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享受悠然的慢生活,近年來也似 乎成了我的追求,然而委實不容易。今年的出行兜兜轉轉更改多次, 才成團出行,也可算忙里偷閑又一次陪家人。因為假期把外孫孫接回 鄂爾多斯,準備用有限的假期時間全身心地照顧,可是姊妹們想讓我 同行,即使我攻略好了旅游線路,她們還是覺得我不走存在諸多困難, 而且老人今年身體還允許出行,我也想抓住機會做好攻略,全程陪同 感覺才放心。只好等外孫孫回京,根據我的上班時間,照顧各家小孩 的各類課外學習時間,統籌全局后擠出了六天,決定 8 月 7 日出發游 貴州。<div> 今年全團 25 人,父親、二爹、姑姑三家和三位親戚,8 月 7 日 呼和浩特飛貴陽(16:35-19:20),8 月 12 日(13:05-15:45) 貴陽飛呼和浩特。由于時間不足只選精華景點。黃果樹瀑布?荔波大 小七孔景區?西江千戶苗寨?下司古鎮,觀看了《多彩貴州風》歌舞表 演。</div><div> 8 月 7 日上午 10:30 補拉塔移民村集合出發,上車時幾個女 婿給予了餞行的最高禮節,雖然沒有哈達,但每人喝了大大的兩 銀碗。近三個小時的車程直達呼和浩特白塔機場,大家在機場簡 單用餐——牛肉大碗面,地道的內蒙味。飛機稍有晚點,到達貴 陽龍洞堡機場已八點,因堵車入住已十點,一天的舟車勞頓也沒 能阻止我們“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的豪情。</div><div> 貴州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就是一個偏僻、窮困、灰頭土腦的形象, 不能和江南美景與遼闊草原相比。可我不認為,貴州同樣是風光無限 好。貴州的美景多以山水為底色,起伏多變的喀斯特地貌上,自 然風光是與生俱來的寶藏。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還點綴著無數的歷史遺跡和世外村落。貴州還留下情頭手足的五位老人家的 足跡,讓他們快樂的踏過萬水千山,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 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親情、友情、愛情,能永遠珍惜, 就是好心情。親情勝似花草樹木,場景如詩如畫。</div> <h1><b>黃果樹瀑布——亞洲第一大瀑布,水運生出龍翻騰</b><br> 8月8日早餐后前往黃果樹瀑布,當晚還住貴陽,所以不用匆匆忙忙收拾行李,大家悠閑地吃過早飯,開始了黃果樹一日之旅,黃果樹瀑布是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貴州旅游必去的景點之一。瀑布位于州省安順市鎮寧縣,距貴陽140多公里,約2個小時車程,景區分為三個主景點:陡坡塘,天星橋,大瀑布。為了照顧老父親、老母親的腿腳,我們放慢了速度,為了避開擁擠的人流,導游給我們調整了觀景順序。<br> 第一站陡坡塘,陡坡塘景區位于黃果樹瀑布上游1公里處,是黃果樹瀑布群中瀑頂最寬的瀑布,瀑布左側的洞穴在巨量洪水經過時,會產生奇特的共鳴,發出低沉的嘶吼,故陡坡塘瀑布又叫吼瀑。 這里也是1983年版西游記片尾曲拍攝地,帶你追憶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經典“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景色壯觀。</h1> 第二站天星橋,天星橋景區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下游,共分為天星盆景區、天星洞和水上石林三大區。這里主要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是水上石林變化而成的天然景區。 頑石突兀而起,星羅棋布,一路欣賞高老莊天星湖、喀斯特溶洞奇觀天星洞、小白龍的冒水潭、水上石林、飛瀑橋等著名景觀。這里水上有石、石中有水、石上又長樹。腳下的石頭散落在水中,形成了365塊跳蹬,正好暗合了一年的周期,每塊腳蹬上都刻有日期。處處都能看到清澈的溪流,還有被苔蘚包裹成青綠色的石堆們。