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始霜降 終小滿,半載盡心竭力 一世“第一村醫”

七七

<p>  2019年10月28日至2020年5月28日,七個月,214天,十七個節氣,始于霜降,終于小滿。這段日子走完,說長,卻似轉瞬即逝;說短,卻充滿回憶。</p>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霜降,整裝待發。</b></h1> <p>  10月28日,值淄博市“第一村醫”工作啟動整兩年,前四批413名第一村醫同仁們用700多個日日夜夜、超過1500個覆蓋村的用心服務贏得了全社會多方認可,“第一村醫”團隊更是被授予國務院“扶貧優秀案例”和省委“青春幫扶好團隊”榮譽稱號。霜降時節,在市衛生健康委領導的殷切囑托下,在“第一村醫”前輩們的感動感召中,第五批百名第一村醫整裝待發,我有幸作為其中一員,接過衣缽,收拾初心,轉遍了全單位各科室,把駐村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不同健康主題的宣傳冊、宣傳單和宣傳用的圍裙、購物袋等準備妥當,向單位申請血壓計、血糖儀也購置到位,“萬事俱備”,啟程駐村生活。</p>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立冬,摸底畫框。 </b></h1><p> 自29日正式到位,高新區地方事業局和石橋衛生院領導帶隊與派駐村、覆蓋村衛生室對接,駐村“第一村醫”工作正式開啟。經過十天駐村初步走訪摸底,得以對三個服務村居民健康狀況進行了全面了解,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用心做好工作規劃,讓腦子里有了框,心里有了底。</p><p> 我的派駐村是小官村,同時覆蓋閻高村和楊樓村,位于淄博高鐵北站周圍,相距2-3公里,離家17公里左右。總服務人口數3917人,1003戶。其中貧困人口29戶60人,老年人470人,高血壓328人,糖尿病133人,腦卒中26人,冠心病34人,嚴重精神障礙36人,殘疾112人。初步摸清三個服務村基本情況和村民基本健康狀況后,反復琢磨,認真分析,合理安排了在每個村的坐診、巡診、入戶走訪及貧困人口幫扶時間,用心撰寫并提交了包括衛生計生政策宣傳,以健康宣教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工作,基本公共衛生隨訪,關注貧困人群、助力健康扶貧,發揮專業優勢幫扶村衛生室工作,積極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以及聯合各方資源帶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等主要內容的“第一村醫”工作規劃,讓駐村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有條不紊。</p>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雪-大寒,走近你,溫暖你。</b></h1><p> 駐村第一個月,時間雖短,“五臟俱全”:協助接診、巡診入戶、貧困走訪、查體宣教、聯合義診、主題宣傳日活動......趟了一遍路子,融進了相親相愛大家庭,為整個派駐期間的工作開了頭,打了基礎。冬-雪-雪-冬-小-大寒,整個冬日,進村入戶,踩著黃葉,踏著白雪,頂著風,溜著冰,一步步走來,從懵懵懂懂到得心應手,從緊張不安到從容自如,從“阿姨,我是第一村醫高風華”到“小高,你快來和我看看這個化驗單”...... 于是,天漸寒,而心愈暖。</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坐診、巡診、入戶、貧困走訪,平日工作常態化</b></p><p><b> 坐診接診。</b>我是預防醫學專業,也一直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臨床醫學雖然是必修課,但經驗欠缺,需要向村醫多請教學習,每日的衛生室坐診對我既是工作又是聽課,村醫接地氣服務村民的態度和方式好多值得我學習借鑒,于是一邊積累學習一邊研究琢磨,慢慢對村民們的常見病開始積極處理,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隨訪工作及用藥調整和指導也很快得心應手。</p><p><b> 巡診入戶。</b>從一個整日坐在辦公室面對電腦做規劃做統計的崗位來到需要每日面對百姓的駐村工作,巡診、入戶尤其是獨自入戶確實是一大考驗,派駐伊始,街頭巷尾巡診時準備什么話題、健康知識選什么主題、怎么措辭更通俗易懂,入戶時敲門敲幾下、什么表情、開口第一句說什么、穿什么衣服、醫藥箱里帶什么工具、帶多少宣傳資料、準備什么禮物等等每個細節都反復琢磨,初次入戶遇到不那么好說話的老人緊張到不行,就這樣一圈圈轉下來、一戶戶敲下來,看到的笑臉越來越多,聽到的感謝越來越多,了解的情況越來越多,摸出了門道,巡診和入戶走訪也就越來越從容。