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剛結婚那會單位沒房子,住在老爸單位分的房子。</p><p><br></p><p> 那時每家每戶房子前后都有一片空地,人們都用這片空地種菜,我理所當然當然繼承了這種生活方式,房前屋后的空地種菜。今天回想這一段生活,那時汽車不多,周圍安靜的只能聽到風聲。那時郊區的風很清爽,特別是夏季落雨時節,雨滴聲落到菜葉上滴答滴答的聲音,加上菜地小道彎彎曲曲,還有幾棵柳樹點綴在路邊,那種感覺確實有點古道曲徑耕織的愉悅。</p><p><br></p><p> 按說結婚的人都沉穩了,但青春期的慣性讓人們總是不安分,即便過了青春期,仍然不忘立異標新與眾不同,哪怕是種地也要帶有青春的活力。</p><p><br></p><p> 如何讓菜地長的更豐碩,我也著實下了不少功夫,有成功也有失敗。</p><p><br></p><p> 我介紹一段種地瓜,地瓜瘋長,青春活力結碩果的笑話。</p><p><br></p><p> 那時種菜有了點經驗,豐衣足食,家里的菜吃不完。自己種菜都是有機肥,綠色食品吃起來倍香,春天里的香椿芽吃不了,腌起來能吃一年,夏天香椿伴涼面味道美極了。</p><p><br></p><p> 今天已經吃不到這種綠色食品了。</p><p><br></p><p> 后來擴大再生產,種了一小片地瓜。地瓜需要翻秧,感覺很累,另外當時感覺地瓜那么長的秧子,營養都長在頸與葉上了,地瓜需要的營養被分流,感覺很不科學。</p><p><br></p><p>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我直接將長秧子減掉,只留下感覺足夠吸收陽光,長度不足一米的瓜秧,外形更像種的青稞之類的植物。</p><p><br></p><p> 那時很認真,每周剪枝,不讓秧子長的過長。</p><p><br></p><p> 地瓜不負有心人,枝葉非常旺盛,感覺只等碩果累累了。</p><p><br></p><p> 到了秋天豐收季節,我堅信地瓜絕對是一道風景線,我請了我的同科室幾個同事和我的師傅,讓他們帶著袋子,到我家挖地瓜,隨便拿,剩下的是我的。</p><p><br></p><p> 這就省的我動手挖地瓜了。</p><p><br></p><p> 同事們周日都來了,大家忙起來挖地瓜,有說有笑,感謝的話不少,看著這一片地瓜,大家都樂的美滋滋的。</p><p><br></p><p> 奇跡出現了,廢了半天力,沒有挖出地瓜,全是類似藤條一樣的粗頸,一直延伸到地下兩米深,那營養太充分了。</p><p><br></p><p> 所有人挖了半天,全都是這玩意,大家都很失望,問我種的啥玩意。</p><p><br></p><p> 我心里有數,我的創新已經結果了,青春的活力爆發了,不安分的碩果扎根兩米有余。</p><p><br></p><p> 大家垂頭喪氣,看來我必須請客了,晚上請大家坐下來吃頓飯,席間問我咋整的,想專門把地瓜種成這樣也是不容易的,這得多大功夫才能把地瓜弄成這樣哦,都感覺不可思議。</p><p><br></p><p> 我如實說了,都是技術人員,技術總結:供應鏈把有限的能量集中在地下,這叫能量守恒。</p><p><br></p><p> 一個愉快的周日,同事們對我半年有余的勞動總結為:對能量守恒的理解準確無誤,地瓜長瘋了,這叫與眾不同。</p><p><br></p><p> 晚上看著他們兩手空空,各自拿著空袋子回去,耽誤了人家一天功夫,我還搭進去一頓飯,感覺這時運太不濟,出了那么大洋相,我這幾個同事各個都不是善茬,豈能兩手空空白來一趟?</p><p><br></p><p> 大家笑瞇瞇的道別之后,那時都是自行車出行,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除了尷尬的心情外,已經能感覺到一路上他們繪聲繪色添油加醋的調侃,明天單位又有工程技術人員勇于挑戰,跨行業搞科研成果豐碩的笑料了。</p><p><br></p><p> 這事不大,反映年輕人不安分的心態,不愿墨守陳規,喜歡嘗試。人生青春之旅總是伴隨著荒誕不羈與閱歷,飛逝的青春與瘋長的青春果同行,有的錯了一步就錯了一生,而有的只不過是一個笑話,總說青春無悔,準確的說應該是沒有后悔藥可吃。</p><p><br></p><p> 在人生青年時代,由于對事物的理解不成熟,但趨利行為都是統一的,不成熟的青年時代在當時認為的成功選擇,回頭看可能是一生最后悔的事。而有的在當時可能認為最失敗的選擇,回頭看反而是幸運。人生跌宕起伏,大部分行為都是茫茫大海的孤舟行為,即便有家庭背景的人,個人的一意孤行往往不受家庭背景的影響。</p><p><br></p><p> 比如我復員剛分配工作,目標就是鐵路司機,這就是青年人的自我意識,這里有多少是深思熟慮?進了鐵路發現工作又臟又累,那時都是蒸汽機車,渾身上下水煤加污油,那種鐵路工人的感覺蕩然無存。</p><p><br></p><p> 我到了同學那玩,看到儀表局的職工上班穿著白大褂,每天喝著大茶,每天除了看著報紙調侃致死,真的后悔死了。</p><p><br></p><p> 有的人就走后門調到了儀表局,享受人生去了,我也同樣努力爭取離開這種工作環境,只不過我采取的方法是上學。