天星橋景色奇特,道路狹窄,拍景勝于拍人。 第三站大瀑布,無數人曾震撼于黃果樹瀑布的宏偉之下,瀑布高為77.8米,寬101米,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選為世界最大瀑布群的黃果樹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位觀賞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簾洞(134米)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向外聽、觀、摸的瀑布。<br> 我們從內蒙經過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夢寐以求的黃果樹大瀑布景區,景區方圓開闊,風光旖旎秀麗。我們搭乘旅游的扶手電梯順著山勢,至上而下地去觀大瀑布。從電梯出來,又走了近千米、彎彎曲曲的石頭小道。“嘩啦啦”“嘩啦啦”,轟鳴聲告訴我們,黃果樹瀑布到了。當黃果樹瀑布真的呈現在眼前的一剎那,才體會到能夠如此近距離地觀賞、感受,竟是這般幸運,這般愜意。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水中,又寬又白的大瀑布從天而降,氣勢雄偉,異常壯觀美麗。見此美景,又有誰不為之震撼? 瀑布群激起的水花,如煙如霧,騰空飛揚,隨風飄散,彌漫天日。飛濺而起的水花有的竟高達數百米,化成煙霧,擁抱著四周的樹,親吻著游客的臉。<br> 我站在觀瀑亭上,欣賞著亭上刻著的一副對聯:“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這是古人對黃果樹瀑布最貼切最生動的寫照。它既形象地描繪瀑布“一練懸搗,萬練飛空”的壯麗景觀,又細膩地勾畫出夕陽晚照的絢麗多彩。據說,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大旅行家徐霞客旅黔至此,曾登臨觀瀑,他描繪瀑布“輒從溪底翻崖噴雪,滿溪皆如白鷺群飛。”“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偉。”我摘錄此言,既是表達我對先哲的敬仰,也表達我對黃果樹瀑布的贊嘆之情,更表達我對祖國河山的贊美之情。<br> 大家走走停停,放慢腳步,拍照欣賞,自己拍,請攝影師拍,集體照、單人照,只為一路芳香!因為欲速則不達,走得太快,會忘了為什么出發,慢一點的人,會擁有更恒溫的幸福。 晚上返回貴陽,用餐的地兒是個音樂餐廳,雅間就餐檔次高,當然也要有匹配的燒酒,弟弟買了兩瓶貴州茅臺系列,大廳里歌聲伴奏大家又小斟幾杯,今天的政策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 <h1><b>荔波小七孔——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狹長幽谷氣勢恢宏</b><br> 8月9日早餐后,乘車前往黔南荔波縣小七孔景區,小七孔位于荔波縣西南部,距貴陽260公里,大約4個小時車程,到達已是中午,在景區西門外午餐,餐廳環境優雅,飯菜質量上佳。雖然一上午的車程,但透過車窗欣賞著沿路自然風光,貴州風景兼具山秀、水美兩個特點,滿目的山你卻找不出相似的兩座。有大山,聳入云霄;有小山,如園林中的假山。有土山,黃土黑土;有石山,青石白石。有的徐徐而上,有的陡峭而立。無論大山小山,無論土山石山,都有綠衣覆蓋。最大限度的詮釋了最淳樸的自然之美。觀喀斯特地貌,品酸辣黔滋味,賞山水間野趣,疲勞瞬間消失。</h1> 午餐后根據導游對我們的團隊人員分析,規劃了游覽順序,講述了景點特點,建議從西門進東門出。小七孔景區有“小九寨”之稱,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于一體,玲瓏秀麗。沿途主要景點8個,觀光大巴通票,有選擇的去觀賞,進入西門乘坐大巴去第一個景點—臥龍潭。車程并不長,下車后步行一小段木棧道到達景點,當一汪碧綠的潭水呈現在我們面前時,不得不承認我們真的被它驚艷到了。這一潭“綠寶石”只是臥龍潭景區的開始,沿著木棧道繼續前行,細細品味,會發現更多精彩。