三個村的人口數量、分布、居住狀況等各不相同,充分摸底并結合義診情況分析后實行不同的走訪方案。對小官村貧困人口、重度高血壓、糖尿病優先走訪的基礎上以樓為單位鋪開入戶巡診,逢戶必敲,不在家的在門口留下聯系卡和健康宣傳冊。楊樓村戶少,居住相對集中,計劃逐戶走訪,開展慢性病篩查和健康宣教工作。閆高村是服務人口最多、村居占地范圍最大的一個,入戶工作計劃分三個部分開展,貧困人口由村醫帶領做好首次逐戶走訪,以聯合義診中發現的重度高血壓和高血糖患者為重點以走訪、電話、約至衛生室等形式完成復診和用藥指導,最后以閆高兩條十字形街道為主線盡可能走訪兩側沿街家庭。</p> <p><b>  貧困走訪。</b>駐村伊始,三個村貧困人口34戶68人,至我派駐結束,因疾病去世等原因減少至29戶60人,在數不清次數的走訪隨訪、健康教育、政策宣傳后,仍然忘不了初次聊天時的心疼和感慨,一箱奶、一袋米、一桶油,一條圍裙甚至一個福字、一個購物袋,多多少少都是初為“第一村醫”的一份心意。</p><p> 還記得與貧困百歲老人董典成的第一面,2019年的11月7日,楊樓村衛計專干王愛芹主任同村醫張大夫和我開完免費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安排會,我正在衛生忙著梳理確認人員分工和工作流程,101歲的董典成老人來到衛生室,老人雖思維還算清晰,但行動已然不便,戴了一只白色的兒童棉布口罩,又小又短也已經不干凈了。送走老人后,我向張大夫問起他的情況,張大夫說老人不愿意住養護院。中午,我去買了一次性口罩、棉布口罩和牛奶,午后的太陽暖和和,張大夫帶我來到了老人家,院子老舊,老人在屋里坐在桌前,看我進來費力站起來,我扶了一把,老人說“你怎么還是來了”,我把中午去買的牛奶放在他跟前說來給他送點吃的,老人連連道謝,我又把口罩遞給他,和他說上午戴的口罩太小了不能要了,老人說“不小不小,讓你破費了”。而今,老人雖然還是沒有住進養護院,但在侄子、侄女的悉心照顧和陪伴下,過的舒心愉快。</p><p> 而對小官村張玉梅阿姨的初次走訪卻是提前做了功課,對家庭境況做了一些了解,50歲,貧困、殘疾,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多年,手指等多處關節變形,基本喪失勞動力,家庭收入來源于丈夫孫傳才做園林零工,家庭大額開銷主要是看病,屬于典型的因病致貧。也是因為張阿姨,我開始惡補貧困人口的健康扶貧政策,尤其是派駐后期,更是將“不交住院押金、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住院政策內花費自負不超過10%”等住院相關政策以及市外轉診政策等與她平日看病相關的一系列政策都反反復復說給她聽,糾正了不少以前的錯誤認識。我第一次見張阿姨時,她只能坐著馬扎在家里挪著走動,而今,因著健康扶貧的大力保障,找到了滿意的治療醫院,沒有了“押金難籌、治療花費大”的后顧之憂,時常看到她騎著自行車風風火火的身影。</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各方領導助力支持,讓“第一村醫”工作更有干勁</b></p><p> 派出單位淄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駐地高新區地方事業局,派駐石橋衛生院的領導和同事們,還有同為第五批的另外三名第一村醫同事們,先后近10次、累計近百人次支持、慰問我的駐村工作,為派駐村衛生室提升標準化建設提供物資保障,給予技術支持聯合組織義診、主題宣傳日活動,購置血壓計、血糖儀,并籌集大量宣傳用品為駐村工作提供保障,利用節假日入村慰問走訪貧困戶,為我提供良好的食宿條件讓工作沒有后顧之憂,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困難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讓工作更積極有效。</p><p> 2019年11月,值第13個“聯合國糖尿病日”,我與派出單位積極聯系策劃,高新區地方事業局鼎力支持組織,石橋衛生院高度重視參與,同駐高新區的其他三位第五批第一村醫全員集結、各取所長,圍繞“防控糖尿病 保護你的家庭”主題開展聯合義診與健康宣教活動。</p><p> 12月4日,大雪時節,淄博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偉、副主任崔峰及結核病防制所所長李源、地方病慢性病防制所所長楊淑霞“組團”支援慰問第一村醫工作,不僅帶來宣教材料及時補充了我快要見底的“倉庫”,更是實地走訪查看,為村民發放、講解健康宣傳材料,并根據服務村情況和我的工作進展情況為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指導性建議。</p><p> 大寒,1月19日,春節前夕,暖陽正好,淄博市疾控中心“第一村醫大走訪”來到了第五批第一村醫派駐的高新區四寶山小官村,中心副主任李偉,科(所)長李源、鄭鳳芹等一行四人專程慰問第一村醫,走訪看望貧困戶,并對派駐小官村衛生室開展愛心捐助、幫助提升標準化建設。