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寧夏銀川的賀蘭山腳下,一片荒蕪的沙野上,奇跡般的聳立著上百個或塬或堡的黃土堆,其中有些土堆的樣子與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幾分相似,人們把它叫作“東方的金字塔”,他們是墓塋?還是向上蒼祈禱的神知?或者是掩埋寶藏的古城堡?是什么人修建了它?這里有著怎樣的一段輝煌和悲壯的歷史? </p><p> 中央電視臺《老故事》頻道,在大型記錄片《考古中國》中,播放了《遠去的西夏王國》《亞洲腹地的金字塔》,講述了西夏王國的建立直至滅亡。一個曾經風馳電掣的西夏民族,一個人囗曾經達到三百萬的黨項族,卻在幾百年間消失的無影無蹤?電視畫面讓人震撼, 一個被遺忘的傳奇、一個悲壯的西夏故事,在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努力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p> <p>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期間,西北一帶有一個叫西夏的王國,首都就在銀川,那時這里矗立有金碧輝煌的宮殿,集市上熱鬧非凡,一千多年前,這里是西夏的都城。</p><p>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朝代,歷經十帝王,享國一百八十九年。</p> <p> 西夏的祖先黨項族,是我國古代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朝時遷居陜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繼遷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國,并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采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公元1032年,李明德卒死,兒子李元昊嗣位,首先去掉唐、宋所“賜”的李、趙姓氏,自號嵬名氏(西夏皇姓),稱“吾祖”。在其后的六年里逐步采取一系列措施,為建立割據政權,積極進行最后的準備。</p> <p> 李元昊(1003—1048)西夏國第一代皇帝。在公元1033年,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使用西夏自己的年號;二是下令禿發,推行黨項的傳統發式;三是升興州為府(今寧夏銀川),改名興慶,并大興土木,營建殿宇,廣修宮室;四是立文武班;五是規定官民服飾;六是用兵河西,至此,西夏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七是定兵制,開始實行征兵制;八是立軍名,立十二監軍司;九是造蕃書即西夏文;十是更定禮樂。李元昊所采取的上述一系列措施,為建立擺脫宋、遼羈縻的封建割據地方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 <p> 公元1038年10月,李元昊正式稱帝建國,即夏景宗。在都城興慶府南(今銀川市)筑臺受冊,即皇帝位,國號大夏。建國稱帝后,西夏與宋朝的外交關系正式破裂,經過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西夏殲滅宋軍西北數萬精銳。河曲之戰,擊敗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p><p> 1047年,西夏帝恢復李姓。具有雄才大略、驍勇善戰的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熟習兵書、法律、曉佛學、通蕃漢文字,主政17年,稱帝11年,在宋遼兩大強國的夾縫中創立了百年基業。可是他沒能走出后宮麗影的噩夢,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卻在公元1048年,被次子寧令哥所弒,死在了宮闈陰謀之下。李元昊死后,子李諒祚立,年僅周歲,朝政大權被母族沒藏氏控制,自此,西夏進入了太后掌控皇權時期。</p> <p> 成吉思汗六征西夏,公元1226年冬,成吉思汗親率數十萬大軍,從東西兩個方向進攻西夏。蒙古鐵騎決心跨過黃河,踏平六盤山,徹底殲滅西夏。然而,蒙古軍隊仍然遭到了西夏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蒙古軍先后攻占了西夏的沙州(今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甘州(今甘肅張掖)、西涼州(今甘肅武威)。蒙古軍一面將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團團圍困,一面剪斷外援進攻靈州(今寧夏靈武)。靈州守軍與蒙古軍隊激戰于結了冰的黃河上,西夏將士英勇抵抗,死傷無數,最后城破,無一人投降,靈州軍民全部被殺。</p><p> 公元1227年,中興府成了一座孤城,被蒙古軍圍困長達半年,援盡糧絕,西夏末主李睍一籌莫展,恰逢這時又發生強烈地震,篤信佛教的李睍承認天不佑西夏,只得向成吉思汗乞求寬限,一個月后投降。</p> <p> 這次征戰,蒙古軍在取得勝利的同時,自身也遭受到西夏的重創,成吉思汗本人因箭傷病死在寧夏六盤山行營。帶著仇恨,成吉思汗臨死前留下遺言“他死后密不發喪,等西夏君臣出城受降時,全部斬殺,一個不留”。蒙古大軍進入了中興府,殺了獻城投降的西夏末主李睍和文武百官后,對西夏貴族和黨項族居民進行了滅絕性殺戮。