當聽到水聲轟鳴,水霧繚繞,沿著石階而下,一道碧綠清澈的瀑布出現在眼前!驚嘆聲此起彼伏,據說這里每立方米的空氣中有一萬兩千多個負氧離子,真是要醉氧的清肺之旅。 繼續前行經過臥龍谷景點到達鴛鴦湖岔路口,部分選擇步行穿過水上森林、石上森林,看拉雅瀑布、66級跌水瀑布、小七孔古橋到東門,部分選擇陪老人乘車直達東門,然后返回看小七孔古橋,看拉雅瀑布、66級跌水瀑布瀑尾,最后在小七孔古橋廣場處匯合。在等車中也不誤拍照留影,即使背景是洗手間也不建議哈。 東門停車場有個大大的休息區,小七孔景區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橋,景區之名由是得之。這是一座小巧玲瓏的七孔古石橋,橋長25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1836)年,昔為溝通荔波至廣西的重要橋梁。橋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古色古香的橋下是綠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兩岸古木參天,巨大的虬枝沿著橋伸臂,宛如巨傘撐在橋上。聽說這座漂亮的古石橋還有四個美麗的神話故事。所以我在橋上走了兩個來回,賞賞美景接接地氣,說不準能有個美麗的故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難得的七孔全景</h3> 過小孔橋,曲行百米許,即見拉雅瀑布。 瀑寬10米,高30米,逼近觀看,頗為壯觀。瀑布騰空噴瀉,橫向墜落,同響水河縱向錯落的68級瀑布構成一幅絕妙的立體交叉瀑布群景觀。瀑在路側,人在瀑下,濺噴的水霧飄飄灑灑,紛紛揚揚,倍覺酣暢和親爽。可一洗暑熱和勞乏,頓感輕松和振奮。 68級跌水瀑布——涵碧潭上游長1.6公里的狹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錯落著68級瀑布和跌水。專家們考證,如此眾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實屬全國罕見。層層疊疊的瀑布,淙淙嘩嘩傾瀉而下,似銀河瀉地,形態各異,氣象萬千。沿河谷伴梯級瀑布而下,一路但見高山流水、綠樹紅花,但聞泉鳴瀑響、鳥啾蟲吟,便油然想起伯牙、子期的知音逸事,更覺眼前詩意盎然,美不勝收。遂為文人墨客冠以“知音谷”的雅號。可惜沒有領略到這谷秀瀑美,只看了個跌水瀑尾,步行到東門的是大飽眼福了。 匯合后休息片刻,乘車入住荔波縣,車上大家毫無疲憊之意,紛紛贊美小七孔風景區漂亮的水景,清幽碧綠的流水、瀑布和周邊的喀斯特地貌群山相映成趣,精巧、秀美、古樸、幽靜,景區移步換景,布局緊湊。置身其間,有如仙境。觀其仙境,人必成仙人。晚餐桌上又上了弟弟買的貴州好酒,二兩過后安頓好老人回房間,我們又漫游街頭,溜達到古鎮、看了看街景,硬是沒找到第二場好地方。 <h1><b>荔波大七孔——東方凱旋門,原始森林、奇峰溶洞、峽谷伏流驚險神奇,氣勢磅礴</b><br> 8月10日,今天伴著細雨蒙蒙的好天氣,我們將進入大七孔景區,因瑤山瑤族鄉孟塘河上有一座七個孔大橋而得名。此橋高7米、寬4.5米、長35米,橫跨東西。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年,落成于三十年(公元1850)年,是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主體的景區,景觀峻險神奇、氣勢雄峻磅礴,極富驚險性、神秘性、奇特性。</h1> 在景區門口合影后,安排老人在大七孔橋旁坐小船,溯流而上,舟行約2公里。坐船盡觀兩岸峭壁聳立、危崖層疊,絕壁上附著朵朵鐘乳、層層翠林,宛若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其他人沿著河岸彎曲林蔭棧道一路拾級而上,便更有一種壯闊之感。如果說小七孔是秀氣婉約,大七孔便是大家閨秀。當年明代探險家徐霞客游歷云貴便發出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的感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景如畫</h3> 走到盡頭便看到跨江而過的天生橋,高60米、厚10多米,孔寬20多米的天生橋矗立于花草樹木叢中,一道奔騰不息的瀑布映襯上面的橋身,靜中生動,靜內出聲。