小邾國都(今東江村),到達“齊侯城”。</p> <p>文獻依據:</p><p>《兗州府志》地圖。</p> <p><br></p><p>3、“萊人”、“萊樂”,從何而來?</p><p>國受封:</p><p>“”即小邾國舊稱。因國追隨齊桓公“尊王攘夷”有功,齊桓公奏請周王,公元前653年,君受封為子爵。國于是與邾國平等。但國本是邾國的子國,為了不忘母國,且不敢與母國并列,就改稱“小邾國”。</p><p>迀萊于:</p><p>前567年,即“夾谷會盟”前67年,齊靈公“迀萊于”。即姜太公初受封,根基不穩,只好避其鋒芒,遷都到臨淄。齊靈公時,滅掉了萊國,并將殘余貴族遠遷到倪國境內。</p><p>今日齊村,以前稱“移村”,當是“倪村”之轉音。就是說,今日齊村,屬于當時倪國,且是萊人貴族迀居處。既是萊人迀居處,周遭必有武裝監管(西周時,子姓貴族迀居商丘,建宋國,周遭設有“管、蔡、霍”三監)。武裝監管即軍營,漸漸便成齊國城邑。</p><p>萊人貴族雖然被流放,但仍保留歌舞伎。且萊夷踏壤而舞、擊石而歌,“旍旄羽袚,矛戟劍撥,鼓噪而至”,形成粗獷的原始樂舞,孔子稱為:“四方之樂”是上古至夏商周時期的古老音樂體系之一。會盟間,齊國打算假借“進萊樂”使萊人“以兵劫魯侯”,那就方便而自然了。</p><p>4、齊侯、魯侯分別在何處駐駕?</p><p>魯定公駐駕在魯國境內,即濫邑。漢代何休說:魯定公從昌慮返回曲阜。漢代在濫邑設昌慮縣。漢代人何休說“昌慮,就指春秋時的濫邑。即今羊莊鎮土城村。</p><p>文獻依據:</p><p>《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載:</p><p>十年定公,春,及齊平,月者,夾谷之會,齊侯欲執定公,故不易,夏,公會齊侯于夾谷,公至自夾谷,上平為夾谷之會不易,故月,致地者,夾谷之會,齊侯作侏儒之樂,欲以執定公,孔子曰“匹夫而熒惑于諸侯者”誅于侏儒,手足異處,齊侯大懼,曲節從教,得意致也。夾谷古協反,熒惑音螢音干瓊反,處昌慮反。 昌慮 在今滕州市羊莊鎮土城村。 就是現在棗莊市齊村鎮的夾谷山周邊轄區。</p><p>夾谷會盟期間,齊景公駐駕在哪里?齊國監管萊人的軍營,既安全,又近便,自然成為”駐駕”和”會盟”地點的首選。就是說,會盟結束齊景公走后,那軍營被小邾國人稱為“齊侯城”。</p><p>概言之,“齊侯城”就是“夾谷會盟”盟約之地,齊景公駐留過的城邑。</p> <p>三、“齊侯城”改為“孟嘗城”,演為“孟壤城”:</p><p><br></p><p>公元前386年,“田氏代姜”,田和廢黜流放了姜康公,自己登位稱君,并獲得周王封侯。</p><p><br></p><p>公元前323年,田齊攻滅了薛國,將薛封給相國田嬰。田嬰死后,謚號“靖郭君”。其子田文繼稱爵位和封地。</p><p><br></p><p>小邾國已在公元前325年被楚國攻滅。齊侯城不知何時,已落入薛邑。公元前279年,田文死,謚號“孟嘗君”。于是,“齊侯城”改為“孟嘗城”。日時一久,演化為“孟壤城”。</p><p><br></p><p>春秋齊魯夾谷會盟是孔子一生中最輝煌代表作。齊候城(孟壤城)遺址,即是孔子主導春秋齊魯夾谷會盟的故地;也是棗莊地區古法“板筑”城墻的樣板。是全國少有能觸摸到的春秋時代溫度的千年文物。過去因種種原因一直沒確認它身價,長期受到了雨水、樹害和人為的侵害。直到近年隨著小邾()國考古研究的深入,才真相大白,可已經是所剩無幾,岌岌可危,面臨消失,令人擔憂!亟待采取搶救性保護措施。</p><p>(王洪鐵 劉健全)</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南投市|
剑川县|
大理市|
吴桥县|
汝南县|
双江|
鄂托克旗|
武穴市|
金沙县|
渭南市|
手游|
龙井市|
资兴市|
九龙城区|
曲周县|
丹阳市|
华容县|
秭归县|
来宾市|
隆安县|
廉江市|
和平县|
宣恩县|
内黄县|
青浦区|
绥中县|
卓资县|
盖州市|
台中县|
大荔县|
西盟|
宣恩县|
雅江县|
秀山|
樟树市|
临漳县|
南丰县|
栾城县|
岑溪市|
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