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4式:單鞭</b></p><p class="ql-block"> 追魂鋼鞭當胸甩,左像箭來右似弓,近得身來勁變挒,靠肘掤按任君行。</p><p class="ql-block"> 《全體大用訣》:斜走單鞭胸膛占</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一、動作分解</b></p><p class="ql-block"> 1.沉胯平手(圖1.2)</p><p class="ql-block"> 接上勢。右胯微沉(不能往前移,也不能夠向后),兩掌十指向前輕輕延伸放平,使掌心朝前下。它是延伸兩手按定,手伸出去要帶有搓勁,如搓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 2.扣腳平抹(圖1-3)</p><p class="ql-block"> 以右腳跟為軸,右腳掌微翹,盡量內扣約135度,身體左轉,重心仍在右腿;同時,兩掌微放平,使掌心朝前下,隨轉體兩掌自右向左抹轉半個平面橢圓至左腳,兩掌寬、高不過肩;眼神隨轉體向前平視轉移,稍先于左掌,以眼領手,同時顧及左手。</p> <p class="ql-block"> 3.回坐圓轉(圖1-2)</p><p class="ql-block"> 身體微右轉,兩掌自左前方屈肘微收,經胸前向右抹轉半個平面橢圓形至右胸前,兩掌心仍朝下,寬與肩窩齊,略低于肩;眼平視右前方,眼神顧及右掌。</p> <p class="ql-block"> 4.提膝吊手(圖1-2)</p><p class="ql-block"> 重心全部落實右腿,左膝領起,左腳離地,并往里收,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掌漸漸向右斜方伸出,邊伸展五指尖撮攏指尖下垂成吊手;身體微左轉,左掌臂外旋,掌心朝里;高與胸齊;眼神觀及左掌旋轉并顧及右手展出。</p> <p class="ql-block"> 5.弓步推掌(圖1-2)</p><p class="ql-block"> 身體繼續向左微轉,左腳隨轉體向左正方向邁出,先以腳跟著地,重心漸漸左移而至全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右吊手繼續松肩右伸,左掌經面前,隨著左腿的方向移動,隨移隨著臂內旋將掌心翻朝前推出。眼隨左手移動,稍先于左掌到左方。</p> <p><b> 二、動作要領</b></p><p> (1)沉胯平手:單鞭平兩手的時候,首先,右胯向下微沉,不能往前移,也不能夠向后。所謂“微沉”就是不要明顯做出變化,骨節一松就可以,你心里明白就行。其次,兩手伸出去時要帶有搓勁,就像用手在洗衣板上搓洗衣服那樣,它是按的延伸。第三,當右胯根微沉的時候,將重心暗落在腳跟上,使腳掌變輕,為下一步扣腳左準備。</p><p> (2)扣腳平抹:首先,坐骨輕輕沉下去,臀也要輕輕沉下去,使坐骨和腳跟形成一個看不見的直線落在下面,然后通過轉腰胯,整體轉。其次,在扣腳的時候,左腿(后腿)不能出現彎曲的現象,而要虛虛伸直。轉體,手與腳尖同時向左旋轉,肩與胯合,轉胯肩隨,襠要圓開,襠圓裹臀,背是圓的,不是挺的。注意松腰胯,兩腰眼左右抽換,“命意源頭在腰隙”方能轉換的靈,圓活有趣。第三,兩手展平與肩同高、同寬,手心稍內合,從右向左平抹到左腳上。兩個手在平抹的時候肩、肘、腕要有拔長之意,兩手微微向上提,兩手在圓展過程中不要變形,沿著外沿走,像畫個橢圓形。第四,兩臂隨腰劃弧時,做到兩膀相系,雙手相跟,輕靈松活,總要一手前,一手隨,一手實,一手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意在粘黏連隨。</p><p> (3)回坐圓轉,提膝吊手:后坐,將重心全部移向右腿,然后才提左膝,小腿放松,不要夾襠。提膝和前面提膝一樣,仍然是膝蓋領起,左胯放松,落胯。手隨著重心后移,沉肩、肘開,勁力下按(不是明顯的,是暗勁),松背圓轉過來,然后隨勢提膝出右手變勾手。這個由掌變勾手是用腕頂出去,五指自然就合攏,勁必須在腕,而不是把它做為一種特意的抓、捏,這就不太符合它的實際意義了。左掌臂內旋,弧形黏推;勁點在小指掌沿一側,隨著外掤勁點轉移到小手臂尺骨一側,注意沉肩墜肘。上步和推掌從步法上來講和前面所說的一樣,膝要看著手,手到膝到,上下一致。不要出現膝到手還沒到,這樣沒力,出步就要出手,上下相隨的。單鞭這個動作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姿勢的平穩,不要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那么控制在哪里?