被專家們譽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東方凱旋門”,觀之令人肅然起敬,為大自然神力所折服。 近觀橋孔下,只見巨型鐘乳懸掛,橋腳、橋側的裂隙石縫長出綠石草叢灌木,藤蘿花卉纏裹橋身,真是滿目琳瑯、五顏六色的天然大彩橋。橋下瀑布前水激浪涌,小船不能靠近,此景別具一番樂趣。 因為維修不能通過橋孔,我們只能在此駐足游玩、拍照留念,然后跨過方村河沿小路到達小舟停靠點,乘船返回大七孔景區門口,人們心情爽爽 。這樣的安排既省時省力又感受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h1><b>西江千戶苗寨 ——大地上的繁星,世界最大苗族聚居部落</b><br> 8月10日午餐后,乘車前往西江千戶苗寨,黔南荔波到黔東南西江苗寨近200公里,3個小時車程。一路歌聲、滿眼蔥綠,期待走進村寨,感受濃郁而古樸的悠閑農居生活,觀苗寨吊腳樓景觀,賞田園風光,自行登上觀景臺,(遠觀)欣賞西江全景。</h1>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質的吊腳樓為主,你無法想象這些層層疊疊、精致古樸的吊腳樓如何沿著陡峭山坡一層一層建到山頂,與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無論白天黑夜,皆呈現出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風景畫,成為名符其實的"生態建筑”..... 西江千戶苗寨在雷山縣的大山內,盤山公路繞山繞水,曲曲折折后,大巴停在了苗寨的西門,在廣場上,苗族姑娘身穿特色的裝飾,銀器制作而成的帽子,項圈和郎鎖,色彩絢麗秀有民俗圖案的長裙,男人也身著盛裝,他們熱情奔放的表演,不僅僅是浮在表面上的旅游文化展示,更是苗族的寨老和青年人用自己的心在延續和傳承屬于他們自己的一種文化。我們踏著石板小道,穿過每個人家的門前,兩邊富有民族特色的商店,一間接著一間,這是在城市中很少能看到的生活祥和畫卷。我們住在了苗寨的中心,主街道旁邊,出入很是方便。 入住的酒店是三層木質吊腳樓,基座以青石、卵石壘砌,雖然小了點,倒也衛生干凈,位置和設施還不錯,放下行李稍作休整,便跟著導游跨過白水河,去品嘗苗家稻花魚魚醬火鍋長桌宴。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河上有七座特色風雨廊橋,從東到西依次按序排列,有保平安、避風雨、利交通之效,故名風雨橋。傳統的風雨橋不用一顆鐵釘只在柱子上鑿通無數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結構極為精密,很是堅固。風雨橋上部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塔亭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橋面兩旁設置欄、長凳,形成長廊式走道!西江干戶苗寨除了吊腳樓,風雨橋也是這里一大特色。 我們走近道過了白水河直達長桌宴餐廳,苗族長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通常用于接親嫁女、滿月酒以及村寨聯誼宴飲活動。主客相對,敬酒勸飲并對酒高歌。我們圍長桌相對而坐,吃的是醬魚火鍋宴,菜是用碗盛,每人倒了些甜米酒,發了一個彩蛋,店主一番歡迎詞后,開始動筷子,紅雞蛋要用腦袋敲,寓意好兆頭,苗家姑娘依次前來敬酒,唱著聽不懂的歌,最高規格就是高山流水,把碗疊起來,最上面拿個酒壇一直源源不斷倒酒。出于好奇,頑童妹妹給大家拍了好多捏著彩蛋的照片,效果絕佳,個個年輕了20歲。 西江千戶苗寨四面環山,古樹參天,清澈的白水河流蜿蜒而過,飯后帶老父母沿河短暫溜達之后,安排回客棧休息,大家漫步在白水河邊觀景大道,石板鋪就,徜徉其上,乃移步換景,賞心悅目!風雨橋橫亙于流水之上,兩邊楊柳依稀,楓香撲鼻,宛若世外桃源;絢麗的苗寨,璀璨的燈光,包裹在山野中幕色中的千戶苗寨,美的旖旎奪目。涼風徐徐,步履微微,一眼千戶,一眼千年,民族的美亙古傳承。