</p><p><br></p><p> 上學的心態今天想想都可笑,僅僅是為了脫離單位玩幾年,好好休息一下,真的沒有遠大理想。而且不僅我這樣,我的一個姓高的學友也是這個想法,他爸文革那會是坦克二師的團長,我們志同道合的走在了一起。但注定上學將會改變人的一生,歪打正著也是人生暢游的軌跡。</p><p><br></p><p> 那時候沒人能想到文革終將結束,更沒人想到改革開放,想到下崗失業。當時的口號是社會主義人人有工作,有飯吃,沒有失業,工作實際就是簽訂了一份合同終身制。嚴格說來這是官方給每一個人的一份承諾,這份承諾就是計劃經濟的基石,但這份承諾也是人們懶做思維的源泉,沒人愿意學技術,計劃經濟原本對勞動致富這個概念很抵制,大部分人感覺工資幾乎一樣高的均窮似乎更合理。</p><p><br></p><p> 既然大家都是終身制,一旦確定單位,就是一輩子。各廠待遇不同,國營當然是首選,國企也分地方國營與央企,還有工作勞動強度的選擇。</p><p><br></p><p> 記得那時男的如果在集體企業,連對象都找不到,這就是那時人們的思想狀態,覺悟口號都是在嘴上,實際行動都是在門后,而且并不是太潛的規則,基本是半透明狀態,家庭背景確實決定了人的一生。</p><p><br></p><p> 今天的電視劇有很多這類故事。</p><p><br></p><p> 許多走后門進了儀表局的戰友,改革開放就是第一批下崗人員,釀成終身后悔。而我們這些留在單位的,盡管沒有享受那種上班喝大茶看報紙的工作,但卻保住了飯碗,這就是人生。</p><p><br></p><p> 不掙錢養閑人的國企肯定只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一旦進入市場經濟,必死無疑,但計劃經濟幾十年如一日,工資一樣高,當時的趨利行為就是找一份不勞而獲發工資帶來的樂趣。如果高興再鬧個入黨提干啥的,高人一等,那日子可以說美極了。</p><p><br></p><p> 當時的幸福感應該是高于今天的,并不是因為那時人們覺悟多高,更不是精神富有,而是同齡人的工資一樣高,心理平衡度相對比今天高,加上沒有競爭,悠閑自得,按點上下班,做為普通沒有背景的百姓家庭,通常都在一個企業干一輩子,這種狀態很類似于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傳統農民生活,幾十年如一日習慣就是幸福感。</p><p><br></p><p> 又比如復員戰友們當時分配工作都不進事業單位,凡是進事業單位都是沒后門的,原因是當時在央企的計劃糧與工資相對高些,例如鐵路職工計劃糧票每人44斤,工資37元4毛,在窮的工人家庭這就是生活出路,而大部分復員的家庭基本都是多人口工人家庭,任何時候生存第一是高于一切的首選,計劃經濟也不例外。</p><p><br></p><p> 但是今天回頭看,有人討論起這事,不會有人后悔選擇進央企,因為那么多家庭的老大都肩負替父母養活弟弟妹妹的責任,即便今天事業單位退休金遠遠高于企業,但在那個時代,他因為進了央企,完成了養活自己弟妹的責任,這種事在當時很普及,普及到了沒人感覺老大的責任重于泰山。</p><p><br></p><p> 文革那會知青能上學就是幸福,因為從此回城了,人生軌跡進入有飯吃的幸福時光。但城里上班族對上學根本不敢興趣,因為上學工資減半,那時老大養活弟妹的很多,收入減半就等于家庭失去了經濟收入,因此在工廠的許多高中生都主動放棄了上學,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想。</p><p><br></p><p> 加上當時那么多文革前的大學生都在基層當工人,上學無用論也很普及,上了幾年學還是當工人,這種環境也是沒人上學的另一個原因。</p><p><br></p><p> 而我由于無需考慮經濟收入,僅僅為了再玩幾年,寧愿工資減半,也要上學,文革那會央企職工上學并不需要多大的競爭只要報名基本能去,因為沒人報名上學,最起碼競爭不激烈,我沒費多大功夫就報名上學了,結果改變了自己的人生。</p><p><br></p><p> 但是這件事確實讓許多老人后悔,因為家里窮而放棄上學的老高中生很多,這就注定他的人生缺少了一份激情。</p><p><br></p><p> 當然更多的高中生因為遇到文革而喪失了上學的機遇,但這不是個人的選擇,這是無法后悔的事,充其量是時運不佳,遇到了浩劫年代。</p><p><br></p><p> 隨著閱歷豐富,思想成熟,路子越走越慢,30而立,40而不惑,老謀深算,走一步看三歩,大智若愚,裝憨賣傻,老而不死是為賊。大概說的就是深厚的閱歷者把后悔與一生遺憾都留給了初生牛犢,應該是這個理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介休市|
夏津县|
永康市|
马尔康县|
双城市|
东莞市|
衡阳市|
岐山县|
启东市|
蒙山县|
环江|
类乌齐县|
和龙市|
如皋市|
通山县|
广宗县|
成都市|
桑日县|
镇原县|
郯城县|
安福县|
友谊县|
怀柔区|
周至县|
长汀县|
安乡县|
睢宁县|
清苑县|
萨迦县|
烟台市|
崇义县|
无锡市|
丰宁|
北碚区|
高密市|
湟源县|
新平|
曲麻莱县|
全州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