腰腿之間。首先要頂頭懸,上邊頂著個東西不能再往上了,其實通過腰腿曲卷穩住它。</p><p> (4)弓步推掌:左手肘不能太低,太低掤勁不足,走的時候這個勁是從肘開始,腋下拉開,小臂內旋上掤,然后圓展,最后抻住勁,這樣就好了。左手(前手)這個掌,腕要落,掌要斜一點,勁點在小指一側的掌沿,這個虎口要圓撐。你掌要想往前推,你這個勁(虎口)是軟的,怎么有勁呢!前手三尖相對,即鼻尖、手尖、腳尖。勾手(右手)要注意,三個手指(母食中)合在一起,無名指、小指順在后邊。右吊手的腕關節要彎曲,使五指撮攏下垂,與右足尖成一垂直線。上步不要跪腿(實腿),往下跪不可以,跪腿會使身體重量壓在膝蓋上,時間久了造成膝蓋疼痛,而且上步滯。(虛腿)要在自然松開的情況下,襠輕輕拉開,小腿放松,寧可腳擦地,也不能去跪腿,因為上步這個步子往往貼著地走。</p><p> (5)單鞭定式:胯朝哪個方向?自然斜,它不同于摟膝拗步,身體朝正前方。單鞭呢,它是一個抻勁,鋼鞭一條,左手和右手是一條,前手在出,右手抻住前手的勁,使它勁力貫穿,從掌到腕,通過兩臂,特別是背部,形成一個通勁。鋼鞭一字追人魂,這個“一”要體現在前后手上,如果右手(后手)軟了就配不上左手(前手)的勁。前(左)手也不能太直,沉肩、曲肘就可以了,后(右)手要伸直,但不能僵直,僵直肩就抬起來了。怎樣來把握這個度?把手伸直后放松一些就可以了。單鞭勢身形是身形筆直的,還是向前傾?當你作為一個弓步或者虛步,在一種手的勁力有虛實的情況下,你身體仍然保持正直的就不對了。也就是說當你左手向前推的時候,左腳向前弓的時候,勁在前面的時候,這種弓步身形要略向前一點,這樣勁勢才能順達。</p><p> (6)運勁:勁點左右圓轉時在兩掌心,右手舒開變吊手時,在尺骨、腕部、小手指一側,進而達掌背腕部。左手隨著弧形掤按,則由肘部橈骨一側,轉至尺骨掌緣,掌緣根,此式為開。</p> <p class="ql-block"><b>三、技術含義</b></p><p class="ql-block"> 單鞭的含義按全體大用訣對單鞭的定義是:“斜走單鞭當胸拋”。斜走單鞭是什么意思呢?斜走單鞭從技術意義上來講,它的身法是斜的。比如對方用左拳擊來,或者推來,如果他來拳比較高,我右手從他下邊走接住以后,一翻手,往外一個挒,這個勁勢就往右邊開挒了,隨后這個身形就上去了,左手就往對方的胸膛下去,這時我這個身形是斜的,這就成了一個斜單鞭(圖1-2)。 當然我們這個左手也可以用肘來掤、頂,是隨勢而變的,這是很自然的,這也是一個單鞭。那么另外一個含義,它可以用粘黏。比如說,他還是用左手來打我右胸側,打來的拳比較低,或對方比較矮,我一抬臂剛好平粘住他,肘黏住他,左握住他的腕,我右手變勾手,打擊他的下頜部,單鞭式是這個含義?。 </p><p class="ql-block"> 《正宗》技術含義</p><p class="ql-block"> 1.單鞭雙手左右平圓的劃弧,是以我之左手接住對方之左手腕部,以我之右手粘住對方之左肘或肩部,以腰腿勁向左前推去,或隨住對方來勁,雙手粘住對方腕肘,以引勁、沉勁向右前送出,動搖對方根基。此式是太極拳推手中揉肘功法,含推、拿、引、發之基本技法。</p><p class="ql-block"> 2.當對方左手向我胸前擊來,我以右臂粘住,變吊手以腕背撞擊對方心窩,或以五指撮攏指尖戳擊對方心窩。</p><p class="ql-block"> 3.設對方從左后由上至下來擊,我轉身以左手臂掤接并轉旋外挒,并隨勢伸掌按擊對方肋部,兼出左足踢,踩對方下肢,以助左臂甩按之威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本文根據趙斌《楊氏太極拳正宗》和趙幼斌視頻教學整理而成,其目的為了方便拳友們隨時隨地打開手機觀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4/27深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鄧達</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香河县|
峨眉山市|
阆中市|
辰溪县|
兰坪|
连江县|
金阳县|
竹北市|
永嘉县|
邓州市|
常德市|
正阳县|
永州市|
隆安县|
花垣县|
霍城县|
新营市|
图片|
景谷|
汉寿县|
本溪市|
台湾省|
富平县|
普安县|
从江县|
黑龙江省|
清水河县|
定州市|
黄平县|
和龙市|
台安县|
德令哈市|
宝兴县|
廉江市|
安义县|
保定市|
合水县|
西贡区|
东莞市|
招远市|