小美女們要把苗族文化帶回內蒙。 經過長長的擁擠的排隊,坐電瓶車到達觀景臺,夜幕降臨,西江的大戲才剛剛開始。千百盞燈火從木質吊腳樓的屋檐下亮起,星星點點,勾勒出整個苗寨的輪廓,呈現出另一種絢爛,很難想象一座大山里的寨子,有如此燈火通明的景象。由于不在最佳位置照片也略顯遜色,沒有把牛頭畫面照出來。 步行下山經過1號風雨橋,橋上集合休息,商討次日行程后漫步步行街,步行街上的店鋪主要以當地手工藝品和美食為主。苗繡和牛角制品店非常多,都是西江苗族特色。霧氣昭昭的夜色里,苗寨耀眼的燈光亮起,美麗壯觀的苗寨夜景越來越引人入勝。臨水的農家樂和客棧燈光璀璨。臨河把酒,品美食,賞美景,苗寨絕對是一個自在超然的好去處!<br> 但是,隨著近年來西江旅游的開發,大批的游客涌入西江苗寨,景區已經日趨商業化了,沿街大量的商鋪,客棧,餐館取代了原居民的民房,西江苗寨已商業,唯有夜景慰身心 。 白天和夜晚的風景風格不一,夜晚是金光熠熠照亮整片山谷,白天則是西江千戶苗寨依山建筑,木制吊腳樓星羅棋布,層層疊疊。8月11日清晨,再次乘觀光車,到達山上觀景臺。濃霧籠罩著苗寨,我們選擇較好的角度,居高臨下,觀賞薄煙濃霧中的苗寨。最震撼的畫境展現在我們眼前。隔河相望,隱隱約約中對面的山坡直至山下的河邊是密集苗族吊腳樓群,布滿起伏的山巒,好大一片陣勢,宏大磅礴,慢慢的薄霧和炊煙之中的道道遠山,顯得很有層次感,因此,變幻著不同的角度不停地拍攝。雖然我知道千戶苗寨有萬眾仰慕的景致,眾多絢麗多姿的溢美之詞,但是我要的只是屬于我雙眼的那美麗的一瞬。 <h1><b>下司古鎮——清水江上的明珠</b></h1><div> 因為晚上要觀看《多彩貴州風》大型表演,所以將鎮江古鎮行程改為回貴陽路中的下司古鎮,下司古鎮曾被人譽為“小上海”、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稱。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亞洲最好的皮劃艇激流回旋基地就在這里。凱里市下司鎮主要看點:建筑、紅燈籠、卵石街,有一條鵝卵石花街,因用鵝卵石鋪路而得名,街道兩旁至今還保存著古代的商鋪、建筑等。我們穿街而過,看了表演,參觀了博物館,沿清水江邊返回,午餐后乘車抵達貴陽。</div> <h1><b>《多彩貴州風》——一場不可錯過的視覺盛宴,集多民族的風情為一體</b><br> 8月10日,苗寨出發,經過凱里、下司古鎮三點多回到貴陽市區,大家稍作休整后前往大劇院,一向認真的哥哥為了讓我們喝上正宗的貴州好酒,利用休息時間去大超市買了四瓶,我們在劇院旁邊的高檔酒店吃飯喝酒,由于要看演出喝完兩瓶立馬收場。<br>貴州不僅有多彩的山水,更有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多彩貴州風》是集多民族的風情為一體,囊括了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眾多民族的優秀代表性節目,其中有獲得國家級獎項的藝術精品,有來自田間地頭的原生態的民間藝術瑰寶,有從遠古一直流傳到今天的民族習俗,有神秘莫測、令人震撼的民間絕技……</h1> 《多彩貴州風》歌舞表演,把貴州多彩的民族服飾表現得絢爛多彩,集中反映了貴州多民族大家庭的和諧生活,充分領略到貴州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以“我在貴州等你”這首好聽的歌謝幕(等到天都藍了,等到云都白了,等到每縷微風都帶著醉意,等到花都開了,等到山頂紅了,等到每顆星星都為你亮起;我在貴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麗,嘿久等到天都藍了,等到云都白了,等到每縷微風都帶著醉意,等到花都開了,等到山頂紅了,等到每顆星星都為你亮起。我在貴州……)<br> 一夜多彩貴州風,演繹貴州六百年;切實書寫著“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的傳奇,值得一看。<br>旅游結束前一天晚上是我們例行的財務梳理時間,今年也不例外,妹妹們都是有備而來,有涼菜有燒酒,美其名曰哥哥買的酒喝不完無法帶回去,又是舉杯換盞、激情澎湃至深夜(每日燒酒都是張氏三兄弟提供)。