</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掌握服務人群健康狀況,全力關注和隨訪慢性病、老年人群,日復一日,只為健康</b></p><p> 派駐初期,我便意識到駐村工作所要關注的重點人群大都是老年人,其中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群更多為老年人。根據基本公衛系統整理出的花名冊,以及通過數次義診、查體篩查出的高危及重度慢性病名單,對這些村民的隨訪復查便成了每日必做的工作,日復一日,入戶隨訪500余人次,衛生室接診隨訪近300人次,街頭巷尾及義診活動篩查隨訪400余人次,電話跟蹤隨訪100余人次,基本覆蓋全部老年慢性病人群。借助每年度的育齡婦女查體工作,以《女性保健手冊》作為主要科普材料準備宣教內容,對近200名育齡婦女開展了健康宣教工作。</p> <p>  清早,午后,小官村的樓群間,閻高村的十字街上,楊樓的小廣場上,都是第一村醫的藍馬甲工作站,站著、坐著、蹲著,為村民們量血壓、測血糖,提供健康咨詢,講解衛生健康政策,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把“低鹽少油”、“戒煙限酒”、“適量運動”、“科學用藥”等健康素養知識傳遞給大家,引導健康生活方式,通過日積月累,提高慢性病控制率,降低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聯合義診,健康講座,用“儀式感”提高“健康知曉率”</b></p><p><b> (一)聯合義診:第一村醫送溫暖,健康扶貧送健康</b></p><p> 11月5日,聯合世博高新醫院開展大型義診,100多位村民參與血壓、B超、心電圖等身體檢查和健康咨詢。</p><p> 11月14日,與派出單位淄博市疾控中心聯合策劃“防控糖尿病 保護你的家庭”主題義診與健康宣教活動,開展糖尿病防治健康知識講座,并為小官村150余位村民(包括糖尿病患者和40歲以上健康人群)進行了糖尿病危險因素篩查(包括BMI、血壓、血糖)、用藥指導和健康咨詢。</p><p> 12月8日,派駐高新區第五批第一村醫聯合參與“冬日的暖陽 健康服務在行動”主題義診,將測血壓、健康飲食宣教、控鹽勺發放、中醫診治、基本公共衛生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宣傳等內容融合貫通,為駐足群眾仔細宣傳講解。</p><p> 12月14日,第一村醫聯合市四院開展“第一村醫在您身邊”健康服務活動暨“第一村醫送溫暖”聯合義診,為北營養老院的老人們進行健康檢查,開展健康咨詢。</p> <p><b>(二)發揮專業優勢,健康知識隨時講,處處都是小課堂</b></p><p> 健康教育分為三個階段:知-信-行,科學健康理念的形成及健康行為的養成是一個知識獲取后內化再外化的過程,正確的、可及的、有效的健康知識傳遞對于指導群眾形成正確的理念和行為至關重要,從這個原則出發,服務村的微信群、衛生室接診時、巡診人群中、入戶走訪、義診時、查體時,便都是我傳遞健康知識的好時機。</p><p> 11月初,閆高村,以“冬季高發疾病防控”為主要內容開展健康知識講座,重點給大家講了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重點人群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六步洗手法,以及快速識別腦卒中的“FAST”原則等內容。</p><p> 11月中旬,小官村,以“糖尿病防控”為主題舉辦健康宣教,從糖尿病的發病、進展、治療、飲食控制、并發癥等方面進行科普宣傳。</p><p> 12月初,楊樓村,走進幼兒園,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為50多名師生講述了“傳染病”“呼吸道”“消化道”“洗手”“咳嗦禮節”“平衡膳食寶塔”“打預防針”的“故事”,教給孩子們如何保護自己,做“少生病、不生病”的強壯寶寶。</p><p> 派駐期間,大大小小各種形式的健康知識傳遞不計其數,記錄在檔的約20場,發放高血壓、糖尿病、艾滋病、結核病、女性保健、健康素養等近10種不同的主題的健康知識手冊共計500余冊。</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大寒-春分,“離開”你,保護你。</b></h1><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臨危受命</b></p><p> 大寒,臨近鼠年新歲,一場悄然而至的新冠疫情波及南北, 鑒于高新區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結合第一村醫派駐任務,1月29日,赴高新區地方事業局,作為技術助理協助高新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理論、技術支持以及培訓工作等等所有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指導和支撐。