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陽光和煦,又一年芳草綠。在萬物復蘇之際,終于迎來了復學工作。2020年5月14日下午,在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小學數學組三位教培員的帶領下,玄武小數人以“探索基于‘學’的教學設計(教案)轉型“為主題,展開了第四次網絡“云教研”。</p> <p><b> ??復學有法,探索銜接之道??</b></p> <p> 轉眼,復學已經快兩周了。復學初期,如何降低疫情對數學教學進度的影響?學生回歸課堂后的學習狀況如何?教師如何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不同以往的改變與探索,將居家學習三個半月的學生與課堂契合得更好?這些都是我們復課初期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p><p> 別樣的開學季,玄武小數組的三位教培員敏銳聚焦當下課堂現狀,積極安排我區小數教師線上觀看由南京市教研室主辦、溧水區教研室承辦的基于‘學’的教學設計系列微型講座,用以指導教師由“教”走向“學”,探索新課程改革引領下的教學設計(教案)轉型。</p> <p><b> ??視頻觀摩,共研教學思變??</b></p> <p> 本次線上教研提出復課教學規劃的一些可操作、有實效的策略與方法,為老師們在復課初期面臨困惑指明了方向。5月14日下午2點,全區所有數學教師齊聚網絡,共同學習教培課程。</p> <p><br></p><p><b> ??課程安排</b></p> <p>??<b>《認識三角形》</b></p><p> 溧水區東廬小學的吳存明老師分享了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認識三角形》一課的課前思考、課前過程以及課后反思。吳老師認為新教案在教學立場上要從基于“教”轉向基于“學”,在教學目標上要做到具體、實在可操作,在備課路徑上要遵循“問題——任務——評價”的脈絡,在任務設計上要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同時,對于在幾何概念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程度的界定是讓學生經歷“過程、抽象、表述、嚴謹”的程度,達到史寧中教授所說的“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p> <p>??<b>《用數對確定位置》</b></p><p>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溧水分校的季云老師以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用數對確定位置》一課為例,具體談一談教案轉型的行與思。課堂教學的變革始于教學設計的轉變,在進行原教案與新教案的整體對比過程中,我們發現原教案過程瑣碎,教的痕跡明顯,新教案則重點突出、簡潔清晰,學為中心,每個環節的設計空間大,實現了真正意義上從“教”到“學”轉變。</p> <p>??<b>《因數和倍數》</b></p><p> 溧水區狀元坊小學的邱淑芳老師就《因數和倍數》一課,與大家進行了探討她在教學轉型方面的思考和體會。邱老師認為學習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教學的設計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歷程,充分展示學科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p> <p>??<b>《分數的意義》</b></p><p> 溧水區洪藍中心小學的夏光杰老師以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分數的意義》為例,和大家分享“學為中心”理念下的教學思考與嘗試。由“教”的邏輯和“學”的體現組成的“教案+學習單”稱作“兩案現象”,而新教案的設計基本保持了原教案的構成要素,重點將教學教學過程轉變為提供給學生探究學習的素材和路徑,從關注“教”到關注“學”,既是教師的教案,又是學生的學案,“兩案變一案”。</p> <p><b> ??積極互動,聚力定制計劃??</b></p> <p> 觀摩視頻后,全區老師不僅紛紛在微校研修平臺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還在本校教研群內進行研討,結合今天所學和本校本班復學真實學情,進行了基于‘學’的教學設計設想,探討了教學過程的價值點,討論了教學任務的可行性,斗志盎然地打響復學第一戰。</p> <p><b> ??腳踏實地,著手實踐部署??</b></p> <p> 各校教研組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凝心聚力。在收集老師們多方意見后進行總結,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復課初期背景下基于‘學’的教學設計實踐部署。</p><p><br></p> <p> 課堂還是那個課堂,只是不在追求行云流水般的順暢,而是要站在兒童的立場,引領它們親歷學習的歷程。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在這別樣的開學季,進行別樣的教學思索,教與學的研究,我們永遠在路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利辛县|
绥宁县|
罗源县|
宁津县|
开江县|
富宁县|
灵台县|
龙口市|
尚志市|
裕民县|
凤山市|
岳普湖县|
冀州市|
阳泉市|
阿拉善左旗|
稻城县|
奎屯市|
城市|
维西|
视频|
大宁县|
富阳市|
乌兰察布市|
富锦市|
曲周县|
沙雅县|
大英县|
广水市|
响水县|
庆阳市|
鲁山县|
和顺县|
温宿县|
栾川县|
镇江市|
德昌县|
滕州市|
靖远县|
筠连县|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