<br> 每年旅游結束的家族大聚餐照例組織安排,貴陽13:05的航班,到東勝正是晚飯時間,沒走的家人們早早等在了老家舊居的門口,燉羊肉、燴酸菜、米涼粉等等,一桌盛宴,四溢飄香,大家分享貴州美景,講述喝酒故事,娓娓道來,感觸深刻。<br> 賞景之后,盡興之余,時不時梳理家族游玩得失和全家齊聚的氛圍。分享自己切身的體驗,給我們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br> <b>迤邐迷人的風景</b>,貴州真是群山巍峨,眾水秀美啊!山,是貴州的特色,也是貴州人的驕傲。詩人曾嘆道:“如浪卷,似濤翻,濤翻浪卷貴州山。望不斷,數還亂,不知山有幾十萬。”“地無三尺平”準確的詮釋了貴州高原地面的崎嶇不平,貴州的山,總是和綠水相伴,貴州的水,總是和青山相依。恢宏壯觀的黃果樹瀑布、幽靜醉人的大小七孔橋、熠熠奪目的千戶苗寨,原始天然的淳樸風光,組成了一卷優美和諧的山水畫。漫步于其中,總會感覺鏡頭不夠用,一樹一花開,一人一處景,一翹首,一仰望,皆是精致無比的畫面。<br><b> 非比尋常的美食</b>,除了貴州的風景令人沉醉以外,還有獨具當地特色的美食在挑逗著我們的味蕾。如酸湯魚、花溪牛肉粉、豆花面、折耳根炒臘肉、紅油米豆腐等,能吃辣的絕對是爽爽爽。每晚自主點餐配燒酒,美食當前,總能有所思,或饞性千嬌,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后體味, 食為天性,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非比尋常的韻致。<br><b> 溫暖珍貴的親情</b>,當我們細細回味親情的時候,想一想我們給與了父母多少回報,給與了父母多少撫慰。為了父母親不再有長嘆,為了父母幸福快樂,為了弟兄姊妹感情升華,親情的凝聚,我們一起維系呼喚親情!生命的過程中那個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現在”,所以克服困難組織一年一度的旅行,在充滿未知的旅行中,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在乎途中的人和事還有那些美好的記憶。我們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割不斷的親情是溫暖的港灣,永遠不會拋棄我們的幸福,讓我們快樂的踏過萬水千山,編織溫情的故事,享受明媚的陽光。<br><b> 熱心敬業的導游</b>,俗話說江山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參團旅游,碰上一個優秀的導游,旅游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在我們的要求下星光確實是給安排了一名非常熱情的導游——小王姑娘,導游的好壞主要表現在她的素質,對待客人的態度、知識多少和對景點線路的了解。因團員年齡跨度大,老人腿腳不便,隨身攜帶輪椅,導游能時刻以游客需求為中心,熟悉掌握景點路線及距離,做到服務全面性和針對性的有機結合,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客人,從不規定時間催促集合,每到一處能讓我們做到心中有數,輕松盡興游玩。在貴州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情況下,能遇到這樣的導游確屬不易,可以說是旅行社的窗口、城市的名片,旅行結束時為表達我們的心情,我們一起用“陪你一起看草原”這首歌邀請王導到內蒙古做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博客|
肥西县|
贵溪市|
武宣县|
名山县|
文山县|
焦作市|
新蔡县|
称多县|
沧州市|
永丰县|
从化市|
阿巴嘎旗|
阳新县|
石阡县|
鸡西市|
潜江市|
古丈县|
桓仁|
鱼台县|
翁源县|
涟水县|
伊宁县|
新和县|
耒阳市|
黄龙县|
罗源县|
鸡泽县|
望奎县|
五指山市|
高州市|
安阳县|
民和|
沁阳市|
长白|
鄂尔多斯市|
翁牛特旗|
绥芬河市|
湟中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