我的第一村醫工作繼而轉戰,雖不在身邊,但以另一種更專業更有效的方式“遠遠”地保護村民健康。</p><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來之能戰</b></p><p> 疫情防控一線干工作,當務之急就是吃透國家、省、市的各種方案、技術指南、指引,只有熟知文件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專業規范,才有可能游刃有余。而作為一線工作的技術支持者,只有不斷扎實理論知識儲備,才可能做到關鍵時候敲標準、定細節,支撐一線工作不掉隊。于是疫情防控的近兩個月,白天抽空學,晚上熬夜學,三級官網所能得到的所有疫情相關文件最新版,每日每夜收到的各級指揮部最新文件,全部吃透心里才踏實。也是在這近兩個月的時間,在派出單位“硬核背景”的強大支持下,在傳染病防控“大牛”們的鼎力幫助下,快速成長的我成為了專業越發強大的“小牛”,作為高新區疫情防控技術助理,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定標準、敲細節,從文件制定、方案解讀,到某一個密切接觸者的確定還是排除、高速路口一個返淄人員的處置,哪個討論需要我說,哪個問題需要我答,哪個名單需要我定,我就在哪里,招之能來,來之能戰。</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用專業讓群眾放心</b></p><p> 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可謂是我的“專業”,在高新區疫情防控一線,我做的更多的是對密切接觸者的調查工作。2月21日,我們流調組五人對中心醫院一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進行了現場情況調查和進一步摸排,我負責的兩例密接都是年紀大的男性,臨出發,負責初步溝通工作的同事囑咐我“你做好心理準備,兩位大爺都有情緒”。第一位大爺62歲,父親剛去世十天,轉運工作溝通時不承認、不配合,公安出面協調后完成轉運,憑著我的專業和耐心,一個小時的“聊天”,大爺不僅和我一起回顧了整個活動軌跡,還“幫我”分析他感染的可能性,我從中快速獲取到了我所需要的信息,也給大爺做了科普和心理疏導,這件看似平常的現場工作帶給我一份讓我永生難忘的感動,那是在連軸轉的巨大壓力下來自群眾的一個肯定:“你的工作像個‘偵探’,你用專業和耐心讓我們放心”。</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關注村民,傳遞溫暖</b></p><p> 這場疫情,國家全力以赴,舉全國之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除了患者隔離救治,易感人群的防護是阻斷新冠疫情蔓延的關鍵環節,在疫情指揮部期間,我不間斷關注三個服務村的防控形勢,通過微信群關注村民動態,傳遞科學的防控知識,及時辟謠,讓群眾樹立正確、正能量的抗疫意識。</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春分-小滿,回歸,脫貧攻堅。</b></h1><p> 春分,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脫貧攻堅戰吹響號角,根據統一安排,3月23日起,告別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重新回歸“第一村醫”崗位,工作重心也全面轉移到“服務貧困人口、助力脫貧攻堅”上, 另外重點做好“每日健康聚點”和服務村65歲以上老年人查體工作。</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服務貧困人口,助力脫貧攻堅</b></p><p> 兩個月以來,我的駐村健康扶貧工作主要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摸底定計劃,二是基礎走訪講政策,三是查體反饋全覆蓋,四是查漏補缺抓落實。全覆蓋、多方式走訪和看望貧困人口,共計走訪約300人次。</p><p> <b>(一)再次摸底定計劃</b></p><p> 派駐村和兩個覆蓋村貧困人口61人,除外常年住院和常年在外的6人,派駐前期走訪工作早已全覆蓋,結合前期走訪掌握的情況,根據三個服務村的貧困人口名單和基本信息制作第一村醫貧困人口隨訪表,通過基本公共衛生系統、電話、詢問村醫、入戶走訪的方式將所有貧困人口的家庭醫生簽約情況、2019年度貧困人口查體情況及2020年度健康扶貧代金券發放情況進行核查,落實到位。由于三個村情況不同,前期對小官和楊樓的貧困村民已比較熟悉,相比之下閆高因村大、貧困人口多、住所分散不好找等原因走訪次數有限,針對這些情況,適當調整駐村時間安排,增加閆高村服務時間和入戶走訪力度。