隨后,又將賀蘭山西夏離宮燒殺搶掠一空。還將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付之一炬,甚至連那些石碑陵建,全部搗毀成碎片。歷史上歷次改朝換代,都遵循“毀朝不毀陵”的約束,蒙古人卻置若罔聞,將西夏王陵徹底搗毀。一代戰神成吉思汗,前后六次出兵,用了22年時間,付出極其沉重代價,終于滅亡了建國189年的西夏王朝。</p> <p> 李元昊,這個在祖父兩代人基業上創立西夏國的建國之君,如今在寧夏地區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但是,自元代以后八百多年,西夏歷史卻煙飛灰滅,無人知曉。“國亡史作”,歷史上,后朝無論如何都要為前朝立史。但是,翻遍二十四史,唯獨沒有西夏史。忽必烈建立了元帝國以后,給宋、遼、金都編寫了正史,唯獨沒有為西夏修史,西夏被從歷史上徹底抹去。聳立于銀川西郊賀蘭山東麓巳達千年的九座西夏王陵,人們竟然不知道它是何物。</p> <p> 當地人傳說,這些土堆都是西夏國王李元昊的墳墓,“昊王墳內,方圓四十步,金銀兩大庫,要想庫門開,必等元人來”。元昊生前殘暴多疑,殺人如麻,害怕死后墳墓被仇人盜掘,安排了無數類似的墳塋,不管傳說是否真實,神秘的黃土堆早已被人們遺忘,神秘地坦露在戈壁荒灘上,對蒼天祈禱著什么?</p> <p> 西夏王陵,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占地面積58平方公里,核心景區21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70座王侯勛戚的陪葬墓,規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筑群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吸收自秦漢以來,唐宋皇陵之所長,構成中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p> <p> 西夏王陵的周圍一片荒蕪,皇陵千年不長草。烏鴉、麻雀等野鳥,寧可落在附近的石頭上、牛羊的脊背上,卻不肯落在西夏的皇陵之上?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神學家,分別給出了三個答案。</p><p> 考古學家說:西夏皇陵,按照北斗七星的圖案排列,皇陵的封土,都是按照八角五層的實心密檐塔形所制,人一旦走進陵墓群,都會被陵墓自帶的氣場所震撼,就更不用說飛鳥了,飛鳥感覺到氣場所帶來的壓力后,自然會遠離陵墓群歇息。</p><p> 歷史學家說:西夏皇陵的夯土不僅堅固異常,甚至“可勵刀斧”。西夏的工匠們采用了三個方法,一是蒸土,借以殺滅里面的草籽。二是將熏蒸過的黃土,放入鐵鍋中,加入香油翻炒,草籽無法存活。三是夯緊封土,夯土堅比金石,故此,三管齊下,西夏皇陵就千年也不長草了。</p><p> 神學家給出的答案更是驚悚,在西夏的王陵中,出土了一種妙音鳥的文物,這種文物雖然不是西夏皇陵所獨有,但卻只在這里出土了陶瓷制作的實物。妙音鳥又叫迦陵頻伽,人頭鳳身,是佛前的神鳥,相傳此鳥的口中,可以發出7種異聲,具有非常大的神力,因為有此“鳥”的存在,故此,群鳥才不會在西夏皇陵駐足。</p><p> 上述三種解釋,都有不合理的成分,也有合理的推斷,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西夏皇陵不長草、不落鳥的最終秘密,一定會被揭開。千年的西夏陵塔,往事變成了傳說,需要后人去探索、去尋找。</p> <p> 1971年,某部因戰備需要在賀蘭山下這一片戈壁荒灘上施工時,發現了墓葬文字殘片。1972年8月考古挖掘開始,歷時3年,終于確定這就是消失的西夏帝王陵。1977年2月考古挖掘出土了鎏金銅牛、石馬。2001年5月,挖掘 3號陵出土了大量的陶罐、佛頭、妙音鳥(迦陵頻迦)及碑文殘片等,西夏王陵的發現轟動了考古界,成為當年我國一項重大考古發現。</p><p> 1988年,西夏王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6年,列入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2017年12月西夏陵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p> <p> “大漠孤煙,夕陽賀蘭”,歷史已經遠去,茫茫戈壁灘上留下了幾座“東方金字塔”,歷經千年而不倒,向世人訴說著昔日西夏王朝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美篇作者(左),2017年10月7日與老朋友在西夏王陵景區大門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注:文中部分圖片作者拍攝于《考古中國》電視畫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斗六市|
荆门市|
罗田县|
南漳县|
饶平县|
芷江|
沅陵县|
富锦市|
景泰县|
成都市|
军事|
新野县|
镇巴县|
房产|
泉州市|
宣汉县|
隆子县|
武强县|
温州市|
长岛县|
罗田县|
当阳市|
定陶县|
雅江县|
富平县|
个旧市|
白水县|
修文县|
紫金县|
诸城市|
安徽省|
濮阳市|
新建县|
徐汇区|
郎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四川省|
商洛市|
陆丰市|
瑞金市|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