</p> <p><b> (二)基礎走訪講政策</b></p><p> 借助村委入戶、慢性病隨訪、就醫/住院需求等,對大部分住村貧困戶進行了入戶走訪,工作內容包括近期健康狀況隨訪和健康扶貧政策宣傳,重點強調“兩免兩減半”、“先診療后付費、免收住院押金”、“一站式”結算服務以及自付政策范圍內費用不超過10%等扶貧惠民政策。</p> <p><b> (三)貧困查體全覆蓋</b></p><p> 分別于4月1日和4月4日參與和協助組織完成了派駐村和覆蓋村的2020年度貧困人口查體工作,在查體過程中重點與就醫需求較大的貧困人口強調了定點診療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4月8日-13日期間,與各村家庭醫生團隊一起完成了貧困人口的入戶走訪,將查體結果進行逐一反饋,根據不同健康狀況進行就醫和用藥指導,逐戶發放保健藥品和口罩,將印制的扶貧政策明白紙進行重點講解。</p> <p><b>  (四)查漏補缺抓落實</b></p><p> 將健康扶貧工作與醫療機構“千家萬戶大走訪”以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充分融合,主動參與包片醫療機構對覆蓋村貧困人口的對口走訪支援和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一邊積極爭取健康服務,一邊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一邊積極傳遞惠民、實用的健康扶貧政策,讓貧困人口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和政策支持。</p> <font color="#ff8a00"><b>二、積極參與65歲以上老年人查體工作,用心服務,貼心宣教</b></font><br> 5月5日至7日、9日,6月1日至3日,是三個服務村2020年度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查體的日子。從4月底開始,查體通知、體檢表信息填寫與發放等準備工作陸續展開,至派駐結束,共參與體檢通知300人,為閻高、楊樓兩個覆蓋村共近400位老年人查體提供指導及健康宣教服務。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寫在小滿:半載盡心竭力,一世“第一村醫”</b></h1><p> 曾記得,剛駐村,不認路又不知道方向的我,即便開著導航卻也找不到派駐村搬遷后的新址,在滿是大型運輸車的路上急的要哭出聲。</p><p> 曾記得,從未失眠過的我,為了工作規劃、為了活動方案,思前想后,徹夜難眠。</p><p> 也曾記得,阿姨們塞給我的一袋包子、幾個石榴、一口袋瓜子,推也推不掉。</p><p> 曾記得,新冠期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白天黑夜,奔波在指揮部與流調現場,顧不上老人與孩子。</p><p> 更曾記得,那些歷歷在目的笑臉,遞過來的馬扎,一句句的感謝,與最后的不舍。</p> <p>  “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總結,板板正正報告”,126篇美篇,“第一村醫”和“淄博疾控”公眾號15篇登載,既是對第一村醫工作的用心記錄,又是對駐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每一天都有故事,每一篇都是回憶,第一村醫是一段工作經歷,又是一段心路歷程,是一個自我管理和蛻變的過程,在“人人爭先,你追我趕,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第一村醫”團隊里,我用七個月的時光,努力著,奮斗著,我驕傲,我是第一村醫。</p> <h3>   <font color="#333333"><b>念念不忘,必有回響。</b></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 半載盡心竭力,一世“第一村醫”。</b></font></h1> <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第一村醫”高風華</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20年5月24日 </b></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化市| 龙州县| 彰化市| 通榆县| 宜君县| 淮北市| 黑水县| 东丽区| 大同市| 金湖县| 平谷区| 双城市| 连江县| 丹巴县| 津市市| 开阳县| 昭平县| 德阳市| 陆河县| 瓮安县| 武定县| 惠水县| 黄冈市| 太和县| 仙居县| 扎兰屯市| 鄂托克前旗| 松江区| 平定县| 华坪县| 丹寨县| 新建县| 中宁县| 佛山市| 鹿邑县| 库伦旗| 托克逊县| 姚安县| 宿迁市| 若羌县|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